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探索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84532 上传时间:2017-08-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探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探索摘要: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如何在在课堂教学实施个性化教育,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有个性思维的人,才能真正发展他们的创造性。将课堂教学变为师生相互参与、相互作用,互为主客体的的教学模式上来,改革掉陈旧的传统课堂教学,还学生一个自由的发展空间,让课堂教学焕发出青春的活力。本文通过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初步构想。关键词:个性化教学;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分层;协作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总是习惯于让学生进行接受性学习,这种教学模式重视知识的传授,表现出认知性、间接性的特点。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2、,我们所迈进的知识经济社会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开放和更多的依赖个体的创造。对创新精神的呼唤要求我们要在重视主体性和个性的取向上重新思考我们的课堂教学。教学目标是我们教学的方向,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是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活动的共同指向。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确立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从三个方面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综合考虑,确立三维教学目标,使之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由于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小学中普及的时间不长,并受 到各地区各学校条件的限制,使得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及操作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在制定课时

3、计划时,不仅要对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作出合理的安排,还要对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态度、方法的指导作出规划。设计教学步骤时,要考虑避免学生被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也曾经说过:“我们不是棋盘上的小卒,哪怕最重要的也不是,而是有个性的人,棋子与有个性的人,这完全是两码事” 。由此可知,无视个性的、整体化的教育不是“发展个性”的教育,要真正使教育实现“尊重个性、发展个性” ,就应让每一个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及其意义,从而将其自身的个性潜能发挥出来,同时,从受教育者个人的成长角度来说,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实施个性化教学,需要探索出发展学生

4、个性的教学模式。目前,一些教育专家、教育科研工作者和一线的教师都在这方面进行着自己的研究与探索。诸如“分层次教学法” 、“分组讨论教学法” 、 “研究性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等等。本人认为,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课堂教学采用 “分层-协作”和“任务驱动教学”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发展学生的个性,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教育教学理论上说, “分层-协作”教学模式的教育观点打破 了过去的统一规格的人才观,主张人才结构的多层次、多样化,使受教育者都能各尽其能,充分其个性。著名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曾经指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现有的和潜在的两种水平,它们之间是“最近发展区” ,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不同层次的差异出

5、发,才能不断地建立新的发展区。这实质上就是个性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突出的“显化”学生个性亮点,注重学生情感发展,是个性化教学的关键。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如有的学生观察能力强,有的学生数学逻辑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强等等。因此作为教师既要看到学生身上出现的一点点优点,学生所取得的一点点进步,更要看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潜在的一点点天才成分,尽可能地让学生将自己潜能充分发挥。我们应强调师生互为主客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能动的作用者,是课堂教学中“教”的主体,但他们同时也是被作用的。学生并非是消极被动的“受动体”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的主体,

6、也是能动的作用者,学生的学习不可避免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知识的输入和获得,轻视获得知识的同时学生能力的发展;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学科体系,忽视社会生活的普遍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知识的传递和接受,忽视探究和体验;等等。所有这些都不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禁锢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课堂教学要从传统的只重视传授知识转变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目标上来。提倡创新精神,就是要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挥主体性,使学生充满个性和选择地发展;培养实践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动脑、动手、主动改造事物、创造事物。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统一的,它们的统一表现

7、为个性的张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不是要否定认知性学习,而是主张以实践的观点构筑认知性学习,从而不局限于认知性任务,重视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实践水平增强、综合质量改善等等。从信息技术学科来看,学生对计算机技术掌握的程度有非常大的差异的。有的学生对文字处理、编辑排版类的信息技术技能掌握的好并富有极大兴趣。有的学生对画图的形象性思维活动突出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感兴趣。另一些学生对计算机的设置、程序的设计等方面偏爱。还有些学生受以往学习环境的限制,对计算机可能还知之甚少。所以学生的差异非常大,如果采用传统的统一规格教学方式,显然达不到教学效果,也违背教学规律。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可

8、以解决这些矛盾。在具体教学中,采用“分层-协作”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一、要注重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的教学策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从信息技术教学目的出发,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要求,设计一项学生的作业,作为学生自我学习并完成的任务。这是目前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训练与接受信息,形成自己的知识、技能结构。如:学习 windows“画图”程序的使用,设计一个自己完成的图画作品的任务;学习文字输入和 windows“写字板”时,设计写作自我简介的文章的任务等等。二、针对学生知识、技能水平的差异,采用分层次教学将授课班按学生

9、水平分为高低 a、b 两组。对 a 组(大多数的学生)的教学任务提出基本的要求;对 b 组(程度高的少数学生)的教学任务提出较高的要求。例如:在学习 windows 窗口操作时,a 组学生要求掌握基本的窗口操作技能(基本的鼠标操作) ;对 b组学生要求在熟练地掌握了鼠标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学会键盘的快捷键的窗口操作方式。三、渗透“合作”与“协作”的教学方式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如 a、b 组)采用相互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作业任务,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例如:对于 word文字处理部分的学习,在设计好自己动手制作“板报”的作业任务之后。要求学生两人一组合作完成(分组时一是要求自愿,这样可以保证协

10、作的效果好;另一方面要求 a、b 组尽量搭配协作,这样可以促进能力较差学生的进步。 ) 四、要注意将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布置在教师服务器的学习网站中学生通过学生机的浏览器可以随时看到任务要求。对完成任务的相关学习资料即各种学习资源要不断充实完善。这样,学生可以从网络中获取知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是通过指导学生如何访问学习网站、答疑、排除问题和监督控制来实现的。在这一“分层-协作”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学生和网络之间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学生与网络、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网络相互之间的协作构成了的一个个教学环节,从而完成统一的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11、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各种有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学生有高尚的人格、良好的品质。体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就是要构建学生主体,即教师的一切活动就是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平时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该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视度不高的问题就成了信息技术课任老师们感到比较头痛。我们很多信息技术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特别是在上课时有一些学生趁老师不注意就会玩游戏。平时对课堂要求一直比较严格,主要以严堵为手段,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感到探索发展个性的教学模式时,还应辅 之相应的信息技术考核评价的措施。作为一名老师,课堂秩序是否井然也许是课堂教学是否精彩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尤其在我们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的魅力远不及网络、游戏带给学生的魅力,此时全面的教学设计:备教材、备学生等更为重要一些,不断教学、不断思考、不断尝试,归结一句话:用心经营课堂,经营符合学生心智特点、发展学生个性的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