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483590 上传时间:2017-08-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柳州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西柳州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西柳州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西柳州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西柳州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西柳州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柳州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考场号:。装。订。线。勿。答。题。2006.10。 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七年级(上)语文试题二一(一) (二) (三)三 总分一、积累与运用:(26 分)1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8 分)_(qin)移默化 半明半_(mi) _ (jun)刻 (bng) 弃不屈不_(no) 烟波浩 (mio) (nn)绿 (x) 语2找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4 分)指手画脚 微言耸听 失魂落魄 走投无路 记忆尤新 五彩纷呈 雅雀无声 眼花瞭乱3课文默写(8 分)(1)默写赤壁_ _ ,_ _。_ _ _ _,_ _。(2)谁道人生无再少

2、? _ _ _ _, _ _。(3) 次北固山下中,暗示时光流逝的诗句是_ _,_ _。4请写一句名言警句张贴在图书馆里。并写明作者。 (3 分)名言: 作者: 5、口语交际:江平同学从商店里买了一支圆珠笔,回家后,写了几个字就写不出来了,他立即去商店调换,请你为江平设计如何和售货员对话。 (3 分)二、阅读理解(44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1 题(16 分)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 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3、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7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1) 先自度其足( ) (2) 反归取之( )(3) 是吾剑之所从坠( ) (4) 不亦惑乎( )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 分)(1) 宁信度,无自信也。错字改正2_ (2)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_ 9请选出“之”字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2 分)A、而置之其坐 B、至之市 C、何不试之以足 D、入水求之10.请写出两则寓言的寓意(2 分)11 郑人买履 、 刻舟求剑已经成为今天人们熟悉的成语故事,请你也写出两个这样的故事。 (2 分)_ (二

4、)阅读下面往事依依中的语段,完成 12-16 题(13 分)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 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 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城无处不飞花” ;“绿树阴浓夏日长” , “五月榴花照眼明”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

5、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红紫芳菲” , “橙黄橘绿” , “黄鹂鸣翠柳” , “白鹭上青天” ,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12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段文字的内容。 (2 分)_ _13联系上下文内容,从修辞角度说说文中划线句好在哪里。 (3 分)_ 14作者学生时代读了千家诗 , “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你平日爱读诗吗?谈谈爱读的原因,不喜欢读诗的请说说你喜欢读什么样的文学作品及理由。 (3 分)_15写出你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写春或写秋的

6、诗句(连续两句,上文中的诗句不能写), 。 (2 分)16追溯作者于漪的成长源头,书在她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请说出你阅读过的一部文学作品,并谈谈它对你有什么影响。 (3 分)(三)阅读孩子和书一文,完成 17-21 题(15 分)(1)这小镇只有一家书店。这书店只有她一个卖书的。(2)她卖了多少书?怎样忙过来的?没有人说得清。人们只知道,书架上的书越来越丰富,3进入书店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她的额头和眼角也已渐渐刻上细细的皱纹。可她那一双眸子却依然如秋日潭水般清明。几十年来,人们从她那传神的眸子中读出的满是善良、真诚。正因为这样,那些赶集的老婆婆们不买书也会走进店来,歇乏,拉家常,

7、向她讨水喝。有时,她们也会大把大把地掏出鲜枣、红果,强留在柜面上。(3)一天,小书店里来了一位年轻人。(4) “您要买书?” “不,看看,先看看”年轻人礼貌地说, “请您取一下那本书。 ”他指向那本装帧精美、雅致的诗集孩子和书 。(5) “您看过这本书吗?”他抚摸着手中的诗集,问。(6)她赧然了:“没有”真的,她卖过的书很多,但读过的书太少。实在是因为太忙了。她常常只能翻一翻新进的书:看看封面、内容提要、插图、定价。这是为了向客人介绍、推荐。让顾客买了不合适的书,她觉得对不起人家,尤其是那些农家孩子。她深知,那些孩子手中的一把把硬币是从妈妈的盐钱里一点一点抠来的。(7) “您,认识我吗?”年轻

8、人突然问道。(8)她愣住了,仔细地观察他,希望能记起来。可是,回忆里只是一片空白。他笑了。“您真好, ”说着,他放下手中的诗集,从包里取出一本书,递到她面前, “这是我送给您的。 ”她茫然,甚至有点不知所措为什么送我书?(9)见她不接,他就把那书放在柜面上,凝视着她, “您还记得十五年前的一个偷书的孩子吗?”他顿了一下,似乎为了唤起她的记忆, “ 他偷了您的书您没有骂他还给了他两块点心,是白皮的,一杯水,放了糖” (10)年轻人的话使她渐渐记起了一件往事。十五六年前,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她店里许多捆书被贴上了封条,放在了角落里。有一天,她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声,走过去,啊!一个孩子,蓬

9、头垢面,一脸汗珠,正从一捆书里掏出一本匆匆往怀里塞。她咳嗽了一声。于是看到一双慌张中带着倔强的眼睛她没有训他,送了那本书给他,好像是牛虻 。孩子被感动了,哭着告诉说,父母都死了,他无依无靠,可是爱读书她听了,爱怜地为他擦去汗珠,又挑了几本书送给他,还给了他一点钱和食物为了这件事,她后来也吃了点苦头十几年过去了,她已渐渐淡忘。难道眼前的他就是当年的那个孩子?(11)当她回过神来,那年轻人不知什么时候走了,柜面上只有他留下的那本书。她惊讶地发现,那是同样的一本诗集:孩子和书 。(12)扉页上,有几行秀气的字:阿姨: 这本书赠给您我写的一个关于您,我、书的故事。我,是一个诗人了。但,没有您,就只是一

10、个偷书的孩子。也许您早已忘记我了,那正是您的崇高。 偷书,爱书,写书的人(年月日)(13)天哪,他是诗人!这诗人 就是当年的孩子!(14) “我要买书。 ”稚嫩的声音从柜面下传来,惊醒了她。她探出身子,看到一只胖胖的小手攥着硬币,另一只手指着一本小人书。 “噢,又一个孩子。 ”她急忙招呼这位小客人,心想,兴许这个孩子将来也会成为诗人的,至少能成为有文化、有学识的人。(15)门外传来一阵孩子的喧闹放学了,她又要忙起来了,可是她心里很高兴,也很欣慰17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一项,填人第(13)段的横线中。 ( ) ( 2 分)A 俨然 B 依然 C 竟然 D 当然18第(2)段中说, “几十年来,

11、人们从她那传神的眸子中读出的满是善良、真诚。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她的“善良、真诚”在全文中的表现:(6 分)(1)热情招呼不买书的顾客;(2) ;(3) ;(4)_419如果将第(9)段画线内容改为“他偷了您的书,您不仅没有骂他,还给了他点心和水” ,好不好?请说说理由。 (2 分)20联系全文,第(10)段中“她心里很高兴,也很欣慰”的原因是 (2 分) 21十五年后年轻人重返书店。谈谈你对他这一感恩之举的看法。 (50 字左右) (3 分)三、作文(共 30 分,含卷面书写 3 分)22不知不觉中,新学期一个多月过去了。我想,这一个多月在你的学生生涯里也许是最不寻常的。你的家庭、你的学习、你的生活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也许使你快乐、使你兴奋、使你充满信心,也许使你困惑、使你忧虑、使你不知所措。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让我们觉得自己好象突然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 。成长的收获来自老师、亲友的关爱、理解和鼓励,来自书籍的启迪,来自环境的熏陶。请把你上中学后最深切的感受告诉我,请相信,你的快乐和成长是我们的期待,你的困难更是我们努力改进的方向。题目:上了中学以后要求:(1)字数不少于 500 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写真事,诉真情,内容完整,字迹清晰。 (3)文中涉及真实人名或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