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44680244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42 大小:3.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研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文作者签名:J 、够彳形U指导教师签名:娄蕴孝_ 一论文评阅人1 :评阅人2 :评阅人3 :评阅人4 :评阅人5 :答辩委员会主席:盔亟函缝洒巡篮丝匿延招登匡陟委员1 :冬哗j 巡薛址撂趟扯 委员2 :望兰受! 】迎酗圣涵型幽阻幽咖 委员3 :! 墅蕴圣蓟蚴逝i 逍必龃臣k 担醉U委员4 :金岜望酗塑蚴拣,H 午第7 嶂委员5 :盟蒯垃盐妇一型 亡屋U 一妲盥一一星蒯整盟型型堕医一业堂堂剖医一太削堂堕坠盏一址推一推一生红蜓I I U l lI H I I I I I II U I H U UI l l l l lY 2 4 2 11 2 1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

2、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浙婆太堂或其他教育机构昀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妒签字日期: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眵签字日期:叫年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厂月矿J 日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逝婆太堂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逝些太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传播,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3、、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考导师签名:兰一劬签字嘲:如I ) 年棚日签字嘲:h 多年s 嘲们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致谢致谢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在此毕业之际,在即将告别这段不短不长,经历了思考、迟疑、转变和成长的七年光阴之时,有很多的不舍,更多的却是感谢!衷心感谢我最敬爱的导师一吴瑞瑾老师。吴瑞瑾老师不仅在我求学过程中的给予悉心指导,在我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给予我无私的帮助。她不仅仅在临床操作、实验设计、论文撰写等方面教导了我,更重要的是教我脚踏实地,教我认真努力,教我真正地成为浙大一名合格的毕业生,成为一名优秀的妇产科医生。吴老师对手术一丝不苟的严

4、谨态度,对操作精益求精的执着精神,对病人关心备至的医者情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德医风,都让我备受感染。让我意识到了即将从事医疗事业的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品质需要磨练。本文也是在导师吴瑞瑾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此再一次向吴瑞瑾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衷心感谢林俊教授在就业上对我的指导,衷心感谢徐开红主任、鲁东红主任、林开清主任、阮菲老师及妇一科、产七科、肿瘤科和手术室所有老师在临床工作中给予的大力帮助与支持。衷心感谢黄灵香老师及科教科所有老师对我生活、学业的指导和关心。衷心感谢所有理解我、关心我、鼓励过我的朋友,感谢江桥英师姐、傅周杰师兄、李智师妹在工作、生活中给予我的帮助和支持。

5、衷心感谢我的父母在我的人生道路上始终给予的关怀、支持和鼓励。最后,谨向所有关心与帮助我的老师、同学以及家人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研究浙江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妇产科学龚芫吴瑞瑾教授摘要研究背景:子宫内膜息陵J ( e n d o m e t r i a l p o l y p ,E P ) 是女性最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之一,是不规则阴道流血的常见病因,也是不孕的原因之一。其病理生理改变为子宫内膜基底层的局限性增生,有蒂突向宫腔,由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组成。子宫内膜息肉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妇女,受激素水平变化、药物使用、高血压、肥胖等因素影响。近

6、年来随着官腔镜的广泛使用,E P 的诊断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有文献报道E P在妇女中的总发病率约为2 5 ,绝经后妇女发病率高达3 1 ,高峰年龄为5 0 岁。E P 的发生原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清楚,多数学者认为,E P 的发病与激素水平、炎性刺激、细胞凋亡、基因突变等多因素相关,而E P 形成相关因素种类繁多,但大多尚无定论。有研究提出,在众多相关因素中,对E P 发病有促进作用的因素可能为高龄、超重或肥胖、b c l 2 蛋白阳性、雌激素样作用、雌孕激素不平衡等,对E P 发病有保护作用的因素有孕激素及抗雌激素作用,而绝经、b 6 7 蛋白、短时间或长时间使用他莫昔芬、激素替代治疗、子宫内

7、膜炎等与E P 形成具体关系仍不明确。因此,E P 发病高危因素及发病相关机制,尚需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研究目的:收集我院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一般信息,利用统计方法验证相关因素,最终进I I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一步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资料与方法:选择2 0 1 2 年1 0 月至2 0 1 2 年1 2 4 在我校附属妇产科医院住院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 2 1 例作为研究组,随机选择同期在我院住院行官腔镜检查,排除子宫内膜患肉的患者1 1 1 例作为对照组。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年龄、月经初潮时间、月经不调、绝经、正常或异常宫内节育器、身高、体重、

8、高血压、糖尿病、孕次、产次、原发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息肉、息肉单发多发、息肉大小、激素替代治疗等情况。用S P S S l 7 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x s )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z 2 检验或校正的z 2 检验,对有意义的因素作非条件L o g i s t i c N 归分析,以p 7 0 岁者2 例( 1 6 5 ) 。其中5 6 例( 4 6 3 9 ) 为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丙单发子宫内膜息肉平均直径( 1 0 8 0 5 0 ) c m 。2 E P 的形态特征:E P 在经阴道超声中的典型表现为内膜区单个或多个强回声灶,主要呈舌形或椭圆形,彩色多普

9、勒血流显像( C D F I ) 可见星点状血流。E P病理形态特点主要是致密纤维组织间质、排列紊乱的腺体及厚壁血管。官腔镜下E P 为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指状或舌状赘生物,质软,色粉红,有蒂或无蒂。3 单因素分析发现,与子宫内膜息肉发病有关的因素有:年龄、初潮时间、绝经、孕次、产次、子宫内膜异位症、官颈息肉、高血压病,均有P 7 0 岁者2 例( 1 6 5 ) ,其中高峰年龄为4 0 - 4 9 岁年龄组。见图3 】1 。另外,研究组中5 6 例( 4 6 3 9 ) 为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见图3 1 2 。而单发子宫内膜息肉平均直径( 1 0 8 0 5 0 ) c m 。4 03 02

10、 01 0OD is t r i b u ti o no fE Pi nd i f f e r e n ta g eg r o u p|l | | 一7 0A g eg r o u p ( y )图3 1 1E P 年龄分布s i n g l eE Pv e r s u sm u l t i p l eE P图3 1 2E P 单发与多发比较m u l t i p l eE P3|I=每pco州pQoID量3z:;雅驼镐船“北 辞vco州p-oQoI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结果3 2 子宫内膜息肉一般形态3 2 1 子宫内膜息肉影像学表现经阴道超声是E P 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其典型表现为:内

11、膜区单个或多个强回声灶( 图3 2 1 中a 、b ) ,主要呈舌形或椭圆形,子宫内膜可偏厚,边缘光滑,界清,宫腔线清晰,扭曲或走形正常,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 D F I ) 可见星点状血流( 图3 2 1 中C ) 。图3 2 1子宫内膜息肉超声表现3 2 2 子宫内膜息肉病理学形态E P 由子宫内膜腺体( 图3 2 2G ) 和间质( 图3 2 2S ) 组成,有蒂突向宫腔。显微镜下E P E 面都被覆子宫内膜上皮,此处腺体排列紊乱,呈囊性扩张;间质为致密的纤维组织,包括梭形的纤维母细胞、结缔组织以及厚壁血管。根据对卵巢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结果激素的反应息肉可以分为由未成熟子宫内膜组成

12、的息肉及由成熟子宫内膜组成的息肉。j 霉。鹣:! 酥 塞攀凌鬈瓷图3 2 2E P 显微镜下形态3 2 3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特征宫腔镜广泛用于E P 的诊断和治疗。官腔镜下E P 为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呈指状、舌状、乳头状或球状的赘生物,于宫底、宫角部较多见,质软,色粉红,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形态相似,多数有蒂,较细长,可随膨宫液飘动,部分息肉表面可见血管网( 图3 2 3v ) 、出血( 图3 2 3H ) 或坏死。其中,功能性息肉蒂基底较宽,柔软,色泽与周围的子宫内膜相似;非功能性息肉多呈红色,有蒂;绝经后息肉表面淡粉红色,不透明,血管扩张不明显。见图3 2 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结果图3 2 3 宫腔镜下E P 形态3 3 子宫内膜息肉发病因素分析3 3 1 单因素分析发现,- 9 子宫内膜息肉发病有关的因素有:年龄、初潮时间、绝经、孕次、产次、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息肉、高血压病,见表1 。表1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相关单因素分析T a b l e1S i n g l ef a c t o ra n a l y s i so ft h ea s s o c i a t e dr i s kf a c t o r so fp a t i e n t sw i t he n d o m e t r i a lp o l y p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结果幸为t 检验,其余为z 2

14、检验。3 3 2 对上述有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1 0 9 i s t i c 回归分析,采用逐步向后模式,结果提示有意义的因素为:年龄( O R = I 1 6 3 ,9 5 C I :1 0 9 0 1 2 4 0 ) ,孕次( O R = 0 4 0 7 ,9 5 C I :0 2 9 8 - 0 5 5 7 ) ,均有P 3 0k e C m 2 组及B M I 3 0k r n 2 组时可发现,前者E P 发生率与后者相比明显增高,且有显著性差异,由此推测,体重指数可能是E P 形成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D r e i s l e r 等【8 】在丹麦绝经妇女中同样发现超重是E

15、P 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G i o r d a n o 等【2 7 】在恶变子宫内膜息肉研究中也提出,超重可能是息肉进一步恶变的高危因素。I n d r a c c o l o 等 4 】研究中也提出超重或肥胖为一项对E P 发病有促进作用的因素,研究中将肥胖- 9 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关系归为激素相关作用。肥胖能显著增加雌激素水平,而雌激素被认为是子宫内膜生长因子之一。绝经后妇女雌激素主要来自周围组织,特别是脂肪组织。脂肪组织产生的芳香化酶可将雄激素转换为雌酮及雌二醇,因此,肥胖的绝经妇女体内雌酮和雌二醇水平较B M I 正常的绝经妇女升高约4 0 ,且随着体重增加,血清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下降

16、,而激素结合球蛋白可- 9 血清游离雌激素和睾酮结合,降低激素活性,因此,球蛋白水平的下降就放大了剩余雌激素作用,通过上述途径,肥胖可影响类固醇激素的生物活性水平,雌激素水平升高、失衡进一步引起子宫内膜病变 2 8 - 3 0 】。6妊娠次数有研究提示妊娠次数包括总孕次、产次及流产次数,可能与E P 发病相关。f - = _ q丽华等【2 5 】在E P 发病相关因素研究中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出孕次在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但在多因素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中,未能进一步证实,而产次同样与E P 形成无显著关系。罗雪梅等【6 】同样得到了单因素分析中孕次- 9E P 有关:孕次增加,E P 发生率降低,可能是由于人工流产刮官次数增加,使部分息肉得以清除的缘故,而进一步多因素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中该因素未得到证实。D r e i s l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