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华商名人堂——李若谷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4671157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华商名人堂——李若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全球华商名人堂——李若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全球华商名人堂——李若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全球华商名人堂——李若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全球华商名人堂——李若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球华商名人堂——李若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华商名人堂——李若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李若谷华 商韬 略名人堂全球华商学者型金融高官李若谷1985年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外事局工作。 1985年至1999年,他先后在外事局、国际金融组织 司和国际司担任副处长、处长、副司长、代司长; 1999年出任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2000年6月 至2003年6月,先后出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和 副行长。李若谷是一名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经验的金 融高官,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期间,他尤以善于 “主外”而著称,长期往来斡旋于世界金融和经济 舞台。1985年至1995年间,李若谷先后在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和非洲开发银行年会、临 委会期间任中国政府代表团秘书长;在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亚洲开发

2、银行和非洲开发银行年会期间任 临时副理事及各种会议的中方代表团团长。1995年 至1999年间,李若谷先后任中国驻亚洲开发银行执 行董事、亚行预算委员会主席、亚行检查委员会委 员;2000年6月至2005年6月,他又出任了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中国副理事,非洲开发银行中国副理事, 加勒比开发银行中国副理事,东南非开发银行中国 副理事等职务。几十年的经验,让他谙熟国际开发 性金融机构的运作以及国际金融事务。 李若谷是一名典型的学者型金融高官,至今 还坚持辅导硕士、博士。他曾在北京大学任教,也 曾先后担任过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硕士生导师、 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 士后流动站学术委

3、员会委员,以及中国人民银行货 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部经济学家等学术性职务,而且主管过人民银行研究局, 对汇率、商业银行改革等热点难点问题都曾发表 过独到的见解。繁忙工作之余,他著有走向世界 的中国金融,还出版、主编及翻译过经济全球 化与中国金融改革、国际经济一体化与金融监 管、国际金融调研论文集、经济自由化顺 序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金融控制等著作。李若谷1951年1月出生在东北。于1981年取得 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学位,然后出国,于1983年获普 林斯顿大学公共管理学硕士学位。“无论干什么都要干到最好”是他一生的信 条,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上,都具有一种强烈的进 取心和使命感。因为

4、特殊的时代背景,李若谷从初 中一年级,13、14岁就已开始经历了繁重的体力劳 动锻炼,之后又上山下乡,经受了那个年代年轻人 所能受到的大多数艰苦磨练。“每周劳动一天,和 煤厂工人一起送煤球到用户家里;和环卫工人一起 掏粪;晚上跟着垃圾车扛垃圾;背着背包和762步 枪全副武装的拉练,一走就是五公里,十公里;每 年还有半个月的时间下乡秋收;然后上山下乡,到 工厂当工人”这种生活一直持续到“文革”结 束,考上大学才告一段落。在动荡社会中过着艰苦的生活,在许多人看来 无疑是耽误了学业,而且花一样的年华似乎也没有 迸发出青春的活力;但对于李若谷来说,却是一笔 难得的财富。这些艰苦增强了他的身体素质,也坚

5、 强了他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让他更加了解中国和 中国的老百姓,使他真正成为祖国和人民的儿子。为建设和谐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行长李若谷“中国进出口银行要建成国际经济合作银行,主要支持国际经 济合作与和谐世界建设。”李若谷华商韬略毕亚军/文3李若谷华 商韬 略名人堂全球华商同时也奠定了他在以后工作中勇往直前,为党、为 人民、为国家的利益奋力拼搏的精神基础。2002年10月,时任央行行长助理的李若谷应 邀出席了西南财经大学建校五十周年庆祝大会,大 会安排他一定要做个发言。他引经据典,表达了对 学子们的心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 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

6、其 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天行健,君 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 也是李若谷从走进校门,懂得人生开始就始终不谕 的信条和追求。从小学到大学,从国内到国外,从 职员到高官,李若谷一直都以高标准、严要求鼓励 和约束自己。他认为,天地运转不息,人应永不放 弃,不断努力去学习更多的知识,还要像天地一样 有承载万物的胸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参加工作至今,他一直都是12小时工作制,从 早上7点到晚上7点。“别人说711,我是77。” 他笑着说。令人叹服的是,如果有人想从20多年的 工作记录中,找到他的迟到记录,简直是异想天 开。哪怕在国外,人家规定9点上班,他也是7点就 提前到

7、达。即使聪明也要比别人更加努力,这是李若谷身 为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的信条,也是他追求理想,争 取“前无古人”的法宝。他常常和人算这样的账: 别人一般工作8小时,你每天工作12小时,比人家 多出4个小时。不算大约100多天的周末和假期,一 年的工作天数只有200多天。你每天比别人多工作4 个小时,一年要比别人多工作1000来小时。这1000 来小时如果用来读书,假定每小时读20页书,1000 来小时就是2万页书,假如平均200页一本书,一年 就是100多本书。这一年,你就比别人多读100多本 书,就算我只记住十分之一,也是10本书。假如你 工作30年,那就比一般人多读300多本书。李若谷说:“人和

8、人之间的最重要的区别是什 么?是知识。知识多少的最重要区别是什么?是勤 奋。如果多掌握300多本书的知识,那就可能比别人 强一大块,对国家对人民的贡献就要大一大块。” 从青年时代开始,李若谷每天往往只睡四、五个 小时,就开始投入学习和工作,现在依然如故。很 多比他年轻的下属,听到要和他一起出差都十分紧 张:年纪轻轻的总不能比老领导跑得还慢,但这却 遗憾地是个事实。李若谷因为特殊时代而被烙印上深深的民族情结、爱国精神。或许因为这样的背景,才使得活跃 在国际金融经济前沿的他令外国同行和传媒印象深 刻。只要遇到有损中国形象和利益的问题,他都会 表达鲜明的立场,并以事实赢得掌声。2004年出席 亚太经

9、合组织论坛智利峰会前,他即针对美国责备 中国和其他国家要为其日益膨胀的贸易赤字和失业 问题而负责的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经济的 症结在于其经济结构和储蓄力过低等内部问题,而 不是外部因素,美国应管好自家经济,而不是不负 责任的为自己的失误寻找替罪羊。在2007年大连达 沃斯论坛的一场名为“中国软实力”的论坛上,他 亦针对世界是平的的作者兼纽约时报记者 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所提出的冷战后美 国的庞大实力及其充当“世界警察”的重要角色, 有力地反驳道:“美国总是强迫别人按其意识行 事,喜欢当世界警察。中国古老的哲学理念是将 欲取之,必先予之,强迫别人接受某种东西,结 果往

10、往是适得其反。最近的例子是伊拉克”。对于 西方社会所谓的“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他更是入 木三分地指出:“达尔富尔问题的实质是个发展问 题,而不是什么种族清洗的问题。苏丹问题的实质 是石油问题。”采访中,谈到有关美国等国家采取 的双重标准问题,他还开玩笑说,假如自己是一名 记者,他一定会问布什:“你们明明是为了石油和 在中东的利益而在伊拉克下手,为什么要找出个大 规模杀伤武器为借口?”李若谷在接受访问时说,“时代对我们的锻 炼、培养是刻骨铭心的,我们这一辈人对马列主 义、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共产党是绝对的忠诚 和拥护,是没有办法改变的,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始 终不渝。” 工作中,李若谷向来雷厉风行

11、、敢做敢为。 他对工作有着强烈的使命感,一旦认准目标,就会 全力以赴地向目标前进,只要认定是有利国家和人 民,他就会坚定不移。他知道这样的个性很多时候不会讨人喜欢, 也知道这甚至可能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负面 影响,但他不准备,也不会去改变。所谓,历尽沧 桑,痴心不改!建设国际经济合作银行2005年6月,善于“主外”的李若谷被中国国务 院任命为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行长。他的金融 生涯也翻开新的一页。4李若谷华 商韬 略名人堂全球华商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的三大 政策性银行之一。成立之初,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业 务被规定为“为大型机电成套设备进出口提供买 方信贷和卖方信贷,为中国

12、银行的成套机电产品 出口信贷办理贴息及出口信用担保,不办理商业 银行业务”。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主要 业务和经营战略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到李若谷上 任时,银行的主要职责已经变为“贯彻执行国家产 业政策、外经贸政策、金融政策和外交政策,为扩 大中国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推动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 资,促进对外关系发展和国际经贸合作,提供政策 性金融支持”,在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业务范围中已 经包括“办理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类贷款;办 理本行贷款项下的国际国内结算业务和企业存款业 务”这样的业务。但另一方面,中国进出口银行在经营机制以及 经营文化上却

13、因为各种各样的客观或主观原因而没 有什么改变,一直都是“政策”的因素很多,“银 行”的因素很少。从成立到李若谷上任时,连续10 多年一直都在亏损,而且整个银行机关作风较浓, 专业水平不强,服务意识不够,市场观念落后,拼 搏进取的精神不足。这种状态很明显与中国大力实施“走出去” 战略,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不相符, 必须得到改变。改变的重任首先落到新任的董事长 兼行长李若谷身上。一直认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李若谷很有信心打赢这一仗,外界也给 予他很高的期望。很多分析人士和媒体都认为,掌 舵中国进出口银行,既需要具有广泛的国际同业交 往,又需要熟悉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运作,在当 时

14、的国内金融界,李若谷是最为适合的人选。对于这个新使命,李若谷曾经坦言,“需要 努力把思维从宏观转变到微观”。但很快,他就 用事实证明,世间事,大道相通,能做好央行的副 行长,只要肯攀登,也一定能做好中国进出口银行 的董事长。调研之后,李若谷认为,要把中国进出口银行 做好,必须要来一场大改革。因此,头两个月里, 他思考得最多的就是,中国进出口银行到底该如何 重新“定位”?期间,他翻看了大量的研究资料, 并多次主动找骨干人员交流,对一些重点问题还组 织了专门的讨论会。当然最重要的是在领导班子中 形成共识。经过几天的务虚讨论,在班子成员和大 多数中层干部中基本形成了共识,就是中国进出口 银行一定要进

15、行改革。不久,新的定位及措施陆续推出。首先,他提 出,“进出口银行”不能只做出口银行,也要做进 口银行。其次,他提出必须要为“政策”的中国进 出口银行,注入“市场”的基因,让中国进出口银 行发展成为既高标准履行国家政策,又能发挥银行 功能按照现代商业银行去经营的,具有竞争力的国 际经济合作银行。总结起来是两大目标,第一,要 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进出口银行”;第二,要发 展成为有赢利能力的银行。这两点都不简单,而且都在中国进出口银行 的历史上,是前无古人。也有不少人对实现这样的 目标持怀疑的态度,包括在中国进出口银行内部。 因为大家都知道,要实现这个目标的挑战有多么得 大。多少年来,银行一直都是

16、在亏损,难道来自央 行的这位新行长,有本事让太阳从西边升起?李若谷自己也感到了很大的压力,“优秀人才 的流失非常大,留下来的也没有很好地发挥他们的 作用;很多中层干部的头脑僵化;银行管理上有许 多不到位的地方,不少业务连档案都没建立;银行 职员机关作风严重。我原本以为不需要花太多时间 就能扭转局面,但到银行一看,很多年轻同志的热 情都早已被耗尽,很多年轻人做事的精气神连我都 不如,大家都麻木了,很多事,无动于衷。”李若 谷回忆说,初上任时,他虽然猜想作为政策性银行5李若谷华 商韬 略名人堂全球华商的中国进出口银行肯定会存在一些与市场经济不相 一致的问题,但他还是没想到问题会有他真正深入 了解以后所发现的那么大,那么多。一边是目标,是理想;一边是机遇,一边是 困难,甚至是陷阱。上还是不上?李若谷需要作出 选择。他可以自由地选择。因为无人规定中国进出 口银行一定要按商业银行办,也无人要求中国进 出口银行要改到什么程度。因此,他完全可以按 部就班地去做这个“官”,至少可以少碰“马蜂 窝”,以免惹火烧身。把“变不可能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