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经验-易错-状元-感悟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4618633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5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经验-易错-状元-感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经验-易错-状元-感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经验-易错-状元-感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经验-易错-状元-感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经验-易错-状元-感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经验-易错-状元-感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经验-易错-状元-感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经纬网图判读不清经纬网图判读不清 【典型例题】读以下两幅经纬网图,完成(1)(3)题。 (1)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方位的正确叙述是 学科网 A甲在乙的东南方向 学科网B丙在乙的东北方向 学科网C丁在甲的西北方向 D乙在丁的西南方 向 学科网 (2)若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3 月 21 日 8 时整,则 学科网 A甲地处于昼半球范围内 B乙地的区时为 l7 时 学科网 C丙地与甲地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日期 D丁地的地方时是 11 时 20 分 学科网 (3)若 6 月 22 日在丙地观测太阳并做记录,则下列记录正确的是 学科网 A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学科网 B当太阳在正南方时,太阳高度为 23 26

2、 学科网 C正午时太阳在天顶位置 学科网 D当地 0 点时,太阳高度为 3 26 学科网 【错因分析】该题组出错的原因一是不会在经纬网上辨别方向;二是对太阳视运动、日期判 断等知识理解不透;三是对有关时间、正午太阳高度等的计算错误。读图可知甲、乙两地位 于南半球,甲位于乙的西北方向:丙、丁位于北半球,丙位于丁的东南方向;丁位于东经 4 0 度,甲位于西经 130 度以西,因而丁在甲的东北方向;乙位于西经 130 度以东,因而在丁 的西南方向。国际标准时间为 3 月 21 日 8 时整,甲地大约为 3 月 20 日 23 时,应位于夜半 球;乙地位于西 9 区,区时为 3 月 20 日 23 时

3、;丁地的地方时为 l0 时 40 分;丙地为 21 日 12 时,从而可知丙地与甲地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日期。6 月 22 日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 北回归线,丙地太阳从正北方向升起,正午时太阳在南方的天空,正午太阳高度为 43 26;该日丙地出现极昼现象,当地 0 点时,太阳高度为 3 26 。 学科网 【纠错心得】 解答有关经纬网判读的试题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地 球自转的方向无论南北半球都是自西向东, 两点间判读方向要取最短距离, 即两点间的劣弧 段,看两点的经度和是否大于 180;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出现极昼现象的地点都是正北日 出、正北日落,其他地方为东北日出、西北日落(除极夜区) ,出

4、现极昼的地点在地方时 0 时时, 太阳高度为一天中的最小值, 该太阳高度的数值加上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值除以 2 为直 射点的纬度数。 光照图判读能力差,缺乏空间想象能力 光照图判读能力差,缺乏空间想象能力 典型例题 1 右图所示区域为地球某日的夜半球,A 为圆心。读图回答(1) (3)题。 1(1)A 点的坐标和该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 A10N,80E 80 B10S,80E 70 C10N,100W 80 D10S,100W 70 (2)此时北京时间是 A 2 点 40 分 B 14 点 40 分 C 13 点 20 分 D 1 点 20 分 (3)P 在 Y 的 A西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

5、南方向 D东北方向 【错因分析】 此题出错的原因一是空间想象能力不足, 不能进行正确的图形转化; 二是对图中各点发生的地理现象不明确;三是不明确图中所示半球为夜半球;四 是在具体计算的时候粗心大意。 图示半球为夜半球,结合赤道的弯曲情况可以 判断此时北纬 80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XY 所在直线为过南极点的两条经 线,Y 点所在经线为西经 100则 A 点所在经线为东经 80,A 为圆心则其纬 度为南纬 10。 此时太阳直射北纬 10、西经 l00,A 点正午太阳高度为 70,北京时间为 2 点 40 分。从图中可以看出 P 在 Y 的北方,P 点在昏线上,因而 P 点又在 Y 的东方。 【纠

6、错心得】在解答有关光照图的问题上,一要准确把握图中各点(晨昏线与赤 道的交点、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等) 、线(晨昏线、太阳直射经 线、0 时所在经线等) 、面(赤道面、晨昏圈所在平面等)的准确含义及其隐藏 的条件(太阳直射的半球、太阳直射点可能运动的方向、季节的信息等) ;二要 能把不常见的光照图转换成平时常见的侧视图或俯视图, 这样有助于对问题的分 析。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对常见的光照图进行不同形式的转换,从而达到熟 练掌握的目的。 典型例题 2 右图中 MON 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 6 日,非阴影部分与阴 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回答(1)(3)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7、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Q 点所在经线的地方 时为 0 时 CMO 为晨线 DNO 为晨线 (2)此时北京时间为 A6 日 12 时 B7 日 12 时 C6 日 24 时 D5 日 12 时 (3)此时 A开普教炎热干燥 B北半球昼短 夜长 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D地球自转速度最快 【错因分析】此题出错的原因一是对图中信息提取不足,如地球自转的方向;二 是对晨昏线的概念及特点理解不透;三是对日期分界线理解不到位,对图中阴影 部分的理解不准确。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该半球为南半球,日期的分界线 为 0 时所在经线与 l80经线, 过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的经线为 0 时或 l2 时所 在经线,由

8、此可以判断过极点与 P 点的经线 2为 0 时所在经线,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NO 为晨线。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 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 短;开普敦为地中海气候,此季节温和多雨。过 Q 点的经线为 180经线,过 P 点的经线为西经 60,从而可知北京时间为 7 日 12 时。 【纠错心得】有关日期的问题要注意区分日期的分界 线:0 时所在的经线和 180经线。从 0 时所在的经线向东到 180 经线为日期 较早的 1 天,从 0 时所在的经线向西到 180 经线为日期较晚的 1 天。过晨昏线 与纬线圈切点的经线为 0 时或 12 时,如果该经线

9、大部分位于昼半球则为 12 时所在经线,若大部分位于夜半球则为 0 时所在经线。在今后的复习中要加强 对概念的理解,通过一定的练习来进行运用。 对地球公转、自转理解不清 对地球公转、自转理解不清 【典型例题 1】读下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幅图中都有明显画错的地方,请找出并修正。 (2)分别在甲、乙两幅图中适当位置标注二分日、夏至日。 (3)将甲图中代表地球公转不同位置的字母 a、b、c、d 按要求填在下列 横线上。 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地球公转速度接近最快; 南半球白昼越来越长;北京昼长夜短,昼渐长。 【错因分析】此题组出错的原因一是不清楚地球公转的方向;二是

10、对二分二至日 与近、远日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掌握不清;三是不清楚南北半球昼夜长短 的变化与地球公转位置的对应关系。甲图是北半球上空俯视图,公转方向是逆时 针;乙图是南半球上空俯视图,公转方向应是顺时针。从春分日至秋分日为北半 球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在夏至日这一天昼达到 最长;由秋分目至次年春分日是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各 地昼短夜长,在冬至日这一天昼达到最短。南半球则相反。 【参考答案】 (1)甲图地轴倾斜方向错了,应改为向右倾斜。乙图地球公转方向 错了,应改为顺时针。 (2)标注略。 (3)c、d a、b d c a 【纠错心得】地球的公转方

11、向危自西向东,不过在南北极上空观察时分别呈顺时 针与逆时针,因观察位置的差异,二分二至的位置在不同的公转轨道图上是不同 的。地球运动到近日点时北极点附近应出现极夜现象,运动到远日点时北极点附 近应出现极昼现象。在做此类涉及地球公转运动的试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地 球公转的方向; 太阳的位, 区分近日点与远日点; 当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时, 北极点出现极夜现象,从而可判断地轴的倾斜方向。 【典型例题 2】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 3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 ,回答 (1)(2)题。 (1) 甲图中 M 点的纬度、 乙图中 N 点 对应的月份分别是 A 30 1 月 B 60 7 月 C

12、60 1 月 D 30 7 月 (2)当公转速度为 N 时 A漠河市民欢度“白夜” B新西兰南部海域冰山座座 C 松花江畔银装素裹 D悉尼处于雨季 【错因分析】该题出错的原因一是对地球公转、自转的速度变化特点理解不清, 不能利用图形进行表达;二是对选项中提到的一些知识点不理解,像“白夜” 、 新西兰南部出现冰山的季节、原因等。M 点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可以 推断其纬度约为南北纬 60;由 N 点地球公转速度最慢可以推断其位于远日点 附近,时间为 7 月初。7 月初为北半球夏季、 南半球冬季,此时漠河地区白昼为一年中最长的时期,称之为“白夜” 。 【纠错心得】受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自转的

13、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 大,两极为 0,在南北纬 60处为赤道的一半,任意纬度的线速度为该纬度的 余弦值乘以赤道处的线速度。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为 0 外,各纬度都相等, 均为 15/小时。地球公转的线速度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位于近日点(1 月初) 时速度最快,位于远日点(7 月初)时速度最慢,其平均速度为 30 千米/秒。地 球公转的角速度同样是在不断变化的,近日点最大,远日点最小,其平均角速度 为 1/日。复习中识记一些主要的地理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如二分二至赤道、 回归线、 极圈的中午太阳高度数值或昼夜长短等, 会非常有利于一些题目的分析。 东南 不清楚经纬线的长度变化 不清楚经纬

14、线的长度变化 【典型例题】读图完成(1)(2)题。 (1)假设甲、乙、丙三地有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 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2)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 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比例尺最小,丙处比例尺最大 B甲、乙、丙处比例尺相同 C甲处比例尺大于乙,乙处比例尺大于丙 D乙处比例尺最小 【错因分析】该题出错的原因一是对经纬线长度变化的特点不清;二是不能正确 比较比例尺的大小。甲、乙、丙三地与 l80 度经线都相差了 5 个经度,但甲、 乙、丙三葩的纬度位置不同,虽然经度间隔相同但纬线长度不同,相同经度间隔 的纬线长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15、纬度越高纬线越短,因而乙地船速度最快。纬度相 差一度的经线长任何地方都是相等的,结合上面的分析可知甲、乙、丙附近三个 阴影区域的面积是乙大于丙,丙大于甲。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代表的实际面积4越大, 比例尺越小, 从而可以判断三地的比例尺是甲处大于丙处, 丙处大于乙处。 故第(1)题选 B,第(2)题选 D。 【纠错心得】比较法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对经纬线特点的掌握可采用 两者相互比较的方法进行,所有的经线都是等长的半圆,理论上讲为赤道长度的 一半。而纬线的长度则是从赤道想两极递减,赤道最长,南北纬 60的纬线圈 为赤道长度的一半。比例尺的大小要根据起定义进行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是分数 值的大小,分子相同分母越大,数值越小,比例尺越小。 等值线的弯曲情况判读不清等值线的弯曲情况判读不清 【典型例题】读某等值线图,图中数值 abc,据此回答(1)(3)题。 学科网 学科网 (1)若该图为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