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洲潭城际轨道设计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4614067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39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株洲潭城际轨道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长株洲潭城际轨道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长株洲潭城际轨道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长株洲潭城际轨道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长株洲潭城际轨道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株洲潭城际轨道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株洲潭城际轨道设计(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线路概况 (一)线路地理位置和径路 长株潭城际铁路是长株潭城市群城际铁路网的核心部分,地处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中心地带。线路以长沙站为中心,线路在湘江以东向南过暮云,沿京广铁路走廊接入株洲站,并延伸至七斗冲站;线路自暮云跨京广铁路、过昭山,经荷塘、板塘,两跨既有沪昆铁路后过湘江,引入既有湘潭车站;线路自长沙站向北以隧道方式下穿京广铁路并转向西,沿开福寺路西行,穿过湘江后,沿杜鹃路经长沙市政府北侧至雷锋大道站。 (二)自然特征 1地形地貌 线路位于湘中南丘陵区,总的地势,东部及南部地势较高,北部次之,山体大多呈北偏东向展布。 长沙至七斗冲段,线路从既有京广线长沙站向南沿丘陵边缘,地势起伏较

2、大;易家湾往东南穿越丘陵间谷地到田心,地形起伏较大。丘坡自然坡度 1030,局部基岩出露,植被尚好。田心至七斗冲为株洲盆地,地形较为平坦,水网发育,水塘星罗棋布。暮云至湘潭段,线路沿低缓丘陵过湘江,到达既有湘潭站,总的地势北高南低,低缓丘陵经人工改造,地形较平坦,地面标高不足百米。湘江阶地地形较平坦、开阔,水塘零星分布,地面标高 3555m。长沙至雷锋大道,线路自既有京广长沙站往北在德雅路附近下穿,折向西下沿开福寺路,穿城区、湘江,为阶地及丘陵区, 阶地地形平坦开阔, 地面标高 3450m。 丘陵, 自然坡度 2530,地面标高 65110m,植被发育。 湘江贯穿长沙、湘潭、株洲三座城市,从南

3、向北流入洞庭湖,属长江水系,江面宽阔,两岸阶地发育,物产丰富。线路所经地区地势略有起伏,居民活动频繁。城区道路网状分布,建筑林立;城郊大都垦为耕地、经济作物、水产养殖区。工农业繁荣发展,交通方便。 2地层岩性 沿线出露主要地层有:第三系、白垩系、石炭系、泥盆系、元古界及第四系冲洪积层等地层。长沙、株洲、湘潭地区大面积分布白垩系-下第三系地层,岩性为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紫红色块状砾岩、含砾砂岩,以及泥质粉砂岩与含砾砂岩互层;在株洲田心一带分布石炭系灰岩、白云质灰岩,中厚层状,呈条带状分布;在易家湾、白马垄、荷塘局部地段零星分布泥盆系石英砂岩、页岩、砂岩、泥灰岩、粉砂质泥岩、钙质泥岩夹泥灰岩、石英砾

4、岩;在长沙至雷锋大道、株洲以南至七斗冲、易家湾至白马垄及湘潭南附近的丘陵大面积出露元古界板溪群、冷家溪群板岩、变质砂岩、变质凝灰质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第四系地层广布于江河两岸冲积平原区、丘陵区及山间谷地。岩性以黏土、粉质黏土、网纹状黏土、砂、卵、砾石土为主,其中埋藏古河道区、湖汊港地区等积水低洼地带具淤泥、淤泥质黏土等。 3地质构造 长株潭城际铁路跨越两个一级构造单元: 杨子准地台及南华后加里东准地台。长沙地区位于杨子准地台内九芩台穹构造单元内,受长柏主干断裂带影响,发育一系列压扭性断层,多为第四系地层覆盖,形迹不明显,且线路大多以填方及桥梁通过,构造对线路影响不大。株洲地区位于南华后加里东准

5、地台内,发育白马垅梅林桥断褶带、黄塘均坝断褶带,以及株洲红层盆地,区内褶皱、断层构造十分发育。 4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1)本段不良地质主要为岩溶,灰岩地段主要分布于 DK27+770DK30+000、DK34+930DK36+180、DK37+200DK38+070 及 DK42+000+700 段。上覆第四系黏性土厚度(或其他非灰岩厚度)在 2.518m,下伏泥灰岩,岩溶较发育,岩溶形态多为单个或串珠状、小型溶洞及溶蚀裂隙,岩溶率 3.7638.4%,最大溶洞DK35 附近揭示,为串珠状,岩溶发育纵向深度为 1.19.8m,顶板厚 1.08.0m,全充填,发育深度一般在地表以下 6.2530

6、m 深度范围内,一般为全充填,充填物为粉质粘土夹碎、块石,少量为空洞。DK28+050+320 白垩系钙质胶结的砾岩地段,局部亦有岩溶发育。 桥梁工程通过岩溶发育区宜采用桩基础,路基工程根据岩溶发育情况,对岩溶发育地段应采取适当的地基加固措施,防止因上部荷载增加或地下水活动影响导致岩溶塌陷。 2)危岩落石区内分布规模较小,主要分布在 DK30+000DK31+620、DK36+050DK38+450、XDK29+900XDK31+780 及 XDK34+030+620 等地段,多属泥盆系中统跳马涧组由砂质页岩、泥灰岩、粉砂岩、石英砂砾岩组成的地层地段,岩质软硬差别颇大,风化不均,受断裂构造影响

7、,岩体切割破碎,且节理裂隙发育,为崩塌落石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线路通过时采取清除危岩、岩体锚固及设置拦石网等防落石措施。 3)顺层路堑,主要分布在 DK20+590+880、DK26DK27、DK39、DK51+610DK53+300、XYDK26XYDK27、XDK26XDK27 及 XDK30XDK32 +600 等地段。丘陵区局部线路走向与地层分界线平行、岩体多为板岩、砂岩与页岩、泥岩的软岩夹层,路堑边坡存在顺层滑动的可能性,线路走向与岩层走向夹角小于 45 度, 岩层视倾角为 1040 度地段, 线路通过时采取顺层刷方或设抗滑桩、锚索桩、边坡预应力锚索等支护措施。 4)人工填土,在 DK

8、1+400DK2+300 附近,既有京广线与长沙东货场之间有人工填土,主要为建筑垃圾,厚度在 3.08.0m,密实度不均一。其他城区地段也存在厚度不一的人工填筑土。对路基的稳定及不均匀沉降产生不利的影响,视其厚度适当采取加固措施,消除其对基础的影响。 5)软土、松软土 多分布在丘间谷地、阶地及岗间坳地水塘、水田等低洼地带,软土层为软流塑黏性土,褐灰色、灰色,厚 15.0m,;松软土地层多为土层上部软塑黏性土,褐黄色、褐灰色,厚 48m,属中高压缩性土,承载力低等,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路基通过,均需结合地基土特性和路堤设计参数进行路堤稳定和沉降检算,选择合理的地基加固处理措施,桥梁基础宜选用桩基础。

9、 6)膨胀土 XDK34+500+600 及 XDK45XDK47 等地段岗地及剥蚀低丘表层分布有棕红、褐红、褐黄色夹灰白色网纹状粉质黏土,自由膨胀率 3541,蒙脱石含量 8.2-10%,阳离子交换量 115-153mmol/kg,属弱膨胀土,具有吸水膨胀、软化、崩解和失水急剧收缩开裂等特点,强度随多次干湿循环剧烈衰减,吸水膨胀时产生的膨胀力对支挡等结构物产生影响,工程地质条件差。桥涵工程应适当加深基础深度;路基工程应加强基床处理、边坡放缓及排水系统设计,挖方用作路基填料时应进行改良处理。 5水文地质特征 沿线地下水类型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红层裂隙孔隙溶洞水、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及基岩裂隙水

10、。 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湘江及其支流河漫滩、 沿岸阶地第四系松散层中,以孔隙潜水为主,部分地区为承压水。含水层为阶地中砂、砂砾石层,靠大气降水补给,与地表水体湘江互补;地下水位埋深 0.510m,水量较丰富,大多为孔隙潜水局部地段具承压性。在二级阶地及以上高阶地,为更新统网纹黏土、砾石层。因砾石层受黏土充填,地下水不发育;部分砾石层由砂充填者,含水丰富并具承压性。地下水均为低矿化软水,一般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碳酸盐岩类岩溶水主要分布于暮云至白马垄,田心一带。赋存于泥盆系、石炭系灰岩、白云岩、泥灰岩内。一般岩溶发育区水量丰富,常有泉水出露,具微承压性。水位埋深 0.18.7m。 基岩裂隙水赋

11、存于元古界浅变质岩岩内,富水性贫乏至中等。泥盆系砂岩,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构造裂隙中,局部存在着层间裂隙水。一般构造复合部位、多期活动性断裂及断裂密集带地下水富集。水位埋深 320m。 红层裂隙孔隙水分布于长沙、湘潭、株州红层盆地内。岩性为一套典型的陆相碎屑岩沉积,由紫红、棕红色砾岩、砂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组成。红层地下水的赋存条件较为复杂。株州盆地内,一般红层地下水富水性贫乏极贫乏。长沙盆地内红层地下水存在着泥岩风化裂隙水、砂砾岩裂隙孔隙层间水及钙质砾岩裂隙岩溶水, 富水性中等至丰富。 水位埋深 3.527.7m, 地下水均为低矿化软水,湘潭盆地内红层地下水富水性丰富,埋深 2.3m 左右地

12、下水。 树木岭隧道在 DK1+850.03DK13+455.01 段掘进时, 会揭露到圆砾土层, 该层属强透水层,赋水丰富,隧道局部有 “流砂”的可能性,并应该注意隧道有渗水或管道流现象,应防止红层因遇水软化而降低强度。 湘江隧道在 WDK3+510.91 附近掘进时,因在隧道洞身范围内会揭露到细圆砾土,该层属强透水层,局部可能出现 “流砂”现象;另外,其他地段洞身范围内主要为砂质板岩的风化带,隧道有渗水或管道流现象,应防止基岩因遇水软化而降低强度。 6地震动参数 根据国家地震局 2001 年编制的 1:400 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地震动参数区划如下: 表 3 地震动参数区划表 区

13、 段 地震动峰值 加速度 地震动反应谱 特征周期 基本烈度 DK0+000DK26+330 0.05g 0.35s DK26+330 DK57+500 0.05g XDK24+750XDK26+300 0.05g XDK26+300XDK49+188.8 0.05g XYDK24+750XYDK26+350 0.05g XYDK26+350XYDK29+460 0.05g WDK0+000WDK13+290 0.05g 7气象特征 沿线属为大陆性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寒期短,无霜期长。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夏之交,南北冷暖气流交替,湿润多雨,三四月份,经常细雨连绵。夏季有低纬度海洋暖湿气团盘

14、踞,气候炎热,多东南风。秋季天高云淡,气候温和少雨。冬季受西伯利亚寒流影响,多西北风,屡见冰雪。 8水文特征 本工程位于湘江中下游流域,地处湖南省中部的滨湖平原区。湘江流域东南西三面环山,南部的南岭山地和东部的罗霄山脉海拔一般在 1000m 以上,其它丘陵地海拔多在 500m 以下,流域内地层复杂,从震旦纪到第四纪岩层多有出露。湘江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流域内水系发育,右岸支流比左岸发达。春夏之间降水量多集中,秋季多旱,暑热期长。因受季风环流和地理因素的影响,流域内降水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地区分布不均匀,多年平均降水量 12001700mm,由流域东南逐渐向西北递减;年际变幅大,最大、最

15、小年降水量比值一般在 23 倍之间;年内分配也极不均匀,以 46 月降水量多,占全年降水量的40%以上,最大月雨量一般出现在 5 月。 三、设计说明 (一)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标准和通用图 1 新建时速 200250 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铁建设2005140号) 2 铁路轨道设计规范 (TB 10082-2005) 3 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规范 (TB 10015-2012)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2) 5.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TB 10005-2010) 6.铁路混凝土工程机械连接技术暂行规定 (铁建设201041 号) 7.CRTS型双块式无

16、砟轨道双块式轨枕结构设计 (通线20112351-) 8.高速铁路 CRTS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隧道地段 (通线20112351-) 9.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时速 200250 公里客运专线铁路(兼顾货运)(第一册无砟轨道结构)和 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时速 200250 公里客运专线铁路(兼顾货运)(第二册轨道板及过渡段轨枕) (通线20082201) 10.铁路综合接地系统 (通号20099301) 11 铁路线路及信号标志(高速铁路线路标志图集) (通线20108024-) 12 铁路线路及信号标志(客货共线铁路线路标志图集) (通线20078024-) (二)工程概况 本线正线工程分为三段:长沙至七斗冲段 DK0+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