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如何正确引用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4613959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4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考文献如何正确引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参考文献如何正确引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参考文献如何正确引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参考文献如何正确引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参考文献如何正确引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参考文献如何正确引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考文献如何正确引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引用参考文献的惯例与经验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注明了被引理论、观点、方法、数据的来源是学术论文参考的范文和深度的体现,是反映论文的真实性、作者科 学学风和评价作者著作学术影响力的科学依据, 是对期刊论文进行引文统计和分 析的重要信息来源。参考文献引用的三种作假手法参考文献引用的三种作假手法1 1、“假引用假引用” 就是虚伪的、不真实的引用。最常见的假引用有三种假引用有三种:一是一是“友情引用友情引用”。本来,有些文献对引用者很难说有什么影响,或者根本就没有什么 帮助和作用, 甚至与引用者所论议题相距十万八千里, 可是引用者还是硬要把它们一一列举出来。为什么非要这 样做呢?原来,它

2、们的作者或是引用者的师长, 或是引用者的好友, 或是引用者的圈内人。 于是你 “投之以李 ”引用我的,我“报之以桃”引用你的,从而形成一个个不小的“引用圈子”。 这样相互抬轿,互相吹捧,大家 不就“共同提高”了嘛。其实,明眼人不难识别这类小聪明。吹吹拍拍,拉拉扯扯,这只不过是一些“学术山头 ”、“学术团伙”惯用的小花招而已。尤其是,当所引用的文献是一些十分平庸的论著乃至和学术垃圾 时,引用者的意图和学术水准不就一下子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吗?二是二是“装门面引用装门面引用”。有些引用者动辄罗列 一大堆外文文献,热衷于引用“权威”的文献,以便给自己装门面,实际上他们也许从来就没有研读它们,或者 它

3、们根本与引用者所论毫不沾边。这种狐假虎威的做法只能吓唬那些不知深浅的学术混混和初入门者,在真正的 学人眼中,那只不过是拙劣的小戏法而已。三是滥用自引用三是滥用自引用。必要的和适度的自引用是正当 的,能够从中看出引用者研究的连贯性以及在学术上有无进展和提高。但是,滥用自引用,除了给人一个“王婆 卖瓜,自卖自夸”的不良印象外,又能给引用者增添什么光彩呢?2 2、该引用的偏偏不引用、该引用的偏偏不引用所谓“不引用”,正好与假引用形成对照:假引用是不该引用的偏偏要引用,不引用是该引用的偏偏不引用。本来,自已的研究受惠于哪些论著,并且在写作时利用人家的哪些材料和思想,自己心里应该是最清楚的。可是, 有些

4、人却千方百计地回避它们, 在列举的参考文献中难觅其踪影。 这种做法轻者是掠人之美,重者则是剽窃抄袭 。为了遮人耳目,引用者可谓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在窃取不大为人所知的文献和外文资料时往往瞒天过海, 在偷窃易于被人识破的论著时常常改头换面。 这些掩耳盗铃的手法确实能蒙蔽人于一时, 但是纸包不住火,最终还是要露出马脚的,只是时间迟早不同罢了。3 3、“伪引用伪引用”就是有意做掩盖本来面貌的虚假引用,这种做法大多出现在“伪注”中。其中最常见的伎俩是:本来自己没有接触外文原始文献,或者根本就看不懂ABC, 只是直接从中译本或别人的译文中抄录了老外的言论, 可是不如实地标注中译本或间接的出处,却堂而

5、皇之把外文原始文献作为参考文献大言不惭地列出。其实,引用者引文与人家译本或译文一模一样,甚至连人家的翻译错误也照抄不误。有的引用者还要耍点小手腕,把译文中无关紧要的虚词稍做改动,把个别实词用其同义词或近义词代换,以达到自欺欺人的目的。这种伎俩的隐蔽性较强,一般人很难一眼看出破绽。但是毕竟有当事人 和学术慧眼在,引用者的好梦想必也很难长久。可供参考的正确做法可供参考的正确做法1 1、不要抄袭、不要抄袭国内和国外对什么是抄袭也许定义不一样。在国内受到的教育是,抄了,注上就可以了。但是,在国外,这也是抄袭。我倾向于国外的定义。所以,引用另一篇文章的方法是:所以,引用另一篇文章的方法是:(1 1)对于

6、观点对于观点,需要重新总结需要重新总结,用自己的话用自己的话,适合自己文章的语言适合自己文章的语言,重新在重新在文章中描述一遍,并注释。文章中描述一遍,并注释。(2 2)对于数字对于数字,需要准确的使用需要准确的使用(数据的环境数据的环境,条件等等条件等等),标明来源并注标明来源并注释。释。(3 3)对于一些经典的话对于一些经典的话,需要引用原文的需要引用原文的,需要在文章将原文用用双引号括需要在文章将原文用用双引号括起来,表明是原文引用。并注明出处。起来,表明是原文引用。并注明出处。我个人认为这是正确的。文章应该有自己观点和立场,每一篇论文的观点和我个人认为这是正确的。文章应该有自己观点和立

7、场,每一篇论文的观点和立场应该有所不同。所以直接照抄其他论文中的原文,实际上是对论文的一种立场应该有所不同。所以直接照抄其他论文中的原文,实际上是对论文的一种马虎的态度,并没有深刻考虑被引论文的立场和自己论文的上下文。马虎的态度,并没有深刻考虑被引论文的立场和自己论文的上下文。2 2、 引用来源引用来源我自己是学工科的,相信理科有同样的标准,文科其实也差不多。有几点倾向性的原则。(1 1)专业论文应该尽量引用专业来源,而不要引用非专业来源。)专业论文应该尽量引用专业来源,而不要引用非专业来源。专业来源的优先级大概如下:学科较著名的开创性的论文学科较著名的开创性的论文 有影响力的期刊的论文有影响

8、力的期刊的论文 有影响力的会议的有影响力的会议的论文论文 学术著作学术著作 一般期刊论文一般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会议论文 协议协议/ /手册手册/ /数据库数据库 经典教经典教科书科书 一般指导性书籍一般指导性书籍 大众期刊大众期刊 报纸报纸 商业期刊商业期刊 网站网站 个人博个人博客客其实,从教科书开始,就不要在学术性的文章中出现了。其实,从教科书开始,就不要在学术性的文章中出现了。当然这个先后次序对不同的专业会有区别,但是基本一致。有人认为为何应用教科书不好。如果想如果想到学术论文应该是研究学术前沿的东西,教科书往往是已经公认,已经研究了到学术论文应该是研究学术前沿的东西,教科书往往是已经公

9、认,已经研究了几十年的成果,引用教科书已经没有重要意义了。几十年的成果,引用教科书已经没有重要意义了。(2 2)查找引用源应该查找一级出处。)查找引用源应该查找一级出处。何为一级出处?其实就是根源,最开始发表这一观点的论文。该论文可能被何为一级出处?其实就是根源,最开始发表这一观点的论文。该论文可能被其他论文引用,则引用论文为二级论文。其他论文引用,则引用论文为二级论文。在引用的时候一定要引用一级出处。原因很简单,只有一级出处才是次观点在引用的时候一定要引用一级出处。原因很简单,只有一级出处才是次观点最真实的表现,其他的二级出处可能掺杂其他作者的立场和观点;只有找到了最真实的表现,其他的二级出

10、处可能掺杂其他作者的立场和观点;只有找到了一级出处才说明作者对该问题做了较深刻的研究;只有引用一级出处才能说明一级出处才说明作者对该问题做了较深刻的研究;只有引用一级出处才能说明作者真实的对被引者表达敬意(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观点算到别人的头上)。作者真实的对被引者表达敬意(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观点算到别人的头上)。为了做到该点,我们必须阅读所有的被引文献,确保为一级出处,而不要随意的转用其他论文中的引用(很少有人真的做到了,每况日下呀)。另外,不要认为引用名人的二级文献就可以替代一级的出处。虽然名人的影响大,但是这并不是他的原始观点,其他人也会看得很清楚。不要认为原文过于久远就不去查找,不可偷懒

11、。(3) 引用来源的选择有时,都是一级出处但是仍然可以选择。比如同时有书,论文,网站,数据库,综述等等。我的观点是这样,有论文一定要引论文,论文往往是最原始的有论文一定要引论文,论文往往是最原始的。有研究性论文就不要使用综述,综述往往是二级出处。有论文就不用书,除非有研究性论文就不要使用综述,综述往往是二级出处。有论文就不用书,除非书中有很大的改动。有论文和书,网站和数据库就不要考虑了吧。书中有很大的改动。有论文和书,网站和数据库就不要考虑了吧。另外,版本也是个问题。比如书的版本,协议的版本,法律的版本,手册的版本。大概应该是选择较新的,选择大家较公认的,选择可以获得的。大概应该是选择较新的,

12、选择大家较公认的,选择可以获得的。可获得性也需要考虑。有时候真的很沮丧。读一篇论文,发现一个有趣的观点,结果一看出处,是一个会议的邀请报告,或者是一个内部报告,没有出版物的会议。 这些出处也许是一级出处, 但是除了作者之外, 其他人根本就没有办法获得。引用注释的目的就是读者可以参阅引用注释的目的就是读者可以参阅,如果别人根本找不到如果别人根本找不到,出处就没有意义了出处就没有意义了。3 3、 引文出处的排列顺序引文出处的排列顺序参照国内和国外较为接受的排序方法。按出现顺序排序:在文章中先出现的引用先列出处。现在一般的中文杂志都按出现顺序排序:在文章中先出现的引用先列出处。现在一般的中文杂志都应

13、该是按照此标准。应该是按照此标准。按照作者的字母顺序:按照作者英文的字母顺序。这种方法一般出现在英文按照作者的字母顺序:按照作者英文的字母顺序。这种方法一般出现在英文的书籍和毕业论文当中。的书籍和毕业论文当中。按照年代顺序:一般出现在书籍,综述性论文和人文社科类论文中。建议所有的论文使用出现顺序排序,这是最为接受的,且中英文方法一致。但是,其实国内学生的做法往往没有顺序,经常论文中上来就是一个非1的注释。 看看注释列表也没有什么顺序。这样只能说是还没有了解论文的基本写作原则。4 4、出处的写法、出处的写法一般的杂志都会给出自己的排版方法和顺序, 这个不用说明, 投稿前仔细阅读并修改。我要说的是

14、内容。出处是为了方便读者能够找到原文,所以一切以此原则出发。比如篇论文在一个没有出版物的学术会议上发表,那么最好标注上电子版本的地址,同理适用于内部研究报告。所使用的数据库,手册也应该标注上版本, 年代, 网址方便查找。 书籍应当注明页码, 你不会希望读者去读一整本书吧?5 5、 如何准备如何准备一定一定要在写论文之前就开始考虑参考文献的问题,不要论文写完了,为一定一定要在写论文之前就开始考虑参考文献的问题,不要论文写完了,为了做做样子再加参考文献。我看见太多这样的例子了,结果都是一眼就能看出了做做样子再加参考文献。我看见太多这样的例子了,结果都是一眼就能看出参考文献有问题参考文献有问题。 比

15、如说有的参考文献都是近几年的, 出自为数不多的几个来源,出自为数不多的几个人,注释的位置都标在介绍的章节,被注的都是通俗不能再通俗的观点。这样会被嘲笑的。在写论文之前,把会被使用到的参考文献先准备出来,甚至直接先写上(我在写论文之前,把会被使用到的参考文献先准备出来,甚至直接先写上(我就是这样就是这样),这样有利于构思论文结构这样有利于构思论文结构,同时参考文献自然不是后来拼凑上的同时参考文献自然不是后来拼凑上的。然后写论文的时候产能在需要引用的时候合适的找到出处引用上。还是一样,然后写论文的时候产能在需要引用的时候合适的找到出处引用上。还是一样,要严谨,不要偷懒。要严谨,不要偷懒。关于注释的

16、几点补充关于注释的几点补充从理论上来说,除非是常识都需要加注释,并说明信息来源。注释本身分为两种,一种是引用性,指向你所说的这句话本身来源的文献,一种是引用性,指向你所说的这句话本身来源的文献,也就是说,这句话不是你的想法,而是别人的想法,即便你是转述,同样是需也就是说,这句话不是你的想法,而是别人的想法,即便你是转述,同样是需要出注说明要出注说明。如果同样一句话有多个人曾经说过,而你都看到了,你可以选择罗列多个你看到的想法的文献出处, 也可以选择就写一个和你的想法最接近的那个文献的出处。第二种情况是说明性,就是说,你在文章里的表述可能不全面,第二种情况是说明性,就是说,你在文章里的表述可能不全面,可能会引起误导,或者为了文章结构或者整体的原因而需要把不直接相关的内可能会引起误导,或者为了文章结构或者整体的原因而需要把不直接相关的内容去掉,但那样又可能造成表意不明确,此时可以在注释的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