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要点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4191998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学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小学教育学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小学教育学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小学教育学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小学教育学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学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学要点(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概要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11 学习目标1识记教育和教育学的基本概念;2理解并识记教育和教育学在历史各阶段发展的特点;3掌握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4应用教育学理论分析教育现象。12 核心内容纲要一、教育的发展1教育的概念(1)广义的教育广义的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 径。(2)狭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 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2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前制度化教育;制度

2、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思潮。(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3教育发展的过程(1)古代教育古代中国的教育;古代印度的教育;古代埃及的教育;古代希腊、罗马的教育。(2)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文艺复兴运动以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专制,以平等友爱反对等级观念,重视现实生活,肯定现 实生活的幸福和享乐,反对禁欲主义,对当时和后世的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3)近代教育工业革命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具体表现在:国家加强了对教

3、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4)20 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的特征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二、教育学的发展1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孔子以及儒家教育思想;墨子以及墨家教育思想;道家教育思想;学记的教育思想。(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2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卢梭的教育思想;康德的教育思想;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洛克的教育思想。(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

4、巴特与普通教育学 ;杜威与民主主义与教育 。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在全世界的传播,是近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事件;(2)1939 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 标;(3)在多元结构、多元思想、多种文化的影响下,教育学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新格局。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概要第二章 小学教育 21 学习目标1识记小学教育、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2理解义务教育的意义、法律保证以及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3理解小学教育目的的意义及其制定的依据;4掌握我国小学教育目的在不同时期的表述;5运用素质教育的理论分析当前学校教育的问题。22

5、 核心内容纲要一、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1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发展小学教育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也称初等教育,教育对象一般是 612 岁的儿童。(1)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此后,各朝代不但有官办的小学,也有私办的小学。(2)我国近现代的小学教育近代小学教育的开端;清末的小学教育;中华民国的小学教育;近现代中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征。(3)建国以后的小学教育普及小学教育;学制改革试验;教学改革试验。2义务教育(1)义务教育的概念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 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2)义

6、务教育的意义义务教育既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义务教育既体现着一个国家现代文明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义务教育既可以保证公民的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3)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义务教育法的立法依据与宗旨。(4)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与实施关于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关于义务教育的实施对象及年限;关于义务教育的学制;关于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关于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3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普及性(2)基础性(3)强制性二、小学教育目的1小学教育目的的

7、意义与依据(1)小学教育目的的概念广义的小学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 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小学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2)教育目的的意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3)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依据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人们的教育理想。2我国小学教育目的表述(1)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在表述上的变化:1957 年的教育目的;1982,年的教育目的;1993 年的教育目的;1995 年的教育目的。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精神。(2)小学全面发

8、展教育的组成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 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 因素的教育。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 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 与文明素养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

9、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概要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31 学习目标1识记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概念;2掌握有关身心发展的动因的三种理论;3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4理解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5运用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分析教育的重要性;6掌握童年期儿童发展的主要特征以及小学教育的特殊任务。32 核心内容纲要一、儿童身心发展概述1身心

10、发展的概念(1)人的发展的概念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到死的变化过程。(2)人的身心发展的概念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 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它包括生理的发展和心理的 发展。2身心发展的动因(1)内发论基本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 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2)外铄论基本观点:外铄论者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 影响和学校教育等。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3)多因素相互作用

11、论基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产生作用的 结果。3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二、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1遗传及其作用(1)遗传的概念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是个体发 展的物质前提。(2)遗传的作用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2环境及作用(1)环境及其构成

12、环境是指个体生活其中,并对其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 环境。(2)环境对人的作用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环境决定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3学校教育及作用(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2)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4个体

13、在社会实践中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三、小学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特殊任务1童年期儿童发展的主要特征(1)童年期儿童生理发展的主要特征(2)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情感;自我意识。(3)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学习兴趣与习惯;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增长而增加。2小学教育的特殊任务(1)小学教育的总任务(2)小学教育的具体任务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概要第四章 学生与教师 41 学习目标1识记学生的本质特点和教育的职业特点;2掌握学生的权利、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内容和重要性;3理解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具体表现

14、;3运用师生关系的理论,结合实际工作,说明改进师生关系的意义。42 核心内容纲要一、学生1学生的本质属性(1)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学生是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学生是能动的主体;b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c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的需要。a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b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c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2)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2学生的社会地位(1)学生社会地位的保障少年儿童是权利的主体; 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2)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学生的

15、受教育权;学生的人身权。(3)学生的义务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二、教师1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1)教师职业的性质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2)教师职业的特点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父母与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2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1)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2)教师广泛的文化素养(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敬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理论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4)教师的人格特征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心胸开阔,兼容并包。三、学生和教师的关系1教学上的授受关系(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2人格上的平等关系(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2)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3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1)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一人关系(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