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我国亚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现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952576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论文-我国亚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医学论文-我国亚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医学论文-我国亚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医学论文-我国亚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现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医学论文-我国亚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现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论文-我国亚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现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论文-我国亚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现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我国亚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现状我国亚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现状20 世纪 80年代中期,前苏联学者N.Berckman以及后来的许多学者通过研究后发现,人体 除了健康状态(第一状态)和疾病状态(第二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 病的中间状态,称为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1。同期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我国政 府先后提出了“亚健康”这个医学新概念。指出这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告:亚健康与艾滋病是21世纪人类最大的健康 敌人。亚健康状态在经济发达、社会竞争激烈的国家和地区中普遍存在,人数一直呈逐 年增加的趋势,成为国际医学界研

2、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国内近几年医学研究者 对亚健康状态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状况做一总体梳理。1 亚健康的人群分布状况 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1,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 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据2002年4月8日“21世纪中国亚健康市场学术成果研 讨会”提供的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约有15%的人是健康的,15%的人非健康,7 0%的人呈亚健康状态。我国目前约有70%约9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有研究表明 2,经济较发达地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 地区,其中北京为75.31%,上海为97.49%,广东为73.41%,陕西为94.9%,河南

3、为 62.83%。据调查上海、无锡、深圳等城市亚健康状态调查结果表明2000人中60% 的人有失眠、多梦、不易入睡或白天打瞌睡,62%腰痛背痠病.58%干活就累.48 %脾气暴躁或焦虑。据统计,由于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引起的死亡占脑血管病的 50.3%心脏病的59%,肿瘤的50.4%。王育学教授做过一个5万例的人群调查,亚健 康的状态分布率达到56.18%,其中大多数为20一40岁的青壮年,他们中以白领、 知识分子为主3。有资料表明最近5年,中科院所属7个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的专家 教授134人谢世,平均年龄仅为53.2岁。国务院体改办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指出我 国肩负重任的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仅为58岁

4、,比全国人均寿命低10岁左右。“白领 阶层”是亚健康的主要人群,而企业管理者中有85%以上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心 理问题是导致亚健康的重要原因。张素炎等4研究表明,北方地区亚健康状态的 发生率为21%,其中男性880人(20.5%),女性97人(32.1%)。女性亚健康状态发生率 明显高于男性,31一50岁是亚健康状态的高发年龄,性格内向者亚健康状态的发 生率明显高于性格外向者,教员、学员、医务工作者、编辑、工程师、技术员等从 事脑力劳动较多的人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人员。2 地区一般人群亚健康状态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刘保延5等通过对北京地区亚健康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对1828份调查数据分 析表

5、明,北京地区亚健康人群以疲劳、失眠、情绪失调、疼痛等症状群为主要临床 表现;以虚、湿、热、郁、瘀、气滞、津亏、痰为主要证候要素;脏腑功能失调多见于 心、肝、脾、肾、胆、胃等;以心脾两虚、肝郁脾虚、脾虚湿困、肝肾阴虚、气阴两虚 、气虚血瘀、湿热蕴结、肝郁化失、脾肾两虚、痰气互结等10类基本证候多见。孙晓敏等6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对参加体检的广州、东莞、深圳三地人员发放亚 健康调查表,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亚健康状态的现患率为65.1%。其临床表现复 杂,涉及躯体、心理及社会等多种症状。庞军等7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玉林、北海三个城市的城市居民进行亚健康中 医证候问卷调查, 1467份调查数据分析表明,

6、广西三城市亚健康人群以肝脾不调(肝郁脾虚)、脾虚湿 困(脾虚湿盛)、肝肾阴虚、湿热内蕴、脾气虚、心脾两虚、肾阴虚、心气虚、脾肾阳 虚、肝热脾虚、心肾不交等11类基本证候多见,各证候涉及脾脏最多,其次依次为 肝、肾、心、肺。沙塔娜提穆罕默德等8对新疆和田、吐鲁番地区居民进行西北燥证及亚健康流 行病学调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新疆和田、吐鲁番地区人群亚健康状态的 总发生率为71.9%,和田地区居民高于吐鲁番地区居民。非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有 吸烟、饮酒,而不同地区、不同居住环境、不同民族亚健康及疾病的发生状况亦有 所不同。(2)西北燥证人群与非西北燥证人群的健康状况分布差异显著,西北燥证 人

7、群健康状况差。邹杰等9通过大量文献调研,拟定亚健康基本证候调查表,通过对郑州地区亚 健康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对2133份亚健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地区亚 健康人群以畏寒、疲乏、自汗、记忆差、易怒、气短、心悸等症状群为主要临床表 现;以虚、湿、痰、郁、瘀、气滞、津亏等为主要证候要素;脏腑功能失调多见于心、 脾、肾、肝、胆、胃、肺等;以心脾两虚、心肾两虚、肝郁气滞、脾虚湿困、痰气互结 、肾阴虚、肾阳虚、气虚证、肝郁化火、湿热蕴结等基本证候多见。凌慧等10对武汉市某小区居民的亚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本次 调查亚健康的发生率为79.64%,主要有腰酸腿疼、精力不支、体力不足、记忆力

8、减退、失眠多梦、健忘和烦躁等症状。选取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婚姻状况等 几个因素作为自变量与亚健康状况做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职 业为主要因素,其中男性的亚健康状态较女性出现的少,从职业来看,与服务行 业及其他人员相比,教师、公务员和个体经营者的亚健康出现率较高。蔡旭玲等11随机抽取了广州市85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亚健康 的总发生率为42.10%,与亚健康有关的因素有9个:文化程度、是否经常喝浓茶、 睡眠情况、生活紧张程度、工作或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为危险因素,提示亚健康 与个人素质、生活方式、各种压力有关。家庭人均收人、家庭住房面积和肉菜比 例为保护因素,

9、提示亚健康与个人现状、生活环境、饮食习惯有关。胡先明,陆素琴等12对太原市1073人进行了亚健康调查,发现健康、亚健康、和 疾病状态人群各占26.6%、62.4%、11%,女性亚健康状态的发生率高于男性,脑 力劳动者、文化程度较高者亚健康的发生率较高。3 学校人群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调查3.1教师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调查霍云华等13以某医学高校的891名职工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亚健康中 医证候调查量表开展调查,结果发现总体亚健康发生率为57.2%,以20- 30岁教工的发生率最高,该年龄组亚健康状态占总数的64.7%;女教工亚健康发生 率明显高于男教工;对亚健康的发生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包括工作

10、压力、不良生活 习惯、社会环境状况等。结论 教师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情况不容乐观,相关单位应积极采取各种针对性的预防 干预施,提高这些亚健康高发人群的整体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范存欣等1415分层随机抽取广东省19所高等院校8662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43.90%;女教师心理亚健康发生率( 47.87%)明显高于男教师(39.79%);随教师年龄增加,心理亚健康发生率呈逐渐下 降趋势,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工作不开心、工作进展不顺利、缺乏朋友可以谈心、 对生活现状不满意、对家庭不满意、缺乏运动等10项。陈亚华,郭海健等16为了解南京地区高校教工的亚健康发生状况及主

11、要表现形 式,选择南京地区4所高校2300名教工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亚健康问 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校教工亚健康的发生率较高(69.97%),而且有高 峰前移的现象,3040岁组的发生率最高(74.51%),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亚健康 的主要表现以躯体和心理症状为主,其中疲劳的发生率最高(54.49%)。朱丽等17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广东省19所高校教师进行亚健康调查,结果证 明,30- 40岁是高校教师亚健康危险年龄段,其中女性重度亚健康高于男性;工作不开心、 工作时间长、缺乏体育活动等是高校青年教师亚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陈国元等18报道武汉市中学教师亚健康状况的发生率为63.6

12、2%。在亚健康状态 人群中,轻度心身失调的为33.87%,“潜临床”状态的为53.04%,“前临床”状态的为1 3.10%。李学英20报告泰安市城区中小学教师亚健康状况的发生率为65.8%,其 中高中教师为73.5%,初中教师为66.2%,小学教师为45.2%. 北京市的一项调查显示19:接受体检的1866名知识分子中,亚健康状态率高达90 %,且与职称高低成正比,正教授为95%,副教授为89.4%,其中40- 50岁组“亚健康”状态率高达90.4%。 由娟等20以丹东市内的7所学校的1095名教师为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亚健康问 卷开展调查,采用亚健康表现评分和排除诊断法进行判断,亚健康发生率

13、为29.22% ;以小学教师组的发生率最高, 其次是中学教师组, 且两组与大学教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女教师亚健康发生率高于男教师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亚健康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社会心理压力大、不合理饮食、缺 乏运动和不良行为习惯等12个因素。3.2 学生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调查李勇杰21等采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调查、座谈等方法,对我国7所重点高校一、 二年级中随机抽样了65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结果:亚健康人群分布呈男生高于女生,农村大于城镇,一年级多于二年级的特征;不良的学习、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 ,是造成学习注意力难以集中且易疲劳、肌肉无力、耐力下降、对自身健康怀疑等 亚健康状态的主因。李

14、军等22对256名大学生亚健康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出现亚健康 状态的已经相当普遍,亚健康的存在已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大学生亚 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有学习环境及心理因素、生活事件、生活方式因素、社会因 素、学校教育因素、自然因素、家庭因素、就业压力因素等8种因素。乐虹等23随机抽取文科、理科和工科3种类别的大学新生220人研究其亚健康状 态的发生现状,结果显示亚健康状态发生率为70.45%,常见表现依次为经常熬夜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吸烟、生活环境受污染、常与知心朋友谈心、觉得生活压力 大、觉得学习压力大、酗酒、饮食不规则、缺少周围人关注等10项。周岚等24用SCL- 90问卷

15、,对223名医学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医学研究生新生在敌对、偏 执、恐怖、强迫症、抑郁、焦虑方面症状明显;2)医学研究生新生在躯体化、人际 关系、恐怖、偏执方面高于全国青年常模组;3)人际关系敏感化、敌对、精神病性 因子水平应届高于历届。柳太祥等25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亚健康状态症状表现相当普遍,在列举的90 种亚健康症状表现中,具有15项症状以上表现的学生达61.99% (817/1318);64.42% (849/1318)的学生认为亚健康状态对自己的社会参与有影响;16.01% (211/1318)的学生怀疑自己有病。武亚军等26研究成果表明,在列举的%种亚健康症状表现中,有50

16、%以上中学 生有5项及以上亚健康症状,64.1%的人认为亚健康状态对自己的社会功能有影 响。李军27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陕西省、江苏省六所高校四年级1520名大学 生亚健康状态现况调查表明,在列举的18种亚健康症状表现中,具有16项以上症 状的学生达61.02%;64.19%的学生认为有亚健康症状,并对自己的社会功能有影 响;20.87%的学生总怀疑自己有病。4 其他职业人群亚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徐怀忠等28对382名企业管理工作人员采用自制亚健康测量表进行现场调查发 现,企业管理工作人员亚健康的发生率在67.8%,以36- 45岁的年龄组发生率最高75.1%,男性组明显高于女性组。对亚健康的发生有重要 影响的因素包括:缺少运动、各种压力、过量饮酒、社会环境等。许韵民等29对67351名豫南地区企事业人员进行亚健康分析。结果符合亚健康 诊断标准者48396例,占71.86%。亚健康各年龄段比较,男性发生率为73.38%,明 显高于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