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参考]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面临的经济形势判断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873704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参考]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面临的经济形势判断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信息参考]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面临的经济形势判断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信息参考]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面临的经济形势判断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信息参考]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面临的经济形势判断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信息参考]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面临的经济形势判断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参考]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面临的经济形势判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参考]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面临的经济形势判断(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信息参考信息参考 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面临的经济形势判断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面临的经济形势判断【现状与问题】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所面临的经济形势判断广东省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研究所汪田姣指出,广东当前面临的内外部危机史无前例,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型已迫在眉睫。第一,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所依赖的外部环境已完全改变。一是超贸易保护主义泛滥,其对广东未来所造成的危害将超乎想象。2009 年,共有 22 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 116 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倾销案件占全球的 40左右,反补贴占全球的 75,广东更是首当其中,涉案共 47 起,占了 41的比重。近两年在这新一轮的贸易摩擦战中,广东传统的优势出

2、口产品无一幸免。二是西方国家消费模式因危机而改变,在相当长时期内将制约进口需求。比如美国,2009 年居民的储蓄率从原来的几乎为零上升到 7左右,需求锐减。大体要经过 38 年的后危机期,其储蓄率、国内消费才可以逐步恢复到危机前正常水平。短期内,来自发达国家的国际需求不会有明显的恢复性增长。三是主要经济体经济的脆弱性为经济复苏平添了不确定性,并暗含新的危机。全球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各国高额赤字和债务可能导致新的危机,全球通胀预期上升。世界经济可能进入相对低速增长期,我国对外贸易环境很难再有前几年的宽松环境。第二,内生性动力不足已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桎梏。一是广东高度外向的粗放发展模式使得外贸发展严

3、重受制于外部条件。这种高度外向的发展模式使得原材料、市场高度依赖国外市场,长期惯性的粗放式投入,又忽略了自身创新能力的培育,已严重阻碍了广东经济的发展。二是低成本的优势丧失殆尽,各种政策的叠加效应已量变为致命的稻草。截至今年 5 月,我国初级产品进口价格水平已连续 6 个月呈现两位数上涨,且涨幅逐月升高。汇率方面,截止到今年 5 月份,半年来人民币相对欧元实际有效升值接近13.33,相对美元实际有效升值接近 2.87,人民币汇率改革重启后,未来半年将有望再升值 3左右。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测算,家电、汽车、手机等生产企业利润将下降 30至 50,许多议价能力低的中小企业将面临亏损。人工成本

4、方面,最近广东以27.8的幅度带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虽然此举是对工资收入长期滞后于国民经济增长的自我纠正行为,对出口企业来讲则是雪上加霜。在各种成本大幅上升的量变挤压下,广东外贸粗放式的发展已不堪一击。三是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导致相继被其他省份超过,劣势愈发明显。 省域经济蓝皮书: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82009) 显示,在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中,江苏首次超过广东位列第三(前两位为上海、北京) 。第三,外贸发展方式快速转型,已迫在眉睫。一是人口红利的终结显示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来临。过去 20 年来,当劳动力供给旺盛的时候,低廉的工资支撑了广东外向型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当前几年珠

5、三角“民工荒”出现的时候,就已经表明“刘易斯拐点”正在悄悄地靠近;当“本田罢工”事件以及富士康等以极端方式来实现工资突然的较大程度的恢复性上涨时,标志着人口红利开始终结。而且,业内人士认为珠三角将迎来更为严重的“劳工荒”并伴随着工资的持续上涨。通过转型消化人工成本的压力再也不能忽视了。二是外资搬离给广东产业现状敲了一记响亮的警钟。富士康公司以66的加薪承诺平息了外界的压力,却以快速的搬迁逃避了此次突然增大的成本压力。虽然它的搬迁符合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要求,但是这样一个出口规模超过 500 亿美元、解决 30 万人就业的大工厂突然搬离,对广东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它的离去,实际上在给出明确的警

6、示,即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1(信息来源:当代经济2010 年第 6 期)当前内需刺激政策的主要困难及问题第一,投资未有对应需求,加剧经济的产能过剩或设施闲置。投资的本质是资源的跨期配置,目的是在未来为市场和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因此,不论是政府和私有企业的投资,都应考虑当前的成本和未来的社会或市场需求。如果投资不对应需求,就会造成资源的闲置和产能的过剩。尽管在短期内,这种投资对经济增长确实具有立竿见影的推动效果,但当这类投资项目完成并投入使用时,就会因没有社会或市场需求而造成某些产业新的产能过剩问题,如在新能源、基建设施等领域,又将增加未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本。第二,投资以基建和重工行业为主

7、, “墙里开花墙外香” ,不利于经济长期发展。2009 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但投资仍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和重工行业。这种内需刺激政策已经对国外经济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客观上暂时起到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然而从国内看,对基础设施和重工行业的大规模投资尽管能够在短期内有力地推动经济增长,却不能够创造充分的社会就业。而且,经过近十年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我国的公用基础设施面貌已有很大改善,在该领域继续进行大规模投资的空间已较为有限,以此作为经济发展长期依赖的推动力值得探讨。第三,投资以政府及国有企业为主体,对民营经济的溢出效应不足。2008 年底,中央政府推出 4 万亿经济刺激计

8、划,目的在于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对经济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刺激效果。但从实施结果看,各级政府的财政资金、投资项目大部分都落入国有企业的口袋,对民营经济的溢出效应不足。如 2009 年上半年,浙江国有控股企业的投资同比增长 31.6,而民间投资仅增长 10.4。广东也存在类似情况,说明民营经济在经济刺激政策中的缺位。如果民间投资不能启动,单靠政府及国有企业的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就会面临独木难支的困境。第四,消费补贴政策对内需的刺激作用存在递减趋势。2009 年以来,政府推出家电和汽车下乡、以旧换新以及汽车购置税减免等消费补贴政策。在补贴政策的刺激下,有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的居民会加快消费,在一段时期内

9、,此类补贴政策对耐用品消费的刺激效果比较明显;但随着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家庭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开始达到饱和,而余下的居民家庭即使有消费的愿望,大多也无消费的能力,此时消费补贴政策的作用就会趋于下降。因此,消费补贴政策也只能暂时起到刺激居民消费的功效,同样不能作为我国扩大内需的长期政策使用。2(信息来源:经济学动态2009 年第 11 期)影响内需扩大的主要障碍一是住房、教育、医疗等价格上涨过快影响内需的扩大。过高的住房、教育、医疗价格,使大多数居民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只能省吃俭用,压缩消费,从而造成严重的内需不足。住房、教育、医疗等过高价格的挤出效应,影响到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消费行为,已经成为

10、制约消费启动的最大阻力。二是社会保障问题制约内需扩大。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保障水平低以及保障面较窄的现状仍未根本改观,尤其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大部分被排斥在社保体系之外。在此情况下,居民的理性行为只能是减少即期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以备未来在年老、失业、疾病、工伤等不测之时使用。这也降低了我国居民的消费倾向和消费水平,使得内需与 GDP 不能同步增长。三是国民收入分配失衡抑制了内需的扩大。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失衡,主要表现为居民收入、企业收入、政府收入三者之间的分配出现了明显的失衡,相对于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阻碍

11、内需扩大。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极不均衡,贫富分化现象比较严重,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这种财富和收入占有状况的极端不均衡,使得作为居民主体的农民的收入及财富占有量极低,整体上降低了居民的消费倾向,增强了储蓄倾向,从而成为阻碍我国内需扩大的根本制约因素。3(信息来源:领导之友2010 年第 1 期)广东消费发展不足的主要原因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新家、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消费与市场研究中心主任王强东、副主任曾鸣认为,对广东来说,由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经济增长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消费不足不仅影响了广东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也严重地影响了宏观经济的运行态势和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第一,投资主导型经济发

12、展方式抑制了消费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广东长期奉行“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经济方针,因此,各地市都陆续选择了投资主导型的发展模式,以发展第二产业为突破口,力求取得立竿见影的经济效果。投资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在一定阶段能收到明显成效,但其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缺点却在发展中逐步显现:一是资本积累挤占消费资金,减少和延缓了居民收入的增加;二是资本向生产和重化工业倾斜,消费品的开发受到抑制,消费空间被压缩;三是导致了工业一业独大。居民收入与GDP 和财政收入相比,增幅较低,居民消费力提升缓慢。第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居民消费欲望受到压抑。广东大部分居民都没有受到社会保障体系的庇护,由此对未来生活缺

13、乏安全感,影响消费欲望的提升。广东社会保障制度不仅覆盖面窄,而且基金收缴困难、统筹层次低,城乡之间严重失衡。另外,对贫弱人群的福利服务也严重不足,公共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占GDP 比重很低,近年还一直下滑。这不仅使居民直接负担了过多本应由财政负担的教育、交通、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支出,而且使居民支出预期增加,从而抑制了居民即期消费,导致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第三,消费安全问题严重,假冒伪劣产品打击消费者信心。广东与全国一样,社会经济发展处于转型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展,消费活动日趋活跃与复杂。由于消费市场环境与市场秩序建设相对滞后,没有形成良好的消费环境与消费文化,消费安全监督也不到位。同时

14、由于消费市场竞争激烈,各种不法经营或套利手段层出不穷,假冒伪劣甚至有毒的产品肆无忌惮地进入市场,使消费者深受其害,消费信心因此受到巨大打击。第四,收入差距的扩大制约消费需求的形成。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快速发展。从总量上看,居民收入增加不少,生活状况有明显改善。但同时,广东居民收入差距也在逐年扩大,而且大大超过全国居民收入差距水平。收入差距过大的状况严重制约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第五,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农村消费发展滞后。广东城市化进程虽然走在全国前列,但城乡二元分割的结构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广东城乡居民在经济收入、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依然有较大差距,由此直接妨碍了农村消费需

15、求的增长。4(信息来源: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 年第 2 期)【对策与建议】“十二五”时期扩大内需的基本思路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经济形势研究室副主任樊彩跃指出,扩大内需特别是着力扩大消费需求是我国“十二五”时期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各国的经济发展经验看,当一个国家人均 GDP由 3000 美元向 10000 美元过渡期间,恩格尔系数将明显下降,居民消费结构将向发展型、享受型快速转变,汽车、住房、投资等万元乃至数万元级的耐用消费品和投资型消费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居民对消费品的消费也将从数量型向更加注重高档次质量和品牌效应转变。随着经济快速发展, “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均 GDP 有望超过50

16、00 美元。借鉴国际经验,适应新发展阶段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要求, “十二五”扩大消费的基本思路是:继续以扩大汽车、住房消费为重点,促进汽车、住房消费热点不断扩散,逐步形成从大中城市到中小城市直至城镇汽车、商品房的波浪式消费热潮,切实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着力培育和扩大服务性消费,包括旅游、交通通讯、休闲、健身、社区服务等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尤其要重点发展旅游和社区服务,把扩大服务性消费作为“十二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新的消费增长点,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和个性化消费需求的需要。适度鼓励投资型消费,把房地产市场、汽车市场和股票市场联动作为扩大投资型消费的重点,发挥财富效应对扩大消费需求的积极作用。培育和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在继续普及家用电器、交通通讯、摩托车等一般耐用消费品消费的基础上,把住宅、汽车、电脑等信息产品以及休闲旅游等作为“十二五”扩大农村消费的着力点,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普遍由生存型逐步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发展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反对奢侈、浪费型消费,促进和谐消费、绿色消费。宏观经济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