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869247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21、 望天门山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教学设计设计设计理念:设计理念:1.发挥音乐在古诗意境营造及诗意理解上的独特作用。2.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古诗的理解更应尊重个体差异,不求统一。3.对两诗进行整合,引领孩子们在豪迈和婉约间来回,在对比中将美体验的更深刻。学习学习目标:目标:1.能工整地默写望天门山 。2.会认“亦” “妆”2 个生字,会写 4 个生字。3.喜欢诵读两首古诗,感受两诗所带来的不同美感,最终能熟读成诵。预设:预设:一营造氛围,整体感知一营造氛围,整体感知1导入:这个单元,我们将一起到祖国各地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富饶。今天,我们先跟随

2、诗人去欣赏两大景点。齐读课题,要求读正确。2学生自由读古诗。3指名学生读一首诗,帮助正音。 (“淡妆浓抹”的“妆”是翘舌音,也是后鼻音,重点正音)4引生细品:现在谁能告诉大伙儿,今天我们所欣赏的两处景点分别是哪儿?(天门山,西湖)常言道:“仁者爱山,智者乐水”请大家静静地用心读读两诗,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一首。二分分合合,品悟诗情。二分分合合,品悟诗情。1根据选择,重组团队 1 团队 2,分别简称为“望”队和“饮”队。师:既然做出了选择,必有你选择的道理。可能暂时难以言表,不急,让老师来听听你做了比较后的朗读。指生分别朗读两诗。师予以肯定,并分别在两诗附近板书“美”字。2定出基调师:你读的山也

3、好,他读的水也罢,的确都是美不胜收。但是聪明的,这两种美是相同的吗?试着将两首诗对照着读读看,读读这首,再念念那首,或许你会感受到更多。生自由读两首诗,感受两首诗所现之景所含之情的迥异。师:对,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美,能不能根据你目前的模糊感受来谈谈?两团队内部交流,反馈板书:(壮)美(柔)美(或其他字词)(壮)美(柔)美(或其他字词)3借助音乐推波助澜,引生入情师:你们感觉得非常细腻,老师这儿准备了两首曲子。 (音乐起)在音乐中,指两团队的代表吟诵两首诗,力求借助音乐将原有的模糊感觉走向清晰。4品字词师:的确天门山气势磅礴,西湖婉约可人。不知同学们是在诗中何处捕捉到这美感的。请同学们借助注释细

4、细地读,尽情地发挥想象,在相关的字词下边做上记号,组内交流完毕后,我们再集体探讨一下,如何呢?预设交流点:预设交流点:望天门山(1) 天门引生顾名思义:从他的名称你可以想象到什么?(山的突兀险峻,直插云霄)(2)中断,开很有力度感,足见长江之势不可档。引生想象:能让天之门为其断继而为其开,这让你感觉到了什么?(3)至此回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画面了。 (播放课件,学生观看课件。 )两山之间只有狭窄的通道,汹涌的长江水流到这里就产生了回旋,水势更猛,非常壮观。 (适时引生诵读: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4)相对出诗人站在什么地方才会有“相对出”的感觉呢?结合下一句“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人

5、应该是站在帆船上望天门山,船在前进才会感觉两岸青山相对出。师:对呀,帆船随着急流快速前进,诗人望着前方,迎面的天门山扑进眼帘,这是一幅多么壮观的景象啊!让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后面两句。 (学生齐读: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师生共同诵读全诗。课件出示插图,练习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师:汹涌的长江水渐渐远去,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泓含情的西湖水 ,你又是在诗句哪些地方感受到这种温柔可人的美呢? 预设交流点:预设交流点:潋滟:西湖的水慢慢流动,在阳光的照耀下,水面一闪一闪的,很美雨亦奇:远处的青山,小桥,近处的亭台楼阁在御侮的笼罩之下就象蒙上了一层薄纱,蒙蒙胧胧的,很美。阳光下的西湖很美,雨中的

6、西湖也很美,难怪诗人会说:雨亦奇,雨中的西湖真是别有一番风韵呀。想象:诗人坐在游船上,欣赏到晴日雨中西湖的不同风情,不禁联想到了古代有名的美女西施。西施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是很漂亮的,而西湖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有独特的美,所以在诗人眼里,西湖和西施是一样美丽。诗人的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 “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三回读全诗,对比中加深体验三回读全诗,对比中加深体验1再将两首古诗放在一起读读,想想用怎样的语气能更好的表现出各处景色的特点。2学生交流感受。师:第一首着力表现的是长江的雄劲,天门山的险峻,第二首诗极力渲染的是西湖的柔媚,两种景色美得各有特色。祖国的山河真是多姿多彩!3诵

7、读赛四拓展总结,默写古诗。四拓展总结,默写古诗。1拓展:江山如画,历代诗人为之陶醉,并留下许多经典之作,像这样的古诗,你还知道哪些?像这样赞美祖国美景的古诗还有,请同学们在课后再去搜集背诵。2默写望天门山课外作业:请同学们在家里为古诗配上你喜欢的画面,要求与诗的意境要符合。22、 富饶的西沙群岛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 23 个生字,学会其中的 15 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海防前哨、五光十色、峡谷、全身披甲、威武、海滩、贝壳、鸟粪、肥料、守卫、建设、必将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三、四自然段。3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8、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4学习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一)导入(一)导入(在黑板上悬挂中国地图,向同学们简单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这是我国的版图,这里是北京,这里是南海,在南海上有四大群岛,西沙群岛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我国南面的一扇大门,是海防前哨。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感受一下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二)初读课文1默读 26 自然段:边读边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西沙群岛的景色和物产的?找出相对应的自然段。明确:海水、海底、海滩、海岛2学习第 2 自然段。(1)默读

9、:这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明确: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2)结合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水都有哪些颜色?设问:仅仅颜色多就叫五光十色吗?通过与“五颜六色”进行比较,体会“五光十色”中的“光”的意思。准确理解:五光十色:这里指西沙群岛海水色彩缤纷、鲜艳明亮。瑰丽无比:异常美丽,没有什么能比得上。(3)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水如此美妙神奇呢?结合学生回答画简笔画(4)说话训练。找学生指图说说海水为什么“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并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表述。(5)指导感情朗读。第二课时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学步骤:教学

10、步骤:(一)复习导入(一)复习导入1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是什么样的?为什么?2西沙群岛的海底、海滩、海岛又是怎么样的呢?(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第 3 自然段:(1)指读并思考:这一段共几句话?介绍了哪几种物产?明确:珊瑚、海参、大龙虾(2)逐句理解:启发学生重点抓住“绽开” “蠕动” “威武”等词语,体会珊瑚美丽、各种各样,海参懒洋洋,大龙虾威武的特点。(3)朗读第 3 自然段。自由分句读:这一段写了哪些动物的怎样的特点?(引导同生由部分到整体,为概括自然段主要意思做好铺垫)小结内容:这一段写西沙群岛的海底是_,有_,有_。(4)指导感情朗读。2学习第 4 自然段

11、。(1)指读后提问:课文是从几方面具体介绍鱼多的?明确:数量、种类(2)自由读思考:从哪儿可以看出鱼的数量多?从哪儿可以看出鱼的种类多?结合重点词语进行理解。(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成群结队” ,四个“有的” ,“各种各样” , “多得数不清” , “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词语体会鱼的数量、种类繁多。(4)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中哪句话概括了整段的内容?并说明理由。明确:第三句(5)完整表述:第一、二、四句是怎样围绕第三句来写的?(6)指导感情朗读。3学习第 5 自然段。(1)用学习第 3 自然段的方法,按提纲自学第 5 自然段。自学提纲:第 5 自然段第一句话的意思是_。第二

12、、三、四句话的意思是_。这个自然段的意思是_。(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拣不完” 、 “庞大” 、 “有趣”等词语进行理解,训练学生概括句意和段意。应注意:语句精炼、要点全面。4学习第 6 自然段。(1)用学习第 4 自然段的方法,按照提纲自学第 6 自然段:自学提纲:第 6 自然段第二句话的意思是_。第三句话的意思是_。第四句话的意思是_。这三句话都是围绕第_句话“_”来写的。并说明理由。(2)学生自学,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本段几句话的思路:“鸟的天下”树多鸟多鸟蛋多鸟粪多从而弄清全段是围绕“鸟的天下”来写的。(4)指导感情朗读。5小结

13、:通过 26 自然段的学习,你们知道了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能具体地说一说吗?6感情朗读 26 自然段。7学习第 7 自然段。(1)指读后提问:将来的西沙群岛会怎样?更加更加(2)齐读(三)总结(三)总结1启发学生明确这节课学到的理解词句的方法。2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启发学生再次质疑问难。(四)感情朗读全文(四)感情朗读全文第三课时第三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学习生字词;学习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一)检查背诵第四自然段(一)检查背诵第四自然段(二)字词学习(二)字词学习1刺(c) (左边中间不要多一横) ;拣(jin) (右边中间不要少一横) ;饶(r

14、o) (右上角不要多一点) 。2其他生字写法。3带拼音抄写生字词。(三)作文训练(三)作文训练学习第 6 自然段叙述的顺序,写一段话。介绍学校里的花草树木(也可以根据学生生活环境的具体情况,选出学生有话可说的内容,进行语言训练) 。(四)摘抄文中的优美词句,并写几个打比方的句子(四)摘抄文中的优美词句,并写几个打比方的句子(五)板书设计(五)板书设计23、 美丽的小兴安岭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山河”中的第三篇课文。文章思路清晰,段落分明,共分六段,中间四段按照四季顺序描绘小兴安岭的美丽景

15、象,每段都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景色。因此,此文有利于引导中年级学生感悟组段方法,落实语文课程标准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要求。同时,课文语言准确、生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语感。本课一些要求会认或会写的字,如“汇、涨、挡、浸、献、刮”等,比较好地体现了季节的特点,有利于教学把识字、写字与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它们的意思和表情达意的作用。由于课文内容较为浅显,学生可以大致读懂课文内容,因此,教学重点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探究并发现课文组段规律,学习、积累背诵生动、优美的语言为宜。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生字词,会写“汇、挡、献、刮” ,初步领会左右结构生字宽窄布局的迎让规律。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尝试运用立桩记忆的方法背诵喜欢的段落。3探究并发现写春夏秋冬四段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三、教学准备三、教学准备1. 引导学生大致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熟悉课文,找出本课“汇、挡、献、刮”四字与前课富饶的西沙群岛 “渔、披、状、划”四字在字形结构上的相同点。2. 准备教学用 100 英寸电子互动白板、实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