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移动全业务接入的思考

上传人:l**** 文档编号:43731654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移动全业务接入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移动全业务接入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移动全业务接入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移动全业务接入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移动全业务接入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移动全业务接入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移动全业务接入的思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关于移动公司全业务接入的思考关于移动公司全业务接入的思考【摘要摘要】:本文主要回顾了移动公司自 99 年分营以来长期的建设定位,在 08 年面临全业务接入的大趋势下,市区城域网所迫切需要引起关注的重点,针对 城域网的改造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思路。 【关键词关键词】:城域网 全业务接入 分层建设 管道建设的定位 1.1. 建设背景建设背景 移动自 1999 年分营以来,城区业务主要面临的是无线业务的开展,基站、 营业厅的接入成为网络建设的重点,城域网定位于基站传输网,主要用于解决 营业厅、基站的栓数,自 2008 年移动与铁通合并始,移动具备全业务背景,现 有的基础网络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2

2、.2. 现有城域网存在的问题现有城域网存在的问题 2.1.管道网存在的问题 2.1.1.容量问题 移动对自身的业务领域的定位长期影响了各地分公司的建设思路,自 1999 年始至 2008 年的 9 年时间里,移动对传统电信基础设施资源的建设持一贯忽视 的态度, “管道的覆盖率的提升”在针对各地主管的考核中所占比例影响微乎其 微,各地分公司的管道建设为主要应对“基站开站”而临时性的建设,为工程 投资的节省,小容量的管群组合成为建设的首选。1 孔、2 孔的组合基本在总规 模中的比例占 80%以上。 2.1.2.路由问题 “管道建设的单位综合投资的高低”成为省公司对各地分公司业务能力考 核的重要指标

3、,导致相当部分的分公司上下对管道的建设持抵触的态度。 移动管道的建设存在“自建、联建”两种方式,为节省投资,省公司强力 推荐“联建”方式。分公司一般很少愿意承担单独建设而产生高投入的问责风 险,每每视市政道路改造时而寻找具备合作建设意向的运营商伙伴,频频错过 管道建设的大好时机,从而造成如下现象: 地级市:基本上各地分公司中心区域、繁华区域管道路由资源稀缺,或东 西、南北相互不通,或间断覆盖城市道路; 县级市:甚至连基站的接入都颇为困难。 2.2.城域光缆网存在的问题 伴随市区基站的增多,城域传输网的建设于 2002 年在各地分公司陆续展开, 由于城域传输网定义于解决基站、营业厅的传输,光缆的

4、纤芯以 24-48 芯为主, 经过 6 年的基站建设,城区基站数量呈数量级的递增,对网络的安全性成为移 动对网络建设要求的重点,接入层物理环路成为市区基站传输的最基本的方式, 受限于接入节点的数量,拆裂环频频发生,接入层物理环对环路光缆纤芯全环 占用,再加之营业厅接入的随机性,对纤芯随意占用,以上因素导致纤芯可利 用率急剧下降。 3.3. 全业务接入需要考虑的问题全业务接入需要考虑的问题 3.1.业务节点的选择 3.1.1.基站接入业务的利与弊 1) 优势 移动基站是移动在市区内拥有的最丰富的节点资源,广泛而均匀的分布于 城市的各个区域,深入到小区内、商业楼宇间、党政机关密集地,因为最贴近2用

5、户而具备接入的最佳条件。 2) 不足 移动基站大多存在产权归属他人、进出线缆极其不便、单路市电接入、机 房空间有限、维护不便等诸多不利因素。下面就此不足详细阐述。 移动无线市区基站和电信模块局的建设有诸多异同。基站建设存在选址难、 易变动的因素,一方面为节省建设投资,建设期会采用租用的方式和甲方签订 长期协议,一方面由于网络的优化调整会发生挪移基站的现象,移动也不愿意 受限于房产本身。基站作为综合业务接入的节点存在一旦大规模接入,移动就 会存在不知何时会被扫地出门的隐忧。 为方便于馈线的接入,移动基站通常会位于多层楼宇的顶层、高层楼宇的 电梯间或顶部平台,目前,随着城市居民维权意识的增长,市区

6、楼宇美化的要 求,对线缆布放存在较苛刻要求,诸如隐蔽化、无害化。各地移动公司的优化 中心和网络部建设人员之间经常存在“网络优化需要与建设实施困难”的对立 状态,但通常线缆的一次性接入可以克服业主的压力顺利实施。但当基站作为 综合业务接入的节点时,必须考虑到业务的随意性及突发性,多数量线缆的布 放基本是不可能的。 或者实施非常规型施工,大规模在多层的楼宇间采用飞线光缆接入,这种 手段作为应急式接入可以短期允许,但不能作为移动主流的接入方式,存在较 大的争议。 或者具备如下条件:拥有配线管道、在基站楼宇下设置大容量光交接设备、 由光交接设备基站再次布放大芯数光缆,一次到位型实施。 3.1.2.光交

7、接设备接入业务的利与弊 1) 弊端 受限于市政规划要求,一般会要求“隐形化” ,安装许可证较难于协调 办理; 由于大量光交接设备的外置,受人为、或灾害等外力侵害的可能性上升, 光交接设备的层面愈高,对全网的影响会愈大; 由光交接设备引接“集团、行业、家庭”等用户,受限于移动管道的短 缺,会对接入层光缆的规划提出较高的要求; 光交接设备作为主要接入节点的定位,主要对管道全面覆盖的要求较高;2) 优势 光交接设备为无源设备,不存在受停电、或多路市电引入等因素的影响; 光交接设备为一次性安装设备,不存在受机房产权、面积、承重等因素 影响; 光交接设备的广泛设置,将使得配线光缆的接入具备快速接入的响应

8、能 力; 3.2.业务节点选择的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全业务接入所要求具备快速相应能力,基站从局点的分布 上是移动最可依赖的资源,但受限于具体情况,又不具备相应的接入条件,因 此移动面临的最可供选择的惟一途径即:以光交接设备作为主要的接入节点, 以基站作为辅助接入节点。 4.4. 管道建设的考虑管道建设的考虑3现有管道的建设主要基于满足基站(营业厅)接入、互联互通传输、干 线传输等需求,不具备全业务接入的广覆盖要求,针对 FTTH(光纤到户) 、 FTTB(光纤到楼) 、FTTC(光纤到路边)的深度覆盖要求,后期管道建设 必须具备如下概念: 原有的环状管道网发展为网状管道网; 主干道路必须建设道

9、路两侧管道,其中,一侧为大管孔容量,另一 侧为小管孔容量; 结合道路改造,密集建设过路管道; 必须结合小区、大型办公、金融区域的新建,同期建设末端接入管 道; 5.5. 光缆交接区的相关概念光缆交接区的相关概念 5.1.光缆交接区的划分 1) 光缆交接区的定义:由于光缆与电缆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因此 用户电缆线路网中交接区最佳容量的计算方法不适用于用户光缆线路网, 光缆交接区实际上就是“一个或多个以光缆交接箱为中心”的“小区域” 。 2) 应按照自然地理条件,结合原有线路设备的合理利用等因素综合考 虑,将就近的用户划在一个交接区里; 3) 交接区划分的原则应依附城市建设及远期市政规划,交接区

10、的边界 应以“河流、湖泊、铁道、公路干线、城市主要街道、公园、高压走廊” 及其它妨碍线路穿行的大型障碍物为界,并结合城市中现有通信管道的实 际情况进行划分,交接区的地理分界线力求整齐; 4) 交接区的划分要以近期为主,兼顾远期发展,服务面积不宜过大; 5) 交接区容量的确定要因地制宜,维持交接区的稳定,避免因交接箱 位置变动引起改变。 6) 光缆交接区一旦划定,应相对长期稳定,不宜频繁地调整。 7) 根据人口密度及空间范围,一般 1-2 平方公里作为 1 个光交接区域, 即每 2-4 个街区合并为 1 个光交接区。 5.2.光缆交接箱的设置原则 根据城市道路规划原则,(次)干道的间隔一般为 6

11、00-700 米,结合城市建 设的具体情况,确定每个光交接箱的覆盖半径是 500800m,在郊区或特殊情 况下,此范围可适当增大; 选择在用户密度较大、管孔资源较富裕处设立光交接节点,方便光缆出入, 便于各配线光缆的建设。 光交接点的设置应结合当地城市规划进行,应在主要路口、党政部门、高 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写字楼、住宅小区等地方设置,以便快速实现用户接入。光缆交接箱应尽量设置在安全、隐蔽、施工维护方便、易于进出线、不易 受外界损伤及自然灾害影响,同时又符合城市规划和不妨碍城市交通、不影响 市容观瞻的地方。 光缆交接箱也应尽量设置在有良好防尘、防潮的地方。在高压走廊,高温、 腐蚀严重、易燃易爆

12、的工厂和仓库附近,易受淹没的低洼地等场所不宜设置光 缆交接箱。 5.3.汇聚区的划分 1) 汇聚区的定义:汇聚层作为一个独立的传输层面,具有有效覆盖、4汇聚的功能; 2) 城区可参照道路、河流、铁路等自然条件划分为若干个汇聚区; 3) 根据人口密度及空间范围, ,一般 2-4 个光交接区作为 1 个汇聚区, 即每 4-8 个街区合并为 1 个汇聚区域 4) 应在管道汇聚区选取汇聚节点并建设汇聚机房,形成安全、清晰的 汇聚区域划分,充分发挥汇聚节点设备的汇聚作用和能力,避免接入层网 络为了成环而进行的跨区域迂回,提高纤芯利用率; 6.6. 城域光缆网规划的原则城域光缆网规划的原则 6.1.按照光

13、缆分层、业务分区汇聚的原则规划城域光缆网; 6.2.光缆网层面的划分 1)在核心层、汇聚层,目前暂无必要建设网状网,现阶段可采用光缆环形 式组网; 2)一般根据城市规模的大小设置核心、汇聚层节点,汇聚节点小于 7 个的 情况下,不设置核心层光缆环; 3)汇聚节点的数量主要是由已建成城区面积、经济发展水平决定; 4)汇聚节点的设置主要考虑在市区按每 2-5 平方公里设置 1 个汇聚节点, 郊区按每 5-10 平方公里设置 1 个节点; 6.3.各层面节点数量的选择 1)核心层环路节点数量应保持在 3-5 个; 2)双归至核心层环路的汇聚层节点数不宜过多或过少,应保持在 2-5 个, 特殊情况下汇

14、聚层环路节点数量可以是 2 个,常规情况下以 3-4 个较为适 宜; 3)接入层环路节点(基站)数量不宜超过 8 个。 6.4.各层面纤芯数量的选择 6.4.1.核心层光缆纤芯的选择 核心层光缆纤芯的选择与核心节点的多少有密切的关联,由于核心节点业 务发展的不均衡,存在核心节点间业务占用纤芯的调度,核心层纤芯选择在 72-96 芯间。 6.4.2.汇聚层光缆纤芯的选择 汇聚层光缆纤芯的选择与汇聚节点、接入环的多少有密切的关联,考虑到 数据业务以星型连接为主,对纤芯的需求量较大,汇聚层选择在 96-144 芯间。 6.4.3.接入层主干光缆纤芯选择需考虑的因素 1) 重点客户纤芯的考虑 政府、金

15、融单位中心点等业务需求较多的重要客户接入光缆应 保证双物理路由接入,每路由不小于 12 芯; 重要大客户应保证双物理路由接入,每路由不小于 6 芯; 一般大客户 6 芯;小型企业、网吧用户、银行网点等 4 芯; 写字楼接入光缆根据业务需求及用户的数量,综合考虑接入光 缆容量 2) 小区接入纤芯的考虑 每小区接入纤芯按 2-4 对纤芯预留; 3) 未成形空旷地带纤芯的考虑 一般按每 0.5 平方公里考虑 2-4 对纤芯预留; 4) 干道潜在客户纤芯的考虑5主(次)干道的每条道路按 6 对纤芯考虑预留; 5) 接入层主干光缆纤芯按全程不递减敷设; 6.5.建设原则 1) 核心/汇聚层的建设 采用“

16、渐进”建设方式,首先建设核心/汇聚层光缆; 核心层和汇聚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之间尽可能配置两个交叉点,但 接入层也可以采用与 1 个汇聚层节点衔接的方式; 为保证网络安全,核心/汇聚层光缆采用分缆且全程不开口方式敷 设; 核心/汇聚层光缆应基于移动、铁通拥有的管道资源建设光缆; 为节省管线资源,核心/汇聚层光缆应尽量选择不同路由; 2) 接入层的建设 为保证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接入层光缆应尽量汇聚至汇聚层节点, 避免大量采用汇聚至核心层节点的方式; 为充分利用管道资源,接入层光缆应严格按照交界区的边界划分敷 设,不建议采用跨交接区接入节点的方式; 接入层光缆的组网遵循“主干稳定、配线灵活”的原则。先建设接 入层主干光缆网,再根据具体区域的实际情况发展配线网。只要有业务需 求,有可发展的用户,就可建设配线网络; 接入层主干按全覆盖考虑建设,基本达到光缆到主(次)干道路路边、 到小区附近,具备快速接入能力; 为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接入层主干光缆的敷设可租用其他单位(如 电力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