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德育渗透的实施过程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43527676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教学德育渗透的实施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理教学德育渗透的实施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理教学德育渗透的实施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教学德育渗透的实施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教学德育渗透的实施过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地理教学德育渗透的地理教学德育渗透的实实施施过过程程孟孟宪宪君君上周我们在中考察学习,通过参观和交流,最大的感受就是师大附中地理组的老师能够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人文素养,多渠道开展德育渗透教育,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德育功能。1适时渗透润物无声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目光的焦点集中在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那些抽象的地理原理上,容易忽略掉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有关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但人大附中的地理教师善于做有心人。比如在讲授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季风气候形成的影响后,概括了这样一句话:“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带来了不同季节海陆的气压差异,而气压的差异又导致了风向的变化,形成了季

2、风环流,从而构成了季风气候。这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雄辩证明世界万物是普遍联系的,也希望大家能够用联系的观点来理解和掌握大气运动与气候形成之间的关系。”他们这样做既让学生从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来认识具体的地理问题,又教给了学生一种挖掘知识点之间联系的学习方法,可谓一举两得。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掌握的基本规律,同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和思想方法,是智能培养的需要,也是地理学科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2 深入挖掘巧设案例初中地理教材侧重于对地理基本原理的阐述,有些原理过于抽象,人大附中的地理教能够深入挖掘,为这些基本原理找到合适的案例载体,并将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融入其中就能起到很好

3、的教育作用。比如在城市规划一节的教学时,如果单纯就书本讲理论,学生听起来空洞、乏味。在认真挖掘教材之后,他们就引入了北京城市规划的变迁这一案例,将北京城市功能区形成的历史过程、北京工业区(特别是首钢)的搬迁、解决北京城市交通拥挤的措施等学生们较为熟悉的事作为一个个子案例逐一分析讨论,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北京“摊大饼”式的城市布局到“一轴两带多中心”城市布局规划变迁的意义所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让书本上的理论鲜明而具体,而且,在案例的讨论过程中融入了环境观、发展观,引导学生们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想、法规分析城市规划的目的和意义。3.亲身体验自我教育情感价值观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内化过程,在地理

4、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是让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自我感悟,在老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中自我教育。比如在旅游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一节的教学中,让学生来分析旅游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和如何对旅游资源开发进行评价是常见的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对旅游活动有更深刻的感受,人大附中的地理教在课前设计了 8 个研究性课题,要求学生根据所选课题到八达岭长城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学生对旅游活动中出现的种种破坏旅游环境的问题、旅游开发中出现的旅游超载问题有了直接而深刻的感受,许多学生提出了有独到之处的建议。课堂上学生们各抒己见,老师又适时引导,为本课设计了一个“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

5、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这里就可以水到渠成将旅游三要素: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业作为三个系统来看,他们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而人的调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点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这样就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旅游活动整个单元的知识及相互关系。又比如,在地质灾害一节的教学中,关于地质灾害的防御,往往被老师们忽略或一带而过,人大附中的地理教师在讲课中却设计了一个学生小游戏,让学生模拟表演当灾害来临时如何冷静避险、科学自救,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让学生既了解灾害发生的原理,又知道如何防灾自救,使得地理教学与生活联系更密切,学以致用。4抓住机会大力推进对学生进行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教育是

6、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初中地理教材专门设计了资源专题、环境问题专题和可持续发展专题,这也正是我们进行大力推进的良好契机,但是往往教材的理论性较强,人大附中的地理教师能巧妙设计就可以找到很好的切入点。比如,在进行陆地资源一节的教学时,如果仅仅就课本论原理是很乏味的,他们又引入了许多有关中国资源国情的资料和数据,通过材料阅读、问题设置、分析讨论等教学环节,特别是一组身边事的数据计算,起到了很震撼的效果,学生真切的感到许多资源就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节约资源何等重要。在教学过程中由陆地资源的基本特性,引申到中国资源国情的教育,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

7、义,学会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思想观念去分析和思考现实社会中的现象,同时进一步明确个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正确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本堂课不仅成为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的良好契机,同时也很好体现了日常教学中应如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去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考察之后,我们充分地认识到初中地理虽然不像初中地理那样有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但是只要我们在头脑中始终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一意识,善挖掘、巧设计,许多教材元素中都可以找到适合的切入点。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要避免过于偏重理论的讲解,而多从学生可以接受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的培养上多做些文章。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就会有许许多多的素材、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培养,使德育与智育犹如盐和汤一样不可分割。我们地理组的老师听了介绍后,一致认为,我们今后将要充分利用学校为我们地理组添置的新器材和地理园、天文馆和气象园等有利条件,开全开足校本课程,全方位地开展德育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