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而活着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443668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为什么而活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为什么而活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为什么而活着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为什么而活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为什么而活着(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我为什么而活着我为什么而活着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揣摩文章的语言,了解文章的结构。、揣摩文章的语言,了解文章的结构。 2、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感情。、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感情。 3、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 2、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 观。观。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朗读法、讨论法。 计划课时:两课时计划课时:两课时导入:用钢铁是

2、怎样炼成的中的一段话导入 幻灯显示: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 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当他临终的时候就可以骄 傲的说,我已将我的全部精力和生命都献给了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先问学生这段话是出自哪本书,是谁说的。 过渡:我为什么而活着? 古往今来,人们曾经不止一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有人碌 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人搜古寻今,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 未能参透其中奥妙。接着问学生:你为什么而活着? 今天我们来看看英国著名作家罗素是如何回答这一问题的。一、整

3、体感知,了解作者。一、整体感知,了解作者。自读文章,5 分钟,解决下列问题:1、生字词注音遏制 飓风 肆意 震颤 俯瞰 嘲讽2、分析文章结构总分总3、作者一生有几种追求?分别是什么?明确: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不可遏止的同情心。罗素的这三种人生追求在他自己的一生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A、渴望爱情:罗素(1872-1970) ,在罗素 98 年的一生中有过四段婚姻,尽管经历了 婚姻的变故,但他始终是真诚的,他说:“在我所爱的那些女人身上,我欠下了很大的 人情,如果不是她们,我的心地将偏狭得多。 ”2B、追求知识:罗素一生著书 71 种,论文及其他文章甚多。他文思敏捷,平均每天写

4、作三千多字。他在哲学、数学、政治、伦理、教育、文学、社会学各个领域都有卓越的 建树,其中力以哲学、数学最高,被西方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作家”。1950 年被授予“诺贝 尔文学奖”。C、同情苦难:保卫和平的战士,罗素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多次发表声 明和演讲。二战期间,还因为反战坐了六个月的牢,但他仍不改初衷。 1955 年初罗素、 爱因斯坦和各国科学家发起了禁核签名运动。 1961 年,为反对美国政府发展核武器,89 岁高龄的罗素偕夫人到英国国防部门前静坐示威,结果被判两个月的监禁。1964 年创立 罗素和平基金会。 二、深入研读分析。二、深入研读分析。为什么罗素要把这三个目标作为他人生

5、的追求呢?我们分别来看一看:1、作者渴望爱情的原因。爱情可以带来狂喜;爱情可以摆脱孤独;爱的结合可以使人看到梦想的天堂的缩影。 总之,爱情使人生活得更加美好。2、作者对知识的追求体现在哪些领域?了解人类心灵;了解星星为什么发光;理解毕达哥拉斯的力量。这三方面实际上包含 了人类知识的几个重要方面:人、自然、社会。 3、作者同情人类苦难的具体内涵。饥饿的孩子;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无助的老人;孤独、贫穷、痛苦的整个世界。4、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不可遏止的同情心,这三种激情支 配着作者的一生,那么作者是怎样把这三种激情联系在一起的?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同情心却

6、总把我带回尘世。 “对人类苦难 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5、从中可以看出罗素是一个怎样的人?有爱心,有责任心,敢于奉献自己,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胸怀宽广,精神崇高等.6、品读与探讨第 2 题。在罗素的一生中,他对人类苦难的关怀始终没有变,尽管力量微薄,但他的人生追 求是正确而崇高的,他问心无愧,这充分体现了一个大思想家源于人类良知的悲悯情怀 和博大真诚的人类之爱。 正是罗素有如此伟大的悲悯情怀和人类之爱,所以他也感动了后世的许多人, 爱因 斯坦说过:“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 ”幻灯显示。三、拓展延伸。三、拓展延伸。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了解到罗素一生的理想都是崇

7、高的、伟大,所以他能够流芳百世, 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这样的伟大崇高,有的人的理想是渺小、自私的, 因此他们只能遗臭万年,下面,请同学们举例谈谈古今中外的名人的生存观,正反面人 物都行。3(1)名言: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 (李清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文天祥) (2)俗语:“人生在世,吃穿二事。 ” (3)名人: 毛泽东、周恩来、孙中山为实现民族解放、中华复兴而活着; 马丁路德金、林肯为实现黑人的解放而活着; 马克思为替工人阶级谋福利,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活着; 希特勒宣扬诺尔曼民族是最高贵的民族,以此发动战争,给其他民族、人民带来痛苦 的伤害;和绅须溜拍马,为谋取自身的更大私利而活着。等等。 教师总结,幻灯显示: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再次问学生:你为什么而活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