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救援业务基础工作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3442677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2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灭火救援业务基础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灭火救援业务基础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灭火救援业务基础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灭火救援业务基础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灭火救援业务基础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灭火救援业务基础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灭火救援业务基础工作(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后请布置 35 道思考题。第四章 灭火救援业务基础工作灭火救援业务基础工作是公安消防部队的一项经常性业务工作,是指对与灭火救援业务工作相关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研究、整理、保管和应用,是对灭火救援工作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灭火救援业务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开展辖区情况熟悉、制定灭火救援预案、编撰灭火救援战例、灭火救援战评总结等。第一节 辖区情况熟悉辖区情况熟悉,是消防部队落实执勤备战制度,掌握灭火救援战斗行动主动权,提高灭火救援能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制定灭火救援预案,有效实施计划指挥和临场指挥,促进对辖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及其重点部位情况、灾害发展规律和灭火救援战法的研究与掌握具有重要作用。一

2、、辖区情况熟悉的内容辖区情况熟悉主要包括:辖区概况、交通道路、消防水源、消防安全重点保卫对象情况、主要灾害事故类型和处置对策、消防力量资源情况和可调用的社会应急救援力量。(一)辖区概况辖区边界与面积;地理位置与环境特点;主要建筑类型和规模;各类企业的类型与规模;公共消防设施状况;辖区及周边地区可参与灭火救援的力量资源情况。(二)交通道路情况1.基本情况辖区内可供消防车辆通行的道路名称、走向、门牌号排序、宽度、单(双)向行车、交汇口、高峰时段车流量、道路施工和路面完好等情况。2.桥梁、隧道、涵洞辖区内各种桥梁、隧道、涵洞的名称、位置、宽度、长度、跨度、限高、限重、通行要求等情况。3.水上交通辖区

3、内各水域的名称、平均宽度、平均深度、水流情况、航道通行能力和通行要求,以及港口位置、名称和停泊要求等情况。(三)消防水源情况1.人工水源辖区内各类消火栓、消防水鹤、消防水塔、消防水池的位置、数量、储量、流量、管网形式、各时段供水压力、使用方式及管理情况。2.天然水源辖区内可用于取水的海洋、江河、湖泊、池塘、沟渠的名称、方位、蓄水量、面积、深度、流量和水位变化,以及取水码头与取水的方式等情况。(四)消防安全重点保卫对象情况1.消防安全重点保卫区域消防安全重点保卫区域是指由若干不同规模的单位组成的人员集中、经济价值高、建(构)筑物相互毗连的区域,密集棚户区也可视为消防安全重点保卫区域。包括:(1)

4、消防安全重点保卫区域的位置、面积、布局,生产与经营单位的数量、性质、规模;(2)区域内消防水源、交通道路情况;(3)区域内灭火救援力量情况。2.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是指发生火灾或其他灾害事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社会影响的单位,如人员密集场所、国家机关、广播、电视、通信、交通枢纽、易燃易爆单位、重要科研单位,以及消防安全重点保卫区域内易发生灾害事故、易波及到毗连建筑的单位等。包括:(1)单位名称、位置、性质、规模、平面布局、建筑结构、面积、高度、耐火等级、建筑使用情况;(2)重点部位情况、生产工艺流程、原料和产品的理化性质及储存、运输方式;(3)建筑消防设施、安全

5、出口、疏散通道、消防电梯;(4)单位消防组织力量;(5)单位内部及附近消防水源、交通道路;(6)毗邻单位有关情况。3.消防重大危险源消防重大危险源是指有可能发生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的火灾、爆炸、毒害等灾害事故的场所或设施。包括:(1)单位名称、地理位置、危险评估等级;(2)生产或经营性质、工艺流程、原料和产品理化性质及其储运方式;(3)单位各类消防设施建设、管理和运行情况;(4)单位安全组织力量;(5)发生事故时的处置措施、程序和注意事项;(6)可利用消防水源;(7)可利用灭火救援力量分布、实力和到达时间。(五)主要灾害事故类型和处置对策熟悉本辖区主要灾害事故的类型、规律和特点,有助于准

6、确掌握科学处置的对策,做好针对性的应急准备,一旦发生灾害事故,能够快速、科学、有效地实施处置,减小灾害事故损失。包括:辖区多发的主要灾害事故类型和突发公共实践中需要消防队参与处置灾害事故种类、特点、危害程度、处置措施、作战行动程序和注意事项。(六)消防力量资源情况消防力量资源是指辖区以及相邻区域内各种形式消防队伍。包括:人员数量,装备器材种类、数量和性能,车载灭火剂种类和数量等情况。熟悉消防力量资源情况还应注意核对联系人与联系方式等是否发生变化。(七)可调用的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可调用的社会应急救援力量是指能够为灭火救援战斗提供人员、技术、装备支持的社会力量。主要包括公安、交通、供水、供电、供气、

7、救护、环保、环卫、运输、气象、电信等单位。处置大型灾害事故时,驻军及武警部队也是重要的辅助作战力量。包括:(1)辖区所在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的各类灾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情况及启动的程序和方法;(2)社会应急救援力量人员数量,装备种类、数量及技术性能;(3)灭火救援技术专家组成员的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4)辖区内灭火剂、化学中和药剂的生产及储存单位名称、位置、储存数量。二、辖区情况熟悉方法(一)实地熟悉法实地熟悉法是指消防人员深入辖区内运用“查、看、问、记、思”的方法,对辖区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和熟悉。熟悉过程中要做到“五勤” 。1.勤查消防人员要经常深入辖区街、道、巷和消防安全重点区域、消防安全重

8、点单位、消防重大危险源进行情况了解和熟悉,加深对辖区各类情况的感官认识和印象。2.勤看消防人员要经常观察了解辖区内各类情况的变化,以便及时修改辖区情况资料。3.勤问消防人员实地熟悉中遇到不明情况或专业性强等无法从表观熟悉掌握的问题,要经常向有关人员询问,必要时应查阅有关资料。4.勤记消防人员要充分利用各种记录工具及时将熟悉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以便资料学习和整理。5.勤思消防人员在实地熟悉中要针对熟悉对象,开动脑筋,结合人员、装备等消防力量资源思考和研究处置措施,确立针对性的灭火救援对策。(二)文档学习法文档学习法是指消防人员利用辖区平面图、交通道路图、消防水源图、灭火救援预案等相关资料,开展辖

9、区情况学习与熟悉的方法。文档即可以是纸质文档,也可以是电子文档。(三)讲解熟悉法讲解熟悉法是指由消防指挥员依据辖区情况资料,系统而又重点地向消防人员讲解辖区情况,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邀请政府有关部门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重大危险源单位的专业人员进行专题情况介绍。熟悉时可通过课堂讲解、问答和讨论等方式进行。三、辖区情况熟悉注意事项(一)消防队员在开展辖区情况熟悉时,要注意安全,严防发生交通及其他事故。熟悉消防重大危险源等高危单位时,要严格遵守安全规程,避免出现意外。熟悉消防安全重点区域、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情况时,应事先联系,确定时间,尽量减少对单位工作、企业生产和商业区经营秩序的影响。(二)应分

10、批进行辖区情况熟悉,确保消防站内保留足够的执勤战斗力量;外出熟悉人员应与消防通信指挥中心(或中队)保持通信联络,确保发生灾情时,能及时赶赴现场。(三)在辖区灾情多发时期,外出开展情况熟悉的消防人员应随车携带战斗装备。(四)辖区消防人员在开展对辖区情况熟悉时,要做到举止端正、言行文明、行动规范。第二节 灭火救援预案灭火救援预案亦称执勤战斗预案,是对灭火作战、抢险救援和大型活动现场消防勤务等做出的预先筹划和安排的作战文书,是针对重点区域、重点单位或大型活动可能发生的火灾或其他灾害事故,结合实地情况、现有装备和灭火救援力量而拟定的作战行动方案。一、灭火救援预案概述(一)制定灭火救援预案的目的制定灭火

11、救援预案的目的是:针对设定的灾害事故的不同类型、规模及保卫对象情况,合理使用灭火救援力量,正确采用各种战术、技术,成功实施灭火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降低和消除次生、衍生和耦合灾害。(二)制定灭火救援预案的意义1.有利于掌握作战行动的主动权通过制定灭火救援预案,有助于各级消防人员熟悉辖区内重点保卫对象的情况,掌握各类灾害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提高部队的战术、技术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一旦发生险情,可以按照计划实施组织指挥,从而赢得战机,夺取灭火救援的主动权。2.有利于促进对辖区情况的熟悉制定灭火救援预案,需要各级消防人员经常性地深入到消防安全重点区域、

12、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或消防安全重大危险源,了解其各方面的情况及周边情况,使消防人员不仅为制定预案掌握到第一手资料,同时也促进了对所保护客体基本情况的进一步了解,推动了部队的灭火救援准备工作。3.有利于增强训练的针对性依据灭火救援预案进行训练工作时,部队可通过实战演练促进训练与实战相结合,提高部队对灾害事故的快速处置能力,有助于增强灭火救援训练的针对性。4.有利于进行对新作战对象的规律、特点及战法的研究在制定灭火救援预案过程中,消防人员可能会遇到新的情况、问题或新事物,为确保其安全,就需要消防人员进行深入地探索,依据其危险特性,研究新作战对象的规律、特点及针对性战法。二、灭火救援预案分类(一)按灭火

13、救援任务分类1.灭火作战预案灭火预案包括普通建筑、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化工装置、可燃液体、可燃气体、露天堆场、交通工具等类灭火作战预案。2.抢险救援预案抢险救援预案包括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建(构)筑物倒塌及市政公用设施事故、重大交通事故、恐怖袭击事件、自然灾害等预案。3.大型活动现场消防勤务预案大型活动现场消防勤务预案包括重要警卫勤务、重要活动勤务和重大节日勤务保卫预案。4.跨区域作战预案跨区域作战预案包括支(大)队间的跨区域作战预案和总队间的跨区域作战预案。(二)按制作对象分类可划分为具体对象预案和灾害事故类型预案。(三)按制作形式分类可划分为文本式预案和数字化预案。三、灭火救援预案的分级分

14、级制定灭火救援预案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各级部队针对其辖区内发生不同等级的灾害事故,研究和形成相应登记的战斗编成和力量调配方案;有利于部队各级灭火救援预案的相互衔接和实施分级指挥;有利于公安和社会各种救援力量合理规划和布局,以逐步形成能快速反应和职责明确的社会应急救援响应机制。灭火救援预案的分级,可以按照灾害事故的程度、保卫对象的规模、大型活动的规格或制定预案的单位级别划分。常见的是按照制定预案的单位级别划分。按照制定预案的单位级别,灭火救援预案可以划分为公安部消防局、总队、支队、大队、中队等五个级别。四、灭火救援预案制定(一)制定范围1.消防安全重点区域、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消防重大危险源;2.在

15、建重点工程;3.各类重大灾害事故;4.重要保卫勤务;5.跨区域救援行动;6.其他需要制定灭火救援预案的单位、场所或灾害事故。(二)制定程序1.确定范围,明确重点保卫对象。2.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准确、翔实的资料是制定灭火救援预案的基础。3.认真分析,设定灾情。要正确分析、预测保卫对象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类型和规模,以此为依据设定灾情。4.确定作战意图。要根据灾情设定对灭火救援作战目标、任务、战术和技术措施、兵力部署、战斗编成等进行总体策划和构思。5.科学计算,确定参战力量和装备。要根据灾情设定和作战意图,通过计算,确定需参战的人员、战斗车辆、灭火剂、保障器材和物资等方面的数量。6.严格审核,不断

16、充实完善。灭火救援预案实行逐级审核制度,下一级部队制定的灭火救援预案必须报请上一级部队机关审核,批准后方可投入使用。使用中,应通过实地演练注意发现问题和不足,不断修改、完善灭火救援预案。(三)制定内容1.灭火作战预案(1)单位概况。包括单位和重点单位的名称、地理位置、平面布局、建筑特点、耐火等级、建筑面积和高度;生产、储存、物资的性质和生产工艺流程;各类消防水源和固定、半固定消防设施;单位周围毗邻情况;辖区消防中队与单位的距离和行车路线。(2)火情设定。包括主要起火点(可确定多个起火点)及火灾特点;燃烧物质和面积(范围) ,蔓延条件、途径和主要蔓延方向;可燃液体燃烧,容器爆炸,建(构)筑物倒(坍)塌等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以及火情可能发生的变化及造成的后果等。(3)力量部署。包括第一出动、增援力量、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等的调集方案和程序;参战车辆停车位置、阵地设置;火场指挥部人员构成及分工;各参战力量任务分工和协同作战行动安排;进攻和撤离路线及集结地点的选定。(4)扑救对策。包括针对生产、储存物质的性质、数量应当采取的灭火对策;针对火灾不同阶段和各种情况所采取的战术、技术措施;抢救及疏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