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第五、六单元数学备课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379679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7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第五、六单元数学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五年级上第五、六单元数学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五年级上第五、六单元数学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五年级上第五、六单元数学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五年级上第五、六单元数学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第五、六单元数学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第五、六单元数学备课(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计和可能性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统计表,会填写比较复杂的统计表,了解统计表中合计总计的具体意义, 会根据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能对统计表进行初步的分析。 2.进一步理解统计中的平均数的意义好作用,能根据所给数据求加权平均数,并能解 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3.通过一些简单的事件,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球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4.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初步尝试根据给定的可能性, 设计一些简单的游戏。 教学重点: 1.会填写比较复杂的统计表,了解统计表中合计总计的具体意义,会根据统计表所提 供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能对统计表进行初步的分析。

2、2.理解统计中的平均数的意义好作用,能根据所给数据求加权平均数,并能解释结果 的实际意义。 3.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球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教学难点: 会填写比较复杂的统计表,了解统计表中合计总计的具体意义,会根据统计表所 提供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能对统计表进行初步的分析。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渗透“统计”的思想,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的教育。 2、认识统计表,了解特点和用途,会求“合计” “总计” 。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计算“合计” “总计” 教学难点:学习计算“合计” “总计” 教学过程:一、创情激趣,出示目标。 (3 分钟)上节课我

3、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怎样求“合计” “总计”? 二、指导点拨,探寻规律。 (10 分钟)1、在绿色环保活动中,五年级两个班积极开展回收废旧报纸的活动,第一季度各 班回收收废旧报纸的数量如下:五(1)班:一月份 25 千克,二月份 31 千克,三月份 35 千克 五(2)班:一月份 22 千克,二月份 24 千克,三月份 39 千克2、指导审题弄清题意 3、理解统计表的结构。 三、当堂检测,反馈总结。 (15 分钟) 五年级各班回收收废旧报纸情况统计表:总计一月份二月份三月份合计五(1)五(2)根据统计的数据,试着作出一些分析。 2、文化街社区图书馆 2002 年2004 年购书情况是: 2002

4、 年购买科技书 850 本,文艺书 723 本 2003 年购买科技书 1012 本,文艺书 812 本 2004 年购买科技书 1423 本,文艺书 902 本 请你完成下面的统计表总计科技书文艺书合计2002 2003 2004 当堂检测:练习册上的题(10 分钟)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的教育。 2、加深对平均数在统计中的作用的理解;会利用数据求加权平均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及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创情激趣,出示目标。 (5 分钟)1、 复习基本数量关系(求平均数)三

5、名学生的跳高成绩分别是 90 厘米、102 厘米、和 96 厘米。它们的平均成绩是多 少厘米?1) 、审题2) 、列式计算3) 、想一想怎样求平均数?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2、了解平均数在统计表中的作用明确要求:平均数是统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数据,它有广泛的用途,如何求几个 数的平均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二、自学指导,把握要点。 (15 分钟) (一)谈话导入为了迎接 2008 年奥运会,人人提高了环保意识,南城小学五年级的同学们更注 意环保,因此进行了一次环保知识方面的竞赛,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具体情况。出示问题: 城南小学五年级环保知识竞赛得分情况统计表2005 年 2 月 班级 人数分数平

6、均每人得分五(1)251075 五(2)281092 五(3)22968 1、 由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怎样求每个班平均每人得多少分? 2、 那要求五年级平均每人的多少分?需要知道什么? 用五年级学生的得分总数除以五年级学生的总人数。 3、 怎样求五年级学生的得分总数和五年级学生的总人数?五年级学生的得分总数:1075+1092+968 五年级学生的总人数:25+28+22五年级平均每人得分=五年级学生的得分总数除以五年级学生的总人数(1075+1092+968)(25+28+22) 4、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三、指导点拨,探寻规律。 (10 分钟) 出示新的统计表 城南小学五年级环

7、保知识竞赛得分情况统计表2005 年 2 月 班级 人数分数平均每人得分合计 五(1)25107543五(2)28109239 五(3)2296844 独立完成统计表 讨论:怎样求“合计中平均每人得分”为什么? 很可能出现情况的情况 ()合计中的平均数不会填 43+39+44( 43+39+44)3 (2) 合计中填 :313575 小结:合计中平均每人得分应用五年级学生的得分总数除以五年级学生的总人数。 四、当堂检测,反馈总结。 (10 分钟)英雄小学五年级学生存款情况统计表年月 班级 人数平均每人存款合计 五(1)五(2)五(3)独立完成上面的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英雄小学五年级哪个班

8、的学生存款总数最高? ()英雄小学五年级学生平均每人存款多少元? 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预习,要求。 课下预习 107 页的例 2。 板书设计: 统计中的平均数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教学反思: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的教育。 2、加深对平均数在统计中的作用的理解;会利用数据求加权平均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及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进一步掌握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情激趣,出示目标。 (10 分钟)1、出示:向灾区人民捐款时,一号楼 8 户人家,共捐款 2920 元,二号楼 7 户人 家,共捐款

9、 3080 元2、让学生分别解答出来,说出每道题的数量关系。(1)一号楼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2)二号楼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3)平均每栋楼捐款多少元?(4)平均每户捐款多少元?列式计算,概括出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二、当堂检测,反馈总结。 (20 分钟)1、育英小学五年级()班学生身高情况统计表 年月 班级 人数平均身高(厘米)合计 女生男生()求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时,下面的三个算式中,哪个?请说明理由。 (144.1+142.1)2 (144.1+142.1)(21+19) (144.121+142.119)(21+19)把上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1.、五年级(1)班的李刚同学身高 143 厘

10、米,他在男生中偏高还是偏低?他在全班 同学中偏高还是偏低?在你们班,你是高个还是矮个?根据是什么?2、下表是育英小学五年级各班的人均体重情况,求出五年级全体学生的人均题中, 并把下表填写完整。育英小学五年级学生体重情况统计表2005 年 2 月 班级 人数平均体重(千克) 合计 五 13032.7 五 23232.1 五 33832.6学生根据表中的数据问题。 三、布置预习,要求。 课下预习例 2。 教学反思: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 1、握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和数据处理能力。 2、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者的差别,从而培养学生的评

11、判能力。 3、统计作为处理现实世界数据信息的一个重要数学分支,必然要求素材本身的真实性, 以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 4、加强了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5、将知识的学习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作为数据处理过程的一部分,让学生体 会数字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评判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众数和中位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三者的差别,并能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数 据代表对数据做出自己的评判。 教学过程:一、创情激趣,出示目标。(5 分钟)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均数,它刻画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本节课,我们再 学习两个可以刻画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中位数与

12、众数。 二、自学指导,把握要点。(15 分钟)1、某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如下: 员工经理副经理 职员 A 职员 B 职员 C 职员 D 职员 E 职员 F 杂工 G 月工资 60004000170013001200110011001100500 经理说:我公司员工收入很高,月平均工资为 2000 元。 职员 C 说:我的工资是 1200 元,在公司算中等收入。 职员 D 说:我们好几个人工资都是 1100 元。 一位应聘者心里在琢磨:这个公司员工收入到底怎样呢? 2、学生讨论与交流(1)请大家帮帮应聘者,共同分析一下该公司员工收入到底怎样呢?(2)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互换观点想法。(3)巡回指导,

13、听取学生的不同观点,对表现积极的学生予以鼓励。 三、指导点拨,探寻规律。(15 分钟)教师启发与点拨:经理、职员 C、职员 D 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该公司的收入情况。1、月平均工资 2000 元,指所有员工工资的平均数是 2000 元。2、职员 C 的工资是 1200 元,恰好居于所有员工工资的“正中间”(恰有 4 人的工 资比他高,有 4 人的工资比他低),我们称 1200 元是所有员工工资的中位数。 3、9 个员工中有 3 个人的工资为 1100 元,出现的次数最多,我们称 1100 元是这组数 据的众数。4、引入概念 中位数: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

14、 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议一议1、 为什么该公司所有员工工资的平均数比中位数高的多?2、 你认为用哪个数据表示该公司员工收入的“平均水平”更合适? (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小组交流,请小组代表发言。其中各个学生的 观点可以不同,而且也不应该相同,因此不可强求结论的一致性。这里没有正误之分,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予肯定。)四、当堂检测,反馈总结。(15 分钟)1、教材 109 页的练习。2、讨论:结合具体情景,讨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那些特征?(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3、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5、? 五、布置预习,要求。 课下预习可能性这部分内容。 板书设计: 中位数: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 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教学反思:第五课时 可能性教学目的:1、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进一步体会不确定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 教学难点:利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情激趣,出

16、示目标。 (5 分钟)1.猜想抛硬币的可能性师:世界杯比赛刚刚拉下帷幕,在每一场比赛开始前,裁判都会先让选手选场地, 你知道通常会用什么方法来选场地吗?用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吗?2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可能性的问题。 (板书:可能性)二、指导点拨,探寻规律。 (15 分钟)1、 验证抛硬币的可能性师:按照大家的说法,如果抛10次硬币,会有几次正面几次反面呢?师:是这样的吗?让我们自己来验证一下好吗?同桌两人分工合作,一人抛硬币, 一人做记录。 (学生汇报)师:同学们抛的正反面次数都不相同啊,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我们的猜想错了吗?师:抛的次数少,偶然性就大,因此我们会发现正反面出现的次数并不一定相同。 而科学家们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不辞辛苦地抛了成千上万次,请看(课件出示)师:看了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吗?2、结论:出现正反两面的次数相等,也就是可能性相等,均为 1/2。 (板书:抛硬 币:1/2,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