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防御赣州市山洪灾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3354637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防御赣州市山洪灾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如何防御赣州市山洪灾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如何防御赣州市山洪灾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如何防御赣州市山洪灾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如何防御赣州市山洪灾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防御赣州市山洪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防御赣州市山洪灾(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防御赣州市山洪灾害温学松(赣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摘要 赣南山洪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山洪地质灾害损失逐年增大,为了加强预防山洪地质灾害,减少洪涝灾害损失,本文重点从赣州山洪灾害的特点、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防御山洪灾害的方法。关键词山洪灾害、特点、原因、防御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简称“赣南”。东毗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地区,西邻湖南省郴州地区,南边广东省梅州市、河源市和韶关市,北接本省吉安、抚州两地区。南北长 295km,东西宽 219km。总面积 39379.64km2,占江西省总面积的 23.6%,现辖二区 17 县市,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赣南为盆地地

2、形。整个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南高于北。四周高山环绕,中部丘陵起伏,小盆地散布,河流汇聚。市内丘陵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 61%,盆地占 17%,山地占 22%。东部武夷山脉,南部九连山脉、大余岭,西部诸广山脉,北部天湖山、大鸟山和灵华山构成天然屏障,它们既是与邻省、邻地区的分界线和河流的分水岭,又是形成赣南气候特征的主要因素。近年来,赣南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山洪地质灾害损失占国民经济比重逐年增大,洪涝灾害死亡人口逐年上升,如何预防山洪地质灾害是防汛工作又一新的课题。一、赣南山洪地质灾害特点山洪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强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灾害及由山洪诱发的泥流、滑坡,造成河流改道、公路损坏、农田冲毁,房屋倒

3、塌、人员伤亡现象的自然灾害。赣南山洪地质灾害特点是:1、季节性强,发生频率高。赣南山洪地质灾害大多发生在汛期,每年 4-6 月在锋面低槽形势下,受锋面抬升作用影响和沿武夷山、九连山一线受地形抬升影响下的各县市,多出现暴雨。4-6 月降雨量占全年暴雨的 57.3%,其中 6 月最多,占全年暴雨的 27.2%。大范围的连续性暴雨常常造成河水暴涨,山洪暴发的洪涝灾害。据统计,赣南年平均暴雨为 4.4 站次。暴雨时空差异较大,2005 年就连续发生了“5.12”、“5.14”、“5.18”、“5.22”、“5.26”、“6.2” 、“6.12” 、“6.22”等 8 次山洪地质灾害。2、降雨强度大。随

4、着气候异常,灾害性天气增多,赣南点暴雨强度越来越大。定南 1978 年 7 月 31 日出现 239.4 mm 的特大暴雨。2005 年 5 月 14 日 16 时至 20 时,上犹县紫阳站 4 小时内降雨达210mm;2005 年 5 月 18 日 2 时 30 分至 5 时 30 分,信丰县新田镇 3小时降雨量达 180mm。3、突发性强,成灾快。赣南大多属山地、丘陵地区,全市有大小河流 1270 条,总长度 16626.6km,河网密度为 0.42km/km2,河床比降大,汇流时间短,流速快,从发生暴雨到洪峰出现并形成洪涝灾害,在山区只有短短的 3-5 个小时。4、致灾严重。强降雨造成山

5、洪暴发,河水猛涨。上犹县紫阳河2005 年 5 月 14 日涨幅达 4m。由于洪水流速快,破坏力大,所到之处,造成房屋倒塌,农作物被淹,并引发山体滑坡,水利、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毁坏,每一场暴雨洪水都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5、山洪地质灾害区域性明显。山洪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区、丘陵,只要该区域遭受强降水,降水极易形成具有冲动力的地表径流,导致山洪暴发,形成山洪地质灾害。6、山洪地质灾害多发生在交通不畅,通讯不发达地区。而且山洪灾害危险区大多位于边远山村,交通不便,通信预警手段原始落后,个别地方甚至无通讯设施,缺乏基本的通信手段,信息传递非常难。二、山洪灾害发生的原因1、强降雨是山洪地质灾

6、害发生的直接原因。赣州市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 1601mm,全市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平均降水量是最小年平均降水量的 2.02 倍。4-6 月是全市降水量最集中的时期,占年降水量的 41-55%。2005 年 5-6 月,石城县降雨达1204.8mm,宁都县降雨 1131.2mm,兴国县降雨 932.2mm。2、赣南特殊的地势和复杂的地质结构是山洪灾害发生的基础。赣州市主要以丘陵为主,海拔 200-300m 的低丘和 300-500m 的高丘面积有 24220km2,占全市总面积的 61.08%。丘陵主要是由变质岩和花岗岩构成,经长期风化侵蚀,大多呈低缓的浑圆状态。当植被破坏后,地表物质

7、比较疏松,经雨水浸泡后,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赣州市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3、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差,不少人存在麻痹侥幸心理。2005年瑞金瑞林镇发生山洪灾害人员死亡就是不听工作人员劝告,认为自己的房屋比较坚固,不可能倒塌,虽然工作人员发了书面通知要求撤离,但是仍然我行我素,最后导致屋倒人亡悲剧发生。还有一些人是在自己屋后已经出现山体滑坡,为抢救财产清除滑坡体时被第二次山体滑坡掩埋而亡。4、人文活动加剧了山洪灾害的发生。从赣州市山洪灾害易发区来看,造成房倒人亡、设施被毁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对山洪灾害缺乏认识,缺乏了解,在河道边、滑坡体下建住房、搞建设、搞开发。在这个过程中,不断

8、侵占河道,向河床乱弃、乱倒、乱建、乱挖,河道不断淤塞,行洪断面减小,河道的泄洪能力严重萎缩,往往造成大洪水、大泛滥,小洪水、大灾难的严重后果。章江位于南康市三江乡的河道安全泄量从以前 3000 多 m3/s 降到现在的 1600m3/s。5、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山洪灾害防御的工程体系仍然十分薄弱。赣南大部分水利工程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年代,工程逐渐老化,加上投入不足,工程失修严重。全市病险水库多,大部分堤防防洪标准低,难于抵御大洪水的侵袭。6、山洪灾害的防治体系还不完善,对重点山洪灾害危险点的监测、监视不够。全市的通信和预警预报手段难以满足防御的要求,预报预警建设仍相对滞后。山洪灾害易发区往往在偏

9、远山区,群众居住分散,一般 3 至 5 户一个村落,村落之间相距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加上山高坡陡,交通不畅,通讯落后,难以用现代化的工具和方式救人。三、如何预防山洪地质灾害的发生赣南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多处于交通不便、通信设施不完善的山地、丘陵地区,给预防山洪地质灾害带来很大的困难。据统计,赣州全市共有 266 个乡镇,3175 个村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占全市乡镇总数的 94%。依靠工程措施来避免山洪灾害的发生,具有任务重,投资大,也不符合实际。赣州的山洪灾害防治必须确立“以防为主,以避为主”的指导方针,把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落实防灾责任,坚持防治结合,完善防治措施,切实做好山洪地质灾害

10、防御工作,把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一)加大山洪灾害防治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如何有效预防山洪地质灾害是防汛工作的一个新课题,山洪灾害的突发性和致灾严重,往往使人防不胜防,事实上至今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来预防山洪地质灾害的发生。广大干部群众对预防山洪地质灾的一知半解。要针对全市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地理条件比较复杂、群众防灾避灾意识薄弱、缺乏应急抢险知识的情况,利用报刊、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宣传单等多种形式,进行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同时,有重点有选择地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中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政

11、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介绍。以提高群众应急救灾抢险知识为重点,用图片和影像进行宣传,普及救灾知识,增强了群众的主动防灾避灾意识。(二)提高山洪灾害的预警水平。凡事预则立,精确、及时的预报能为做好预防山洪地质灾害工作的转移提供更多充足的时间,减少人员的伤亡。赣州市成立气象、水文-地质灾害防御技术中心,该中心通过气象部门卫星云图、多谱勒雷达、自动气象站等探测资料信息预测未来天气形势可能出现的降雨范围及强度;水文部门立即提供全市前期水文站点实测雨量并进行累计统计分析,制作并演示前期降水和土壤含水量分布图;地质部门提供地质环境信息,结合前期累计降水情况,得出全市最近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和程度;各专

12、家在综合分析各种信息的基础上预报我市气象、水文-地质灾害预警级别和预警区域。当预报有三级或以上气象、水文-地质灾害时,防御技术中心立即向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预警成果,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向有关县(市、区)防汛部门发出预警通知,要求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各级山洪灾害联户防范责任人迅速将预警信息通知到乡、村及村民小组,通知到居住在危险区域中的每一户群众,做好防御山洪地质灾害的各项工作。(三)及时报警。如何及时、准确收集水雨情,在第一时间发出抗洪抢险警告是做好山洪地质灾害工作的关键。现在各地防汛抗旱指挥部由各成员单位组成,各成员单位分工负责,天气形势分析预测由气象部门负责,降雨及江河水情由水文部门负责搜集

13、及分析预报,水文站点一般每 6h 报一次降雨,每 24h 报一次江河水位。赣州市共有水文报汛站点 56 个,许多河流未设水文站点,不能满足预防小流域、大洪水的需要。执行防汛调度的赣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受水文站点报汛时间的制约,无法在第一时间了解各地降雨情况,无法给抗洪抢险预备更多充足的时间,防汛指挥处于被动。要提高预防小流域大洪水的水平,最大限度减少山洪灾害的损失,就需要充分利用广大基层防汛组织机构,提高基层防汛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暴雨发生时就及时报警。赣州是个老区,财政紧张,按现有财力不可能在每个乡镇设水文站点和水雨情遥测系统,但可以充分利用每个乡镇成立了防汛抗旱指挥所,可以配置简易

14、的雨量计,在降暴雨时就可实时掌握雨情。当 8h 降雨量达到 50mm 时,立即向上级防汛指挥部门报告,由上级指挥部门组织专家分析形势,发出抢险命令,指挥抢险。(四)落实防御方案。山洪防治的避灾、治理措施投资大、难度也大,因而实施时间长,因此,制订落实山洪灾害防御方案是当前十分迫切的任务。要严格落实山洪防御行政首长责任制;加强水库等工程安全责任制;要制定和完善山洪转移方案,统一转移命令,明确转移路线,落实安置地点;要按以村为单位,村干部联系组、组干部联系户的要求,将山洪转移方案落实到户、落实到人,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建立应急机制,初步建立了从市到乡(镇)到村(组)的较完整的山洪灾害组织

15、机构体系,并制定了相应的制度、程序及预警预报体系。要向群众发放山洪灾害防治“明白卡”,落实预报测报及通信报警的措施和责任,做到转移有路线、避灾有地点、安置有方案、生活有着落、防疫有保障。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要不断加强防汛抗旱预案的动态管理,在防汛抗旱工作实践中检验防汛抗旱预案的完整性、应用的可操作性和流程的合理性,并建立动态的预案修订机制。(五)提高基层防汛水平。山洪灾害防治的重点在县,落实在乡(镇),但是乡镇却是山洪灾害防治最薄弱的环节。一是随着机构改革,原来乡镇一级的水管工作人员并入农业服务中心,取消了水管站,从机构上减少防汛工作力量。二是水利专业技术人员缺少。由于从事水利工作辛苦,报

16、酬低,许多有技术的年轻人在外打工赚钱,一批经验丰富的老水利工作者退休,水利专业人员处于青黄不接时期。三是乡镇防汛条件基础薄弱,有些乡镇没有水雨情系统。要大力提高基层防汛水平,加大乡镇水利经费的投入,加强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引进与培训,培养一支专业强、技术精的工程技术人才队伍,要发挥老专家“传、帮、带”作用,使中青年工程技术人员尽快成长起来。(六)合理划分山洪灾害区域。赣州市已把防御山洪灾害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制订各县市区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公布重要地质灾害防护区段,划定了山洪灾害防治区和山洪灾害威胁区,重点对山坡、陡坡下建房居住的群众进行调查摸底,找出隐患点,逐户造册登记,分级分部门建立台帐备案。山洪灾害防治区是指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的山丘区。山洪灾害威胁区是指溪河洪水历史最高洪水位以下,或受山洪引起的泥石流、滑坡灾害威胁的区域,是山洪灾害防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避灾规划,首先是不再在威胁区内规划居民区、企业及基础设施;其次是将已居住在威胁区内的人口逐步实施外迁,并对已在山洪内的防治区房屋及基础设施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七)明确治理措施。山洪治理必须采取生态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