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重点1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3218539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重点1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微观经济学》重点1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微观经济学》重点1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微观经济学》重点1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微观经济学》重点1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重点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重点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重点重点1.经济物品:指有用且稀缺的物品。2.价值规律: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动规律。3.为什么说微观经济学是以价格为核心的?答:在市场经济中居民和厂商的经济行为都要受价格的作用,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都要由价格来决定。生产者厂商生产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在厂商看来所生产的产品市场价格越高,所花费的成本越低,他所赚取的利润就越多。因此厂商总是选择那些价格高的产品进行生产,这就解决了生产何种产品的问题。 生产要素组合和生产技术的选择也要依赖价格。生产者总是选择生产成本最低的那种方法,哪种方法成本最低呢 显然若在生产中少使用价格高的生产要素,多使用价格低廉

2、的生产要素,便能使生产成本降低。可见,对生产方法的选择最终是因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引起的。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消费,生产出的产品和劳务最终必须分配给消费者予以消费,才能达到最初生产时的目的。产品该如何在各消费者之间进行分配 每一消费者应分配多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并不是直接以实物形式分配,而是按照消费者所提供的各种生产要素获得的报酬,通过货币购买而实现分配的。如果购买的商品价格一定,则货币越多的,所分配到的产品也就越多。而一个人拥有货币的多少,又取决于生产要素价格,如劳动,土地和资本等。可见产品分配也是围绕价格而进行的。 因此,微观经济学是以价格为核心的。4.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包含:供求关系和市场

3、机制的运作、消费者行为、厂商的市场供给、分配理论。5.供给: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6.需求:需求量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某卫生组织宣称食用某种水果可以防癌,在这种情况下,该种水果的销量大增,原因可能在于消费者增加对该水果的偏好。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一般会导致需求量增加;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需求量减少。7.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有何不同?答:需求量是指某一特定价格水平时,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个点。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变动所引起

4、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点在曲线上的移动。 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条曲线。 需求的变动是指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曲线的移动。8.9.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有何不同?答:(1)支持价格政策,又称为最低限价政策,是指政府制定高于均衡价格的市场价格。政府制定支持价格往往是出于保护生产者收入的目的。如果某行业的供给波动性较大(例如粮食生产受气候变化影响) ,或者行业的需求缺乏弹性,那么供给的变动很可能造成价格严重波动,从而影响生产者的收入。支持价格政策会阻止低价格造成的生产者收入下降。由于政府制定的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因

5、而产品会出现过剩;(2)限制价格又称为最高限价,是指政府制定的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市场价格。政府实行限制价格政策的原因一般是出于对公平的考虑。如在战争或饥荒时,政府会为生活必需品制定最高限价,使穷人能够担负得起,以利于社会稳定。由于限制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市场就会出现短缺。10. 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量变化率对商品自身价格变化率反应程度的一种度量,等于需求变化率除以价格变化率。用 Ed 表示。若某种物品价格上升 3而需求量减少 4,那么该物品的需求富有弹性(Ed)1)。若某种物品价格上升 3而需求量减少 2,那么该

6、物品的需求缺乏弹性(Ed1)。若某种物品价格上升 3而需求量减少 3,那么该物品的需求单元弹性(Ed=1)11. 供给弹性(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价格的相对变化与所引起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化之间的比率。指商品供给量对于商品的价格变动及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12. 交叉弹性: 两种商品中若其中的一种价格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互补商品)。而两种商品中若其中的一种价格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呈反方向变动,则这两种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替代商品)。而两种商品中若其中的一种价格变化时,另一种种商品的购买量不受影响,则这两种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零

7、。13. 基数效用论:基本观点是: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可以加总求和的。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为效用单位(Utility unit)。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正如长度单位可以用米来表示一样。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其计数单位就是效用单位。14. 序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点而提出来的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其基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15.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

8、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替代效用是递减的。16.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为取得一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他取得该商品而支付的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产生差额的原因在于:除最后一单位外,该商品用货币表示的边际效用(以美元表示)都大于其价格。在一定条件下(利用需求曲线图) ,消费者剩余的货币价值可以用需求曲线以下、价格线以上的面积来衡量。消费者剩余=买者的评价一买者的实际支付。17. 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线上所有各点两种物品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相同的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

9、组合。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下列有关无差异曲线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值;离原点越远,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大;同一平面中,两条无差异曲线不可能会相交于一点无差异曲线反映效用水平。18. 边际替代率:消费者在保持相同的满足程度或维持效用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它衡量的是,从无差异曲线上的一点转移到另一点时,为保持满足程度不变,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19. 预算线:在既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用给定的收入可能购买的各种商品组合点的轨迹。有时称预算约束。其表示消费者所能购

10、买的商品 X 和商品 Y 的数量的全部组合。它的斜率等于商品 X 的价格除以商品 Y 的价格再乘以一 1。某人消费苹果与香蕉。假定 1 他的收入增加了一倍,苹果与香蕉的价格也上涨了一倍。那么,他的预算线将仍然不变。假定 2 他的收入增加了一倍,苹果与香蕉的价格不变。那么,他的预算线将向外移动,但斜率不变。假定 3 他的收入不变,苹果与香蕉的价格都增加了一倍。那么,他的预算线将向内移动,但斜率不变。假定 4,他的收入不变,苹果的价格不变而香蕉的价格增加,或者香蕉的价格不变而苹果的价格增加。那么,他的预算线将发生旋转。如果商品的价格不变,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消费预算约束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20.

11、消费者均衡: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当消费者选择商品组合获取了最大的效用满足,并将保持这种状态不变时,称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简称为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点位于预算约束线上,由预算约束线与一条无差异曲线的切点所决定。21. 替代效应:一种商品的名义价格发生变化后,将同时对商品的需求量发生两种影响。其中一种是其中一种是收入效应。另一种是当实际收入不变,仅由价格变动引起对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称为替代效应。22. 收入效应:一种商品的名义价格发生变化后,将同时对商品的需求量发生两种影响。其中一种是替代效应。另一种是当商品价格不变,仅由实际收入变动引起对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23.

12、低档物品:是指需求量与收入呈反方向变化的商品。对于低档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而且,在大多数场合,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所以,总效用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24. 正常品: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方向相同成反方向变动,即 X/Px0, X/Py0。对于正常商品价格下降所产生的替代效应为正,价格下降所产生的替代效应为负、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25. 吉芬商品:一种商品,在价格上升时需求量本应下降,却反而增加。所谓吉芬商品就是在其他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当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增加,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减少 。26. 劣等商品

13、:是指收入效应为负的商品。即当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上升时,它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反而下降;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会产生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指价格下降时,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增加,会增加对正常品的消费,反而会对劣等品的需求下降。而替代效应使消费者对劣等品的需求上升。27.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里昂惕夫生产函数):是指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假定生产过程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则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 = Min(L/U,K/V)其中,Q 表示一种产品的产量,L 和 K 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U 和 V 分别表示为固定的劳

14、动和资本的生产技术系数,它们分别表示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固定的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20.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 生产函数):用来预测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系统或大企业的生产和分析发展生产的途径的一种经济数学模型,简称生产函数。它的基本的形式为:Q = A(t)LK(, 是次方,0,1) 。式中 Y 是工业总产值,At 是综合技术水平, L 是投入的劳动力数(单位是万人或人) ,K 是投入的资本,一般指固定资产净值(单位是亿元或万元,但必须与劳动力数的单位相对应,如劳动力用万人作单位,固定资产净值就用亿元作单位), 是劳动力产出的弹性系数, 是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 , 表示随机干扰的影响,

15、1。21. 总产量 TP:是指一定的 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 TP=(L,K)22. 平均产量 AP:总产量或总产出除以一种投入品的数量所得的值。由此,劳动的平均产量定义为总产量除以劳动的投入量。23. 边际产量 MP:是指,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个单位一种生产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又称为边际产品或边际产出。24.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25. 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

16、变的条件下生产一种商品在一定产量下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其中的每一种组合比例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等产量曲线表示能够产生某一产品在某产量水平下的所有可能的(有效率的)投入品组合。26. 边际技术替代率 :是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要素的数量。通常,由于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是不完全替代的,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该要素对另外一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27.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两种生产要素相互替代的过程中,普遍地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这一现象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28. 等成本线(企业预算线 ):是在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等成本线表明了厂商进行生产的限制,即它所购买生产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