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清末黑龙江农业、农政的趋新(2)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3057946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略论清末黑龙江农业、农政的趋新(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略论清末黑龙江农业、农政的趋新(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略论清末黑龙江农业、农政的趋新(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略论清末黑龙江农业、农政的趋新(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略论清末黑龙江农业、农政的趋新(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略论清末黑龙江农业、农政的趋新(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略论清末黑龙江农业、农政的趋新(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清末清末“新政新政”时期黑龙江农业时期黑龙江农业朱吉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学院内容摘要:内容摘要:清末是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重要阶段,伴随着政府对黑龙江土地大规模的开发,因时势所趋和现实需要,农业发展中的近代化因素也随之出现。农业试验机构的兴办,近代农业技术、品种的引进和交流,新式农业工具的使用是其“趋新”的主要表现。关键词:关键词:清末 黑龙江 农业 农政 近代化Abstract: Hei LongJiang Agricultrual Development has an importment stage in the Qing Dynasty.With the Governments

2、large-scale development of land in Heilongjiang Due to trend of the times and Realities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is increasing due to factors The establishment of agricultural experiment organization Moder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he introduction and exchange of species The use of modern agric

3、ultural tools is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main performance.Keys:Qing Dynasty Heilongjiang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Administration Modernization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畸形的社会形态也影响到农业建设。但由于近代科学技术和制度的出现,我国农业又出现了许多变革,在传统之外又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同一时期黑龙江的农业虽然从总体上也呈现出这一特点,但由于其发展尚属于草创阶段,又体现出自己的特殊性。1904 年的日俄战争极大地刺激了清政府的忧

4、患意识,决定加快对东北尤其是黑龙江的开发,在大量招募垦民利用传统手段开发的同时,更多地试图引进和使用一些新式的机构、技术和工具,以此提高生产力。本文即以此为重点,特作论说。一、设立农业试验机构,发展农业教育。一、设立农业试验机构,发展农业教育。清末黑龙江农业试验机构的设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清末“新政”的实施。 “庚子之变”后,清政府也意识到了不改革则无以生存。1901 年,在以光绪皇帝的名义所颁布的诏书中指出, “世有万古不变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成法。不可变者,三纲五常如日月之照世,可变者如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以此为标志,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清末“新政”陡然兴起,而农业的改

5、革自然为题中之义。东北三省沃野千里,更是边防重地,地方政府也颇想“锐意进取” ,改变农业落后的面貌, “说者谓江省北自讷谟尔河、墨尔根以至黑、谟两河,西自毗连蒙古以至呼伦贝尔,天时尤寒,地亦硗确,似乎农业之利,可兴于东南而不能兴于西北,不知天时地利藉人力为转移” , 1P1636 决定要加快东北的开2发步伐,黑龙江的农业近代化也随之拉开帷幕。黑龙江地处边地,天气苦寒,人口稀少,因此政府开列多项优惠条件,吸引关外人口移民黑龙江。伴随着移民的增加,关内传统的旱作农耕技术在黑龙江广为传播。但由于政府财政支绌,垦民经济又极为困窘,因而清末黑龙江大部分地区的农业耕作尚十分粗放,即以农业比较发达的呼兰地区

6、而言,也是“无沟洫,无堤防,无阡陌。有耕无耘,有苗不粪,一听诸天,鹜广而荒,故其效未著”2。因此,开发民智,改良农业技术,成为黑龙江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自戊戌变法始,中国兴起了提倡农学,改良农业的热潮,各省纷纷办农会、设学堂,开办农业试验场,一时蔚然成风, “新政”开始后,此风更盛 ,黑龙江农业试验机构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兴办起来的。黑龙江农业试验机构的设置,肇端于黑龙江农业试验场。该机构系光绪三十三年(1907)奏准设立。坐落于省城南路初等小学堂,面积约二十余晌之地。按照植物的不同门类,计分十四区域,为普通、作物、工艺作物、蔬菜培养等区,分种一切植物。 “或时遣人访查外埠及本省各府、厅

7、州县之籽种苗禾,鳞集场中,比较短长,俾学生渐知土壤作物之理。 ”1P1636不久,黑龙江省又设立了农学研究所一处,以为农学研究机构,并在嫩江府、大赉厅、瑷珲厅、木兰县等设立了试验分场,黑龙江省的农业试验和科研机构均由省提学使司掌管。3据史料记载,至清末止,黑龙江设立的农业试验总场、分场及研究所大概共有 6 处。农业试验机构的设立,促进了农业教育的发端。东北农业教育的兴起与农业试验场的兴办有密切的关系。农业教育机构往往附设在农业试验场内,但黑龙江省的情况有些特殊,农林试验场附设于省南路小学学堂内,正是由于农林试验场的设立,才使该学堂变成一所初等农林职业教育学堂。3在其课程设计当中,力图把农业教育

8、、农学实验均纳入其中,“再教育造端于初等,民生莫重于实业。江省物产丰阜,腴壤云连,计惟将现设各小学注重各项实业,庶可期发达而图进步。现拟将省城初等小学,添购仪器标本,加课实业,以为各属倡导计。南路小学,地多隙圃,宜于种植,拟辟为农业试验场演习林艺,以资农学实验。 ”1 P1637农业试验机构的设置及农学教育的发端,成为黑龙江农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其农业开始由传统经验型走向近代科学兴农的道路,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黑龙江省的农民大多来自于人多地少的的关内各省,如何从有限的土地中攫取最大的生存资本是他们的“夙愿” ,他们已经习惯了延袭数千年的传统意义的集约型的“小农业” ,而黑

9、龙江省土地广袤,沃野千里,原有的耕作方式已不敷使用。 “因思江省地利之积荒,由3于民情之观望,而民情之观望,由于开垦之艰难, ”农业实验机构的设置则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垦民无所适从的尴尬处境。 “急求所以化难为易之法,仿照泰西参用火犁机器等件,以资提倡。 ”1P1636事实上,农业试验机构设立以后,其“化难为易之法” ,又何尝只有“火犁”一项,它几乎涉及了现代农业所有的要素。而且,农业试验机构的设置和农学教育的发端,也冲击了传统“小农业”的观念,开通了社会风气。农业试验场创设甫始,有些人颇不以为然, “说者谓江省农业甫有萌芽,其号为农者,于中国数千年耕种旧法尚多未习,遑云改良,”此种说法貌似有理,

10、但实际上已经全然落伍,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发展重要因素,时代早已经走上科学兴农的的道路,诚如时人所言, “然农业学堂既立,不试验何以分土性之宜。试验无场,又何以尽物理之变。矧江省东南两面,开垦过半,地极膏腴,得此场为之基础,异日土地以开辟而愈广,则农业即以试验而日精,并进兼营,其裨益于江省农业者,岂浅鲜哉。 ”1P1636 当时黑龙江各地的农业试验推广机构大力提倡农学,兴办农业教育,传播农学知识,开展技术交流与推广,破因循守旧之陋习,开讲究农学之新风,对改良农业和发展生产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二、引进国内外良种和新式技术,大力开展农业交流。二、引进国内外良种和新式技术,大力开展农

11、业交流。在其它因素不变的前提下,良种的使用和新式技术的引进是迅速提高生产力的捷径之一,黑龙江省农业试验场把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和试验作为中心任务。场长陈兆梅有云:“伏拟江省改良之法,约有消极、积极二端:一、采购江省从来未有之种子,实行试验,以辟利源;一,采取本省向著成效之种子分别试验,比较长短,罕看性质、病害,以定农家选种之趋向。 ”51909 年,该场试种的谷类有直隶八月黄,大赉厅、木兰县和兰西县的赤杆谷;高梁有大赉、肇州、巴彥、木兰、兰西等地的品种;玉蜀黍有呼兰、墨尔根、大赉、日本等地的品种;黄豆有大赉、墨尔根、呼兰、肇州等地的品种黑豆有肇州、木兰、墨尔根、呼巴彥等地的品种;园艺作物有奉天产菜

12、豆,日本产石勺柏、牛蒡、刀豆等;工艺作物有俄国甜菜、烟草,日本蕃茄,美国烟草、草棉,直隶落花生,奉天马铃薯,肇州蓝靛;果树有深州大蜜桃,日本水蜜桃,直隶实生杏、苹果树、葡萄等, “皆有成活” ;桑树有湖南的湖桑,日本的鲁菜,直隶的实生桑。3此外,还成功地进行了一些开拓性的农业技术试验。黑龙江省农林业试验场在“场内仿日本东京植物园办法设暖室一区,虽冬令可得鲜蔬,亦前黑龙江所未有也” 。P1636当时在寒冷的黑龙江省引进暖室技术,实属一大创举。为了提高土地肥力,试用窒素肥、磷酸肥。加里肥。窒素加里肥、窒素磷酸、马肥、堆肥等,成效显著。2各试验场广泛地同国内外农业试验机构建立了经常性的业务联系,互相

13、交换优良品种4和技术资料。黑龙江省农业试验场 1910 年 6 月收到广东农事试验场寄来的种籽,计有菠菜、茼子菜、芥蓝菜、下班生菜、苋菜、钮子海椒、龙牙豆、荷兰豆、麦豆、海花棉等十六种;翌年二月收到吉林农事试验场寄来的种籽二十五种,同年三月又收到奉天省农业试验场寄来的种籽一箱三十种。1910 年 5 月,收到云南省中等农业学堂编辑的实习报告二份,同时还收到奉天等地的农事试验成绩报告书。4所寄种籽也都附带种植技术说明书,供接受单位试验参考。1909 年 11 月黑龙江省农业试验场寄给吉林农事试验场籽种二十种。三、引进使用新式农业工具三、引进使用新式农业工具重视并引进新式农业工具也是这一时期黑龙江

14、农业发展的另一重大成就。工具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农业工具的每一次改进,都会使农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提高到新的水平。而对于农业尚处于初创阶段的黑龙江更是如此。对此,时任东三省总督的徐世昌深有感触,他曾经奏称“器械之利用与否,与实业发达迟速,有至切之关系焉” ,1P1639应是至理之论。黑龙江地广人稀,人均占有耕地甚多,动辄几十晌,上百晌,甚至几百晌,只是耕作手段大多非常落后, “顾土人领地开辟,率用木犁,架牛行之” 。 1P1639为了改善此种不利于耕地开垦的状况,政府作出了积极努力,引进了当时在黑龙江省尚属罕见的火犁。先是在农业试验场的试验区尝试使用, “仿照泰西参用火犁机器等件,以资提

15、倡。如省南之农林试验场,其耕垦皆用火犁,其购置悉由官费,两载经营,差著成效。1P1636囿于黑龙江财政支绌, “经费有限亦不能购机器而遍给垦户之求” ,但提高耕作水平又刻不容缓,因此地方政府多方筹划,力图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光绪三十三年(1907) ,政府与瑞丰农务公司合作,由政府出资银 22,250 两,由上海购置火犁两具,转交给瑞丰农务公司使用。并在讷谟尔河南面划出一区域,令其收价代垦,一俟著有成效,再将官本分年拨还,并续行购置,以期推广办理。经过实践, “尚属合用” 。并希望藉此举实现“此不过为提倡计耳,以江省面积之广,荒芜之多,岂官力所能普及,所期试用尽利,俾农民知其利用” 1P163

16、9的目的。除了以官商合作方式引进火犁之类的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外,地方政府还大力鼓励、扶持“外商“到黑龙江省对农业进行直接投资。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广东新会县商人陈国圻招集股本十五、六万元,申请到黑龙江省设立公司, “以为江省农业之倡” 。并购置了汤原县治下,北靠烟笛山金矿之地,东临都鲁河,西接梧桐河,南通松花江一块土地进行经营,其所用火力开荒耕割机器皆是当时比较先进的耕作农具。对此公司引进和使用近代农业工具的做法,政府进行了大力的宣传和倡导, “所望各省富商大贾,闻风兴起,皆效该商5之所为,公司愈多,荒地愈辟,举向之寒沙衰草,一变而为沃壤平畴” 。1P1639黑龙江近代农业试验机构的兴办和发展,各项农业试验推广工作的展开,近代农学技术和工具的引进,掀开了其农业发展崭新的一页,标志着黑龙江地区由传统的单纯经验型农业向近代科学农业发展,是黑龙江近代农业的开端。虽然由于时代所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内忧外患日亟,清政府自顾不暇,吏治不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