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调研汇报材料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977931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委调研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县委调研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县委调研汇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县委调研汇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县委调研汇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委调研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委调研汇报材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抓好现代设施农业抓好现代设施农业 突出文化旅游产业突出文化旅游产业全力推进青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力推进青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共青城镇委员会 青城镇人民政府(2011 年 3 月)各位领导:欢迎您们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青城调研工作。下面我就近年来全镇工作情况及今后工作打算作如下汇报:一、基本情况青城镇位于榆中县最北端,黄河南岸,总面积 138 平方公里,辖 14 个行政村 71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2.12 万,总耕地面积 1.44万亩,人均耕地 0.64 亩,青城平均海拔 1450 米,年平均气温10.2,年平均降雨量 300 毫米,无霜期 190 天。2010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3763

2、元,较上年增长 17.74%。青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优美。据史料记载,唐朝在此修筑龙沟堡(旧城),北宋仁宗年间,西夏王李元昊叛乱,时任秦州刺史的宋朝大将狄青为防止西夏入侵,凭借天然的防御工事黄河,在唐朝龙沟堡的基础上增筑了新城。因为新城东西长,南北狭,故称“一条城”或“条城”。后来为了纪念狄青,将“一条城”叫做青城。青城是水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水烟之乡”。明末清初,青城人民就发明了水烟,到了清乾隆、嘉庆、道光年间,水烟的种植、加工、销售达到了鼎盛时期,当时的水烟作坊已有 200 多家,2从业人员上万人,使青城形成了独特的水烟经济。水烟业的兴起、鼎盛,推动了古青城

3、加工业、商业、教育、文化和建筑业的发展,促进了古青城经济社会的全面繁荣。这里曾经商贾云集,人才荟萃,教育兴盛,民风淳朴,被誉为“风雅青城,仁义之乡”。青城现有文物保护单位 50 处,恢复庙宇 10 处、家祠 3 处,修复古街 5 条,发掘民俗文化 5 项,其中 2 项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青城的文物古迹有高氏祠堂、青城书院、城隍庙、罗家大院、二龙山戏楼、闯王墓和散落在古镇核心区的 49 处古民居四合院等,这些古建大多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其规模宏大,做工精美,古朴典雅,风格多样。民俗活动有西厢小调、隍爷出府、柴山、英雄武鼓、剪纸、刺绣等。自然景观有小河漂流、百年梨园、千亩稻田、东滩荷塘等

4、。土特产有水烟、青城干面、农家陈醋、西瓜、葡萄、苹果、梨等。特色饮食有青城长面、糁饭、驴肉、酸白菜、酸烂肉等。青城古镇经过千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独特的水烟文化、科举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家族文化和饮食文化。兰州四大书院之一青城书院曾培养出皇榜翰林 1 人,进士 10 人,文举 23 人,武举 51 人,秀才不计其数。2006 年我镇被省建设厅、省文物局命名为“甘肃历史文化名镇”,2007 年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0 年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近年来,我镇紧紧围绕市委“1355”工程和县委“五抓五推进”的要求,推出了“农业产

5、业化富民,文化旅游兴镇,关注民生和谐”的发展思路,走出了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3为突破口,全镇社会各项事业统筹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二、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一)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我们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始终坚持抓项目促发展,积极争取各项建设资金,切实加强项目建设工作力度,建设了一批事关民生、事关古镇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进一步夯实了古镇发展基础。近年来共建成各类项目 79 项,争取资金 2.1 亿元。特别是小城镇建设项目、小渊基金绿化项目、世行贷款项目等一批项目的建设和落实,为青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青城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后劲。(二)农业发

6、展取得实效。我们把设施农业的发展壮大作为农业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推动设施农业向出精品、创品牌上发展。着力打造日光温室、高架大棚和小区规模养殖三大农业支柱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镇设施农业总面积达 7800 亩,生猪规模养殖 143 户,存栏数达 5 万头。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渐下降,日光温室蔬菜、高架大棚西瓜、露地蔬菜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26 家,涉及水产、园艺、畜牧兽医、蔬菜、运输等方面。 “青城西瓜”已经成为全县、全市的知名品牌。(三)古镇面貌大为改观。近年来,依托小城镇建设项目,全面完成了前街、后街、直街巷、校场路和纬一路等五条道路建

7、设工程。完成了高家祠堂、罗家大院、青城书院、城隍庙、二龙山戏楼等古建修复工程。整合保护古建民居 3 院,新建二层仿古商贸4楼 1600 平方米,民居四合院 4 院。建成了青城民俗博物馆,将水烟、古家私、染织、酿造、剪纸、刺绣、黄河奇石、书画作品、传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进行收藏展览。今年年初在市县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市委党校青城旅游发展研究课题组的专家撰写了把青城打造成黄河第一名镇,推动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建议,市委书记陆武成对建议作了重要批示,我镇按照陆书记的批示,结合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检查复核,按照榆中县青城镇总体规划(2006-2020 年)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建立了文物保护档案,

8、落实了保护措施,对古镇区域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完成了五条传统街巷改造工程。(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投资 300 万元完成了 3 所小学校舍改建工程,极大改善了办学条件。深入实施“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文化站 1 个、图书室 2 个、争取农家书屋 5 个,极大丰富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计划生育工作再上新台阶,积极开展创建国家级优质服务先进县活动,环孕检率 95%以上,人口自增率控制在4以内,征收社会抚养费 20 多万元。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先后建成和维修 12 个村级卫生所,全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积极组织开展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成功举办 3 届“青城民

9、俗文化旅游节”,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工会、团委、妇联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五)“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我们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 坚持以努力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5“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为目标,结合实际,在全镇 4 个党总支和18 个党支部中扎实开展了“三争一促”、 “双培双带”、 “三级联创”、“四进农家”等主题党建活动。镇党委立足为民办实事、办好事,集中核查了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情况,全面推行公开承诺, (总)支部承诺事项 97 件,党员承诺事项 819 件,认真组织开展领导点评和群众评议,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 5 类 67 条,答复和反馈62 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10、 26 件,解决发展难题 10 个,重点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切身的利益问题,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做到了“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三、今后的工作打算2011 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一年,同时,也是围绕文化旅游,打造文化古镇,抢抓千载难逢机遇十分重要的一年。今年要全力以赴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突出项目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1)全心全意,全力以赴搞好协调服务,确保青城黄河大桥顺利施工,建成通车;(2)抓好世行贷款青城市政工程,建设蓄水池、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配套设施;(3)抓好世行贷款青城土建工程,建设

11、游客服务中心、文物保护管理用房、城门、栅门、牌廊及沿街商铺民居仿古改造工程;(4)抓好世行贷款青城古建筑保护修缮工程,包括古民居的抢救性维修、城隍庙等古建的保护与修缮;(5)建设二龙山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丰富下片群众文体6娱乐活动;(6)完成狄青广场建设;(7)结合“农家乐”建设,完成青城食府改造工程,使其成为环境一流、设施一流、服务一流、档次一流的旅游接待示范点;(8)完成校场路、直街巷、琴街巷等街巷的改造整治工程;(9)结合青城古镇生态风光需要,选对选好品种,完成苇青路、东滩水乡公路的绿化美化工程;(10)以魏家大坪土地整理项目为示范,分步完成其他四坪的整理开发工程;(11)认真实施农村危旧

12、房改造工程,改善农村住房条件;(12)加大村标准化卫生所改造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全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条件,解决农民群众就医难、看病贵问题;(13)加强监管,完成青城中学校安工程,改善办学条件;(14)完成青城等村道路硬化工程。通过项目拉动,工作推动,促进全镇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二)突出文化旅游,推进古镇建设进程。一是要紧紧抓住世行贷款项目建设的有利时机,把古镇建设与东滩发展紧密结合,紧紧围绕市委陆书记的批示和省市县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政策精神,科学策划、包装,力争把青城建设成为兰州乃至西北地区集观赏、休闲、娱乐、度假等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景区。二是逐步完善景点陈设、展馆布置,丰富旅游内

13、涵,强化安全设施,增加各景点内部的文化、娱乐设施和旅游导图、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接待能力。同时,要不断充实完善东滩水乡、大峡景区、闯王墓、小河百年生态梨园、生态农家、观赏农业、二龙山等自然旅游风景区,丰富古镇旅游资源,满足不同游客的消7费需求。完善机制制度,加强景区管理,建立健全景区管委会,加强导游管理,提高讲解水平,更新经营理念,规范经营管理,提高接待质量和服务水平。三是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进一步推升青城古镇的知名度;加强与旅行社的双向联营,吸引全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和观光农业,使青城走出甘肃,迈向全国。四是认真查漏补缺,完善制度机制,全力迎

14、接并顺利通过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检查复核,保住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块牌子。(三)突出科技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继续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暖棚养猪、舍饲养羊等优势特色产业。一是在设施农业“创品牌、出精品、上档次、增效益”上下功夫,着力打造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产出率、高商品化的品牌农业和无公害农业。二是大力推广生猪标准化养殖模式,积极支持畜禽养殖小区建设,扩大产能,促进农民增收。力争全年生猪出栏 6 万头,家禽出笼 8 万只,禽蛋产量达到 5000 公斤。三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和改革创新工作,继续通过邀请省、市、县科技专家举办科技培训班,组织学习观摩、参观考察

15、等多种形式,提高蔬菜种植、嫁接技术、土壤改良等实用技术的普及率,提升农产品质量。8四是抓好畜禽防疫工作,确保养殖业健康发展。严格监控牲畜 W、禽流感、口蹄疫、猪鸡两瘟等疫情,进一步强化兽医站功能,加强对防疫员的监督与管理,全力做好动物防疫工作。(四)突出民生工作,推进社会事业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做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长远利益的社会事业工作,促进全镇各项社会事业稳定、健康、快速发展。一是完善社会保障工作。严肃政策,严格程序,进一步加强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医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等工作。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高度关注和认真解决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二是办好惠

16、民实事。认真做好粮食直补,农机、家电、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的落实工作,让群众能直接体会到党的惠民政策的温暖。三是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水平。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工作。进一步普及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扩大覆盖面,实现农户参合的全覆盖。四是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环境。完善管理制度,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全镇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同时,及早着手,精心准备,全力做好“两基”国检迎检工作。五是加强人口计生工作。以贯彻落实国家计生委阳光计生行动规范(试行)为契机,以抓好计生常规性、基础性工作为重点,以强化村组干部、计生专干队伍规范化建设为突破口,坚持政策不松动、工作不松劲、纪律不松懈,坚决实行目标管理考核制度与村干部、村专干工资挂钩,严格落实计生政策,进一9步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切实提高计生服务质量,稳定低生育水平,实现计生工作再上新台阶。六是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环境是门面,环境是形象,环境整治作为我们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要下大力气来抓,花大功夫来做,广泛动员干部群众,在全镇扎扎实实、认认真真抓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