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视距空战的基本战法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866178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视距空战的基本战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超视距空战的基本战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超视距空战的基本战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超视距空战的基本战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超视距空战的基本战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视距空战的基本战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视距空战的基本战法(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超视距空战的基本战法超视距空战的基本战法編隊進攻性空戰基本原則(1)在兵力上要處於數量優勢,同時編成利於攻擊的隊形. (2)空戰中儘量攻擊敵長機,並分割敵僚機,使之喪失戰鬥力. (3)長機要主動攻擊敵機,僚機要時刻觀察敵長,僚機行動,掩護長機行動.如條件具備,應主動攻擊敵機,並及時報告長機. (4)長機出現彈藥耗盡,負傷,機械設備故障等情況時,僚機應主動承擔空中指揮任務. (5)退出戰鬥時,編隊應向戰區的己方一側,有地面防空火力掩護地區退出.剩餘油料較多,位置有利的飛機,應積極掩護其他飛機先行退出戰鬥. 編隊防禦性空戰基本原則(1)當雙機編隊被敵機追蹤時,應根據敵機的位置和距離,採取向外上下分

2、開的機動動作,迫使敵顧此失彼. (2)編隊其中一架被跟蹤時,其他飛機應全力實施火力掩護,努力使敵機放棄攻擊. (3)儘量用一架(雙)飛機引誘敵機,其餘飛機對敵攻擊;防禦的雙(單)機向敵機轉彎,誘使敵機跟隨,另一對己機尋找機會攻敵. (4)當敵機數量明顯多於自己編隊,或編隊失去戰鬥力的飛機較多時,應主動退出戰鬥.單機進攻性空戰基本原則(1)進入作戰空域和判明敵機已開始實施攻擊時要投掉副油箱.要不間斷地觀察敵情.要儘量減少無線電通話.在作戰地域要以更大的速度飛行. (2)在戰術上要高度重視敵人.要把對方的飛機當成最好的飛機.在攻擊前要實施目的明確的機動. (3)要盡可能從敵機尾後或下方進行攻擊.如

3、果己機機動性不及對手,應以高度優勢攻擊.當有速度較快的飛機掩護時,可減速飛行. (4)未確認敵機時不要攻擊.攻擊機動動作和射擊,發射動作要協調一致. (5)遵守戰鬥紀律,要有全局意識和犧牲精神.單機防禦性空戰基本原則(1)發現己機處於被動時,要迅速採取果斷動作,擺脫敵機追蹤和導彈攻擊.當有更快速或更高位置的飛機掩護時,可減速飛行,以獲得同伴支援. (2)要注意來自太陽方向的敵人.不要讓敵人尾隨.敵機位於己機尾後時,要向敵機方向做“ S “減速機動. (3)任何防禦的目的是擺脫敵人轉入進攻.要識別並預測敵人的攻擊意圖,並準備隨時轉入攻擊. (4)如果投不掉副油箱就應立即離開交戰空域;雙機編隊中若

4、被擊落一架,另一架應及時退出戰鬥. (5)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若己機低空性能優越,要充分利用之盡且與敵在低空周旋並適時退出戰鬥.戰鬥機性能差距是現實,但空戰局面不是性能差距的簡單推導,否則戰爭早消亡了.戰術能在相當程度上杭衡技術,戰場上也幾乎不存在純教科書式的單機對抗.下麵請專家結合不同機型的情況介紹超視距空戰基本戰術,以期能對空戰實際情形有所感受,並體會到敵人的思路和己之對策.空戰分進攻性空戰和防禦性空戰兩種基本類型,有不同的戰術原則.理解這些原則是瞭解空戰戰術的基礎.空戰隊形目前各國第三代戰鬥機主要採用雙機(四機)雷達跟進隊形,雙機密集隊形,雙機橄欖形編隊,三機防禦和支援隊形等.雙(四)

5、機雷達跟進隊形此隊形多用於中距空戰和偵察,搜索和警戒範圍較大,靈活性強,便於相互策應和掩護.各機型運用這一隊形特徵不同.F-15:距離 20 千米,高度差 600 米,觀察角 010.F-16:距離 1520 千米,高度差0600 米,四機編隊時,機組內保持防禦隊形.“幻影“2000:距離2030 千米(一般是 25 千米),高度差 6 001000 米(一般是 600 米),間隔 38 千米.這種隊形屬大間隔,大距離隊形,發現目標後可迅速調整變換,迅速轉向目標.雙機密集隊形此隊形是相對於中距戰中的雷達編隊隊形而言,不是傳統意義的密集隊形.這是 F-16 在超視距接敵中使用的主要隊形,主要用於

6、二對一,二對二的對抗.雙機橫向間隔 4 千米以內,前後距離保持在 1 千米以內,高度差 0200 米.雙機橄欖形隊形這是 F-15,“幻影“2000 的主要隊形.通過雙機相互對向和背向盤旋保持隊形和逐步前進,高度差 6002000 米,各機的盤旋環形航線相互銜接,基本上構成一個不規則的橄欖形,F-15 的半徑為 920 千米,“幻影“2000 為 818 千米.盤旋期間,始終保持一架機頭朝向敵機,一架背向敵機,不斷互相轉換,保持攻擊和防衛的連續性.其中對向飛行距離較短,多在 10 20 千米,一般不超過 20 秒,以保持編隊不斷前進.前位機在距目標 2540 千米便轉彎回頭,以便及時回避威脅及

7、誘敵深入.隨著雙方距離不斷接近,雙機輪番進入對向敵機的頻率增加.三機防禦和支援隊形此隊形主要用於戰術進攻,是美空軍常用的三機戰術隊形,編隊的間隔,距離不大於 5 千米,最小 800 米,雙機置前配置為防禦隊形,置後配置為支援隊形,各單機間插空佈局,具有較大的戰術空間.三點前後相守,左右交聯,進攻點多,隊形變換靈活.各階段戰術要點 中遠距空戰過程一般經過目標搜索與識別,接敵,攻擊三個階段,也有搜索完了直接發射遠程導彈攻擊的.第一階段,F-15,F-16 除了用機載雷達和電子光學設備對目標進行識別,通常還出動兩架飛機對目標進行監視.其中一架飛機以最大速度從目標附近飛過,進行目視識別,並將目標資訊傳

8、給另一架飛機,由另一架攻擊.特殊情況下(如無遠距雷達監控,雙機不宜疏開),雙機要么直接攻擊未被識別目標,要麼接近目標目視觀察,然後攻擊. 接敵和攻擊階段在中遠距空戰中是個統一的過程.飛行員在接敵的同時進行機動,佔據有利位置.鎖定目標後,機載雷達轉入“自動“狀態,並向電腦傳遞必要數據,計算使用武器的各項指數.在接敵過程中,飛機通常以大俯仰角進入射擊區.滿足必要條件後,發射導彈. 以雙機以上編隊行動時,F-15,F-16 通常分成突擊編隊和掩護編隊,按高度向縱深沿正面疏開.突擊編隊位於佯動編隊的前面或後面,距離通常為 20005000 米. “幻影“2000 的中距戰比較注重通過相互間密切策應和掩

9、護,創造中距攻擊條件.它的中距戰術分三種態勢.主動態勢下直接攻擊“幻影“2000 雙機保持跟蹤隊形,前後距離約 4 千米,從約 110 千米外與機載雷達性能稍遜的目標機雙機正對頭或斜對頭接敵,速度550650 千米小時,目標機雙機保持密集隊形.“幻影“2000 雙機加速到 0.9 馬赫,以 240 千米小時速度差,600900 米負高度差接敵.距離目標機 3774 千米時,“幻影“2000 鎖定目標機雙機,同時實施中距導彈攻擊,然後進入近距實施格鬥.均衡態勢下機動攻擊“幻影“2000 雙機與機載雷達性能相近的目標機雙機正對頭或斜對頭互相接近.雙方同時發現對方時一般距離 7080 千米,“幻影“

10、2000在距目標機約 56 千米危險空域之外實施“對向“和“背向“監控警戒戰術,伺機接敵並實施中距攻擊.被動態勢下伺機攻擊“幻影“2000 雙機保持防禦隊形與機載雷達性能較優的敵機雙機正對頭或斜對頭接近,敵機在距離 7080 千米時首先發現“幻影“ 2000並迅速占位,“幻影“2000 也獲得機載威脅告警系統或地面引導單位及空中預警機的提示後,迅速變換成球狀編隊接敵,實施“對向“和“背向“監控警戒戰術,並逐步加快“對向“與“背向“轉換頻率,造成敵機連續丟失目標.當接近至 4050 千米時,“幻影“2000 雙機同時“對向“加速接敵,集中力量攻擊威脅較大的一架,然後再攻擊另一架目標機.雙機編隊攻

11、擊戰術 雙機編隊在中遠距空戰中的戰術主要有:直接攻擊,鉗形攻擊,釜底攻擊,水準疏開,垂直疏開,組合疏開等.直接攻擊在攻擊機與目標相向或同航向飛行時,使用導彈攻擊.當目標處於中空或高空時,攻擊機在目標探測距離和導彈最大發射距離方面占較大優勢,可在空中或地面指揮所指揮下進行攻擊.如條件允許,攻擊機可以 10002000 米的負高度差進入目標前半球或後半球,當機載雷達探測並識別目標後發射導彈.攻擊前通常打開電子戰設備干擾對方,防止其進行攻擊,而後飛機在上仰時以最大允許發射距離發射導彈.鉗形攻擊是指利用兩個編隊從不同方向(側面)同時攻擊目標.如果對方發現一個編隊並向其轉彎,另一個編隊即可佔據有利戰術位

12、置對目標進行尾後攻擊.此時,地面或空中指揮所對飛機進行引導,並觀察空中情況和協調各型飛機的行動.其中有兩種典型情況. 一是側冀遷回,占位攻擊.雙機保持跟進隊形從 70 千米外接敵,高度大約在 48009200 米,速度 8001000 千米小時,目標機高度36009500 米.距離 4060 千米發現目標機,距離 3040 千米時前位長機向一側反轉誘敵,後位僚機接敵併發射中距導彈,長機再反轉進入攻擊.若僚機攻擊前被目標機鎖定,則僚機實施反轉誘敵,由長機轉入攻擊.二是雙向迂回,左右夾擊.雙機保持跟進隊形,高度 48009200 米,速度 8001000 千米小時.距離 3060 千米雷達發現目標

13、機,1540 千米鎖定,雙機同時向兩側分開,並反轉遷回,再回頭對目標機實施包抄夾擊.釜底攻擊是 F-15,F-16 等型機混合編隊進行空戰的主要戰術,經常與“鉗形攻擊“組合使用,適用於中隊以上編隊空戰.在空中預警機發現目標後,F-16 雙機立即機動至目標側翼,並進行防禦機動,吸引對方,迫使對方中隊進行雙機水準疏開,其中對方一個雙機編隊跟蹤 F-16 雙機,而後 F-15 雙機投入戰鬥,對?F-16 雙機在低空從相反方向投入戰鬥,與 F-15 形成“鉗形攻擊“.如果隱蔽攻擊失敗,F-16 將吸引對方跟蹤,並展開近距空戰.遠處的 F-15 在情況適宜時,有選擇地發射中距導彈攻擊.水準疏開在低空空戰

14、和條件不允許進行垂直機動時使用.其要領是數架或雙架飛機同時施放有源干擾,並按預定角度沿水平面脫離原航線向兩側做修正轉彎.完成疏開後,繼續接近目標,使敵無法發揮導彈發射的距離優勢,同時可保障攻擊編隊順利進入導彈的有效發射距離,向目標轉彎後,先敵實施發射. 戰鬥開始前,為達成攻擊的隱蔽性,戰鬥機雙機須編成密集梯隊戰鬥隊形,前後距離 200 米以內,左右間隔 100 米以內.當與目標距離達到 6065 千米(約為最大探測距離的 70%)時,敵雷達進入自動跟蹤狀態,編隊立即改變隊形.當發現在捕捉到目標的同時也被敵雷達截獲時,飛行員立即施放干擾 1520 秒,而後以 3045的角度脫離原航線,向兩側做修

15、正轉彎,並直飛 6070 秒.直飛時間取決於修正轉彎的角度,角度越大,直飛時間越短.直飛過程中為防止目標脫離雷達跟蹤區域,飛行員應儘量縮小角度,修正自己的位置. 這些機動動作可最大限度縮短對方導彈發射距離,破壞其雷達自動跟蹤,迫使其重新判斷形勢,重新定位和鎖定目標,重新準備導彈發射.即便對方雙機編隊長機雷達鎖定沒有被破壞,從發現己方雙機疏開到重新定位也需要 5060 秒.利用此間隙,己方雙機可進入導彈的有效發射距離,向對方轉彎,並根據情況做如下選擇:雙機同時對對方實施攻擊;長機對對方實施攻擊,僚機對長機進行保障,或相反.假如己方雙機完成疏開後,長機仍處於對方雷達鎖定之中,長機應在轉向目標後,重

16、新施放干擾,掩護僚機對對方實施導彈突擊.假如僚機處於對方雷達鎖定之中,僚機進行保障,長機對對方實施導彈突擊. 如果疏開後己方雙機仍無法脫離對方干擾扇面,機載搜索雷達將受到極大影響,突擊飛機應使用光學瞄準具和紅外導彈.紅外定位器發現目標距離短,開始時易丟失目標.這時另一架飛機應使用雷達搜索,並利用遙控密碼通信提供目標指示,減少突擊飛機的搜索時間.垂直疏開這是梯次配置的戰鬥機編隊在接近目標過程中,以垂直方式疏開的戰術動作,可先敵發射導彈和破壞對方導彈引導.該動作適用於中高空小編隊空戰,既可在進入導彈發射區域前使用,也可在剛進入時使用.機載雷達發現目標後,編隊以密集隊形接敵.達到鎖定目標距離時(5560 千米),雙機開始施放干擾,完成“垂直疏開“動作.具體方法是:長機開加力,以 0.9 馬赫的速度爬升到適宜高度,僚機高度下降 500米.“垂直疏開“戰術動作可以取得三個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