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清代讲义01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858641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6.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史--清代讲义01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清代讲义01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清代讲义01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清代讲义01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清代讲义01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清代讲义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清代讲义0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编 清代文学 概 说公元 1644 年至 1911 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清朝时期。清是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满族的政权,它实际上与明朝并存了一段时间,当时的势力 范围只不过是在山海关以北地区。1644 年当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明王朝瓦解后, 清人大举入关,才正式开始了清朝时期。清朝政治有以下几方面特点值得注意,第一是自始至终存在着民族矛盾。作为一个少 数民族政权,除了军事之外,其它各方面都落后于汉人,加上清政府在全国的统治是在经 过残酷的杀戮以后才建立起来的,所以,汉人与清政府之间的矛盾始终都没有消除,这种 矛盾在清初和清末表现得尤其突出。作为被统治的汉人来说,他们总要寻找机

2、会来反抗清 政府,或通过其他形式发泄心中的不满;作为清朝统治者来说,他们总对汉人保持着高度 的警惕,怀疑汉人的言行。由此也就产生了清朝政治的第二个特点,即它对文化实行的高 压禁锢政策。这主要是通过文字狱、禁止和销毁书籍以及科举考试等进行的。在清朝历史 上,大大小小的文字狱不下数百起,动辄杀人数十,株连数百。这些文字狱的起因往往都 是清朝统治者怀疑文人的作品中有反清思想,例如著名的明史案、沈天甫案、戴名世南 山集案、汪静祺案、吕留良、曾静之案等。清政府想以此来恐吓威慑文人在文化领域里 的反抗情绪。与此同时,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维护政权的稳定,将一些他们认为有 负面作用的书籍销毁或改动。 四库

3、全书的编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把“辞 含激忿,意存感慨”的异端书籍清理出来,集中加以销毁。为了从根本上消除对政权的隐 患,清朝政府继续沿用了明朝政府的办法,以孔孟思想和程朱理学为内容,实行科举考试, 以孔孟思想和理学来禁锢束缚人们的思想,以八股文来吸引人们参加考试,毒害人们的心 灵。以上两个方面对清代文学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清代文学中各种样式、各种体裁最为 完备,而且都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它集封建文学发展之大成,乃是三千年古代文学的 一个光辉总结。清代文学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小说、戏曲、诗歌、散文、词等,都有值得 称道的作品。清代的长篇小说在清代文学中成就是最高的, 红楼梦 、 儒林

4、外史为代表 的长篇小说,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典范。清代长篇小说的题材非常丰富,因此而形成了清 代小说的多种类型,有历史小说、家庭小说、志怪小说,武侠小说等。清代小说的类型虽 多,但也表现出一些共性。首先,描写婚姻爱情的小说占了很大的比重。清代的才子佳人 小说盛行一时,可说是这一特点的典型例证。这一特点同样表现在其他小说中,例如红 楼梦等。其次,反映科举制度是清代小说的一个重要内容。科举作为清代知识分子的主 要出路,自然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中心。这在清代的小说中有不同的反映,一种是从正面 来反映,表现知识分子“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人生理想。大量的才子佳人小说可 作为这方面的代表。另一种则是从反

5、面来批判或表现科举制度的问题, 儒林外史是这方 面的代表。清代的剧坛也是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这是因其社会、政治及文化思想的复 杂性所决定。这时既有传统的传奇、杂剧,又有京剧及其他地方戏,还有从西方输入的 “文明剧” 。清代的传奇继明代之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涌现了桃花扇 、 长生殿等优秀作品。从数量来说,清代传奇留存下来的是最多的,但是,也应该看到,中国古代戏 曲的衰落也正是从清代开始的。也不能不看到,从元代以后,诗词这样的传统文学由于本 身的僵化,缺乏创造性,尽管文人们还乐此不疲,终究失去了唐宋诗歌的那种活力,清代 诗歌和词也是如此。清代文学是中国新旧两种文学的一个交叉点。旧的文学及其形式

6、在取得成功的同时, 逐渐在发挥殆尽中趋于消亡,新的文学及其形式却正在发展成长。所以,清代的两百多年, 文学上成就最多,变动也最大。 top第一章 聊斋志异我国文言小说自魏晋南北朝盛行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作品,但大部分作品,为志怪, 既平实而乏文采,其传奇,又多托往事而避近闻,拟古却远不逮,更无独创可言。而蒲松 龄的聊斋志异 “虽亦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曲,叙次井 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 (鲁迅中 国小说史略 ) 。用唐人传奇法来写志怪,使我国文言小说的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第一节 蒲松龄的生平创作蒲松龄(16401715) ,字

7、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以其斋号称聊斋先 生,淄川(今山东淄博)人。他出身于一个热衷科举的家庭,少时颇有文名,但科场始终 不如意,一直考到六十余岁,也未能得第。为了谋生,他一面应考,一面做私塾教师,时 间长达四十年。蒲松龄一生著述丰富,有诗词文章、戏曲小说、俚曲、杂著等。成就最高、 影响最大的是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实际上是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用文言写成,收 集了近五百篇作品,此书是作者几乎花费毕生精力写成的,前后共达到 40 多年。书中的故 事来源有:前代小说或笔记的改编、亲友所提供和自己的经历和见闻,但更多的是作者的 虚构。聊斋志异流传至今的版本有:一是乾隆十六年(1751)历城张

8、希杰据济南朱氏殿 春亭抄本过录的铸雪斋抄本,为较完整的抄本。存目四百八十八篇,有目无文十四篇,实 存四百七十四篇。二是乾隆三十一年(1766)赵起杲所刻的青柯亭本,是目前所存最早的 印本,共十六卷,成为此后通行本之底本。三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上海中华书局编辑出 版的张友鹤辑校的“三会(会校会注会评) ”本,收入四百九十余篇,采录宏富,是目前较 完备的本子。第二节 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一、写作原因作者自称:“集腋成裘,妄续幽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 悲矣!” (聊斋志异自序 ) 。王士禛为聊斋志异题辞云:“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 语,爱听秋坟鬼唱时。 ”

9、余集在聊斋志异序中说:“世固有服声被色,俨然人类;叩其所藏,有鬼蜮之不 足比,而豺虎之难与方者,下堂见虿,出门触蜂,纷纷沓沓,莫可穷诘。惜无禹鼎铸其情 状,镯镂决其阴霾,不得已而涉想于杳冥荒怪之域。以为异类有情,或者尚堪晤对;鬼谋 虽远,庶其警彼贪淫。呜呼!先生之志荒,而先生之心苦矣!”二、作品内容聊斋志异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形式的作品:一种主要采用史传文学及唐人传奇的体 制,以人物生平遭遇为中心,有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篇幅比较长, 。一 种以记事为中心,多描绘一个场面或记述某些事件,情节简单,篇幅适中,受古代记事散 文影响较明显。一种则是保留魏晋“残丛小语”的形式,多为偶记琐闻,

10、写法亦属粗陈梗 概,一鳞片爪,故篇幅短小,但其中亦不乏寓意深刻之作。其中第一类作品成就最大。蒲松龄由于科举失意,长期为官宦人家私塾教师,这对聊斋志异创作的影响是至 关重要的。因此,对科举制的抨击与批判,反映了科举的弊端是聊斋志异的一个主要 内容。作品一方面揭露考场的腐败不公,讽刺考官的不学无术,认为考官“心盲或目瞽” (如司文郎 、 王子安等) ,另一方面又反映了考生灵魂被扭曲的情况(如叶生 、 胡四娘等) 。由于蒲松龄身居下层,深知民间疾苦,所以聊斋志异中有许多揭露黑暗之作,如 席方平 ,通过“冥间”一件冤狱的处理过程,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现实社会中封建官府的 暗无天日,和人民的含冤莫伸。还有促

11、织 、 窦氏 、 向杲等等,这些作品表现了蒲 松龄对黑暗势力的痛恨,也表现了他的正义感。蒲松龄对爱情的美好向往,促使他写作了许多表现婚姻爱情的作品。如娇娜 、 婴 宁 、 青凤 、 黄英等。在这一类作品里,女主角往往集年轻、美丽、聪明、活泼、温 柔于一身,更多的或是青春貌美的花妖,或是情操高尚、才识过人的狐魅。她们扮演主动 追求爱情的角色。男主人公则往往是潦倒、不得志的中下层书生。这些作品都强调了平等 自由的爱情,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理”与“礼” 。这除了作为现实的一种补偿之外,其中 还蕴含对两性关系的思索。这一类作品是聊斋志异中最动人的篇章。我们也应看到, 聊斋志异思想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12、有的作品对某些野蛮、阴暗 的现象颇感兴趣,如犬奸 ;有的则宣扬陈腐的礼教,如耿十八 、 金生色等,都对 妇女不能守节大加鞭挞,认为她们活该受罪。这种复杂性的出现,或许与作者思想复杂、题材来源丰富以及创作期之漫长有关。第三节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聊斋志异在艺术上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所已经达到和能够达到的最高水 平。一是采用传奇的方法来志怪。传统的志怪小说,大抵叙述鬼神怪异之事,篇幅短小又仅 “粗陈梗概” ,语言简约而显露不出文采。而唐代的传奇小说则“叙述宛转,文辞华艳” , 小说的主体是人间人事人情人态。蒲松龄借用传奇的特长,来写花妖狐魅,使小说内容精 彩且充实,情节离奇而生动,展现出极其迷

13、幻曲折的色彩。二是情节委曲,叙次井然。作者反对“硬铺直陈” ,加之写的是花妖鬼狐之事,便于驰 骋想象,所以许多作品情节怪异谲诡,变幻莫测,极尽腾挪跌宕之能事。同时,它们也有 自身的逻辑性,合乎人情物理。三是描写丰美,形象生动。较之以前的文言小说,作品加重了对人物环境、行动状况、 心理表现等方面的描写。如:连琐开头便写杨于畏“斋临旷野,墙外多古墓,夜闻白 杨萧萧,声如涛涌。 ”为鬼女连琐的出场设置了阴森的环境。 红玉写红玉初见冯相如: “一夜,相如坐月下,忽见东邻女自墙上来窥。视之,美。近之,微笑。招以手,不来亦 不去。固请之,乃梯而过,遂共寝处。 ”生动地表现了两情相悦的情景。四是语言精炼,词

14、汇丰富,句式富于变化。如婴宁中,写婴宁爱笑,就用了“笑 容可掬” 、 “嗤嗤笑不已” 、 “笑不可遏” 、 “复笑不可仰视” 、 “大笑” 、 “笑声始纵” 、 “狂笑欲 堕” 、 “且下且笑” 、 “微笑而止” 、 “室中吃吃皆婴宁笑声” 、 “浓笑不顾” 、 “孜孜憨笑” 、 “笑 处嫣然” 、 “笑极不能俯仰” 、 “放声大笑,满室妇女为之粲然” ,总共不下二十余处,但无一 处相同,各有特色,且符合不同的情境。聊斋志异将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从此以后,文言小说就 雄风难再了。 聊斋志异之后,虽有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等,但已难成气候。第四节 聊斋志异的影响聊斋志异一问世,就

15、风行天下,翻刻本竞相出现,相继出现了注释本、评点本, 成为小说中的畅销书。文言小说也因此出现了再度蔚兴的局面。这时产生的一大批文言小 说专集中,沈起凤的谐铎 、和邦额的夜谭随录 、浩歌子的萤窗异草等是传奇体 为主的笔记小说,大都作品都是模仿聊斋志异之作。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水平 都不及聊斋志异 。而志怪体为主的笔记小说,则以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影响最大。 阅微草堂笔记全书共一千一百余则,其成就主要如鲁迅所说:“隽思妙语,时足解颐; 间杂考辨,亦有灼见” (中国小说史略 ) 。尽管如此, 阅微草堂笔记在内容上不可与聊斋志异相比,体制上又与聊斋志异抗衡,其价值显然不可与聊斋志异相提 并论。阅微草

16、堂笔记与聊斋志异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一是体制上,反对聊斋志异在传统的志怪小说中,用“描写委曲”的笔墨,广泛 反映社会生活。而是努力模仿汉晋笔记小说, “尚质黜华” ,记事简要,多做议论,要求回 到古代笔记小说的水平上。二是内容上不同于聊斋志异是通过志怪反映现实生活,寄 托作者孤愤,它记述见闻,是要“不乖于风教” , “有益于劝惩” 。top第二章 儒林外史鲁迅说:“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 慼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中国小说史略 ) 。吴敬梓的 儒林外史 ,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长篇讽刺小说。第一节 吴敬梓的生平及其创作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吴敬梓(17011754) ,字敏轩,一字文木,自称 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