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267580 上传时间:2017-08-17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8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整理【学习目标】本章主要介绍有关统计数据整理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据整理的含义及其重要性、数据整理的内容、数据分组的意义、分组的类型和方法、经济统计中的常用分类、分配数列的含义和类型、一些分配数列中的概念、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统计表的构成和编制、各种统计图的绘制等,这些内容对以后学习统计数据的描述有着重要的作用。学习时要求掌握统计数据整理的最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主要的整理操作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统计原始数据编制相应的分配数列,并能根据所编制的数列编制恰当的统计表和绘制适当的统计图。【重点难点】1数据整理的内容2数据分组的类型和方法3经济统计中的常用分类4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

2、5统计表的编制6各种统计图的绘制【学习内容】第一节统计整理的意义和内容一、统计数据整理的意义统计数据整理,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与要求,将调查所得到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分类、汇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得出能够反映总体综合特征的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大量数据收集上来以后,并不能直接用来分析,因为这些数据间的差异仍然体现为一种原始的无序的状态,只有经过整理后我们才能找出现象的规律性。例如,通过人口普查,可以取得每个人的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等个体资料,这仅说明单个人的具体情况,然而,通过对普查人口资料的整理,就可以得到全国及各地区的2人口总数、人口性别结构、民族构成、年龄结构

3、等反映全国人口综合特征的统计资料,达到对全国人口的全面、系统的认识。统计数据的整理工作在统计工作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实现了从调查得到的大量个别单位的标志表现向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指标数值的过渡,是人们对社会经济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连接点。同时,统计整理又是统计分析的前提,如果不对统计资料进行整理,就得不到必要的统计分组和变量数列,也得不到科学合理的统计图表,就无法计算统计分析指标,也就谈不上进一步的统计分析了。可见,统计数据整理既是统计调查的继续和深化,同时又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和前提,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如果这一步工作搞不好,将会使调查来的丰富、完备的资料失去价值,从而也不能达到

4、统计工作的目的和完成统计工作的任务。二、统计数据整理的内容统计数据整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统计数据的预处理调查资料的审核为了确保统计工作的质量,在统计调查资料汇总整理前,首先要做好原始资料的审核和检查工作。因为资料一经汇总,原始资料中的差错就会被掩盖起来,会影响到整个统计工作的质量,故在整理之前必须对调查资料作严格审查。对原始资料的审核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及时性审核资料的及时性,是检查资料是否符合调查方案规定的时间以及资料是否按规定的时间报送等。任何单位的资料不能及时取得,都将会影响整个统计工作的进程,对于某些时效性较强的问题,如果统计数据过于滞后,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2完整

5、性审核资料的完整性,一是检查调查表是否都已收齐;二是要检查调查表中所填写的项目有无遗漏,是否齐全等。对于不完整的资料,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补救,避免出现大的数据偏差。3正确性审核资料是否正确是审核资料的重点。审核办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逻辑检查法。即检查调查资料各项目之间的关系是否合乎逻辑,有无不合理或相互矛盾的现象。例如,人口调查中,少年儿童年龄段的居民不应有婚姻情况,人口数量不应小于家庭户数;工业调查中,工业总产值应大于工业净产值,全年产值应大于每个季度的产值,等等。二是计算检查法。即检查资料的统计口径和范围、3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是否符合要求;统计数字有无差错;有关指标间的平衡关系是否得到

6、保持等。例如,审核中要注意各单项之和是否等于小计,小计之和是否等于合计,各横行纵栏的合计有无错误等。通过审核发现错误以后,要分别不同情况及时纠正和处理。对弄虚作假、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要按统计法严肃处理。统计资料的审核是一项严肃细致的工作,一定要认真对待,不可草率从事。(二)统计数据的分组和汇总这是整个统计整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如何对调查资料进行科学分组,我们将在本章第二节中详细介绍。按分组要求进行汇总,即通过计算机或手工将原始资料的各种标志值汇总、计量,得出总体指标。统计汇总有逐级汇总和集中汇总两种基本组织形式。(三)编制统计表和绘制统计图根据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统计分析的要求,将总

7、体有关数量关系编制在一张表上,就形成了统计表,统计表使统计资料的表现更加明白、清晰。统计图是表现统计资料的另一种更直观、更形象的手段。有关统计表和统计图的详细内容,我们将在本章第四节中介绍。第二节统计分组一、统计数据分组的涵义统计分组是按照某种标志将统计总体划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总体的组成部分称为“组” 。统计分组的基本作用,在于使数据资料条理化。合理的分组将总体划分为组间差异较大、组内差异较小或没有差异的若干部分,这就便于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例如,在人口统计中,我们除了掌握全部人口的总数量外,还要按照性别、年龄、民族等标志把人口总体区分为各种不同的组,汇总计算各组的各种标志值,来

8、丰富、完善我们对人口总体的认识。统计分组可以反映总体的分布特征,说明总体的结构,使我们对总体的认识深化,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统计分组在整个统计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统计整理的基础,而且是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二、统计数据分组的类型(一)字符型分组和数值型分组1字符型分组4字符型分组是指选择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作为分组标志进行分组,并在该品质标志的变异范围内划定各组的界限,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的组成部分。例如,人口按性别、民族、职业、文化程度等分组;企业按所有制形式、隶属关系、地区、规模等分组都是字符型分组。2数值型分组数值型分组是指选择反映事物数量差异的数量标志作

9、为分组标志进行分组,在数量标志的差异范围内划定各组界限,从而将总体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个组成部分。如企业按职工人数、计划完成百分比、资金利税率分组;学生按身高或学习成绩分组;职工按工资、年龄分组等等,都是按数量标志分组。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确定各组的数量差别,而是通过数量变化来区分各组的不同类型和性质。(二)简单分组、复合分组和分组体系在统计整理中,为了全面认识被研究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常常需要运用多个分组标志对总体进行分组,形成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统计分组体系。统计分组体系有平行分组体系和复合分组体系两种重要形式。1简单分组与平行分组体系对总体只按一个分组标志进行分组称为简单分

10、组。简单分组只反映现象在某一标志特征方面的差异情况。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分别进行简单分组,平行排列起来,即成为平行分组体系。例如,对国民收入积累额的研究,可以进行以下平行分组,形成分组体系。国民收入积累额(1)按用途分:生产性非生产性(2)按性质分: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平行分组体系中,各个分组都是彼此独立的,没有相互包含关系。它们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形成对总体全貌的完整认识。2复合分组与复合分组体系对同一个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重叠或交叉起来进行分组,叫复合分组。复合分组的结果即形成复合分组体系。5按多个标志分组和分组的层叠(或交叉)形成是复合分组体系的两个基本特点。具体地说,复合

11、分组就是先按某一主要标志将总体分为若干组,再按其他有关辅助标志,对各组进行更细的分组,从而形成一种具有许多层次的分组组合形式。例如,对国民收入积累额的研究,可以作如下复合分组:国民收入积累额:按用途分按性质分固定资产生产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非生产性流动资产通过复合分组,可以从多角度对现象总体内部差别进行描述,反映问题全面深入。进行复合分组时,首先应合理安排好各个分组标志的主次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分组层次。这样,才能做到主次分明,层次清楚。另外,分组标志不宜太多,因为复合分组体系的总组数是各分组标志所分组的乘积,每增加一个分组标志,就会增加一个分组层次,组数也会成倍增加,从而使资料显得冗长、繁琐。

12、一般以两个分组标志为宜,最多不要超过三个分组标志层叠分组。在实际工作中,平行分组体系和复合分组体系常常是结合运用的。三 、统计分组的原则和方法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的界限,它们不仅直接影响统计分组的科学性和统计资料整理的准确性,而且也影响统计分组结果的真实性。(一)统计数据分组的原则科学的统计分组,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1必须坚持组内统计资料的同质性和组间资料的差异性,这是统计分组的一个基本原则。2必须遵循穷举性和互斥性原则。所谓穷举性,是指每一个总体单位都能归到某一组;而互斥性是指每一个总体单位只能归属于一组,不能同时归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二)分组标志的选择正确地

13、选择分组标志是统计分组的核心。6分组标志就是作为分组依据的标志。分组标志一经选定,就突出了总体在此标志下的性质差异,同时也将总体在其他标志下的性质差异给掩盖了。分组标志选择的是否恰当,关系到能否正确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对同一总体采用不同的标志分组,其结果也不相同。如果分组标志选择不恰当,不但不能显示出所研究总体的基本特征,而且可能歪曲事物的本来面目,得出错误的结论。分组标志的选择应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结合现象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选择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特征或主要特征的标志分组。(三)分组界限的划分分组标志确定以后,区分各组性质差别界限是十分重要的,各组之间界限的划分正确

14、与否,直接影响统计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对于字符型分组,各组之间界限的划分在许多情况下是比较简单的,作为分组标志的品质标志一经确定,组的名称和组数也就确定了,不存在组与组之间界限难以划分的困难。如人的性别、民族分组等。但有些品质标志的涵义抽象繁杂,各组间性质差异不太明确,从这一组到另一组存在各种过渡状况,边缘不清,这种分组比较复杂。例如,国民经济的行业分类中,由于各部门都是在社会分工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工业首先从农业中分离出来,随后又从工业中分离出来了一些其他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因此,工业与农业,工业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之间也必然存在着一些过渡形态。这些过

15、渡状态是划归工业,还是划归其他物质生产部门,就是一个很复杂的物质分类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使这些复杂的分类在全国有个统一的分类标准,国家统计局及中央有关部门,统一制定有关各种分类目录与规定标准,如国民经济分类目录 、 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 、 工业部门分类目录 、 工业产品目录等等,供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分类时使用。完善统计分类目录,做到分类标准化是统计工作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数值型分组,由于作为分组标志的数量标志的变异表现为许多不同的变量值,这些单个的变量值只能反映现象数量上的差异,不能明确地反映现象性质上的区别,达不到统计研究的目的,因此分组的关键是掌握决定事物质的差异的数量界限

16、。划分数量界限时,通常要考虑到每组的数量界限与事物本质特征的联系,以及进一步计算分析的需要,一般来说,组数不宜太多或太少,太多或太少均不能反映被研究对象的特点。关于这方面的具体划分办法,将在本章第三节中作详细介绍。四、社会经济统计中的常用分类(一)经济类型分类7经济类型分类是以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和国家的有关法规作为划分的依据,我国国家统计局 1998 年 9 月新颁布的关于统计上划分经济成分的规定中,为了反映我国经济中所有制成分的构成情况,为宏观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将我国国民经济的所有制构成类型划分为两大类五小类。1公有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2非公有经济(包括私有经济、港澳台经济和外商经济) 。其中,公有经济是指资产归国家或公民集体所有的经济成分,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国有经济是指资产归国家所有的经济成分;集体经济是指资产归公民集体所有的经济成分。非公有经济是指资产归我国内地公民私人所有或归外商、港澳台商所有的经济成分,包括私有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