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活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538038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究活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深究活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深究活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深究活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深究活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究活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究活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究活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深究活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 整合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为了能更好地完成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普遍应用,本文对初中数学和多媒体整合途径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了反思和探析。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途径和核心,也是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教学的优势,并恰到好处地融合现代化教学模式呢?美国著名教育学者认为:“网络化教育是各国 21 世纪教育的重要手段。”可见,运用网络化教学手段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体系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技术结

2、晶具有三维演示、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模拟事物形成过程的特点,集各类直观教学的优点,又能突破局限性。在教学方法上,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不拘一格的特点。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数学教学可以把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愉快教学和视听强化教学等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教学目的。在教学形式上,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在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同时,加上教师的精讲与启发,再结合学生的质疑、问难和讨论,使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和仔细观察,从而得出正确结论,改变了过去那种光靠教师“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成

3、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那么,如何活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充分发挥其优势,以达到活化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呢?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现采撷其中点滴供大家探讨。一、创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人们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这必然激活和加速学生的认知活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情境不受时空的限制,再现于学生眼前,它集画面、声音等于一体,动态演示与静态画面相结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从网络中选择学生熟悉的数学问题课堂教学中要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参

4、与度,首先,要以知识的魅力吸引学生。建构主义教学论原则明确地提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学习者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才有可能是主动的。 ”例如在学习概率这个知识点时,笔者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学生极为熟悉的一个街头现象,并适时提出了问题:“哎,走过路过,不可错过。奉献爱心,真情助学!摇般中奖,全凭手气!”街边小摊贩响亮的吃喝声将两个中学生吸引了过去,有人问道:“怎么个摇法?”矮个子青年说:“每个参与者先付 2 元钱,并摇动装有三枚般子的器皿,然后你可以任意选一个点数(譬如 6),如果三枚般子中出现一个6,那么得到奖学金4 元;如果三枚般子中出现两个 6

5、,那么得到奖学金6 元;如果三枚散子中出现三个 6,那么可得到奖学金8 元”。矮个子青年还颇具“专业知识他向人们吹嘘道:“一枚骸子出现 6 的机会是 1/6,那么三枚殷子中有一枚出现 6 的机会是 1/6+1/6+1/6=1/2,所以参与者中有一半的人能得到双倍奖。 ”这套“理论”一时间蒙蔽了不少中学生,在局部地区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你能运用数学知识拆穿这伙骗子的谎言吗?顿时,学生的兴趣被完全调动起来了,他们都兴致勃勃地讨论起来,有预习较好的同学更想一抒见解。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接着,我们水到渠成地进人了新课的学习,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实践表明:引导学生借助网络解释数学现象,解答实际生活中

6、的数学问题,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教材,也是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最佳选择。2.在逼真的问题情境中展开教学过程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学要促进学生思维,就应当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成功地使学生产生问题的教学才能正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般而言,问题往往产生于具体的情景、不平常的现象、奇异的事物、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等等。因此,教学时,首先就应设法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思考欲望,从而展开教学过程。例如:七年级课本中有这样一条例题:小明每天早上要在 7;50 分之前赶到距家 1000 米的学校上学。一天,小明以 80 米/分的速度出发,5 分钟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

7、了带语文书。于是,爸爸立即以 180 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追上了他。(1)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2)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课前,笔者利用 Authorware 软件精心制作了课件;讲解时,通过课件逼真的动画显示,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出有关的等量关系:(1)两人所走的路程相等;(2)小明比爸爸多用了五分钟。这样,课件的演示就为学生解题铺设了思维的台阶,让学生的思维沿着这一台阶由“已知”迈向“未知”,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列出方程。HttP:/ 学生天性好奇,他们的认知活动多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让学生的学习内容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运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等丰富的媒体表现形

8、式,创造学习数学的愉快情景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多迎合学生这一特点,让学生觉得学习有趣,从而愿学、乐学,做到在不知不觉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多媒体计算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二、形象地呈现事物的现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这是人类认识过程中要遵循的一般规律。但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一般都是前人在实践中长期积累的间接经验,它不再是感性的。在教学过程中,解决这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实际与理论间的矛盾,利用多媒体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集于一体。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

9、生获得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例如:八年级几何的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问题,就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折叠、旋转得出有关的性质。这样,利用计算机形象的动态演示功能,具体地呈现事物的现象,生动地揭示事物变化的规律,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一定的物质形态,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再加上教师适时适度的讲解,做到了把知识化难为易,既突出了教学重点,父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对应掌握的知识理解得更透彻。三、深化课堂训练,巩固新知识,加大课堂密度,发展能力多媒体网络可以在单位时间内提供大量的信息。教师在课前周密设计,精心制作课件,充分体现“大容量,快节奏,速变化”的特点。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发展

10、智力的活动,利用计算机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既巩固了新知识,又发展了思维,还反馈了信息,并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网络学习能根据学习者的需要,随时及时调出所需的内容,特别是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旧知识能随时重现,为解决新内容服务,且可以节省教师大量的讲述和板书时间,加快教学节奏;在复习课中,也可以从课内知识中归纳、提炼解题方法,并延伸拓展到课外,以提高解题能力;又由于网络本身的超文本功能,它还可以融进许多精要的知识,如教师教案、各种梯度的练习等。这样就控制了学习节奏,增大了课堂容量,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

11、兴趣、信心、潜力,减少无效劳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所以,网络学习是获取信息量最多的最可取的方法。四、精心归类整理,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数学教学必须改变只着眼于学生知识的积累,以掌握知识的“量”的多少来判断教学质量的高低,而忽视使学生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把握数学知识结构的现状。在教学时,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可用来展示知识脉络,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结构。例如:八年级几何四边形中,根据各种特殊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包含关系,笔者设计了一套投影片,用来表现各种特殊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菱形和矩形可以看作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既是特殊的菱形,又是特殊的矩形。在这里,笔者运用投影媒体给学生提

12、供了一个脉络清楚的知识结构。教师在教学时利用语言把知识之间的联系及规律表达出来,并且要注意调节、完善学生的思维。从展现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结构的转移,即实现了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和重组。对于归类整理,笔者认为必须十分重视整理的过程,因为它是促进学生进行分析、对比,深挖知识、方法的内在联系的思维过程,这也正如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所说的把书“由厚到薄”的升华,是高度概括能力的训练过程。我们正处在创新时代和科技时代的交汇点,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同时,应不失时机地活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优势来辅助教学,以达到活化数学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实践证明,认识研究和大胆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搞好数学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