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物的基本常识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537066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氰化物的基本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氰化物的基本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氰化物的基本常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氰化物的基本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氰化物的基本常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氰化钠中毒应急处理指南一、物理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项目物理性质颜色白色性状粉末或结晶固体气味淡杏仁味熔点563比重1.6(25)蒸气压0.13kPa(20)水中溶解度58%(重量百分比,25)2、化学性质项目化学性质腐蚀性水溶液会腐蚀金属或合金危害性聚合无反应性与不 相容性与强氧化剂、酸、酸性盐、二氧化碳或水反应产生氰化氢分解性干燥时稳定,遇水气则会受潮而缓慢分解出氰化氢致死量1-2mg/kg 体重解毒剂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亚硝酸异戊酯 二、毒理作用氰化钠的职业性中毒主要为呼吸道吸入其粉尘或在热处理时吸入氰化钠形成的蒸气而引起的中毒,也经消化道及皮肤吸收,进入体内后释放出氰离子,氰离子可抑制

2、体内 40 余种酶,其中以细胞色素氧化酶最为敏感,氰离子能迅速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结合,形成氧化高铁型细胞色素氧化酶,阻止它的还原作用,失去传递电子的能力,使组织细胞不能利用氧,从而引起细胞内窒息而死亡,此时血液中氧不被利用,静脉血液中氧含量高,与动脉血液一样呈鲜红色。由于氰离子能迅速进入所有组织,所以很快使神经和肌肉丧失电子传递作用。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为敏感,故脑组织最先受损。因此中枢性神经衰竭是氰化物中毒最常见的致死原因。三、处置原则对氰化钠泄漏的处置,要坚持“尽早发现,快速处置,加强防护,及时疏散,控制范围,彻底洗消”的原则。四、个人防护使用范围设备规格粉尘浓度 25m

3、g/m3以上 区域或未知浓度的状况A 级防护衣具,包括: (1) 气密室连身防护衣 (2) 正压全面式自携式空气呼吸器(置于防 护衣内) (3) 防护手套 (4) 防护鞋 粉尘浓度 25mg/m3以下 的区域且空气中氧气浓 度高于 19.5%C 级防护衣具,包括: (1) 非气密式连身防护衣 (2) 全面式或半面式空气滤清式口罩 (3) 防护手套 (4) 防护鞋五、中毒症状1、人在吸入高浓度气体或吞服致死量氰化钠时,即可停止呼吸,造成猝死。2、非猝死中毒患者,早期可出现乏力、头昏、恶心、胸闷、呼吸困难、心慌、意识障碍等表现。常并发呼吸衰竭死亡。六、诊断要点1、根据密切接触史和相应的临床表现,呼

4、出气或呕吐物有苦杏仁气味,皮肤黏膜及静脉血呈鲜红色,可诊断为氰化钠中毒。2、由于发病急,不要等待化验检查才作诊断,以免耽误抢救。七、急救处理氰化物中毒的抢救者必须按前述个人防护设备穿戴完整方可进入灾区救人,最重要是将患者迅速办理现场至空气新鲜通风处,检查患者的中毒症状,给予适当的救治措施。1、若呼吸困难,在条件允许下,先给 100%氧气。2、若无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施予心肺复苏术(CPR)。3、如果氰化钠接触皮肤,立刻以大量的水清洗患部。4、若是衣服受到污染,立刻脱去衣服,使用大量的水清洗,用水冲洗至少 15-30 分钟。5、如果眼睛接触氰化钠,立刻以大量温水冲洗眼睛并不时地撑开上下眼皮,持续

5、冲洗眼睛至少 15-30 分钟。6、若误食氰化钠,切勿催吐,患者若 10 分钟内无意识丧失或呕吐,可给予 240-300 毫升的水或牛奶,以稀释其浓度。7、立即将亚硝酸异戊酯 1-2 支(0.2-0.4ml)放在手帕或纱布中压碎,给患者吸入,数分钟后可重复一次,总量不超过 3 支。同时以 3%亚硝酸钠 10-15ml 静注,速度为每分钟 2-3ml,随后用同一支针头以同样速度静注硫代硫酸钠 10-20g。必要时 1 小时后重复注射半量。8、4-二甲氨基苯酚(4-DMAP) ,为另一种高铁血红蛋白生成剂,中毒时用 10%4-DMAP2ml 肌注,严重中毒者再加用硫代硫酸钠 10g 静注。必要时于 1 小时后重复上述药物半量。避免同时用亚硝酸类药物。9、积极防治脑水肿,应用糖皮质激素、高渗葡萄糖和维生素 C。八、救灾方式和灾后处理1、 若能在无风险下处理泄漏应即刻止漏;2、 洒水可降低其粉尘浓度;3、 氰化钠发生火灾时,应用雾状水灭火,禁止使用酸碱灭火剂,以免产生氢氰酸。4、 及时使用洗消剂中和泄漏的氰化钠,对道路、地面和建筑物实施洗消时,选用漂白粉、次氯酸纳、硫酸亚铁、氯化铁等,对人员的洗消一般采用氯胺类洗消剂。5、 泄漏的固体废弃物按废弃物管理办法处理。6、 用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彻底清理灾区,产生的废水应导入污水处理系统。金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