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优2017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古文两则__孙权劝学学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537040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练优2017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古文两则__孙权劝学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练优2017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古文两则__孙权劝学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练优2017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古文两则__孙权劝学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练优2017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古文两则__孙权劝学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练优2017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古文两则__孙权劝学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练优2017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古文两则__孙权劝学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练优2017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古文两则__孙权劝学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2. 孙权劝学精彩开篇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可以改变人,知识能够塑造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吕蒙就是一例。学习目标1. 积累文言词语及重要的文学常识,积累成语,翻译课文。2. 理解文章内容,背诵课文,理解文章主旨。3反复朗读课文,逐步深入品味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4. 明白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勉励同学重视学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

2、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给下面的生字注音卿()岂()邪()孰()遂()更()2解 释下面的成语。(1)吴下阿蒙:吴下指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2)刮目相待:刮目指擦眼睛,意思是改变旧看法,用新眼光看人。3资料链接(1)作者: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属山西省)涑水乡人,也称涑水先生。谥号文正,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政治上他反对王安石的新政,力主祖宗之法 不可变。作为史学家,他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2)相关人物:鲁肃:( 17

3、2-217 ),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吕蒙:( 178-219 ),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将,骁勇善战,但少谋略。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很快。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洲。不久病故。孙权:( 182-252 )即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人。208 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222 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229 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 230 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4关于资治通鉴资治通鉴

4、 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62 年间的史事。对史料取舍慎重, 考证详密。其中像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成为历史散文的名篇。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 供政治借鉴。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2 (一)整体感知1注意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1)蒙 / 辞以军中多务。(2)孤 /凯欲卿 / 治经为博士邪?(3)卿今 / 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4)自以为 / 大有所益(5) 大兄 / 何见事之晚乎2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权谓吕蒙曰对, 说。卿今当涂掌事卿: 你当途:当道,当权蒙辞以军中多务以:用,拿。孤岂欲卿治经为博

5、士邪( y) ! 孤:我岂:表反问的语气助词,难道。卿言多务,孰若孤孰:谁(哪一个)若: 比得上 , 。蒙乃始就学。就:从事,做。及鲁肃过寻阳及:等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士:士大夫或读书人。此指有才德有志气的人。长兄何见事之晚乎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遂:于是,就。而;连词,表承接关系。3解答下面加点的词语的古今意义。(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2)士别三日古: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古:几天,这里指“少”今:求学的高学位。今:确数(3)但当涉猎(4)见往事耳古:只。往事古:历史今:过去的事今: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耳 古:语气词,译为“罢了”。今:耳朵4找出

6、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卿今当涂掌事邪(y )通“耶”,语气词,表反问。“涂”同“途”5解释下面的一词多义字( 1)当:但当涉猎(助动词, 应当)(2)见:见往事耳(了解)当涂掌事(动词: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3) 就:蒙乃始就学(从事)指物作诗立就(完成)6. 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并分别用成语造句。比喻人学识尚浅。()造句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造句7. 翻译下列句子。文言翻译五字法: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代文言词。调:调整句子次序,使之符

7、合现代汉语的说法。补:补充出句中省略的内容。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3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不过是(要你)广泛浏览群书,了解往事罢了。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从) 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看) , (你) 不再是 (当初)吴下的那个学识尚浅的阿蒙了。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一个人跟你几天不见面,(你)就要去掉老眼光重新看待他。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兄长怎么认识事物这么晚呢!8学生自读课文,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交流点拨】当初,吴王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身居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加以推辞。孙权说: “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学识渊博的学者吗!只要粗略

8、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罢了。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多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有很大的收益。”于是吕蒙就开始学习。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讨论天下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东吴阿蒙了!”吕蒙说: “与有志向的人分别几日,就要擦擦眼睛重新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就告别了。9概括情节,理清结构。【交流点拨】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大有长进,令鲁肃刮目相看并与他结伴为朋友的故事。“学”是文章的一条线索: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二)深层探究1、揣摩人物语言。分角色朗读

9、课文,读出人物的感情。(1)孙权一劝“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交流点拨】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容推辞,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又可见关心、厚望。孙权语重心长,谆谆告诫,“不可不学”一句语气应该加重一些,以表明学习的必要性。“蒙辞以军中多务”他这样想:“我”学习没用,不学也照样能打仗等,总之,不愿学,借口推辞。(2)孙权二劝“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交流点拨】 “邪”后叹号表示一种语气强烈的反问,实际上是表达一种肯定的意思:“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耳”,有降低事

10、情难度、缩小事物范围的意味。意思是说:你误解了,没要求你那么高,只不过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了解历史罢了。“耳”后用了句号,语气变得委婉。孙权又以自己的读书情况现身说法,指出学习的可能性,鼓励吕蒙求学,循循善诱,言辞恳切,难怪吕蒙“乃始就学”。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3)鲁肃叹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4 【交流点拨】一句可见鲁肃当时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了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大兄何见

11、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沟壑的自信。小结: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吕蒙、鲁肃为同僚,对话有一种调侃的意味。2、吕蒙为何能从当初的“吴下阿蒙”变得让人“刮目相待”?听从孙权的劝告,从师学习。3、吕蒙最先以何借口“不学”?孙权怎样劝说的?4、文中是怎样表现吕蒙学有所成的?通过鲁肃的惊叹、与之结友,侧面表现吕蒙才学大增,学有所成。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体现了吕蒙怎样的心境?表现出吕蒙为自己的才略长进感到欣喜、自豪。6. 分析人物形象【交流点拨】孙权平易近人,同时对部下严格要求,在劝吕

12、蒙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对吕蒙的殷切爱护,又有居高临下的王者权威。吕蒙虎虎有生气,胸怀坦荡,机敏精干,能接受别人的正确建议,使自己得到提高,颇有幽默感。鲁肃极像一位忠厚长者,对吕蒙的进步, 他毫不掩饰地加以夸赞,又相当真诚, 讲礼节,在认可吕蒙的好学之后,一定要“拜蒙母,结友”才告别。(三)手法探究文章在写作手法方面有哪些特点?【交流点拨】(1)以对话为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2)除正面记言外,对吕蒙这一形象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鲁肃正是一个跳出庐山的旁观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他的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3)文章材料

13、取舍精当,详略安排得当。课文以对话为主,其他内容均一带而过,或简说,或不说。如对吕蒙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的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详略的安排非常精当。(四)体验反思本文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请你谈谈学习的体会。【交流点拨】例: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通过孙权的劝学,他勤奋学习,最后成了一名儒将。所表现出的才能令人刮目相待。我们如果能像吕蒙一样,抓紧时间,发奋学习,将来也一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到时候老师可要对同学们刮目相看,我们的同学也不会是吴

14、下阿蒙。鲁肃善于用新眼光看待别人。吕蒙知不足而后弥补。孙权是个善用人才的明君。读书能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5 四、板书设计孙权劝学(详写)孙权劝学不学(恳切)吴下阿蒙(略写)孙权又劝就学(关心)刮目相看(侧面描写)鲁肃叹学结友(惊赞)非复吴下阿蒙五、拓展延伸1. 比较方仲永和吕蒙的变化,你有什么样的启示?【交流点拨】吕蒙:当涂掌事,乃始就学。年长乃学,学有所成方仲永:五岁能诗,贤于材人远矣。少年不学,一事无成。2. 请你积累与读书、学习有关的诗句、格言。【交流点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到用时方恨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学而时习之,

15、不亦说乎?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知识就是力量。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3. 阅读 甲 乙 两段选文,完成下面的题目。(2007 年南京市中考题)【甲】孙权劝学【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日:“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北史 ?傅永列传注: 让 责备。 露布 公开的文告。1.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D ) A蒙辞以军中多务不辞而别 B自以为大有所益精益求精C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寻根问底 D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品学兼优2. 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C策之不以其道 D愿陛下亲之信之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有个友人寄给他一封信,他却不能回复。4根据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第两题任选一题作答,第题必答。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 吕蒙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 意对即可 ) 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 6 傅永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意对即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