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总论0719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487197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总论0719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总论0719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总论0719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总论0719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总论0719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总论071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总论0719(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概况概况长沙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也是一座源远流长的商贸大市。近年来,长沙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战略方针,紧紧围绕打造商贸强市、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的目标,以流通业转型升级为抓手,激活市场需求,拉动消费增长,促进结构调整,推动发展转型,为全市经济又好又快、率先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注入了强劲动力。一、长沙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一、长沙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一)长沙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一)长沙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近年来,长沙市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首先,长沙市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2、自 2007 年以来,长沙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长速度达 15.16%,如表 11 所示。2011年长沙市地区生产总值跨越 5000 亿元,达 5619.33 亿元,增长 14.5%;辖内财政收入迈过千亿大关,达 1330 亿元,增长 28.55,地方财政总收入 688.95亿元,增长 34.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510.24 亿元,增长 26.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125.91 亿元,增长 18。同时,长沙市对湖南经济的贡献明显,除农业及粮食生产指标外,其他各项指标所占比重较大,各项指标均走在湖南省前列。表 11 长沙市历年地区生产总值(GDP) 单位

3、:亿元年份20072008200920102011地区生产总值 (GDP)2581.093300.713744.764547.065619.33增速(比上年增长) 16.0%15.1%14.7%15.5%14.5%其次,长沙市结构调整形成新格局。长沙市优势产业集群持续发展,产业格局正向多点支撑转变,如工程机械实现产值 1800 亿元,三一重工跻身世界上市公司 500 强;食品烟草晋级千亿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蓝思科技进出口额跃居全省第一;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比提高 4.8 个百分点。第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长沙市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11 年,长沙市重大项目进

4、展顺利,营盘路湘江隧道建成通车,过江交通压力明显缓解;黄花机场新航站楼投入运营;地铁 1、2 号线,福元路大桥,湘府路大桥,南湖路隧道建设顺利推进;湘江综合枢纽一期、沿江防洪道路工程完工;先导区“六纵八横”路网全面形成。最后,长沙市民生保障达到新水平。2011 年,长沙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 26451 元和 12717 元,分别增长 15.9%和 19.5%,居中部省会城市首位;基础教育全面发展,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城乡统筹全覆盖,两次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乡居民在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连续四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二)长沙市商贸流通业发展

5、现状(二)长沙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长沙市政府非常重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商贸流通政策。随着“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 “家电下乡”工程、 “放心早餐工程” 、福满星城购物消费节等一系列举措的实施,长沙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大幅增长,商贸流通业增加值总量增势强劲,商品市场体系建设更趋完善,新兴业态异军突起,企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商贸中心的地位初步凸显,商贸流通业已成为长沙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一)商贸流通业增加值总量增势强劲近年来,长沙市加大对商贸流通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商贸流通业发展态势良好,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进一步提升。2011 年,长沙市商贸流通业实现增加值61796

6、87 万元,占全市 GDP 的 10.99%,占服务业增加值的 27.78%,在服务业各行业中第一的位置进一步巩固。全市商贸流通业实现增加值增长 16.38%,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 4651427 万元,增长 16.73%;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528260 万元,增长 15.34%。2007 年以来,长沙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实现快速增长,年均增速 20.06%,如表 12 所示。表 12 长沙市近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单位:万元年份20072008200920102011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1058320013087545152299711812080021259112增速19.8

7、%22.8%19.7%20%18%2011 年,长沙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1259112 万元,同比增长18%,高于全国水平的 17.1%。长沙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中部六省排名第二位,增长比率在中部六省排第四位,具体指标如表 13 所示。表 13 2011 年中部六省会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速比较长沙武汉郑州合肥南昌太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单位:亿元)2125.92959.041987.11111.12950.74973.29排名213465 增速(比上年增长)18%18%18.4%19%19.8%17.9%排名443216(二)商品市场体系建设更趋完善目前,长沙市形成了友阿集团

8、、通程集团、饮食集团、蔬菜集团等四大商贸企业集团,引进了日本平和堂、德国麦德龙、法国家乐福、美国沃尔玛、台湾大润发、好又多、泰国易初莲花、香港新世界等大型外资商业企业,以及国美、苏宁、新一佳、王府井、东方百联、步步高等全国大型电器百货、超市连锁企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商业竞相发展的格局。商品市场体系建设更趋完善。长沙市已基本形成 1 个市级商业中心、12 个区域性商业中心、30 个社区级商业中心、18 条特色商业街、56 个大型批发市场、437 个商品市场、69595 个各类零售网点。对周边城市的商业影响力与辐射力不断加强。同时,长沙市主要商品市场建设的升级改造正抓紧进行。湖南高桥大市场随着电脑

9、大市场的开业,其提质升级已经开始,标志着将把高桥大市场打造成高品质、大容量的综合性交易物流中心;长沙马王堆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倡导绿色交易理念,创建第三代农产品批发市场,力争打造成为全国一流,设计超前、管理先进、功能完善、理念先进、配套齐全,绿色、安全、生态的农产品现代物流枢纽中心;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是中南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全、产品最丰富的大型农产品综合集群交易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集生产、加工、运输、展销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湖南万家丽建材市场将超市经营理念引入商品交易市场,高规格、高品质地打造三湘第一建材市场品牌。(三)新兴业态异军突起长沙市以先进技术提升改造传统商贸业,商贸服务业

10、态不断创新。电视购物蓬勃发展, “快乐购”依托湖南卫视品牌,2011 年交易额达到 30 亿元,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同业第一。嘉丽购依托嘉丽购购物频道、家庭消费频道、嘉丽购物网站、型录、外呼、社区实体连锁店等多种渠道,全面创新家庭购物运营模式, 深度覆盖长、株、潭,辐射全省,倾力打造国内第一个专业定位女性消费者的媒体购物品牌。同时,网上购物迅速拓展,大型专业市场和购物消费中心都不断推行网上购物。另外,长沙市抢抓国家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机遇,推进乡村便民超市等商贸新业态发展,凭借连锁经营和强势品牌的综合优势,不仅给乡村居民带来全新的购物体验,促使个体小商业转型升级,而且树立了诚信服务新标杆,净

11、化、激活了农村消费市场。(四)企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长沙市坚持传统优势品牌与引进外来知名品牌相结合,精心培育消费品牌。一是“中华老字号”的保护与促进工作有利于保护和弘扬优秀民族品牌。火宫殿、玉楼东等老字号生意兴隆,德茂隆、甘长顺、黄春和、金生花炮等 7 家企业被商务部认定为第二批“中华老字号” ,使长沙“中华老字号”总数达到 16家;二是强力打造湘菜品牌。长沙市扶持奖励龙头企业,湘菜知名度显著提升,湘菜产业总产值超过 600 亿元。三是持续推进品牌战略。2011 年长沙市新增驰名商标 24 件,为历年之最。目前,长沙拥有中国驰名商标 78 件、省著名商标483 件,驰名商标拥有量以显著优势稳居中

12、西部省会城市首位。四是皇冠假日、喜来登、豪廷、戴斯等等 6 家国际品牌酒店入驻,品牌餐厅引领长沙高端餐饮消费。五是长沙市以节会促消费,举办“福满星城”购物消费节等重大消费活动,引进一批品牌企业和高端时尚消费品牌,努力打造长沙消费品牌。同时,长沙市积极开展对最具成长性的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和自创知名品牌商贸流通企业的认定活动,引领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认定分三年进行,2012 年计划进行第一批 80-100 家企业的认定,其中最具成长性的中小商贸流通企业 30 家左右,自创知名品牌商贸流通企业 50 家左右。对经认定的企业授予认定称号,颁发认定牌匾,并在相关媒体统一进行宣传报道。此外,开展“

13、长沙商务经济领军人物和新锐人物评选”活动有利于全面展示商务经济企业家的风采,树立企业良好品牌,为长沙商务经济树立标杆,提升商务经济企业的整体信心。领军人物在商务经济发展方面取得开创性重大成果,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做出突出贡献,产生重大影响,模范履行社会责任。长沙通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兆达、湖南友谊阿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子敬等十人被评为 2012 年度长沙商务经济十大领军人物。新锐人物评选主要遵循“影响力、创新力、贡献力和责任感” 标准,在本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重旺、长沙五十七度湘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峥嵘等十人被评为 2012 年度长沙商

14、务经济十大新锐人物。(五)区域商贸中心的地位不断强化近年来,长沙商贸流通业在全省的核心地位不断巩固和强化,历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占全省比重的 30%左右。从中部地区来看,2011 年长沙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中部省会城市中居第 2 位,仅次于武汉,与武汉的差距逐步缩小。从全国范围来看,2011 年长沙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2126 亿元,在全国 26 个省会城市中排名第 7 位。此外,2012 年福布斯首次发布中国中部商业城市排名,长沙位居第一,如表 14 所示。长沙市作为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的地位不断强化。表 14 2012 年福布斯中国中部商业城市排行榜情况表排行榜排名城市级别省份人

15、才指数R1城市规模指数1长沙省会城市湖南110.92252武汉省会城市湖北0.8293413郑州省会城市河南0.951220.86274合肥省会城市安徽0.902430.76066南昌省会城市江西0.829340.63039太原省会城市山西0.756160.5493二、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概况二、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概况(一)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扎实推进2012 年,长沙市利用被确定为国家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的契机,组建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中心,积极扶持中小商贸企业做强做大。根据商务部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指南意见,长沙市积极探索建立

16、以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核心,以各类专业机构和行业协会(商会)为依托,具有完善的服务联盟体系,惠及广大商贸流通企业的长效工作机制,有效推进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成长服务工程(简称“191N 工程” ) ,即:组建 1 个服务中心,构建创业指导、人才培养、信息服务、管理咨询、法律维权、市场开拓、技术创新、融资担保、服务创优 9 大服务平台,以重点服务 1000 家中小商贸流通企业为着力点,进而推动全市(N 家)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全面发展。服务中心以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成长服务工程作为工作目标,帮助商贸流通企业解决融资、管理、创新等主要问题,开展了许多较有成效的工作。第一,扎实推进基础工作。服务中心成立以来,约 1 万家左右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正式申请登记注册成为服务中心的服务对象,约 4000 多家企业已分别接受服务中心在共性问题、需求方面的免费服务,有 50 多家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向中心递交了加入服务联盟的申请。同时成立了包括 9 个区县(市) 、长沙市药品流通行业协会、美容美发化妆品行业协会、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