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学电子教案07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446706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心理学电子教案07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校心理学电子教案07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校心理学电子教案07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校心理学电子教案07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校心理学电子教案07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心理学电子教案0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心理学电子教案0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心理学学校心理学授课提纲授课提纲7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7.1 心理治疗的涵义心理治疗的涵义心理治疗是应用心理学知识,改变病人的认知、情绪、意志和行为,来达到消除症状、治愈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同时它还可以通过改变人们对心理致病因素的认识、改善人对社会适应的能力,而起预防疾病的作用。 7.2 心理治疗的主要流派心理治疗的主要流派7.2.1 经典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疗经典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疗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疗法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疗法梦的解析、投射测验、自由联想、日常错误的心理分析、催眠二、阿德勒心理学及其心理治疗理论二、阿德勒心理学及其心理治疗理论1.人性观阿德勒的理论中强调自卑感,认为自卑感

2、是所有人都具有的一种正常的感觉状态,也是所有人之所以努力奋斗的源头。阿德勒重视个体的再教育与社会的再塑造。2.真实的主观知觉阿德勒学派从当事人的主观参考架构去看现实世界,这被形容为现象学导向,也即重视个体知觉外在真实世界的方式,而此等主观的真实包括:个体的知觉、信念,以及心中所下的结论。从这种认知观点可以了解人们的行为,因为人们对真实情形的解释与认定,要比情形的真面目来得重要。4. 目标导向的行为阿德勒学派以“虚构目的论” (fictional finalism)一词来形容人的行为是受到想像的目标之牵引。阿德勒受到哲学家维贺格(Hans Vaihinger)的影响,认为人是活在自己虚构的情结中

3、,也即自己认为世界应该是如何如何。5. 追求意义性与优越感阿德勒强调人们追求完美及借助精熟事物以克服自卑感是来自天性(1979) 。欲了解人类行为,须掌握两项观念:即基本的自卑与补偿心理。6. 生活方式阿德勒认为我们是生活中的主角、创造者及艺术家。借助追求对我们有意义性的目标,我们乃形成一独特的生活方式(Ansbacher,1974) 。没有两个有完全相同的生活方式。为追求优越,有人在才智上发挥,有人在艺术或体育方面发挥。这些生活方式包括:人们对自己、对世界、对自己独特的行为与习惯之看法。7. 社会兴趣社会兴趣(social interest)可能是阿德勒最重要与最独特的观念,指个体知觉到自己

4、是人类社会中的一份子,以及个体在处理社会事务时的态度,包括:为人类追求更美好的未来。阿德勒认为,随着社会兴趣的培养,自卑与疏离感觉渐渐消失。社会兴趣可经由教导与学习而获得。人们由共同参与活动与互相尊重而表达出社会兴趣,此时他们是往生命的光明面发展,而未具社会兴趣的人会变得沮丧,生活笼罩在黑暗里。8. 出生性别与手足关系阿德勒特别重视手足关系与出生别,这点使其理论显得突出。他曾指出五种心理位置:老大、老二、中间、独生子、独生女。须注意的是,此处所指的实际出生别并不比个体主观的认定重要。由于阿德勒认为大部分的问题均具有社会性,故强调家庭内的关系。9. 阿德勒学派的心理治疗模式阿德勒学派认为良好的治

5、疗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建立在合作、互信、尊重、与目标一致的基础上。他们特别注重咨询员善意的示范与沟通。1. 心理治疗的四个阶段阶段一:建立治疗关系阿德勒学派认为治疗者是当事人在需要时能依赖的朋友,双方是合作关系,一起为当事人的利益而努力。但唯有双方建立清晰的共同目标,治疗才能逐步开展。此外,咨询历程必须处理当事人认定重要而又愿意讨论与改变的个人问题,如此方会有疗效。阶段二:探索内心动力在第二个阶段里,当事人有两项目标须达成,一是了解自己的生活方式,二是了解此种生活方式对自己生活中各项功能的影响。此时,咨询员借助探索当事人生活上的各项功能而对他做初步的评价。阶段三:鼓励洞察阿德勒学派虽注重支持

6、,但也强调面质。咨询员鼓励当事人发展出洞察力,以察觉错误的目标与自我挫败行为。虽然洞察是行为改变的一项有力激素,但阿德勒学派并不认为绝对需要,只是视之为朝向改变的一个步骤,而重要的是应能将对自己的了解转为建设性的行为改变。在没有太多洞察的情形下,人们也能够产生突然与显著的行为改变。解释是促进洞察的技术,并且其重点是放在当事人此时此地的行为及意图中的期望。阶段四:引导与协助治疗历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通过引导与再教育,使洞察能化为行动。此阶段的焦点是协助当事人看见新而光明的选择,鼓励他们鼓起勇气去冒险,在生活中尝试新的改变。在引导中,当事人须做决定,并修正自己的目标。在鼓励下,他们仿佛已成为他们想成

7、为的人,如此方能打破自我设限的假设。在要求下,当事人必须在重复旧的行为模式时把持自己。此时,承诺是个重要的部分,因为希望改变,所以必须乐于让自己执行一些任务,为自己的问题做一些特别的事。依照这种方式,洞察方能化为行动。10. 阿德勒学派的贡献阿德勒学派重视人格中的社会因素,因此特别适合用来辅导团体中的个人。阿德勒学派主要的贡献在以下的领域:初等教育、教师咨询训练、父母咨询教育、婚姻咨询,以及家庭咨询。7.2.2 罗杰斯罗杰斯“以当事人为中心以当事人为中心”的非指导性心理治疗的非指导性心理治疗罗杰斯“以当事人为中心”的非指导性心理治疗,强调人类具了解其自身存在和建设性地改变自身行为的巨大潜力,具

8、有自我实现的基本行为倾向;这是与生俱来的。罗杰斯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在于其以自我理论为理论假设的心理治疗观。他的 “以人为中心”的咨询疗法直接反映出他的心理治疗观。1.与传统咨询理论的区别罗杰斯的咨询理论与传统咨询理论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对咨询者与被咨询者之间的关系的看法。传统的心理咨询理论强调咨询者在咨询过程中的中心和指导地位,因为他们受过专业训练,有方法和经验去发现被咨询者的问题并指导他们解决问题;而被咨询者往往没有认识自己的行为和动机的能力,不能解决自身的问题,因而有赖于咨询者的指导。罗杰斯提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他认为:“被咨询者清楚哪些情感受到伤害;应该向什么方向努力,关键问题在哪里,哪些经

9、验被埋没了。 ”他坚信,只有被咨询者才真正有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2.“患者”中心疗法的特点治疗关系以患者为中心疗法的特点是将将医师与患者关系视为改变和成长的最重要的治疗因素。罗杰斯在充分发挥作用的人一个心理医师对美好生活的看法中描述了理想的以人为中心治疗方法的情景:“医师和患者建立很深的个人关系和主观关系不是像一位科学家和一个研究对象那样的关系,也不象一位医师在准备诊断和医治,而是像一个人和一个人之间的关系。3.治疗过程罗杰斯在很早的时候就给心理治疗过程提出了 12 个步骤,虽然它们看似不同,但在实施过程中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步骤:第一, 来访者主动求助。来访者如果没有改变自我

10、的需要,治疗很难成功;第二, 治疗者说明情况。治疗者向来访者介绍治疗过程,强调来访者的作用,治疗者的作用只是创造有利于来访者成长的气氛;第三, 鼓励来访者自由表达情感。治疗者不管来访者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均应以诚恳、友好的态度相待;第四, 治疗者能接受、认识、澄清对方的消极情感。治疗者不只是被动接受对方提供的信息,仅仅对表面的内容作反映,而应深入到对方内心深处,注意发现对方影射或暗含的情感。这是很困难且很微妙的一步;第五, 促进来访者的成长。一旦对方将消极情感表达、暴露出来,模糊的、试探性的、积极的情感便不断萌生出来;第六, 接受来访者的积极情感。治疗者只需不加评价地接受对方的积极情感,促使对方

11、自然达到领悟与自我了解的地步;第七, 来访者开始接受真实自我。由于治疗者对患者采取了接受和理解的态度,患者便有机会重新认识自我,并接受真实自我。这为对方在新的水平上达到自我整合奠定了基础;第八, 帮助来访者采取决定。新的整合意味着新决定与新行为的产生,治疗者应协助对方澄清可能做出的选择;第九, 疗效的产生。来访者通过自我领悟,达到了对问题的新的认识,某种积极、尝试性的行动便应运而生了;第十, 扩大疗效。在已有尝试的基础上,治疗者应帮助对方发展更深层的领悟,并扩大领悟范围;第十一, 来访者的全面成长。来访者克服了对选择的恐惧,勇于探索自我发展的新行动。 此时,双方的关系达到顶点,来访者会主动提出

12、问题与治疗者讨论;第十二, 治疗结束。来访者感到无需再寻求帮助,治疗即告结束。4 治疗目标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目标是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经内化而成的自我部分去除掉,找回属于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用罗杰斯的话说“变回自己”“从面具后面走出来”,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机能。7.2.37.2.3 行为疗法行为疗法 “行为治疗”一词首先是由斯金纳等人于 1953 年提出,但以后这些学者未再用过这一术语。目前这一术语是分别由美国拉扎拉斯于 1958 年和英国艾森克于 1959 年各自提出来的。 行为治疗是整个心理治疗系统中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了许多规范的和成套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如下

13、七种。 (1)系统脱敏法)。 (2)厌恶疗法。 (3)行为塑造法(shaping)。(4)代币制疗法。(5)暴露疗法。(6)松弛反应训练。(7)生物反馈治疗。行为治疗虽然种类繁多,实践方法也有差别,但是,它的基本原则和治疗过程却有许多共同之处,现择其要点,简述如下: (1)了解患者适应不良与异常行为或疾病产生的原因。 (2)确定患者的适应不良与异常行为或疾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作为治疗的目标,即确定需要矫治的靶行为。(3)向患者说明行为治疗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使患者有所了解;从而确立治愈疾病的信心,并主动配合治疗。(4)采用专门的心理治疗技术或配合必要的药物或治疗器具进行治疗,把治疗方案付诸实施。

14、 (5)根据行为治疗技术的性质及患者行为改变的情况,分别给予阳性强化(如表扬、鼓励或物质奖励等)或给予“惩罚”(如批评、疼痛刺激或撤消奖励等)(6)根据病情的转变情况,调整治疗方法,同时让患者本人也能掌握和使用,从而把治疗情境下所获得的疗效巩固下来,并让患者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把疗效扩展到日常生活情境中来。7.2.47.2.4 认知疗法认知疗法(一)认知疗法的理论基础(一)认知疗法的理论基础认知疗法(Congnitive therapy)于本世纪 6070 年代在美国产生,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并适应不良行为的

15、心理治疗方法。 认知疗法的理论基础是阿龙贝克提出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贝克把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常见的认知歪曲归纳为五种形式: (1)任意推断:即在证据缺乏或不充分时便草率地作出结论,如“我是无用的,因为我去买东西时商店已经关门了。 ” (2)选择性概括仅依据个别细节而不考虑其他情况便对整个事件作出结论,这是一种瞎子摸象式的、以偏概全的认知方式 (3)过度引伸:或称过度泛化,是指在单一事件的基础上作出关于能力、操作或价值的普遍性结论,也就是说从一个琐细事件出发引伸作出的结论。 (4)夸大或缩小:对客观事件的意义作出歪曲的评价。(5)走极端的思维:即要么全对,要么全错,病人往往把生活看成非黑即白的单色

16、世界,没有中间色。(二)认知疗法的适应范围(二)认知疗法的适应范围认知治疗可以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和心理障碍。其中最主要的是治疗情绪抑郁病人,尤其对于其中最主要的是治疗情绪抑郁病人,尤其对于单相抑郁症的成年病人来说是一种有效的短期治疗方法。单相抑郁症的成年病人来说是一种有效的短期治疗方法。认知治疗还可作为神经性厌食、性功能障碍和酒精中毒等病人的治疗方法之一。性功能障碍病人,尤其是性欲减退病人的治疗,除了行为治疗以外,可以适当辅以认知矫正。另外,认知治疗还适用于治疗焦虑障碍、社交恐怖、偏头痛、考试前紧张焦虑、情绪的激怒,以及慢性疼痛病人。对于海洛因成瘾病人,认知治疗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加强治疗作用。近年来有些报道认为,认知治疗与药物治疗合用,可治疗某些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妄想。 三、认知疗法的治疗过程认知疗法的治疗过程 (1)建立求助的动机:于此过程中,要认识适应不良的认知情感行为类型。病人和治疗医师对其问题达成认知解释上意见的统一;对不良表现给予解释并且估计矫正所能达到的预期结果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