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转化为能力技能才能改变命运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410836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转化为能力技能才能改变命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知识转化为能力技能才能改变命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知识转化为能力技能才能改变命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转化为能力技能才能改变命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转化为能力技能才能改变命运知识转化为能力技能才能改变命运曾几何时,“知识就是力量”鼓舞了多少寒门学子发奋读书,跳出农门,即便在 包分配的教育体制已被打破的今天,“高学历”仍然是农村娃改变现状的人生梦想。但是, 上学不等于就业,“高学历”不代表有能力,这是人们不得不直面的社会现实。“我笃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但只有社会需求量大的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我认为,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对于中国整体来说是与国际接轨的好事,然而对 于大学生个体而言却充满困惑。因为学校固定的培养模式、家长的观念意识、学生的自我 定位、社会的传统观念、社会对普通劳动者的保障力度等,都会影响学生对自己的定位。 “社会是不需要

2、大量的历史学硕士,也不需要那么多的厅长、处长,但需要许许多多 掌握了技能的人才。但很多人认为读了硕士,厅长、处长的位子就等着我了。”目前的学校教育偏重于教学生“是什么、为什么”的知识,却疏于让学生进一步掌握 “知道怎么做、怎么做得好”,使学生们难以养成知识的创新能力。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在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教人以社会需要的一技之长。然而现 行的教育有时完全背离了教育的本质:把教育与读书划等号,读书与考试划等号,高分与 成才划等号。教育沦为与考试有关的知识的灌输。死读书,读死书,让这些“硕蚁”只有 知识的累积,却缺乏创新的能力,很难在社会和工作中有大的作为。“美国大学生创业率 达 20%,而中

3、国大学生仅为 1%。这说明什么呢?那就是学校没有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知 识没有转化为能力。” 在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情况下,研究生教育还是应该保持精英化,不能过大扩招, “大学就不了业读硕士,硕士就不了业再读博士,但社会需要多少博士呢?这不仅浪费了 国家的教育资源,还误人子弟”。硕士研究生,要有关于人生设计、生涯规划的知识与素养的积累,在学习大量理论知识的 同时,要学会一门技能。反思“硕蚁”现象随着研究生的扩招,“硕蚁”正成为一种带有趋势性的现象。我们看到不仅农村孩子 读了硕士找不到理想工作又不愿意回家乡,最后成了“硕蚁”一族,也有不少城市学生拿 到硕士文凭高不成低不就,干脆宅在家里,成为啃老的

4、“硕蚁”。在中国,读硕士往往被解读为通往更高社会地位的通行证。然而我们看在以年均增长 20%多速度扩招之后,虚幻的梦想破灭了。不仅广东省高校研究生就业持续七年低迷。最近中国传媒大学科研机构发表信息,指 出中国研究生的就业出现困境,46.3%的文科毕业生学非所用,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中 国的研究生整个招生与培养制度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不然众多研究生的青春年华就 这样被无谓地消耗,国家的教育经费被白白浪费。我国硕士培养目标参照苏联的副博士学位,3 年时间要完成修课与论文写作,基本上 失去了实践的机会。只是 10 年前我国的研究生人数还很少,一般研究生毕业都有机会进高 校做教师或成为国家公务员

5、。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大跃进,目前在校研究生人数已经相当 于 10 年前本科生的规模,造成研究生做不成研究,而公务员考试“独木桥”淘汰又率高。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研究生的类别有多种,主要是学术型与职业型明确分工,每个进 入到研究生阶段的人都有一个明确清晰的个人定位。虽然我国借鉴了他们是职业型研究生 培养制度,出现了 MBA、法律硕士这种新型的培养学位,但在富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之下, 我们的 MBA、法律硕士成为学术性研究生的调剂与补充,很多考生在没有实力考上企业管 理与法学这些学术型研究生时,不得已花更多的钱读这些门槛更低的专业。而像 MPA、教 育硕士这些非脱产型的职业型研究生就成为一些高校文科院

6、系创收的主要手段,职业型研 究生基本丧失了职业特性,所以研究生就业路非常窄。一位专家曾说,我们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根本没有做科研。理工科院系由于专业的特 点,研究生可以帮导师打个下手,说难听些就是廉价劳动力,而文科的研究生连做廉价劳 动力的机会都没有,完全处于没有科研可做又失业的状态,除了上与本科生形式相同的课 程外就是放羊,大把的时间在网游与韩剧中度过。而大多数人只知道读了研究生能找到更 好的工作,于是本科生们盲目报考研究生。而那些刻苦的研究生也是做着大致相同、观点陈旧的论文,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学 到的大量知识并不能转化为能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发展的能力时,学到的知识是得不到 更大的回报的。

7、微软公司原全球副总裁、谷歌中国创始人、创新工厂董事长李开复认为:“受高等教 育的时候既是学生可塑性最强的时候,也是学生最容易被误导的时候。学校除了要培养高 智商人才之外,还必须培养人品好和有团队精神的人才及做事能力。否则走出校门的人才 很可能成为不能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畸形人才。”由苗卫芳毕业以后所遭遇的种种困厄来看,他是不具备这样的素质,更可忧虑的是, 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许许多多只知道写论文的硕士在步入社会之后共同面临的问题。知识是理性的结晶,理性可以认知世界、改变世界。人们经过后天学习及实践所形成 的那些品质,交往能力、表现能力、处理事物的能力,但我们很多硕士读了出来整个人都 呆了,这些能力谈何容易,因此他们没有强大的竞争力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找到自己的 安身立命之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