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主要理论对解决我国就业矛盾的启示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306711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主要理论对解决我国就业矛盾的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西方经济学主要理论对解决我国就业矛盾的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西方经济学主要理论对解决我国就业矛盾的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西方经济学主要理论对解决我国就业矛盾的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西方经济学主要理论对解决我国就业矛盾的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主要理论对解决我国就业矛盾的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主要理论对解决我国就业矛盾的启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经济学主要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就业矛盾的启示解决我国就业矛盾的有效途径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们改善生活条件的基本前提和途径,历来都 是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中国由于人口基数大,劳动力的无限供给 和就业岗位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是最严峻的问题,解决好劳动就业问题其意义 极为重大。不仅涉及到求职者的工作安置和许多家庭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经 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回顾西方经济学主要的就业理论,提出这些理论对 我国的启示,再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以深化认识和借鉴,进而寻求解决我国就 业矛盾的有效途径。 一、引言 我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近几年经济增长率都在 10%左右,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 快

2、的国家之一,但是,经济的高增长并没有带来高就业。一般来说,就业形势的好坏,与 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有着密切关系,一定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增长也是一定的,然而 我国的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却不是很明显。 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增长与失业率呈现两边倒的态势,一边是中国经济 的高速增长,另一边是失业率的大幅攀升,中国目前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存在大 量的大学、大专生面临着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境地。可以说,中国的就业压力很大,劳动力 总量供过于求,局部就业供给不足,但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企业方对人才巨大而饥渴的需求 (造成这种矛盾的因素诸多,我会在其他文章里专门阐述),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在面

3、对着巨大的就业矛盾压力下,我们应将视野放宽,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充分借 鉴西方经济学中有关就业理论研究的成果,解决就业问题,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 现实意义。 二、西方就业理论演进剖析 就业这一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西方经济学家的关注并进行了长期研 究哈探索,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就业理论。如古 典经济学派的就业理论,凯恩斯的充分就业理论,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就业理论,新凯恩斯 主义的工资粘性就业理论等。 (一)古典学派的就业理论 萨伊定律是古典经济学派就业理论的基石,其基本内涵是供给创造需求。该学派从完 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出发,认为市场上产品价格和货

4、币工资可以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自发调整。 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相互作用决定实际工资和就业水平,供求平衡时的就业量就是充分就 业水平。进而认为,只要不存在工资刚性,工资率可以自由伸缩,市场机制能自由的发挥调节作用,可使一切可供使用的劳动力资源都被用于生产,劳动力市场总能达到就业均衡, 长期持续的非自然失业不可能存在,存在的只是自愿失业和短期性摩擦性失业。 该学派认为,解决失业问题的办法是消除货币工资的刚性,使货币工资能够随市场的 需求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古典学派将自由竞争作为前提条件,主张市场调节平衡就业,否 定了失业问题的普遍性。但换个角度理解失业的产生仍然是有可能的,失业问题正是竞争 不充分所导致的

5、结果,要解决失业问题首先就应该解决劳动力市场竞争的不充分问题。 (二)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凯恩斯就业理论是以有效需求原则为核心,认为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失业之所以 持续不断,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一般情况均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即总供给价格和总需 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不足,由此造成较多的社会失业,即不充分就业。凯恩斯主义 的促进就业理论实际上主张降低工资,即在不降低名义工资的情况下,降低实际工资。但 前提是扩大总需求,因为总需求的扩大,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工人名义工资不变,但实 际工资相对减少。为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认为,必须摒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依靠国 家干预,提出需求管理政策,从而达到促

6、进生产,增加就业的目的。 (三)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就业理论 20 世纪 60 年代末,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相继陷入“滞胀”的困境,凯恩斯理 论失灵了。因而以托宾、杜生贝等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经济学家提出“结构性失业问 题”,力图用市场结构的变化来解释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发症,认为是微观市场的不完全性 和结构变化引起滞胀。得出结构性失业是因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 结构失调,结构性失业的存在必然引起失业与工作空位并存。由于强大的工会力量使工资 易涨不易跌,所以尽管社会上存在着失业,但货币工资却不下降,而只要存在工作空位, 货币工资就会迅速上升。于是,失业与工作空位并存就转化为失业

7、与货币工资上涨并存, 进而转化为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并发症。该理论主张从就业内容或就业结构角度来解决结构 性失业问题,如政府要指导收入政策,即政府要采取措施限制工资和物价的上升,以缓和 通胀;注重完善劳动力市场,缓和因劳工市场技术结构变化造成的失业;适当修改完善失 业补助金制度,激励失业者就业。 (四)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就业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的劳动市场理论主要包括名义工资粘性和实际工资粘性两方面。名义工 资粘性是由于长期劳动合同的存在和交错调整工资所致,工资通常是由于工会与企业通过 谈判订立的合同而固定下来的。在合同有效期限内工资不能随市场供求行情而调整。即使 没有工会组织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

8、,因受有合同的企业粘性工资的影响,工资也不会轻 易变动。隐性合同理论认为,雇员与雇主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之间会形成某种稳定 收入的非正式契约,从而使工资具有粘性。隐性合同导致失业的原因是由于在非对称信息 条件下,厂商和工人因信息有限,决定了均衡合同出现无效率的非充分就业,因而通常会 解除工人。效率工资论则说明了雇主会主动付给员工高工资,以提高雇员的生产积极性, 提高跳槽和偷懒的机会成本同时吸引有能力及高技术人才。内部人外部人理论则指出, 内部人由于受到劳动转换成本的保护,在工资决定上有着重要的讨价还价能力,具有较强 的就业优势和地位。致使工资调整主要取决于在职人员而不是失业者,于是,便可能

9、出现 非自愿性失业。因而解决失业问题政府就要干预工资合同,要减少工资粘性,增加工资弹 性,使工资能够适时适度灵活调整。 (五)反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反古典”学派主张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借鉴日本的经济模式及行政主导性的 市场经济模式。在就业问题上,强调在保证企业自由用人和求职者自主择业的前提下,在保持企业活力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国家对市场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指 导。同时建立稳定就业,劳动力流动平缓、劳资合同和工资差距较小的劳动力模式。 三、西方就业理论对我国的启示及借鉴 在谈西方就业理论对我国解决就业问题有何启示及借鉴方面,需要首先了解一下我国 的失业情况及其成因分析。我国

10、的失业情况及其成因分析:我国的失业情况及其成因分析:我国经济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人均收入的提高和 生活品质的提升。正像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 展阶段。”但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劳动就业已经成为困扰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 问题。官方统计显示,2000 年以来,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 3.1、3.6、4.0直 到目前的 4.6(残疾人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8.6%),呈明显的上升态势;同时政府对下 一年失业率的调控目标也一再相应放宽,即分别为 3.6、4.0、4.5和 4.7。许多权 威专家认为,这些指标虽然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同期水平

11、,但是如果考虑到统计口径等问 题,我国目前的失业率将要远远高于上述指标,即可能达到 10的较高水平。由此可见, 我们面临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导致我国失业问题的成因主要有:1、由于劳动力供给政策上的缺陷所造成的失业问题。这主要表现为劳动力数量不能得 到有效控制和劳动力质量提高的速度之缓慢及劳动力结构的不合理。 2、由于劳动力需求政策上的缺陷所造成的失业问题。这主要表现为资本的潜力未被有 效挖掘;忽视科技进步在创造就业机会方面的积极影响和作用;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找不 到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均衡路径;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中存在的结构问题以及集体经济 和乡镇企业发展速度趋慢等问题的存在。 3、由于劳动力

12、市场政策上的不足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的失业问题。主要包括 信息的不对称、随意性风险;劳动力流动的约束性;跨地区和跨国流动难等。 4、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带来的失业。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经历了数 次波动。在经济扩张阶段,就业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在经济的紧缩阶段, 由于金融紧缩,投资下降,市场需求疲软,导致隐性和显性的失业增加。由于以上原因所导致的我国失业的类型主要有:周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 业和隐性失业。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在就业问题上存在的主要矛盾是劳动者充分就 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失业的基本特征是:总量矛盾与结构 矛盾并存

13、;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 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就业的焦点是失业人员再就业。(一)古典学派就业理论的启示及借鉴 首先要解决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问题和就业歧视问题,完善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实现劳 动力市场的充分竞争。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不充分表现得很突出,市场存在严重的 城乡分割和地区分割,就业歧视随处可见。就业招聘中存在严重的歧视性条款,如户籍歧 视、地域与方言歧视、学历歧视、性别和年龄歧视乃至身高、相貌等身体歧视、婚姻状况 歧视、犯罪经历歧视、姓氏歧视等等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力招聘中的一个正常现象。这些现 象严重阻碍了我国劳动力市场

14、的正常发展,破坏了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导致了人力 资源的巨大浪费,因而必须加强透明化、公平化、法制化和市场化。其次,为了规范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运用市场价格机制调节的同时要严格落实劳动用 工合同制度,同时要鼓励企业履行现在流行的 SA8000 社会责任认证标准的相关规定,保护 劳动者的合法权利。 (二)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启示及借鉴 凯恩斯就业理论强调宏观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政府对对外贸易的干预和实行 税收政策等来调节就业,是一种总量就业理论。它只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总就业量的变化、 就业水平的高低,而不分析就业的结构。由于它只强调从增加有效需求来解决失业问题, 忽视对劳动力供给方面的管理与

15、改善;只强调投资总量的增加而忽视投资的就业效率和投 资结构的优化。因此,中国在通过政府扩大投资规模解决就业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 提高投资的就业效率,要尽可能投向吸纳劳动力较多的行业和领域。另外,政府应注意经 济增长模式的选择,制定有利于增加就业的经济增长计划和产业政策,把技术密集型、资 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增长方式结合起来。因而当前应当实行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选择 “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实施以就业为基础的经济政策,优化就业结构和产业 结构,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三)新古典综合派的就业理论启示及借鉴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政府应主要从劳动力市场和人力政策来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第

16、一,采取全方位人力资源开发措施,对劳动力进行多层次、多领域、多种形式的继续培训, 使劳动者及时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第二,大力发展职业介绍机构,负责信息咨询、指导 服务、就业介绍等方面工作,使企业和求职者实现信息对称;第三,减少户籍制度对劳动 力的限制,增加劳动力的区际流动,帮助解决劳动力和企业进行地区迁移。 结合我国目前的情况,应建立完善就业教育制度,积极开发人力资源,全面提高职业 技术教育水平。对于农村学龄儿童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同时对劳动力加强职业教育和技 术培训以及在岗培训指导等,从而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及时有效配置,消除结构性失业。鼓 励引导劳动力在地区、行业间的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再则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 服务体系,借助网络信息资源平台加强对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特殊群体就业、 下岗职工再就业等相关信息的发布,达到信息资源共享。 (四)新凯恩斯主义的粘性工资论启示及借鉴 新凯恩斯主义所提出的工资粘性实际上是劳动力市场自身运行不可避免的现象,仅靠 劳动力市场调节是不可能解决的。政府可就全社会工资水平定期进行全国性的调查,并结 合各省、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