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浮的学术精神和学问态度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274055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一浮的学术精神和学问态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马一浮的学术精神和学问态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马一浮的学术精神和学问态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马一浮的学术精神和学问态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马一浮的学术精神和学问态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一浮的学术精神和学问态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一浮的学术精神和学问态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转载:马一浮的学术精神和学问态度转载:马一浮的学术精神和学问态度刘梦溪 在探讨马一浮的学术精神和学问态度之前,我们不妨先讲几个关于马先生学问经历的 故事。故事一:1909 年,在上海办民呼报的邵廉存写信给马一浮,希望他拿出自己的撰 述出版或给报纸写些文章。马先生没有立即回信,邵又来函督促。这种情况下,马一浮写 了一封长信给邵,详细阐明自己对著述的态度。大意是说:我是山野之人,对当世之务固 然不是很了解,但古君子之立言,凡有书留下来的,我未尝不找来阅读,并力求探明其旨 趣。可是拿现在的人写的东西和古人比较,相差实在太远了。报纸刊登的那些新闻、言论, 也许自以为是在“立言”,而究其实不过是以稗贩为

2、标榜,体例猥杂、文辞芜秽,目的无 非是想赚钱牟利,还有的干脆就是借舆论骗人。当然也有好的,你们的民呼看过几张, 很有生气。但仍有不足,内容和过去的邸报差不多,语言也琐碎欠雅,还不如野史笔记, 真为之可惜。那么原因何在呢?马一浮说:今日之祸,不患在朝之多小人,而患在野之无君子。不患上之无政,而患下之无学。 祸之灼然切肤一国所共见者,得豪杰之士,犹可弭也。独其中于无形发于隐微之地者,为 学术人心之大忧。履霜坚冰,驯致其道,辨之不早辨,则人欲横流,天理将废。呜呼,吾 为此惧矣。夫天理终不可灭,人心终不可亡,此确然可信者。然其间必赖学术以维系之。 不然者,几何不相率以渐而入于兽也。今之炫文者去经术,尚

3、口者綟躬行,贪功者矜货利, 鹜名者贼廉耻。人人皆欲有所凭借以求逞。循此以往,人与人相食,不待异族之噬而吾属 尽矣。诸君子果欲以济民物为己任,安可不于此加之意乎。古之君子,其立身有本末,其 出言有物有序,夫而后可以行远有信。诸君子信能以道谊自任,其中纯然不杂以功利之私, 使浮持三寸弱翰竭其所欲言,助诸君子张目,以尽匹夫之责,亦所固愿。【14】马一浮认为国家的最大问题在学术人心,而不是那些人人得而见之的社会弊端,因为 社会弊端一旦有能人出来,就可以解决。但天理和人心则需要学术来维系,如果不及早着 手,后果不堪设想。他对于抛弃儒家经典、不重视知行合一、不顾及道德廉耻的现状,非 常忧虑。他说如果诸君子

4、能够以道谊为己任,做事情不杂以功利之心,我愿意助一臂之力, 可以写文章讲我的看法,也算尽了匹夫之责。但如果不是这样,我写文章有什么用呢?不 如“刊落声华,沈潜味道,不欲以文自显”。邵廉存收到马一浮这封信,误以为马先生希望在报纸上刊登,所以来函说信的内容高 而不切,不便于发表。马先生回答说自己没有这个意思,连邵送给别人看他都颇不惬意, 遑论其他。他说报纸是“以市道为业”,自己讲的东西虽合于著述之旨,却与“市道”迥 异,所以两个人谈不拢并不奇怪。他“宁愿闇然自悔,将以求其所志”,而不愿徒逞口说 以求胜于人【15】。马先生与邵廉存其人此后再无往还。马一浮的学术精神和学问态度, 我们从这个故事里可以看

5、到一些端倪。故事二,马一浮的另一个朋友叫王钟麒的,1912 年准备创办独立周报,邀请马一 浮为之撰稿,马先生复信谢不能。他说自己一向未究心于当世之务,勉强为之,无异于请 道士参与朝廷政事,或者打仗的时候搞祭祀,读者一定以为不伦,肯定要责备办报的人没 有眼光。而且也与你们简章中说的“最新学理”相违背。至于希望刊载本人以前翻译的有 关西方艺文方面的文字,我想大可不必,因为那些东西如同辽东的白头猪一样,不值得格 外重视。考古方面的文章,我过去写过,恐怕也与报章的体例不合。连诗也许久未写了。 马一浮委婉地但也是断然地拒绝了王钟麒的撰稿之请。他说:“哀群言之芜秽,无术以易 之,则宁嘿然以没世耳。穷而至于

6、卖文,则苟而已矣。”【16】对当时盛行西化的学术风 气,马一浮深不以为然,他说:时人议论称引,不出异域皮革之书,此灭学之征也。昔之论职官者,犹知考周礼, 讲刑法者,犹知准唐律。今则抱日本法规以议百世之制度,执西方名学以御天下之事 理。动色相矜,以为管葛所不能窥,董贾所不能谕。及察其研覈是非,敷陈得失,则徒连 犿缴绕,非真有幽妙宏阔之思,确乎不拔之哩也。以此论道经邦,日以滋乱。【17】他的正面主张是:“吾党今日唯当反身修德,致明遂志,尽其在己,存天理,去人欲, 而后患难夷狄之纷乘乃有自主而不为所动。”【18】简言之也就是“穷理尽性”,而且是 “循乎天性之自然”,并不是被迫才这样做。故事三:191

7、1 年民国政府成立后,蔡元培任教育总长,他特邀马一浮担任教育部秘书 长一职,到职只十余日,马先生就以“我不会做官,只会读书,不如让我回西湖”为由, 挂冠而去。实则是教育思想与蔡先生不合,马一浮不赞成废止读经,蔡先生反是。马建议 设通儒院,以培国本,具体办法为:“聚三十岁以下粗明经术小学,兼通先秦各派学术源 流者一二百人,甄选宁缺毋滥,优给廪饩,供给中外图籍,延聘老师宿儒及外国学者若干 人,分别指导。假以岁月,使于西洋文字精通一国,能为各体文词,兼通希腊、拉丁文, 庶几中土学者可与世界相见。国本初张,与民更始,一新耳目。十年、廿年之后,必有人 才蔚然兴起,此非一国之幸,亦世界文化沟通之先声也。”

8、【19】现在看来,马一浮的建 议颇具先验的眼光,如能实现,不啻为我国文教的千秋万代之事。后来的清华大学国学研 究院,体制和宗旨就略同于马先生倡议的通儒院。可惜蔡元培当时没有采纳马一浮的建议。 不过蔡先生自 1912 年 1 月至 7 月,只做了七个月的总长就坚辞不干了,也许不设通儒院不 完全关乎教育思想的异同,还有情势许可不许可的问题。故事四:1916 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再次恳请马一浮出山,请他担任北大文科 学长,又遭婉拒,理由是“古闻来学,未闻往教”。他感到此八字之电文未免过简,于是 又有一信给蔡先生,写道:承欲以浮备讲大学,窃揽手书申喻之笃,良不敢以虚词逊谢。其所以不至者,盖为平

9、日所学,颇与时贤异撰。今学官所立,昭在令甲。师儒之守,当务适时,不贵遗世之德、 虚玄之辩。若浮者,固不宜取焉。甚愧不能徇教,孤远伫之勤。幸值自由之世,人皆获求 其志。委巷穷居,或免刑僇。亦将罄其愚虑,幽赞微言,稽之群伦,敬俟来哲。研悦方始, 统类犹乏,以云博喻,实病未能。若使敷席而讲,则不及终篇而诟诤至矣。谢无量淹贯众 学,理无不融,浮不能及。先生若为诸生择师,此其人也。化民成俗,固将望诸师友;穷 理尽性,亦当敕之在躬。道并行而不悖,以先生之宏达,傥不疾其固耶。方春时育,惟慎 徽令典,多士响风,克隆肇新之化。不具。浮再拜。丙辰十二月二十四日。【20】蔡先生固是马一浮所敬佩之人,所以信中诚恳地讲

10、明了不能赴命的理由。主要是他感 到自己的学问追求,与当时的潮流不相吻合,如果侧席讲筵,不及讲完就可能遭至批评。 不如有所分别,“化民成俗”的事情由别的学者来做,他自己则甘愿以“穷理尽性”为事。故事五:1929 年秋天,时任北大“学院院长”的陈百年邀请马一浮到北大讲学,先致 一信,随后又电邀,马先生回电予以辞谢。不久,刚刚辞去国民政府教育次长职务、复任 教北大的马叙伦,又写信给马一浮,备申陈百年的盛意,敦请马先生能够前来北大执教。 马叙伦是杭州人,有名的教育家,早在 1917 年就欲聘马一浮为家傅,未获允,但他对马先 生的学行念念于怀。面对故人的诚邀,马一浮的回信写得格外恳切委婉,他说久谢人徒,

11、遂成疏逖。迩者陈君百年以讲学见招,亦既电辞。未蒙省察,乃劳手书申 譬,殊愧无以堪任。夫学有诸己,岂不欲转喻诸人。然义在应机,亦非一概。故道逢尹喜, 始出五千;退老西河,乃传六艺。感然后应,信然从后。是知教化所由兴,不必尽在明堂 辟雍也。今儒术方见绌于时,玄言亦非世所亟,乃欲与之扬邹鲁之风,析夷夏之致。偭规 改错,则教不由诚;称性而谈,则闻者恐卧。以是犹疑未敢遽应。虽荷敦勉之切,虑难仰 称所期。与其不能解蔽于一时,吾宁俟悬解于千载耳。希为善谢陈君,别求睿哲,无以师 儒责之固陋。”【21】婉辞的理由仍是学理及学问态度不同,因为儒术为主流学术思潮所排斥,玄言义理之 学也不见重于当时,马一浮感到无法“

12、称性而谈”,不如其已,宁可“俟悬解于千载”。 这就是马一浮追求“穷理尽性”而不苟于时的学问态度。故事六:1930 年夏天,陈百年代理北大校长,再次邀请马一浮为北大研究院导师,并 保证不以讲论劳烦马先生,只请他辅导启发学员即可。马一浮还是谢绝了这一邀请,回信 给陈百年,说:“方今学子务求多闻,则义理非所商。急于世用,则心性非所先。平生粗 究终始,未尽玄微。耻为一往之谈,贵通天下之志。亦知语默道同,物我无间,酬机赴感, 教由所兴。但恐无裨仁贤历学之心,不副髦俊研几之望,是以未敢遂承,匪欲自隐其陋也。 ”【22】谢绝的理由仍为学问的取向不合于当世,马先生善长义理和心性,但这些他觉得 不是当务之急。同

13、年农历十二月,身为北大代校长的陈百年又催促马一浮北上,马先生向 陈推荐熊十力,自己仍坚辞不赴。故事七:1936 年 4 月底,竺可桢任浙江大学校长,莅校不久,就有人向他介绍,说马 一浮是杭州的瑰宝。于是竺便托人探听马先生的想法,看他能否来浙大任教。5 月 18 日举 行校长宣誓典礼,24 日,竺可桢便登门拜访马一浮,希望马先生能为浙大学生授课,或者 由学生到马的寓所听讲亦可。7 月 17 日,竺再次拜望马先生,准备设专门讲堂作为马一浮 的讲所。但两人交谈时间短促,马在学理方面的想法,竺未能深会。于是竺又托王子余写 信给马先生,具道邀请之诚。马回信给王,告之他所以尚在犹豫,主要是自己平日所讲,

14、不在学校之科,也不易为初学者所了解,担心彼此捍隔不入,未必有益。但鉴于竺校长再 三请人来说,他也就不再坚持最初的想法了。他说:“昨竺君复枉过面谈,申述一切,欲 改来学为往教。为体恤学生计,此层尚可通融。”【23】但他又担心他之所讲学生未必能 听得懂,所以进而申论道:群言淆乱而无所折衷,实今日学子之大患也。若只泛言国学,譬之万宝全书、百货商 店,虽多亦奚以为?且非弟之所能及也。此意竺君如以为然,能喻之学生,使有相当了解, 然后乃可与议。否则圆凿方枘,不能收教学相长之效。与竺君想见两次,所谈未能尽意。 在竺君或以为弟已肯定,然弟实疑而未敢自任。不欲令种子断绝,此天下学子所同然。虽 有嘉谷,投之石田

15、,亦不能发荣滋长。故讲即不辞,实恐解人难得。昔沈寐叟有言,今时 少年未曾读过四书者,与吾辈言语不能相通。此言殊有意味。弟每与人言,引经语不能喻, 则多方为之翻译。日日学大众语,亦是苦事,故在祖国而有居夷之感。处今日而讲学,其 难实倍于古人。师严而后道尊,道尊而后民知敬学,亦难责之于今。乐则行之,忧则违之, 吾行吾素而已。竺君不以弟为迂阔,欲使诸生于学校科目之外更从弟学,大似教外别传, 实为特殊办法。弟之所言,或恐未足副竺君之望、餍诸生之求。其能相契,亦未始非弟素 愿。若无悦学用力之人,则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此当视诸生之资质如何,是否可与 共学,非弟所能预必,非如普通教授有一定程序可计日而毕

16、也。故讲论欲极自由,久暂亦 无限制,乃可奉命,否则敬谢不敏。此意当先声明,并希代致竺君谅察为菏。【24】这里马先生不仅申明了自己的学术理念和学问态度,关于讲学的理念他也作了说明。他希 望讲论是极自由的,讲论的时间也不做限制,不要视他为浙大的一般教授,讲论的内容也 是在现有科目之外。如此要求能否得到满足,他没有把握(“非弟所能预必”)。当然还 有学生是否能听得懂的问题,也是马先生迟迟不能做出决定的原因。他平生最佩服的学人 是沈曾植(字子培、号乙庵、晚号寐叟),所以引其语以为佐证。故马先生学问,自是别 有宗趣,别有归宿,与大学文科教育殊科异撰。马先生把他的想法概括为在大学“特设国学讲习会”,并拟订了讲习会的旨趣和办法 【25】。遗憾的是,通达重教的大科学家竺可桢校长,最后竟未能满足马一浮要求,致使 数月的努力功亏一篑。竺可桢日记1936 年 8 月 1 日条记载:“九点至青年路晤张圣征, 应子梅之邀谈及马一浮事,时圣征之兄天汉亦在座。据张云一浮提出一方案,谓其所授课 不能在普通学程以内,此点余可允许,当为外国的一种 Seminar研究班课程。但一浮并 欲学校称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