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究论文-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上传人:ZJ****3 文档编号:42056806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研究论文-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企业研究论文-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企业研究论文-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企业研究论文-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企业研究论文-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研究论文-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研究论文-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研究论文企业研究论文-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摘要:在对外直接投资绩效较低、产业和区位分布不合理的地区,按照产业区位优势匹配原则调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区位分布,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对外直接投资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绩效;产业;区位 从我国的实际经济状况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应处在较高水平上。但实际上,截止2006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只有906.3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和绩效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因此,分析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与问题,并探析调整思路和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

2、特点 (一)对外直接投资总量规模发展迅速。从2002年开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量规模发展迅速。20022006年五年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60。2006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净额211.6(包括金融类)亿美元,是2002年的7.84倍,位于全球国家(地区)排名的第13位。其中,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76.3亿美元,同比增长43.8。 (二)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保持多元化格局。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构成保持多元化格局,2006年,有限责任公司所占比重33,国有企业占26,私营企业12;在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中,中央企业占11,各省市区的投资主体占89;浙江省境内投资主体数

3、量位居首位,占境内主体总数的22;七成的私营企业投资主体来自浙江、福建两省。 (三)境外投资方式不断创新。境外收购、兼并实现的直接投资正日渐成为新时期对外投资发展的趋势。我国企业以投资办厂、建生产基地、设营销网络、跨国并购、参股、境外上市等多种方式进行投资。2006年,通过收购、兼并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82.5亿美元,占当年流量的39。 (四)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广泛。对外直接投资涉及的行业众多,涵盖了贸易、生产加工、资源开发、交通运输、承包工程、农业及农产品综合开发、医疗卫生、旅游餐饮及咨询服务等行业。200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中,采矿业、商务服务业、金融业投资所占比重较大。其中采矿业占

4、40.4,商务服务业占21.4,金融业占16.7,交通、运输仓储业占6.5,批发零售业占5.2,制造业投资占4.3。 (五)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多元化。截至2006年末,中国5 000多家境内投资主体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近万家,共分布在全球172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国家(地区)的71。同时,投资区域重点由港澳、北美向亚太、非洲、拉美、东欧等发展中国家转移,在亚洲、非洲地区投资覆盖率分别达到91和81。从境外企业的国别(地区)分布来看,中国香港、美国、俄罗斯、日本、阿联酋、越南、澳大利亚、德国的聚集程度最高,集中了境外企业48。 二、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一)对外直接投资滞后于经济

5、的发展。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占GDP比重看,从全球平均水平看,2005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量占全球GDP总和的17.5,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流量占发展中国家GDP总和的12.4,而中国对外投资流量占GDP的比例为5.5,不但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及全球平均水平,也大大落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从对外直接投资与利用外资之比看,从1991年开始,我国一直居于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的首位,截至2006年底,我国累计实际吸收外资超过6 700亿美元。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近年来虽发展迅速,但与吸收外资相比仍然偏小。截止2006年底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只有906.3亿美元,两者差距很大。从对外投资额与实际吸收外资额

6、的比例来看,2006年我国对外投资额与实际吸收外资额之比为0.3,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0.46的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1.19的平均水平,说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水平极低。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份额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比值较低,与我国经济地位不相称。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GDP的5,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提高到6以上。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比重偏低,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仅为1.68,存量所占比重仅为0.59。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指数(简称OND)低。对外直接投资绩效指数指一国

7、对外投资流量占世界对外投资流量的份额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份额的比率。OND反映一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两种决定性因素:所有权优势和区位因素。所有权优势即为跨国公司用以开拓国外市场或试图通过海外扩张积累的企业特定竞争实力,比如,创新力、品牌、管理与组织能力、信息、融资、资源获取以及规模和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区位因素即母国或东道国有利于不同商品生产和服务的各种经济条件,包括相对市场规模、生产运输成木、技术工人、供应链、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等。一般而言,OND越大,一国对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利用越充分。如果某国的OND为1,意味着该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绩效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如果某国的OND大于

8、或小于1,意味着该国的绩效高于或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005年,中国OND为0.313,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平均OND为0.706,发达国家平均OND为1.06。由此可见,中国对外投资绩效指数在全球排名比较靠后,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较低的对外直接投资绩效指数表明中国跨国公司缺乏所有权优势,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不高、效益较差。这与中国企业处于全球分工产业价值链低端,总体技术水平不高,缺乏创新力、品牌和管理经验,国际竞争力不强有密切关系。 (三)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和区位分布不合理 1.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业的行业分布不合理。总体上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结构不合理。从2006年末我

9、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行业分布情况看,排在前六位的分别是商品服务业、采矿业、金融业、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业和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中,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力密集项目居多,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层次服务业的投资少,从事商品流通的贸易企业偏多,而生产性企业和金融服务性企业偏少。这种产业选择,一方面使我国现有技术和产业的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另一方面,由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同类产品的竞争,这些产业海外市场的效益低下。 2.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不合理。从境外企业数量的国家(地区)分布看,中国香港、美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的聚集程度最高,集中了境外企业的48。其中,阿联酋和越南只占6.

10、8,其余发达国家和地区占到41.2。可见,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于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大的地域局限性,不能充分利用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的互补性。 三、调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 (一)结合产业和区位优势调整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1.合理的产业和区位分布能使厂商投资利润最大化。在产业选择给定的前提下,对外直接投资绩效取决于区位选择的有效性。首先,区位的可行性选择直接关系到投资项目预期收益。同样的投资项目,往往由于投资区位的差异而出现绩效上的显著不同。其次,区位的投资环境是影响投资效率的重要因素。当投资区位的差异与投资主体自身的特点或比较优势具有耦合关系时,区位优势就成为厂商资本增值的

11、有利因素;反之,则成为制约厂商利润增长的不利因素。第三,投资区位的优势资源为厂商生产经营活动国际化提供了其加速发展的能力,从而提高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绩效。同时,在区位选择给定的前提下,对外直接投资绩效也取决于产业选择的有效性。 2.按照产业区位优势匹配原则调整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和区位分布。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与区位选择有着高度相关性,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时,必须特别注意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的搭配组合。产业区位组合中的“区位优势”,是指能为特定的产业提供其所需要的优势资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具有不同的市场条件和区位优势,包括自然资源、技术条件、人力资本以及信息流转等。产业区位组合中的“产业优势”,是

12、指能够为特定区位发展提供其所需要的优势资源。不同产业的技术层次各不相同,优势要素不同,只有根据产业不同特性选择适宜的区位才能发挥两者优势。 (二)培育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对外直接投资绩效。 1.企业树立创新意识。我国企业要把创新能力和发展核心技术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目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要缩小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存在的相对差距,必须尽快与国际接轨,而重点无疑是与国外产业领域内的核心技术接轨。否则,单纯依靠将生产基地移到成本更低的国家,或是盲目依赖于出口量的继续扩大,只能造成企业技术水平持续下降,无法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无法突破国际分工格局中的从属地位。我国企业可

13、通过并购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跨国公司的研发部门,或与当地拥有先进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合资设立新技术开发公司,雇佣当地工程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利用当地的先进设备,最大限度地获取国外技术集聚所产生的外溢效应。同时,海外公司也可把大量技术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国内公司总部,这有助于总部及时了解世界前沿技术动态,调整企业技术研发方向。 2.建立品牌优势。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我国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时,必须树立品牌意识。没有品牌的商品很难打开市场,更不要说占领市场。企业实施国际化品牌战略必须做到:第一,加强技术研究和开发,实现技术创新,不断开发出满足市场需要的新产品;第二,改进市场营销和服

14、务,加强品牌的广告和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第三,增强名牌商标保护意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3.大力培养对外直接投资高素质人才。国际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对外直接投资对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匮乏是我国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应该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一方面,评估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人力资源的优势和劣势,预测对外直接投资中所需的各种人力资源,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另一方面,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招聘等多种形式,培养通晓国际惯例及熟悉东道国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建立企业人才储备库,以适应对外直接投资的需要。 欢迎浏览文档,祝您生活愉快!欢迎浏览文档,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商业贸易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