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学习指导(一)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037995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学习指导(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气学习指导(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气学习指导(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气学习指导(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气学习指导(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气学习指导(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学习指导(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气学习指导(一)大气学习指导(一) 一、 知识结构知识结构 2、知识点联系结构(概念地图)、知识点联系结构(概念地图) 知识梳理图 二、重点难点分析二、重点难点分析1、大气的组成几个部分的作用、大气的组成几个部分的作用大气中水汽的含量虽然少,但它在天气变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云、雾、雨、雪等都是水汽相变的结果。水汽也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对地表起到保温作用,晴朗的夜间通常比阴雨的夜间温度低就是这个缘故。而水汽相变过程中对热量的吸收或释放,则是大气热量交换的重要方式之一。大气中的固体杂质也可以吸收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对大气和地表温度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固体杂质具有吸湿性能,它们作为水汽的凝结核对

2、云雾和降水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城市上空的雾比远郊区县多,就是因为城市空气中有更多的尘埃。2、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主要特点、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主要特点层次名称高度气温随高度变化规律特点低纬:17-18 公里中纬:10-12 公里对流层高纬:8-9 公里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高度每上升 100 米温度下降 0.6 摄氏度1、占有整个大气质量的 3/4 和几乎全部的水汽2、空气对流显著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平流层对流层顶到 50-55 公里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1、 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2、 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3、 天气晴朗,利于高空飞行高层大气平流层顶到 20003000 千米

3、高空1、 空气密度很小2、 80500 千米高空有电离层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有些成份对太阳辐射有明显的吸收作用,而其他成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很少。不同成分对太阳辐射吸收的波长范围也不同,所以通常称为选择性吸收选择性吸收。具体如下:氮气几乎不吸收太阳辐射;氧(O2)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不强,主要吸收波长小于 02 微米的紫外线辐射;水汽吸收太阳辐射的红外线部分能力最强。大气中臭氧(O3)含量虽少,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强。由于臭氧的吸收作用,使小于 029 微米的紫外线辐射不能到达地面,这就保护了地球上生物不受

4、强紫外线辐射之害。臭氧对 06 微米附近的太阳辐射中最强的部分也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因此,臭氧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是很显著的,它对平流层的增温起着重要作用。二氧化碳(CO2)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弱,仅对红外线 43 微米附近的辐射有一定的吸收能力(这部分的太阳辐射很微弱),所以二氧化碳的吸收作用对太阳辐射的影响较小。区分注:注:CO2对对 1317 微米的长波微米的长波辐射吸收能力最强,故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辐射吸收能力最强,故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CO2对地面长波辐射对地面长波辐射影响很大。总结:总结:A在对流层里,对太阳辐射起吸收作用的成分主要是水汽、杂质和二氧化碳;B在平流层里主要是

5、臭氧;高层大气里主要是氧。C通过大气的吸收作用,太阳辐射被削弱的部分主要是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和波长较短的紫外线,而对可见光影响不大。(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大气中的云层和较大颗粒的尘埃,能将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到宇宙空间去,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受到削弱。反射能力的大小通常用反射率来表示。照射到某物体上的太阳辐射总量为 100,其反射出去的能量占百分之几,即为该物体的反射率。赤道地区由于云量大,反射率高,明显地影响着地表对太阳辐射的接收。故白天一般比热带沙漠地区要凉些(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一上教材 P55 练习 1 答案之一)。(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如果发生散射作用的质点是空气分子或微

6、小的尘埃,散射是有选择性的,波长越短,散射能力越强。在可见光部分蓝紫色光波长最短,散射能力最强,所以在晴朗的天空,特别是雨过天晴时,天空呈现蔚蓝色。如果发生散射作用的质点是颗粒较大的尘埃、雾粒、小水滴等,它们的散射无选择性,各种波长同样被散射,使天空呈白色,所以在阴天时,或者大气中尘埃、烟雾较多时,天空呈灰白色。4、大气水平运动原因、大气水平运动原因 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之间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是产生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地面受热增温,空气膨胀上升,质量上移,密度减小,近地面形成低压区,而上空因空气密度增

7、大,形成高气压(注意:气压的高低都是指在同一高度上注意:气压的高低都是指在同一高度上相比较而言;在同一空气柱内永远是随高度增加气压降低相比较而言;在同一空气柱内永远是随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地面冷却降温,空气收缩下沉,质量下移,近地面形成高气压,上空形成低气压。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又引起了大气从高压向低压方向的水平运动。这种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注:对流与热力环流有哪些区别?对流可以认为是比较简单的地面受热,大气膨胀作上升运动。水也可以底部受热而对流。而热力环流是个专有名词。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同一

8、水平面上的大气在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在有气压梯度存在的情况下,促使大气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叫做水平气压梯度力,其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风)的方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只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一种力的作用下,风向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这种风仅在空气质点作水平运动的初始状态存在。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风向最终乎行于等压线。这种风仅在高空平直等压线的状况下存在。例如,赤道上空的气流不能继续流向极地而在南、北纬 30 度附近上空聚积下沉,导致副热带高气压带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这种风起了重要作用。在上述两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近地

9、面的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因为摩擦力永远和风的吹向相反。而地转偏向力又在风的右侧 90 度,所以,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合力与水平气压梯度力达到平衡时,风是斜穿等压线吹的。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越大:反之,夹角越小。风压定律风压定律: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在南半球,高压在左后方,低压在右前方。5、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北半球北半球近地面中心气压情况高气压低气压近地面中心气流运动情况 辐散下沉 辐合上升近地面天气情况 晴 阴、雨周围气流运动方向 反气旋 气旋分析气流方向可如下图注:反气旋与高压中心、高压带不完全相同反气旋是三

10、维空间上的大尺度涡旋,是描述大气运动的概念。是在近地面,气流向外辐散,中心气流下沉的一种天气系统。在近地面,反气旋在北半球作顺时针旋转,在南半球做逆时针旋转。反气旋与高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指向同一对象,但是高压侧重描述气压水平分布,而反气旋侧重描述气流的运动。同理气旋与低压中心、低压带也不完全相同6、锋面气旋图的判读(参考教材、锋面气旋图的判读(参考教材 P44 图图 2.22)锋面气旋的结构:在北半球,锋面气旋是一个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涡旋,中心气压最低,自中心向前方(暖空气前进方向,多从南到北,锋面多在气旋中心东侧延申)伸出一条暖锋,向后方(冷空气前进方向,多从北到南,锋面多在气旋中心西侧延申)伸出一条冷锋。冷暖锋之间是暖空气(一般在南方),冷暖锋以北是冷空气。注:温带地区,高空盛行西风,天气系统多向东运动。故锋面气旋的前后方也可以理解为东是前方,西是后方。7、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请把此图与实际全球气候分布图(教材请把此图与实际全球气候分布图(教材 P47)对照参考记忆)对照参考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