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西师大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032020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西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西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西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西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西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西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西师大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单元:美丽的国旗第一单元:美丽的国旗1、教学内容(一)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二)唱歌国旗国旗真美丽(3)欣赏祖国,祖国我们爱您2、教学目标1、在聆听、唱歌、律动活动中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威武雄壮的音乐情绪,激发对祖国、国旗的热爱之情,了解与国歌相关的常识。2、在节奏儿歌的学习中感受节奏时值的长短,并能够通过节奏儿歌的朗读感受轻声、高位置说话的方法,为唱歌的学习作好铺垫。3、了解唱歌的正确姿势和方法,能够初步感受用自然的声音轻声歌唱的歌唱状态,并能够在唱歌的活动中尝试。4、在律动的活动中感受二拍子的行进感受及强弱规律。3、教学准备:课件4、教学时间 本单元建议用 3-4 课时完成。国旗

2、国旗真美丽教案设计(课时:1 课时)教材分析:国旗国旗真美丽是一首 2/4 拍,四乐句一段体的儿童歌曲。歌曲的旋律流畅、亲切。歌词简洁,多为一字一音,简单易唱。抒发了孩子们赞美与喜爱国旗的真挚情感。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能用赞美的感情,亲切、2自然的声音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初步建立音高概念,能自己创编简单动作进行歌表演。2、通过感受和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在歌唱里来感受、体验和表达对国旗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丰富情感体验。3、知道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能说出我国的国名、国旗、国徽、首都及国庆节等有关祖国的小常识。教学重点:

3、1、在歌唱及表演过程中体验和表达对国旗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2、使学生初步具有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3、能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能用赞美的感情,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初步建立音高概念;能自己创编简单动作进行歌表演。教学难点: 歌曲的第四乐句八分音符和连音线 “ - “的掌握。教学准备:小鸟头饰、剪纸国旗、国旗、游戏卡片、课件、歌词卡片设计理念:设计理念: 在教学设计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音乐为主线,从一年级小朋友熟悉和喜欢的事物入手,以他们的兴趣爱好为动力,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让他们体验、 感受音乐美,感受音乐的节拍;积3极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

4、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将审美体验贯穿于课堂之中。教学流程:一、 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在今天上课前,我要你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听,这是一首什么歌?学生:国歌教师:那么同学们再思考一个问题,在唱国歌的时候还会有什么伴随国歌缓缓升起呢?学生:国旗。教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接下来请你们谁知道国旗的五颗星星分别代表了什么意思吗?(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国旗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 ) 教师:那么在什么场合升国旗、奏国歌呢?让学生讨论回答,并出示各种升国旗、奏国歌的场景图片教师:升国旗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学生:立正站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教师:刚刚我们看了那么多国

5、旗升起的图片,我们的国旗美不美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国旗的歌国旗国旗真美丽二、新课教学1、谈话引题4教师:同学们都知道耳朵是用来做什么的,不过老师今天还要告诉你如果你有一双会听音乐的耳朵,仔细听,你就会听到世界上许许多多美妙的声音,不信我们来试试好吗?学生:好。教师:下面我们来一起听一听这首歌曲,你们试着听听音乐中出现了哪些画面?歌词是什么?播放国旗国旗真美丽的范唱,第一遍听赏歌曲。听赏完后讨论老师听赏前提出的问题: 2、教师:真是一首好听的歌曲,同学们想不想学会这首歌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先读一下歌词吧!有节奏的朗读歌词。3、进行节奏小练习教师:同学们做的真不错!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无

6、意识记忆歌曲的旋律,感受音乐的节拍。 )4、学唱歌曲让学生随琴分句学唱歌曲,之后完整演唱歌曲。三、拓展延伸让学生一起来用节奏型为歌曲伴奏伴奏型:X - | X - | X X | X - |让我们一起来歌唱国旗,歌唱祖国!四、小结 教师: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了一首关于国旗的歌,又了解有关祖国的小知识,还看了许多关于国旗的场面, 既然国旗这么神圣,5这么让我们感动,那让我们用这种感情边唱伴奏把这首歌表演一次好吗?(老师点一个孩子上来,第一遍领唱,第二遍全班齐唱。学生们在丰富的情感下从心底深情地演唱歌曲,在歌声中结束课。 ) (设计意图: 回顾学习过程,赞扬孩子们的出色表现。歌曲拓展之后需要回归,故安

7、排在最后全班同学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进行课堂反馈,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歌曲的掌握情况。 )第二单元:快乐的三峡娃一、教学内容(一)欣赏大山里的学校(童声齐唱)(二)歌表演上学啦(三)学唱歌吹吹打打搬新家(四)欣赏雀尕飞(童声独唱)二、教材分析(一)大山里的学校(童声齐唱),这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描绘了大山里的学校的美丽,同时也表现了大山里的孩子对学校的喜爱之情。歌曲为大调式、一段体。(二)歌表演上学啦,这是一首根据民歌音调编曲、填词的歌曲,歌曲为徵调式,表现了三峡的孩子上学时的欢快心情。歌曲为单乐段,共 5 个乐句,第五乐句为第四乐句的扩充。(三)歌曲吹吹打打搬新家是一首带有浓郁

8、的地方特色的歌曲,徵调式、一段体。在歌曲中穿插了川剧锣鼓经的片段,使歌曲演唱起来既风趣又活泼,具有童趣。(四)欣赏雀尕飞(童声独唱)是一首歌唱三峡移民的获奖作品。歌曲为羽调式转商调式。歌曲假借雀尕的语言,描绘了三峡大6坝的宏伟美丽及三峡式程的浩大。三、教学目标一情感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领略三峡的优美风光,了解三峡式程,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2)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地方音乐的特色,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二知识目标:通过演唱、演奏,培养学生良好的演唱、演奏习惯。三能力目标:(1)通过聆听、画画,引导学生用色彩表现音乐。(2)通过打击乐器的学习,运用,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

9、。四、教学时间:3-4 课时第一课时(主题一:欢欢喜喜进新校)【一】教学内容:学习主题一:欢欢喜喜进新校。欣赏大山里的学校、歌表演上学啦。【二】教学目标一情感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领略大山里的学校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二知识目标:能基本演唱歌曲和随音乐表演歌曲。三能力目标:能初步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音乐,体现上学时的高兴心情。【三】教具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三峡工程是我国一项伟大的电业工程,修好了三峡大坝,将有无数的三峡移人离开自己的家园,来到陌生的地方重建家园,他们舍小家为国家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三峡的孩子们也离开原来的学校,

10、来到崭新的学校读书学习,他们的心情多高7兴啦。三毛也是三峡的移民,他也跟其他孩子一起,从幼儿园来到新的小学校,他看见:票亮的学校里,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校园绿树成荫,花园里开满了朵朵的鲜花。他说:这大山里的学校真好啊,我一定要在这学校里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这时,从一间教室里传来了优美的歌声,你们听:二播放录音大山里的学校,让学生欣赏。1、学生静静欣赏歌曲大山里的学校。2、师:三毛听得很认真,听得露出了微笑。你们说:大山里的学校漂亮吗?在你的心目中我们的学校是一所怎样的学校?你能用自己的彩色笔(粉笔)画出来吗?2、抽学生上黑板画一画心目中的学校,其余学生在自己的坐位

11、上画一画。3、教师再播放一次录音,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画再次欣赏音乐大山里的学校。三歌表演上学啦1、师:三毛说,大山里的学校真好,我也上学啦。于是,它每天早上早早起床,吃过早饭,背起书抱早早上学,每天都不迟到,边走边唱起歌来上学啦。2、生:欣赏上学啦。3、跟音乐学唱上学啦。4、跟音乐随教师一起表演上学啦。教师在前面做示范,学生可以模仿,也可以自己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编动作。(动作不作统一要求)5、抽学生进行表演上学啦,教师即时鼓励,表扬。四小结:我们已经上学啦,要像三毛一样努力学习,学好本领,争当一个优秀的、漂亮的三峡娃,好吗?【自评】1、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学校,充分以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

12、利用色彩的表现能力。82、表演上学啦不给统一的动作要求,旨在“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个性发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音乐的美。第二课时(主题二:吹吹打打唱新家)【一】教学内容复习主题一(欢欢喜喜进新校),学习第二主题(吹吹打打唱新家)。【二】教学目标一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地方音乐的特色,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二知识目标:能准确猜出谜语的谜底(双响筒);能跟着教师拍拍念念锣鼓经;初步学习歌曲吹吹打打搬新家。三能力目标:能较为准确地拍击锣鼓经。【三】教具准备:课件、录音机、风琴、双响筒、响板、碰钟。【四】教学过程一复习音乐表演上学啦1、随音乐集体表演上学啦。2、随音乐抽生表

13、演上学啦。二猜猜谜语1、师:三毛也上学啦,学习很认真,一天他出去玩耍,碰见一个小朋友,这个小朋友告诉三毛“我出一个迷语,让你猜一猜,你能猜出来吗?”三毛接了迷语:“左右两个头,大嘴空对空,木棒轻轻敲,冬嗒冬嗒冬”,三毛猜了很大一天也没有猜出来,你们也来猜猜,这迷语是什么谜底吗?2、生:这是一件乐器,是双响筒。3、教师鼓励,加以表扬。4、教师给学生双响筒,用木棒敲出“冬嗒冬嗒”之声,以体验双响筒音色之美。三拍念锣鼓经1、三毛没有猜住迷语,他又说出一道锣鼓经让这个小朋友念,看念9得准不准:“壮乃乙才丑乃才,壮乃乙才丑乃壮”。这个小朋友年龄太小,可怎么也念不准确,你们会念吗?2、教师示范读出节奏。3

14、、师生用拍手念出锣鼓经。四学唱歌曲吹吹打打搬新家1、师:三毛一边走,一边欣赏路边的花草,突然看见一大队人马过来:有的扛着家具,有的抬着家具,有的挑着家具,还有大小车子拉着家具,他们到哪里去呢,哦,原来,是在搬家,是移民搬到新居。后面,带跟着一支演唱队,唱的歌曲真好听,你们也来听听,这是唱的什么歌曲呢?2、听录音范唱吹吹打打搬新家,原来,是唱的歌曲吹吹打打搬新家。3、学习歌词,教师念一句学生读一句。4、学唱歌词,教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5、跟琴唱歌,学生随着教师的伴奏,跟琴演唱。6、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曲伴奏并演唱。(学生自由使用打击乐器)7、抽生检查学习的基本效果。五小结搬新家啊,真热闹!这首歌利用

15、川剧锣鼓经为我们增添了喜悦,希望大家今后继续努力,好好学习,争当三峡的乖娃娃。【五】板书设计 :略第三课时【一】教学内容复习主题一(欢欢喜喜进新校)和主题二(吹吹打打唱新家),儿歌练习,欣赏雀尕飞(童声独唱)。【二】教学目标一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进一步让学生综合领略三峡的优美风光,全面了解三峡工程,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二知识目标:通过儿歌朗诵,培养学生学习朗读歌词的良好习10惯。三能力目标:能利用打击乐器有节奏地朗诵儿歌。【三】教具准备:双响筒、碰钟、响板、风琴、录音机、录音带。【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旧知识1、歌曲表演上学啦。2、拍手念念锣鼓经“壮乃乙才丑乃才,壮乃乙才丑乃壮”。3

16、、齐唱吹吹打打搬新家,并配上打击乐器。二学习儿歌1、师:搬新家啦,这时你去干什么?(启发学生答:栽树,栽黄桷树)2、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一首儿歌。(看板书:三峡娃,搬新屋,拿起铲子去挖土。妈妈问他干啥子?他说要栽黄桷树。黄桷树,叶儿多,大家歇凉好舒服。)3、教师教学生用方言朗诵儿歌,直至记忆。4、发给学生打击乐器,打着节奏朗诵儿歌。5、用家乡的方言来朗诵儿歌,并配上节奏。三欣赏童声独唱雀尕飞1、三峡修电站,许多移民要搬家,可是雀鸟也要搬家,小雀鸟飞回来找家家,发现家家也随人们搬到了新家,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小雀鸟的家家。2、欣赏音乐雀尕飞。3、师:移民搬到了新家,新家美吗?学校漂亮吗?大家想想,你能用画来表示他们的新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