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2031173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 第一部分议论文答题技巧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二、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三、论证方式:立论、驳论。(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类。) 四、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1、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作用二个要点。具体如下:、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

2、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

3、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2、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答题要点二个方面:(1)、明确论据类型;(2)、具体分析作用。这个题目就其实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无论是与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都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 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当然,作为应考,

4、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3、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4、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开头的内容有

5、:(1)、提出中心论点;(2)、引出论题;以上二个方面,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式,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佚事、有的是通过趣闻笑话等。结尾的内容:(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4)、补充论证了。(有时候会考查这方面作用,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做这类题目,就是把文章的引论、本论、结论具体化地陈述出来。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我们可以这样表述:首先引用法国思想家帕斯卡的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提出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然后举阿基米德、王尔德事例证明了“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

6、”,最后举一个火车上读书的少女为例向人们发出“人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的劝勉。 5、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只有二个角度:(1)语言特点;(2)语体特点。做这类题目,要掌握语言风格一些关键词: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而语体特点,就是抓住逻辑严密四个字做文章就可以了。一个应特别注意的事项就是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6、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多,如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等(1)、修辞:如比喻,可结合比喻特点谈,那就是形象生动;如排比,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

7、如引用古诗文,使文章富有文采等。(2)、论证方法:参考论证方法的作用谈。 (3)、写作手法比较固定,常见的就是:(1)、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夹叙夹议);(2)、以论证方法为主。同样,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7、文段结构作用:(1)、引出(全)下文;(2)、总结前(全)文;(3)承上启下。 作为议论文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加答。如开头段作用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题),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二个具体答题规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8、。、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结尾段的作用,请参照 4:“结尾的内容”回答。(一)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阅读提示】 阅读议论文,注意不要将论题和论点相混淆。论题是作者在一篇议论文中所要论述的问题,而论点则是作者对所论述问的见解和主张。阅读这篇文章,先不必急于找出论点,而要耐下心来通读全文, 弄清作者究竟要议论什么问题。然后再精读各段,理清文章论述的层次,最后从文中找出中心论点,了解作者的观点和主张是什么。中心论点有的是在文章中明确提出。有的是贯穿于全文内容的始终,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和概括的,但它都与论题有着直

9、接的联系,所以,阅读时便可依据论题尽快地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自信,顾名思义就是自己相信自己。人们常说,人要有主见,才会办好事。唐代韩愈初次考举人时,文章并未受到主考官的赏识。结果落第了。三年后,他再次去考,主考官还是人,连文章题目也未变,韩愈不假思索,毫不犹豫地将上次所写的文章原封不动地写了一遍,出乎意料的是,这次主考官对他的文章大为欣赏,结果当然中了举。初看这则故事,觉得韩愈有点“狂妄”,可仔细一想,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自信”。如果他惶惶惑惑,另外重写一篇,也许又是名落孙山。 自信,是坚持正确的意见,面对困难不灰心,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目标。爱迪生一生中进行了大量的发明创造工作,但他也经历了无数

10、次的失败和挫折。如果他当时认为“我不行”,就自暴自弃,那么他还会至今被人们所称道吗?周总理也对共青团干部说过,要吸收各方面的意见,但又不能六神无主,无所适从,要善于吸取好的建议,坚持正确的,也就是要有自信的精神。 但是,盲目的自信则是骄傲,。西楚霸王项羽在秦末时势力最强,由于刚愎自用,即过分自信,听不进劝告,一意孤行,结果“无颜见江东父老”。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但并非靠自信就能成功,成功必须靠汗水和勤奋才能换来,爱迪生的发明创造,正说明了这点。所以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但不是惟一的秘诀。 1、自信的作用是。(用第 1 段文中的原话来回答) 2第 1 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A点明中心

11、论点B提出中心论点的论据 C论证中心论点 D提出本文论述的问题3西楚霸王的事例说明了( ) A不自信就不能成功B盲目自信也不能成功C只有自信才能成功D只要有自信就能成功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5本文的事实论据有:。6本文使用了和的论证方法。 分析 1这道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题目本身有提示:从第一段中找原话回答,第一段中有这样一句:人要有主见,才会办好事,而有主见即自信,所以这道题的答案应为:办好事。2第一段举了韩愈应考的例子,可以作为证明论点的论据,但主要还是提出了本文论述的问题,即自信和成功有什么关系,所以答案应选 D。3第三段举了项羽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例子,他最后的结果是“无颜见江东父

12、老”,所以这个事例说明了“盲目自信也不能成功”的道理。4本文写作思路是:第一段提出论题,第二、三段摆事实、讲道理就论题进行论证、分析,最后一段总结归纳出中心论点,自信和成功有什么关系呢?课文最后一句话作出了回答,也即中心论点: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但不是惟一的秘诀。 5本文从反面举了一个例子,即西楚霸王失败的事例;从正面举了两个例子,即韩愈考举人的故事,爱迪生发明创造的事实,这三个事例都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都是事实论据。6上面已经分析了,本文用了三个事实论据来证明论点,即采用了例证法;同时还引用了周恩来的话作为道理论据来证明论点,即采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 张扬 【阅读提示】 “张扬”常用于贬义

13、。本文作者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张扬”,赋予这个词以新的含义。 文章先诠释“张扬”的概念,继而论述长期以来“张扬”,受到束缚,而新时代需要“张扬”的原因。然后采用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阐释“张扬”所应具备的条件,进一步强调“张扬”的意义。 阅读时要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对“张扬”的认识;理解文章的思路,学习论证的方法,恰当划分文章的层次。张扬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一种意气风发的生存方式。 张扬是全力以赴地突破困境,张扬是不拘一格地建设新生活。 长期以来,我们恪守着中庸无为持后不争信条。可是时间巨轮隆隆飞转,把我们推到了一个如此风云激荡的时代。这个时代可以张扬个性,可以各显其能,这个时

14、代崇尚的是能力,重视的是才华。韬光养晦,讷巧守拙不再被人津津乐道,因为那很可能使一柄无双的利剑长埋在地下,让一颗连城宝石永蒙尘垢。 既然有能力,有本领,就应有一颗不凡的心,使自己特立独行于天地之间。甘于平庸,情愿流俗,在芸芸众生之中安身立命于简斋陋巷,箪食瓢饮,与其说是乐贫,倒不如说是一种无能。 张扬决不应是目空一切的狂妄自大,而应是锋芒的展现;决不是漫无边际的自吹自擂,而应是真才实学的铺陈。没有责任感,没有进取心的张扬,是最为浅薄的卖弄。 生命的成长就是张扬的。一颗静寂的种子,从泥土的酣梦中醒来后,就开始了它张扬的生长。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向上,是金子就要发光,是花朵终要绽放;辜负机遇的人,

15、只会让青春和生命留下累累感伤。 张扬是一种自信,更是一种勇气。没有自信的人不愿张扬,没有勇气的人不敢张扬,喋喋不休地传散别人隐私的是卑鄙的张扬;夸夸其谈地吹嘘自己成就的,是无知的张扬。 张扬是长期厚积适时薄发;张扬是沉默之后必要的发言。做一枚绿叶就盈盈滴翠,当一朵红花就千娇百媚。有的时候,过分的自谦不是使人觉得虚伪,就是让人认为无能。张扬生命,就是面对困难能说“我行”,就是敢向世界宣言“给我一个机会”。雄鹰张开翅膀,才可以在蓝天翱翔;船儿扬起风帆,方能破浪远航。只有敢于张扬,勇于尝试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 畏首畏尾因循守旧,只能让人的生命囿于一种苟且的状态;求新求变的锐意进取,则会将生命推向极致。 不从众,不媚俗,展现真我的风采,学会襟怀坦荡的张扬,让生命在有限的时空里,放射出最为璀璨的光彩。【阅读训练】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中心论点。 2.根据文章的内容概括“张扬”的意思。 3对文中提倡的“张扬”所应具备的条件概括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 A需要破除中庸无为持后不争的陈腐观念,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B不安于简斋陋巷,箪食瓢饮,不安贫乐道,一心追求富裕的生活。C虚怀若谷,有真才实学,有高度的责任感,有积极进取的精神。D有高度的自信,有大无畏的精神。4第 8 段论述了什么观点?是怎样论述的? 5概括第 3 段的段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