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基础强化小专题地理图表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996906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基础强化小专题地理图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地理基础强化小专题地理图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地理基础强化小专题地理图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三地理基础强化小专题地理图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三地理基础强化小专题地理图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基础强化小专题地理图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基础强化小专题地理图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地理基础强化小专题高三地理基础强化小专题 4:地理图表:地理图表 一一 基本点基本点 (一)地图三要素 1 方向:图上有经纬网,用经纬网定向(最精确) ;无经纬网有指向标,用指向标定向法; 若二者皆无,用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一般为水平距离) ,注意单位要一致。比例尺越小,表示 的区域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精确度越低) 。3 图例和注记:图例是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表示地理事物的文字或数字,二者均是地图信息的重要载体。 (二)等值线 1 等值线一般规律:同一条等值线上,要素值处处相等;任一等值线一侧的数值必定 高于或低于其另一侧的

2、数值(不可能在同一数值范围内) ;相邻两等值线的数值差为 0 或 相差一个等值距;若等值线向高(低)值方向弯曲,则弯曲区域中心值比两侧低(高) , 即“高向低处凸,低向高处凸” ;位于高低两条等值线之间的等值线闭合中心,若其数值 与低(高)值同,则为一低(高)值中心,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等值线递变方向 与其延伸方向垂直,等值线越密集,递变速率越大;等值线一般不能相交也不能在图中 中断(除等高线可以在陡崖处重叠,悬崖处相交外) 。 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 0 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500m 为山地或高原,其中 1000m 以下为低山,3500 米以下为中山,3500m 以上为

3、 高山。地形名称特 征平原海拔 200 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丘陵海拔 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 100 米,等高线较密集,弯折部分较和缓山地海拔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 100 米,等高线密集,河谷处转折呈 V 字形盆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四周向中心降低高原海拔高度大于 500 米,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2)等深线表示水下地形,数值越大越深。海底等深线小于 200m 一般为浅海大陆架,大于 6000m 且呈条带状狭长延伸的一般为海沟。海底地形:潮间带、大陆架、大陆坡(坡度大) 、 海沟、海盆(大洋底部,较平坦) 、海岭(又称大洋中脊,海底的巨大山脉)

4、等 3)熟悉各种微观地形的等高线形态:山岭(峰) 、盆地、山脊、山谷(谷地) 、鞍部、陡崖; 某些地貌类型或人文景观有特殊的等高线形态,如沙丘、峰林、火山口、冲积扇、冰蚀地 貌、梯田等。熟练掌握剖面图的绘法,对地形图的判读有很大帮助。4)高差的计算:若两点间相隔 n 条递变的等高线,等高距为 d,则(n-1)d高差(n+1)d;坡度的计算:tga=高差/水平距离(a 为坡度)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 5)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也是坡面上的水流方向。一般山脊与山岭为分水线 (岭) ,山谷与盆地为集水处。河流发育于山谷之中,由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等高线弯 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水库

5、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 “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 (库容大,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坝址宜选择峡谷地段(水平距离窄,工程量小)。 6)我国第三级阶梯一般低于 500m,个别山地高于 1000m,其中台湾玉山最高(3952m) ; 第二级阶梯海拔一般在 10002000 之间,其中四川盆地 500m 左右,吐鲁番盆地艾丁湖面 海拔155 米,是全国陆上最低的地方。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多在 4000m 以上。 (三)地理图表判读1 类型:分布图(政区图、人文/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区域图) ;示意图(原理或过程示 意图) ;统计图表(直角或斜角坐标图、雷达图、玫瑰图、金字塔图、扇形图、饼状图、表

6、 格等) ;景观图和漫画。 2 判读要领:首先看清图表名称,明确图表主题内容,其次看清图例、标记、表头,审 清图表表达的确切含义;分析图表时先看全局与大势(基本特征),再看局部与细节(反 常或特殊之处) 。要提取与问题有关的关键信息,不要被无关信息所迷惑;读统计图表时, 要确定好对应关系,注意地理事物数值的属性、单位、大小、极值、特征值、转折点、随 时空变化规律等,要特别注意不能仅凭感觉,一定要根据读取的准确数值来判断;根据 不同地理事物间的位置关系或数量关系,分析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或相关性;必要时辅 助作图,图图转换,化繁复抽象为简单直观。如画剖面图、把局部图添补完整、作模式图 等。 二二

7、实际应用:实际应用: 1 准确获取、分析地理图表中的有效信息,是地理高考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平时多读图、 绘图,经常进行地理知识的图文转换,使地理知识“图式化” ,知识联系“结构化” ,是提 高读图能力的不二法门。 2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灵魂,地理高考有无图不成题的趋势。地理图表的判读和审题一样, 都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和关键,一定要认真、细心。 三三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 1、右图表示全球及南、北半球月均气温变化与冰雪 覆盖面积的对应值,回答。 1)图中 a 点表示A南半球的 7 月份 B北半球的 1 月份 C全球平均状况的 1 月份 D全球平均状况的 7 月份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半球冬季

8、冰雪覆盖面积小于南半球冬季冰 雪覆盖面积 B由于冰雪的反射,大气温度明显上升C据估算,全球冰雪融化后,世界海平面将上升 20 一 30 米D从全球平均状况来看,全球平均气温 1 月较 7 月低 2、下图表示某地地形剖面及对应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 1)夏季月均温最小值出现在海拔约 米处。 2)冬季出现大面积逆温的两个地区中,地势起伏较大的位于天山 侧。 3)海拔 2000 米的高度上,南北两坡年降水量分别约为 250 毫米和 毫米,造成这种差 异的原因是北坡有来自 的水汽补给。3、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独特地域单元。它的隆起是近数百万年来地球史上重大的事 件之一。中国科学家在隆起过程与环境变

9、迁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科学考察和研究,取得了许多 开拓性的进展,读青藏高原隆起前后大气环流图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无青藏高原时的环流状况 材料二 高原季风环流纬向剖面示意图材料三 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材料四 青藏高原对气流的影响1)甲处高压的成因为 ,风带乙的名称为 。 2)下列 A、B、C、D 四个选项表示材料三中序号的含义,请将选项填写在相应序号后的 空格内(填字母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 , 。A阻挡印度洋、太平洋暖湿气流深入 B中亚、西亚粉尘东输沉积形成高原美国就业人口岗位分布比例()岗位 1988年 1998年2008年 (预计)经理及管理 10.3 10.5 10.7专业 1

10、2.5 14.1 15.6技术 3.2 3.5 3.8市场销售 10.4 10.9 11.0行政 18.5 17.4 16.6服务 15.5 16O 16.4农业 3.5 3.2 2.8生产、手工艺及维修 11.9 11.1 10.5操作、装修等 14.2 13.2 12.7C改变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轮廊 D东亚、南亚形成最强盛的季风区 3)根据材料探究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东部地区气候的影响: 。 4)青藏高原隆起后,对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产生的影响是_,原因是_ 4、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数值为“160”的等值线, 在A位置和B位置的分布有何不同? 并分析原因。 2)C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

11、试分析沼泽的形成原因。5、据下表回答。 (双选)1)上表是美国就业人口岗位分布比例表,下列关于 19982008 年美国就业人口岗位的描述及预测,正确的是A白领增多,蓝领减少 B从事农业人口的比例下降,说明美国第一产业发达C服务业从业人口增加,说明美国第二产业不发达D生产、手工艺及维修从业人口减少,说明美国第三产业不发达2)上表说明美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 A工业的蓬勃兴起 B知识和技术的发展C第三产业的持续走强 D农业和采矿业强势发展6、读某高纬度地区局部等高线地形图。 1)图中三个湖泊的成因属于A断层湖 B火山口湖C阻塞湖 D冰蚀湖 2)图中 N 山峰顶部地貌形态呈A浑圆状 B尖角状C平顶状

12、 D阶梯状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1)B 2)D 2、1)4500 2)北 3)550 大西洋和北冰洋 3、1)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在北纬 30附近上空堆 积,产生下沉气流 东北信风; 2)C D A B 3)使冬夏季风加强(高原季风使亚洲 高压和亚洲低压都得到加强) ;增加了东部地区降水(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使湿润的西风气流向南绕过高原,在我国东部与南下的冬季风带来的冷空气相遇形成锋面雨,从而增加 了东部地区降水。 )4)气候变干旱,由于青藏高原隆起,阻挡了湿热的西南季风深入西北 内陆地区。4、1)等值线在 B 位置基本呈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说明纬度位置是其主要影 响因素;等值线在 A 位置明显向北突出,主要是地形(大兴安岭,山区河流湍急、背风坡 气温较高)的影响。2)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小,地下存在冻土层影响水体下渗, 河流的凌汛。5、1)AB 2)BC 6、1)D 2)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