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能力训练测试卷(六)语文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911105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能力训练测试卷(六)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能力训练测试卷(六)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能力训练测试卷(六)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能力训练测试卷(六)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能力训练测试卷(六)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能力训练测试卷(六)语文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第六单元测试卷 !Undefined Bookmark, * MERGEFORMAT 1*2-1 !Undefined Bookmark, * MERGEFORMAT 1*2七年级语文能力训练测试卷(六)七年级语文能力训练测试卷(六)七年级(上) 第六单元 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积累与应用(一、积累与应用(30 分)分)1完成上下句。 (5 分) ,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 (回乡偶书 )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 ,雌兔眼迷离。 (木兰诗数声风笛离亭晚, 。 (淮上与友人别 )2按提示写出课文原句。 (4 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 酬乐天扬

2、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有两个名句和这句话的意思相近。这两句诗是:“ , 。 ”你有一个好友将与你离别到远方去读书,临别前,你可以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两个千古名句相送:“ , 。 ”3常识填空。 (4 分)孔子是 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 家的创始人。期行和乘船选自古代笔记小说集 。伤仲永作者 是 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木兰诗选自宋代 编 , 木兰诗是 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4下列各句加点的词相当于现在什么人称?(3 分)君与家君期日中。 ( )余闻之也久。 (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5古诗文中有些字词的读音和现在相差很大。请写出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读音。 (3 分)学而时习之,

3、不亦说乎 (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 )乡音无改鬓毛衰 ( )6古诗文的数字有的是表示确定的数目(实指) ,有的是表示不确定的数目(虚指) 。下面各句的数字属于哪一种情况,请归类。 (3 分)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元方时年七岁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A表示实指的: B表示虚指的: 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3 分)例:却话巴山夜雨时 却:古义:还;今义:但是。学而不厌 古义:满足 今义: 双兔傍地走 古义: 今义:行走东市买骏马 古义: 今义:市场8最能表达邮票木兰还乡画面内容的两个诗句是:“ ,

4、 。 ” (2 分)9虽然同学们在小学已经读过一些古代诗歌,但对初中的古代诗文,还是第一次接触。你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有一番新的感悟,新的感受。那么,把这种感悟、享受或其它想说的话写出来。 (3 分)二、阅读(二、阅读(70+3 分)分)(一)阅读论语六则 ,完成 16 题。 (23+3 分) (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二)七年级(上)第六单元测试卷 !Undefined Bookmark, * MERGEFORMAT 2*2-1 !Undefined Bookmark, * MERGEFORMAT 2*2子曰:“温故而知新,

5、可以为师矣。 ” (三)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四)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给下列句子加点词注音并解释意义。 (6 分)子曰 ( ) 人不知而不愠( ) 诲人不倦 ( ) 默而识之 ( ) 2下列各句有的谈学习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请给予归类(只填序号) 。 (4 分)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A谈学

6、习态度的有: B谈学习方法的有: 3根据提示,填入课文原句。 (3 分)面对远道而来的朋友,表达自己快乐的心情: , ?学习和思考的关系: , 。在现实生活中,要随时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 ,。4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4 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 论语中的有些词句流传至今已变为成语,请把文中的成语找出来(不少于四个) 。 6下面各题,任选一题完成,多做如正确加分。 (3+3 分)论语六则都是谈学习的,闪现着思想的光辉和智慧,至今仍有很强的教育意义。你学了以后,受到什么启发?请简要谈一谈。 (3 分)有的同学说,自己弄不懂的东西就要虚心去问老师和同学,这

7、叫“不耻下问” 。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3 分)(二)阅读乘船 ,完成 14 题。 (12 分)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1解释下列加点词。 (4 分)歆辄难之 辄: 难: 幸尚宽,何为不可 幸: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为: 2读古文要讲究朗读时的停顿。用“/”划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停顿之处,只划一处。 (1 分)华 歆、王 朗 俱 乘 船 避 难。 3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 分)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七年级(上)第六单

8、元测试卷 !Undefined Bookmark, * MERGEFORMAT 3*2-1 !Undefined Bookmark, * MERGEFORMAT 3*24文章本句说:“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你如何评价华歆、王朗的品行?(3 分)(三)阅读伤仲永 ,完成 14 题。 (15 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

9、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4 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2说一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5 分)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矣。3你认为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庸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试分析一下。 (3 分)4作者为方仲永的人生经历而“伤” ,那么你读了本文,又是什么感受?也可以联系社会现实谈一谈。 (3 分)(四)阅读木兰诗 (节选) ,完成 16 题。 (20 分)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

10、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1解释下列加点词。 (4 分)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 ) 著我旧时裳( )2分别用四个字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 (3 分)3说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2 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4第四节诗写了木兰和亲人团聚的情形,充满了 的气氛。从全首诗来看,这节诗属于(A详写 B略写) ,这样写的作用是 。 (4 分)5根据提示,写出原文诗句。 (4 分)夸张描写木兰矫健的雄姿的诗句:“ , ” 。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格的诗句:“ 亲人团聚(代父从军)七年级(上)第六单元测试卷 !Undefined Bookmark, * MERGEFORMAT 4*2-1 !Undefined Bookmark, * MERG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