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教案_l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903974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_l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_l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_l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_l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_l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_l》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顿第一定律教案_l(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教 材:材: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 1 第四章第一第四章第一节节授授课对课对象:象:高一学生高一学生授授 课课 人:人:李李锦权锦权学学 院:院:物理与物理与电电信工程学院信工程学院学学 号:号:2007230121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第 1 页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教案 【课题课题】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时间教学时间】40 分钟【教学对象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教材教材】粤教版高中物理教材选修 1 第四章第一节【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力学的基石,它是整个物理中研究物体力与运动之间关系的桥梁,它破除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

2、长达两千多年的错误观点,改变了人类的自然观与世界观。牛顿第一定律还包含着力、惯性、参考系等极富成果的科学概念而成为物理理论的支柱,为力学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2.课课程程标标准准对对本本节节的要求:的要求:演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让学生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并能解析惯性现象。3.教材内容安排:教材内容安排:先从阐述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出发,引出伽利略“理想实验”的验证,接着引入牛顿第一定律,最后阐述惯性的概念并解析生活中的惯性现象。4.教材的特点:教材的特点:第一,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实验探究;第二,重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5.对对教材的教材的处处理:理:教材在阐述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时较为抽

3、象,对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的推理思想也缺乏深刻说明,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重现历史、演示伽利略理想实验和适当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牛顿第一定律有更直观的认识,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的学生的兴兴趣:趣: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精神。2.学生的知学生的知识识基基础础: :学生在初中九年级学过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内容,对运动与力的关系已有初步的了解。3.学生的学生的认识认识特点:特点:进入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有很大的发展,能适应物理的科学推理方法。【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牛顿第一定律教案第 2 页1.知知识识与技能与技能(1)理解力与

4、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的维持;(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与意义。(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并能用惯性解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2.过过程与方法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对历史演变过程的“亲身”参与,培养学生深度分析和思考的能力。(2)重现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与科学推理能力。(3)通过对惯性现象的解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情感态态度与价度与价值观值观(1)让学生感受科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2)培养学生观察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3)通过惯性现象,向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及

5、惯性现象【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1) )实验实验探究法探究法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本节教学设计注重以问题为先导,把主要内容的教学过程变成一种解决问题和科学探究的过程。根据前苏联心里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创设稍高于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按照“提出问题猜想实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思维进行探究。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自己探究,动手做一些有趣的小实验,尝试自己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获取知识。整个过程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科学思维方法和协作精神、探索精神等情感态

6、度价值观教育。牛顿第一定律教案第 3 页( (2) )讲讲授法授法通过老师形象生动、富于引导式的讲解,辅以演示实验、各种直观教具和现代教学技术,启发学生思维,把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渗透探究的思想,在探究的过程中讲授必要的物理知识。( (3)分析推理法)分析推理法伽利略理想实验使在有限的三四次实验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理想实验的结论,如何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呢?因此,在这节课中,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多增加了几栏,用以为学生记录猜想推理结论,从中让学生领会伽利略理想实验的逻辑思维过程。2.学法指学法指导导“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在课堂教学中

7、,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首先,通过回顾历史,展示历史上关于力与运动的两种对立观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探索欲望;其次,在教学中重演伽利略理想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构成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第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惯性的概念,并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把物理运用到生活中。【教学用具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伽利略理想实验装置(自制轨道与小球)、演示惯性的小车和木块、演示惯性的杯子、水和熟鸡蛋。【教学流程图教学流程图】牛顿第一定律教案第 4 页创设情景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重现历史,进行猜想重现历史,进行猜想实验探究实验探究 知识应用知识

8、应用生活实例,坐车时的前倾与后仰生活实例,坐车时的前倾与后仰亚里士多德: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亚里士多德: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伽利略: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伽利略: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惯性解析乘车时前倾与后仰的原因解析乘车时前倾与后仰的原因惯性实验惯性实验鸡蛋入杯实验鸡蛋入杯实验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与运动的关系?【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教学环节环节和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教教师师活活动动学生活学生活动动设计设计意意图图牛顿第一定律教案第 5 页创设创设情境,引入情境,引入课题课题当你乘坐公交车的时候,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当汽车突然启动时,你的身体会不由自主

9、地往后仰,当汽车突然刹车时,你的身体会向前倾。这是什么原因呢?要弄清这个问题,那就请走进今天的物理课堂牛顿第一定律。展示 flash 动画,并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我们亲身体验到的有趣现象:为什么乘车的时候我们身体会前倾或后仰?观察思考好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引入课题,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播放乘车时身体前倾或后仰的 flash 动画,让学生感受动态的物理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重重现历现历史,敢于猜想史,敢于猜想 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出发:用力推静止的课本,课本运动了,撤去力,课本也便停止,引导思考:力与运力与运动动是否存在一定关系?是否存在一定关系?带领学生穿越时空隧道,领略学

10、者亚里士多德与物理科学家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不同观点:利用课件,带领学生穿越时空隧道,去认知历史上曾经对力与运动关系的两种不同观点,让让学生根学生根据生活据生活经验对经验对力与力与运运动动的关系的关系进进行假行假认知历史思考讨论猜想与假让学生亲身体验思考的过程,以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牛顿第一定律教案第 6 页亚里士多德:力是力是维维持物体运持物体运动动的的原因。原因。伽利略:物体的运物体的运动动不需要外力不需要外力维维持。持。设设与猜想与猜想,引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设实验实验探究探究1、有两个连接光滑的斜面,用一个小球放到左边的斜面上,放手后小球从左边斜面上滚下后滚到

11、右边的斜面上。在有摩擦力的情况下,到达右边斜面的高度比左边的释放高度要低。2、伽利略理想实验:实验时实验时忽略小忽略小球受到的一切阻力与摩擦力的影球受到的一切阻力与摩擦力的影1、先向学生介绍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实验装置,并强调试验中要注意的事项:忽略摩擦力、确定释放点的位置、标记下落高度与小球到达的高度。2、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实验步骤与需要注意的实验1、听教师介绍实验装置与注意事项。2、明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学生的科学想象与推理能力。牛顿第一定律教案第 8 页响响。把小球放到左边斜面的某一个高度,放手后

12、小球从斜面上滚下,越滚越快。到右边斜面时,由于减速的原因,小球越滚越慢,在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小球到达左边的释放高度;改变右边斜面的倾角,小球要达到同样的高度,要在斜面上走更远的距离;当右边斜面倾角为零时,小球将一直滚下去永远达不到左边释放的高度,这个速度将保持不变。现象。3、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记录数据表4、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实验结果5、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规律。6、板书、多媒体展示,总结伽利略理想实验,明确实验结论。步骤,猜想实验现象。3、设计实验记录表4、分析讨论实验结果5、总结实验规律6 听教师科学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教案第 9 页总结规总结规律律1、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以及笛卡尔等

13、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的第一条规律牛牛顿顿第一定律:一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时, ,总总保持静止状保持静止状态态或匀速直或匀速直线线运运动动状状态态。 。说明: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进一步的科学推理得到的非实验定律。2、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任何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1.具体解析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以及它的重要历史影响,说明: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进一步的科学推理得到的非实验定律。鼓励学生学习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科学推理法。2. 向学生解说,牛顿

14、第一定律说明每个物体都要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有物体都具有的,就应当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所以牛顿把它取名为Inertia,翻译过来就叫惯性。牛顿认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听讲记录笔记认知科学推理法听课记录认知惯性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客观地认识世界。知知识应识应用用当我们乘坐汽车的时候,汽车启动1、老师提问引导式授课,并且展示课件辅助教学:惯性能解析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让我们一起回顾上课前所提的听讲思考感受身边的物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让学生应用知识指导实际的生产生活,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牛顿第一定律教案第 10 页时,我们的身体会向

15、后仰,这是因为汽车已经开始前进了,我们的下半身受到汽车大的作用而随车前进,由于惯性的作用,我们上半身仍然宝石静止状态;反之,当汽车刹车时,我们的身体会向前倾,这是因为乘客的下半身受到汽车的作用而随车减速,由于惯性的作用,我们上半身仍然保持原来的速度前进。鸡蛋入杯实验:水杯装着水,轻木块放在杯口上,熟鸡蛋静止在木块上,迅速敲击木块,木块随之飞出,但鸡蛋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要保持静止的状态,所以不会随木块飞出而是掉落到杯子里面去。问题,并用这节课所学的惯性知识解析:为什么同学们在日常的乘车过程中身体会向前倾或向后仰呢?2、引导学生操作鸡蛋入杯的实验:先介绍实验中所需要的器材,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器材设

16、计实验验证惯性定理。最后让学生解析试验中得到的结果。回答听讲思考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解析实验运用知识设计实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感受知识对解决生活生产中问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布置作布置作业业思考物体的惯性与什么因素有关?引导启发:大量事实证明,任何物体,无论处于什么状态,都具有惯性,那为什么运动的汽车总比运动的自行车难以停下来呢?物体的思考好奇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牛顿第一定律教案第 9 页惯性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本节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围绕教学目标,先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力与运动是否存在关系。然后重现历史,引出历史上对该问题的两种观点看,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与假设。接着进行伽利略理想实验,引出本节课的重点: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的教学。最后知识应用,利用惯性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各个环节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