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元宵节习俗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902436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各地元宵节习俗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国各地元宵节习俗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国各地元宵节习俗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国各地元宵节习俗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国各地元宵节习俗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各地元宵节习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各地元宵节习俗(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各地元宵节习俗全国各地元宵节习俗各地元宵节习俗大全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各地关于元宵节由来的说法很多,有三种说法流传较广。一说,元宵节是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因为平息吕氏之乱是正月十五;二说,元宵节是人们为庆祝一年中的第一次月圆之夜而设,又称“上元节”;三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 ,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

2、” ,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然而近些年,中国传统节日的“味道”却在逐渐淡去,节日里的诸多习俗也在被人们所淡忘。那么,元宵佳节究竟有哪些民间习俗呢?吃元

3、宵:正月十五日晚上,每家每户都煮元宵汤圆当小点,全家人围在一起吃汤圆,祈求安居乐业、团圆幸福。 “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芝麻、豆沙、白糖、花生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 “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舞龙:舞龙也叫“耍龙灯” 、 “龙灯舞” ,从春节到元宵灯节,许多地方都有舞龙的习俗。龙在中华民族代表了吉祥、尊贵、勇猛,更是权力的象征。“耍龙灯”也称“舞龙” ,也叫“龙灯舞” 。它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 “耍龙灯”在我国汉代民间就已相当普遍了。唐宋时期的“社火” “舞

4、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 “耍龙灯”的表演,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两种。在耍法上,各地风格不一,各具特色。舞狮:人们在喜庆日子里用舞狮龙来祈祷狮子的保佑。狮子外形威武,动作刚劲,神态多变,民间有许多不同的传说,一时变作神话,一时拉上历史,为舞狮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亦令它更加深入民心。人们相信狮子是祥瑞之兽,舞狮能够带来好运,所以每逢春节或其它一些庆典活动,都会在阵阵锣鼓鞭炮声中,舞狮助庆祈求吉利。赏花灯: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 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

5、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猜灯谜 :玩灯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项目。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 24 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在山东的许多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元宵节制作萝卜灯是其一大特色。用白萝卜或者胡萝卜,切成厚度约有十厘米的萝卜段,然后在萝卜段中间挖一个槽,在槽中放上油料,用中空的植物茎做灯芯,植物茎顶头加一点棉花。点起萝卜灯象征着一年顺顺利利,和和美美。

6、广东广东人闹元宵,舞狮是其中的一大特色。舞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河北在河北永平,元宵节有病的妇女群聚窑下,称“陶灸”;儿女交错度桥,称“度百厄”;也有人以纸裁剪为九条纸绳,信手打结以卜休咎,称“结羊肠”;又以十二个面盏贮油放入锅中蒸熟,以面盏积水之多寡来预卜该月的晴雨。庆云县元宵节男

7、子请五祖教拳棒,女子请紫姑卜休咎。浙江在浙江杭州,民间传正月十五为上元天官赐福之辰,多斋素诵经,匍匐至吴山礼拜。海宁县元宵节以精致的菊花灯最为出名。上虞县元宵节晚上到戡恃月台上较量武艺。建德县人家有新娶媳妇的,元宵节设酒祭床。,元宵节设酒祭床。台湾在台湾,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 、 “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四川四川元宵有“四偷”的习俗:“一偷汤圆二偷青,三偷檐灯四偷红。 ”除了偷青是为了

8、强身外,其余皆为求子的习俗。开县有对骂的习俗,元宵节时人们搬板凳到户外去,将平日之怨气,尽皆骂出,被骂之人不得回骂。贵州流行于贵州省黄平一带苗族的偷菜节也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节日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菜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所偷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偷菜不怕被发现,被偷的人家并不会责怪。大家把偷来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据说谁吃得最多,谁能早得意中人,同时所养的蚕最壮,吐出的丝也最好最多。河南襄城县元宵吃馄饨汤,称之“团圆茶” ,娘家接已嫁的女儿回家过节,郲县元宵庆灯时,老幼有病者,皆以火灸石龟。本地有河桥的,相

9、率过桥。若无桥,则以木板搭数丈高之“天桥” ,称为“走百病” 。陕西凤翔县于元宵节宴请女儿、女婿,称之“吃十五” 。并送灯、送油,称之“添油” 。 江苏省武进县上元日绑缚芦苇成丈许之火炬,插于田间,称“照田财” ,用来预卜早潦。火色白者为水,红者为旱。宜兴上元日,儿童戴鬼面具,屈脚振肩而跳,称之“跳鬼”江西新建县民于元宵扫墓插竹为灯。万安县城各乡均于元宵节祀上元神舟。湖南常德上元各家以椒为汤,加入韭菜儆果诸物款待客人,称为“时汤”。新田县游完龙灯后,将龙灯付之一炬,称为“送灾” 。湖北云梦县(今之江汉)老农夫于元宵夜持火炬偏照田圃,叫“照绝地蚕”。儿童则以田鼓迎神,以卜岁事。武昌的“弄龙”要一

10、连三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跟随龙灯到邻村赴宴,称为“龙换酒” 。福建泉州花灯别具特色,有香灯、纸折莲花灯、丝料宫灯、八结灯等等。邵武县元宵夜境内庙宇绕境迎香,称为“净街” 。福建南部有元宵节两村儿童互掷石为戏的习俗。据说若不掷石,那个村子必定发生瘟疫。云南 云龙县于元宵节前迎三崇神,沿街立棚祭祀。弥勒州元宵后一日燃香于桥,投石水中,再取水洗眼,据说可以去疾病。江苏武进县上元日绑缚芦苇成丈许之火炬,插於田间,称“照田财” ,用来预卜早潦。火色白者为水,红者为旱。宜兴上元日,儿童戴鬼面具,屈脚振肩而跳,称之“跳鬼” 。广西广西各地的传统活动是舞龙灯,有红龙、黄龙、青龙、白龙等。龙灯出游时,走在最前面的是报信鼓,后面依序为头行牌、龙门 、鱼灯、各式灯景、龙亭、龙珠、看龙。市民在过年前就做好粽子,会专门做好两个大粽子在大年三十晚上放在家里的神龛前供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