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电路基础家电高级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857825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电路基础家电高级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有)电路基础家电高级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有)电路基础家电高级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有)电路基础家电高级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有)电路基础家电高级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电路基础家电高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电路基础家电高级(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高级)电子线路基础复习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高级)电子线路基础复习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差分放大器作为直流放大器的主要优点是( A )。A. 消除零点漂移 B. 防止频率漂移 C. 提高输出功率 D. 提高输入阻抗2射极输出器是一种( D )负反馈放大器。A. 电压并联 B. 电流并联 C. 电流串联 D. 电压串联3当与非门有多个输入端时,为减少干扰,一般将多余的输入端( C )。A. 悬空 B. 接地 C. 接电源正极 D. 与信号端并联4在逻辑运算电路中,晶体管工作在( B )。A. 饱和状态 B. 开关状态 C. 放大状态 D. 截止状态5要产生频率稳定度高

2、的矩形波,应采用( A )。A. 施密特触发器 B. 单稳触发器 C. 石英晶体振荡器 D. 计数器6可用TTL直接驱动的数码显示器是( B )数码管。A. 莹光 B. LED C. 辉光 D. 电子管7既要稳定输出电压,又要提高输入电阻的是( B )负反馈。A. 电流串联 B. 电压串联 C. 电压并联 D. 电流并联8能够较好地抑制零点漂移的电路是( C )。A. 甲类放大器 B. 乙类放大器 C. 差动放大器 D. 丙类放大器9用与门组成一个四位的二进制译码器,则所需的与门个数为( C )个。A. 4 B. 8 C. 16 D. 3210 43既要稳定输出电压,又要提高输入电阻的是( B

3、 )负反馈。A. 电流串联 B. 电压串联 C. 电压并联 D. 电流并联11 或非门有多个输入端时,为减少干扰,一般多余的输入端( D )。A. 悬空 B. 与信号端并联 C. 接电源正极 D. 接地12 两级放大器总放大倍数 AU=AU1AU2,则在各级上、下限频率处 AU为( D ) 。A. 0.707AU B. AU1AU2 C. AU1+AU2 D. 0.5AU13 从输出电流中取出反馈信号,则反馈信号与( A )成正比。A. 输出电流 B. 输出电压 C. 输出电阻 D. 放大倍数14 若反馈信号电压与输入信号电压相叠加,则此反馈就是( B )反馈。A. 并联 B. 串联 C. 电

4、压 D. 电流15 在过渡过程中,RC 电路的电流和电压是按( A )规律变化的。A指数 B. 正弦 C. 成正比 D. 成反比16 一只三极管的三个脚在线电压分别为5.3V、5.0V、1V,该三极管为( B )型三极管。A. 硅 NPN B. 锗 PNP C. 硅 PNP D. 锗 NPN17 当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电感两端的电压为总电压的( C )倍。A. L B. C C. Q D. R218 当反馈信号电流使输入信号电流增加时,该反馈就称为( A )反馈。A并联 B串联 C电压 D电流19 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压稳定,具有电压源作用,相当于使放大器( A ) 。A输出电阻减小 B输

5、入电阻增大 C输出电阻增大 D输入电阻减小20 射极跟随器实际上就是( C )放大器。A共发射极 B共基极 C共集电极 D共阴极21 负反馈闭环放大倍数( A )反馈系数的倒数时,称为深度负反馈。A远小于 B远大于 C等于 D不相关22 下列电路中,不属于时序逻辑的电路是( D ) 。A. 计数器 B. 触发器 C. 寄存器 D. 译码器23 石英晶片的基本特性是( C ) 。A. 电感特性 B. 电容特性 C. 压电效应 D. 电阻特性24 LC 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有( C )特点。A. 电路阻抗最大,相当于开路 B. 电路阻抗最小,相当于短路C. 电路导纳最大 D. 外施电压一定时,谐振电

6、流最小25 在RLC串联谐振电路中,电感L=50H,电容C=200pF,回路中品质因数Q=50,则电路中电阻R为( )欧。A. 20 B. 15 C. 10 D. 526 电流负反馈使输出电流稳定,具有电流源作用,相当于使放大器( C ) 。A.输出电阻减小 B. 输入电阻增大 C. 输出电阻增大 D. 输入电阻减小27 桥式整流电路中流过二极管的平均电流为负载电流的( A )倍。A. 0.5 B. 0.9 C. 1 D. 0.4528 负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可以补偿( C )所产生的非线性失真。A. 电感 B. 电容 C. 晶体管 D. 电源29 差动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与输入端接法形式

7、( A ) 。A. 无关 B. 成正比 C. 有关 D. 成反比30 同相运放具有虚短现象,其输入端会出现共模信号而带来( A )误差。A. 附加 B. 电压 C. 电流 D. 固有31 反相运算放大器具有深度( C )负反馈。A. 电流并联 B. 电流串联 C. 电压并联 D. 电压串联32 并联稳压电路必须在电路中串联( B ) 。A. 分流电阻 B. 限流电阻 C. 稳压管 D. 三极管33 微分电路可将矩形波脉冲变换为( C )波脉冲。A. 正弦 B. 锯齿 C. 正负尖 D. 断续34 在串联型稳压电源电路中,晶体管作为调整管时与负载之间是( B )关系。A并联 B串联 C混联 D任

8、意连接35 带放大环节的串联稳压电路,其基准电压由( C )取得。A取样电路 B调整电路 C稳压电路 D整流电路36 为减少推动调整管需要的控制电流,可采用( A )作调整管。A复合管 B稳压管 C差动电路 D恒流源337 积分电路可将矩形波脉冲变换为( B )波脉冲。A. 正弦 B. 锯齿 C. 正负尖 D. 断续38 下列电路中( D )属于时序逻辑电路A. 数据选择器 B. 加法器 C. 数值比较器 D. 计数器39 射极输出器的主要特点是( D ) 。A输入阻抗小,输出阻抗大 B输入阻抗小,输出阻抗小C输入阻抗大,输出阻抗大 D输入阻抗大,输出阻抗小40 桥式整流电路在正常工作时,若某

9、一个整流二极管突然断路,则负载上的输出电压将会( C ) 。A不变 B等于零 C下降一半 D下降四分之一41 两输入信号相同时输出为 0,两输入信号不同时输出为 1,则该门为( C ) 。A与非门 B或非门 C异或门 D与或非门42 在正弦交流纯电感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是( C )。A. 电压超前电流90 B. 电压超前电流180 C. 电流超前电压90 D. 电流超前电压18043 两只线圈电感分别为L1、L2,互感为M,反串时的总电感为( D )。A. L1+L2+2M B. L1+L2-2M C. L1+L2 D. L1-L2+2M44 放大电路的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状态点,应设置在

10、特性曲线的( C )区。A. 饱和 B. 截止 C. 线性 D. 非线性45 A、B、C、三人表决,多数同意为通过,其控制逻辑为( B )。A. CBA B. CB+AC+AB C. A+B+C D. AB+C46 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 A )。A. 增大 B. 减少 C. 不变 D. 放大47 使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减少的是( B )负反馈。A. 电流串联 B. 电压串联 C. 电压并联 D. 电流并联48 用指针式万用表不同档位,测量二极管正向电阻时有差异,是因为二极管是( B )。A. 损坏 B. 非线性元件 C. 线性元件 D.换电阻档未调零49 既要稳定输出电流,又要提高输入电阻

11、的是( A )负反馈。A. 电流串联 B. 电压串联 C. 电压并联 D. 电流并联50 共射-共基放大器具有较宽的通频带,其电压放大倍数( C )单管共射级放大器。A.远大于 B.远小于 C.约等于 D. 共基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1多级放大器各级之间的耦合方式主要有( ABC ) 。a)A阻容耦合 B变压器耦合 C直接耦合 D电流耦合 E电压耦合2反馈类型的判别方法有( BCD ) 。a)A.等效电路法 B输出端短路法 C输入端混合法 D瞬时极性法 E微变法3在放大器中引入负反馈后,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包括( ABCDE ) 。a)A放大倍数 B输入、输出电阻 C通频带 D失真 E工作稳定性4

12、单相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主要有( ABDE )等几种。a)A. 三角函数式 B. 矢量法 C. 瞬时值 D. 复数符号法 E. 图示法45超外差式接收机中的变频器电路主要包括( ACD )。a)A. 混频器 B. 高频放大器 C. 本机振荡器 D. 选频网络 E. 低通滤波器6平衡调幅波的主要特点有( ABD )。a)A. 载波被抑制 B. 属于调幅波 C. 用包络检波解调b)D. 用同步检波解调 E. 调制信号为零时,幅度为零7按稳压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将开关电源分为( CE )。a)A. 串联型 B. 并联型 C. 脉宽调节式 D. 自激式 E. 频率调节式8在模拟音频信号的数字化过程中,主要经过( ABC )等过程。a)A. 取样 B. 量化 C. 编码 D. 误码修正 E. 滤波9变压器耦合方式的特点是( AC ) 。a)A变换阻抗 B展宽频带 C隔直通交 D减小失真 E低频特性好10 分析复杂电路的基本依据是( ABE )。a)A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B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C戴维南定理b)D诺顿定理 E欧姆定律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