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伦理讲演录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834178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伦理讲演录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家庭伦理讲演录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家庭伦理讲演录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家庭伦理讲演录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家庭伦理讲演录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伦理讲演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伦理讲演录(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伦理讲演录家庭伦理讲演录家庭伦理讲演录.txt 点的是烟 抽的却是寂寞不是你不笑,一笑粉就掉!人又不聪明,还学别人秃顶。绑不住我的心就不要说我花心!再牛 b 的肖邦,也弹不出老子的悲伤!活着的时候开心点,因为我们要死很久。请你以后不要在我面前说英文了,OK?出版前言二十一世纪将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的复兴,乃是民族复兴的前提!文化的复兴,就是人的复兴,是人的真精神、真生命的觉悟和明白。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自强运动为民族复兴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发展出了较有实力的经济条件;近些年来,国家和政府更提出“以德治国”的主张和“公民道德建设纲要” ,推进文化的建设和民族的复兴。人的复兴,就是建设

2、一条人走的路,一条众人走的路;在这条路上,有个体身心的安顿,更有族群生命的自信,是当下全体的澄明,更是历史时空的通透。 “道不远人” ,我们以生命来学习、体认生命,就会以生命来落实、赢得生命!人要向人学习,才能够更好的明白人、觉悟人。我们要向现在的人学习,也要向过去的人学习,尤其是历史上公认的圣贤和伟人,因为他们的生命已经完成,已经给出一个真实生命的鲜活证明,足以做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模范和榜样,给予力量,指明方向!以上即为我们编辑王凤仪伦理思想文丛等丛书的初衷和愿望。王凤仪先生,生于清同治三年(公元一八六四年) ,卒于民国二十六年(公元一九三七年) ,行世七十四年。直隶省朝阳府人(今辽宁省朝阳市

3、) ,祖籍河北密云,。王凤仪先生,本为一农民,家贫且穷,少牧牛佣工,长扛活力田。后以伦常本分事而悟道,并行道劝世,专门化人,足迹遍东北及华北,影响长远。凡所至,必兴义教开启民智,倡女学纯化人根(据统计前后共计七百余所女子义学) ,宣讲道德,推重伦理,崇尚简朴,规正风俗,感化者无数。先生一生“托底就下” ,务期“天下大同” ,世称“王善人” 。可以说,王凤仪先生走出了一条从人出发,并以人的方法而成就人的道路。这为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参考,值得我们注意和学习。第一,中国文化的基础在“人” ,是有关于人的生命和生活的文化,它不离开人来讲话。这种智能是可以实践的智能,这种

4、学问是可以证明的学问,它的核心就是古圣先贤常说的“日用伦常” 。其实,综观人类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流派,但凡传诸久远的,则无论其主张如何的不同,都是在“日用伦常”方面有所涉及或者侧重;人的根本,还是在于人自身。王凤仪先生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完全是从具体的个人生活感受出发,并没有脱离人,也没有倚傍人以外的东西,只是“日用伦常” ,在自己生命的本分上就完成了真正的人,这实在是做了一个直接的证明!人以人起,人由人成!这是生命的原力和本色!人住人位,人生人格!这是生命的丰硕和大美!人性人心,人在人间!这是生命的天地和情怀!第二,乡土的语言,是活的语言,它最贴近心灵,给人以家的温暖呵护,让心灵放松舒展,恢

5、复生动活泼的激情和从容的自信,可谓是一剂治疗心灵的妙药;生活化的语言传递、教育、激发生命。生命隐于语言,学术化和规范化的倾向只是为了发现文字背后更为内在、深沉的生命线索,并不是为了“锁住”语言,满足于一种表面上的力量。所以在文化的复兴中,人文领域首先要激活“专业”的语言,恢复其原始的弹性,使其获得生活的形式和生命的内容。王凤仪先生的话语质朴而有力量,比如“找好处,认不是” , “道是行的,不行没有道;德是做的,不做没有德”等等,还有大量的譬喻,很容易让人领会接受,融于生活实践,这是我们特别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第三,文化的复兴与文化的普及是紧密不可分的,没有文化的普及就没有文化的复兴。文化的复

6、兴,是返本而开新,是要找到我们民族生命的“根本”和“源头” ,这是一个全社会和全民族的工作。所以,首先是大家一起走路,以同甘共苦的方式,以心手相连的方式;路,是人走出来的,没有众人,也就没有众人的路。文化的普及,在这个意义上,也就是让大众的生命在日常生活中发生普遍的觉悟和明白!王凤仪先生不只悟道,还去行道,要“把众人都领在道上” ,心怀天下为众生计,乡村市镇各处奔走宣讲,官绅士庶有教无类,尤其重视家庭问题和农民问题,许多思想至今仍具现实的价值和意义!这样广大的胸襟和超卓的见识,令人赞叹和钦佩。以上所言是我的一些肤浅理解;相信各位读者在看过文丛各卷之后,会有更深的体会和认识,从而达到古为今用取其

7、时宜的作用。王凤仪先生之曾孙女王元五女士,授权一耽学堂整理、编辑、出版王凤仪伦理思想文丛 ,支持学堂所从事的文化公益事业,赞助长久深远,谨代表学堂全体同仁向王元五女士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感谢周以志、朱元健、王元五三位老师在工作中对我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使我增长不少知识,尤其在人生修养的认识上,获益匪浅。伦理讲演录于从云 讲述伦理人生若大梦,转眼即成空。光了如驶,岁月如流。此次练习班开课以来,不觉已一月有余了,关于性理问题,已告一结束。但道是体,有体还得有用。性是天理,是天道,伦理是人道问题。古人云:五伦以外无大道。可见大道即在日用伦常之间,在性分中说,是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在人身中行出来,

8、就是五伦之德。然五伦之德,确是从天性中流露出来的,不是人生后来才学上的。所以“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 ” (语出孟子尽心上 ) 。说到五伦之德, “孝”字为百行之原,孝就是为人子之道。今首先讲述如下:为人子之道子女的本分,是一“孝”字。孝乃天经地义,人伦之本,八德之首也。你看水必有源,木必有根,根深则叶茂,源远则流长。人的根源就是父母。孝是道的根本,然有小孝、大孝、近孝、远孝之分别。小孝孝于庭帷,大孝孝于天下,近孝孝于一时,远孝孝于万古。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要打破人禽关, “孝”字以外无他道。尽孝不在年龄大小,不在贫富,不在识字不识字,是在良心德行流

9、露不流露,发扬不发扬。王凤仪先生说:“孝亲必得孝亲之三界。 ”三界指着性、心、身说。孝身要从父母衣食住上留心,使父母的口福不缺,按四季更换衣服,卧宿使其安适,行动有人扶持。孝心要处处顺从父母的心,父母所爱之物,我必爱之;父母所爱之人,我当敬之;父母所愿意的事,我当奉行之。孝性尤关重要,要时时顺着父母的性,使父母心中欢喜,按着父母的五行性,随快随慢,务要使老人天性和乐,面无愁容,即是将父母送到天堂上;不使老人动性,含饴弄孙,以乐天年,就是将父母送到佛国里。孝乃天性所流露,所以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如果恐怕别人耻笑才行孝,这便是假孝。然父母做事,也不免有错处,若一味顺从,难免陷亲于不义。 (此处可

10、将孟子上三不孝之事作证) ,那也不算真孝。真假的分别,可拿父母爱子之心作对照。回想父母未生我以前,我本什么也没有,落生以后,只是赤条条的光净身,连一根线也没带来;父母也不嫌我穷,也不是因为儿孙对父母很好,确是欢喜之至,对我这样真诚,毫无贪图心,可说完全是真的!不料想儿子长大成人,嫌父母穷,没给他置下房子地!你想自己一文钱也没带来,怎么也能长大成人,没受着饥饿呢?怀抱三年擦屎刮尿,父母也不嫌我脏,父母老了,吐痰流涕,你嫌他脏,对吗?小孩若是哭一声,父母会察颜观色,说我的孩子饿了或是冷了,赶快给他奶吃,抱在怀里暖暖,给他穿上点衣服,不转眼珠地瞅着,恐怕小孩受屈。儿子长大了,在父母面前说话不管不顾,

11、父母告诉的话,当成耳旁风,说了遍数多了,还起厌烦心,甚至说出冒犯父母的话,对吗?再想想老人生我以前,怀胎十月,提心吊胆,惟恐伤着胎儿;儿子降生之时,正是母亲过阎王关之时,儿子的生日,俗云“母难之日” ,此之谓也;降生以后,吃母亲的奶,就是喝母亲的血,经过乳哺三年,父母的心血,不知费尽多少,方才长大;稍有知识,便不听父母的话,对吗?到了六七岁时,送到学校里读书,还认为是给父母念的。及至年将弱冠,便给儿子定亲完婚,一生到老,心力用尽,只累得耳聋眼花,牙也掉了,腿疼腰弯,行动不便。你想这是为的谁呢?当然是为的儿女!父母对待儿女,处处都拿出真真实实的心来教养,人子若想尽孝,当想想父母待我之慈爱真心,即

12、便拿出良心去孝养父母,亦难报父母之恩于万一。况黄泉路上无老少,老人寿限,和自己的寿限,难以确定,老人在世还有几年?即使能尽孝,又能尽几年?!语云: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想到这里,真令人心酸落泪。既然明白了孝道,当拿出良心,去找父母的心,及时尽孝,以补以往不孝之罪;在父母已去世的,赶快补行孝道,对父母生前所爱之人、所爱之物,我当爱之、敬之,以安慰父母在天之灵;推大孝,孝于天下,使天下老人皆得其养,以达到不独亲其亲的大同景象;实行远孝,孝于万古,立身行道,扬名显亲,为千古人子孝道作模范,留孝名于青史,遗孝风以化人,才是真孝子呢!人能把孝道行到圆满处,便能救国救世界,就是由小孝扩充到大孝,

13、近孝推及到远孝,将身化行全球,使欧美的老人,也得享有子之乐,中国的父母,全得欢喜之心,那才算以孝治天下,达到孝道圆满目的呢!附图:孝亲三界表孝亲三界表解:孟子曰:“事亲有道,事亲弗悦,不顺乎亲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 ”看来明善乃是孝子之大本源,故大学言修身,必根本于“明明德” ,“明明德”而归宿“止于至善” ,而今之孝者,是谓能养,可慨也夫!姑娘道当姑娘的对于家庭,身有补助力,性如棉是意气发动,志为根是志向坚定,心知众人的好处,能提起全家的和乐精神,是结缘的,是成佛的路径。妇德女道,分三段来研究:是姑娘道、媳妇道、老太太道。女子是世界的源头,姑娘是

14、女子第一步道,所以要想齐家、必明白姑娘道。昨天讲为人子之道,姑娘道即包括在内。儿女都应当尽孝,然本分却不同,所以尽孝的方法也就不同。因为姑娘在家是半宾半主,为一家之贵星。为姑娘的道,当性如棉、志为根、提满家。性如棉者,如棉花之洁白,守身如玉;如棉花之柔软,性子不许暴躁;如棉花之温暖,待人不冷淡;如棉花之绵长,不要退志,任何事皆可做,没有挑选,没有分别心,这是性如棉的道理。志为根,就是立志不争不贪。立志孝双亲,敬哥嫂,爱护侄男侄女,家中一切的事务,都帮助工作。志向立住,不为贪心所动摇,这就是志为根的道理。遇着家中婆媳偶有不和,一面在嫂子面前安慰她的心,提到平日母亲的好处,以解除其怨怒心,一方面在

15、母亲面前说嫂子的好处。因为姑娘是母亲的心,姑娘说话,母亲一定爱听,两面劝解,免得一家生闲气,不和顺。如此在母亲跟前尽了孝道,哥嫂面前尽了悌道,嫂子感激小姑的好处,便相亲相爱。每逢犯了过错,依靠小姑救护她,有意无意中,在丈夫面前夸小姑的好处,哥哥当然也喜欢妹妹;遇着妹妹有需要的物件,哥哥想不到,嫂子必告诉她丈夫说,咱妹妹需要什么给她买点吧。小姑不用要,比要还强得多呢。所以说:不争不贪,福禄无边。倘嫂子活计多,姑娘要替嫂子做活,把母亲的衣服等活,着嫂子去做。因为亲娘眼里有影碑,见姑娘做活,心里疼爱,姑娘给她娘做了衣裳穿在身上,有人问谁给你做的,便说我的姑娘呢,我不着闺女,我就穿不上啦。若叫媳妇听着

16、这话,能乐意么?其实姑娘不错之中,倒有错了。所以姑娘不争功,不要好,处处替嫂子做活,着嫂子给母亲做活。父母见到儿媳殷勤孝顺,心中欢喜,必夸奖儿媳好。嫂子感念妹妹替我做活,着我落个好名,那能心里不感激呢?如此在亲戚朋友面前,必说她小姑贤慧,传到四乡里,人人都羡慕这个好姑娘,一定找个好婆家。这样姑娘人人爱见,家庭中一定和睦,这便是天堂家庭,真可说是提满家的贵星。在家能当好姑娘,出阁一定能当好媳妇,能助夫成道,恭敬丈夫,和睦妯娌,孝敬翁婆,全家喜欢,真正是喜星临门。后来有了儿女,自然会教子成名,能为良母,老了一定会当老太太,也能兜满家,为一家的福星。因为女子是世界的源头,欲世界好、国家好、社会好、家庭好、必从姑娘身上好。欲当好姑娘,可是必须明白姑娘道。若不明白姑娘道的,在家中好多嘴多舌,遇着嫂子或弟妹有错便跑到父母面前告诉,使嫂子生气,母亲能不生气吗?这等姑娘直接是送毒药丸给她母亲吃,母亲吃了毒药丸不知道,还说多亏姑娘告诉我,不然我怎么会知道呢?你想,这样婆媳如何能和顺?嫂子受了气,当然恨小姑。姑娘依仗母亲,嫂子则依恃丈夫,往往因着婆媳不和,连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