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试题——化学(北京卷)解析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696191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高考试题——化学(北京卷)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0年高考试题——化学(北京卷)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0年高考试题——化学(北京卷)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0年高考试题——化学(北京卷)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0年高考试题——化学(北京卷)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高考试题——化学(北京卷)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高考试题——化学(北京卷)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2010 年高考试题年高考试题化学化学( (北京卷北京卷) )解析解析本文由 lslool009 贡献doc 文档可能在 WAP 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 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2010 年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答题技巧分析6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可被保护 B铁遇冷浓硝酸表面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 C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钢管不易被腐蚀 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 Fe ? 3e ? = Fe3+ 解析:本题相对简单,A 项错,金属腐蚀的防护的措施之一,即牺牲阳极的阴 极保护法,因此钢管被保护必须接在电源的负极上。B

2、项,正确。C 项错,钢管是 铁与碳的合金,而铁与铜构成原电池时,铁做负极被腐蚀。D 项错,钢铁发生析氢 腐蚀时,负极反应是 Fe -2e-=Fe2+,本题技巧在于:要熟练掌握以下规律:电解池 中,阴极金属被保护(即与电源负极相连) ,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被腐蚀,且 铁失电子变成 2 价铁离子。 7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 A H 2 SO4 、 NaOH 腐蚀品 C CaC2、a 遇湿易燃物品 B CH 4、C 2 H 4 易燃液体 D KMnO4、r2O7 氧化剂 解析:本题考查危险品的分类,技巧在于碳原子小于 4 的烃为气态,因此 B 项容 易选出。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A 的结构中含有酯基B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不同 C1 mol 葡萄糖可水解生成 2 mol 乳酸( C3 H 6O3 ) D油脂和蛋白质都是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本题在于学生对于葡萄糖、油质和蛋白质的了解。首先:油脂不是高 分子化合物,D 项错,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再水解,C 项错。顺2丁烯和反2 丁烯加氢后都是正丁烷,B 项错。正确答案为 A,虽然在 的结构中,并没有直接给出酯基,但我们知道这是由一种单体缩聚得到的高分子化合 物,假如学生直接从酯基的写法来判断,容易造成错选。因此,此题最好用排除 法来解。9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

4、列 实验不合理的是 A上下移动中铜丝可控制 SO2 的量 B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 SO2 的生成 C中选用溶液吸收多余的 SO2 D为确认 CuSO4 生成,向中加水,观察颜色 解析:首先制取气体的实验一般包括四个环节:气体制备、除杂净化、验证性 质或干燥收集、尾气处理,显然是气体制备,为验证性质,为尾气处理, SO2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常用品红溶液检验 SO2 的存在,而处理 SO2 通常用碱液吸 收, 因此 B 项、 项正确。 C 答案则从 AD 中选择, 由于上下移动中铜丝可控制 SO2 , A 项正确,D 为不合理选项,确认 CuSO4 生成只需看溶液是否变蓝, “向中加水, 观察颜色”

5、实为多此一举。 10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0.1 mol L CH 3COOH 溶液的 p1: CH 3COOH B NO2 球”浸泡在冷水中, “ 颜色变浅 2 NO2 (g) (红棕色) HH0 C.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3Fe8H2N O3? 3Fe22NO4H2O H CO3 + OH CHCOO-+H+ N2O4 (g) (无色) ,D向 Na2CO3 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CO32 + H2O解析:A 项正确,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溶液中不完全电离,这也是 0.1 mol L CH 3COOH 溶液的 p1 的原因。B 项,降温,化学平衡向放热的方向进行,生

6、成无色的 N2O4,正确。C 项,铁溶于稀硝酸,溶液若变黄,则生成 Fe3而非 Fe2, D 项正确,考查的是 CO32的水解,注意细节:水解反应用“ ”连接。 11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 CuSO4 溶液,向地下 层渗透,遇到难溶的 ZnS 或 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CuS 的溶解度大于 PbS 的溶解度 B原生铜的硫化物具有还原性,而铜蓝没有还原性 CCuSO4 与 ZnS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u 2 + + S 2? CuSD整个过程涉及的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解析:根据沉淀最终能转化为铜蓝,可以判断 CuS 比

7、 PbS 的溶解度更小,A 项 错;根据 CuS 中硫元素的价态为-2 价可得知其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C 项错误, 原因 ZnS 是难容物质,不能用 S2-表示,CuSO4 与 ZnS 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 项正 确。 12某温度下,H2(g)+CO2(g) H2O(g)+CO(g)的平衡常数 K =9 该温度 4,其起始浓度如右 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 H2(g)和 CO2(g) 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平衡时,乙中 CO2 的转化率大于 60% 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 H2 的转化率均是 60 C 平衡时, 丙中 c(CO2)是甲中的 2 倍, 0.012mol/L

8、 是 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 解析:一般说来,如果选择题中涉及到计算,这样的选项可以最后考虑。 首 先看 D 选项,因为丙中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是甲中反应物起始浓度的 2 倍,因此反 应速率丙大于甲,乙居中,但甲和丙的转化率是相等的,且丙中反应的 H2 和 CO2 是甲中的 2 倍;乙可以看作是在甲的基础上多加了 H2,平衡向右移动了,因此乙 中 CO2 的转化率大于甲中 CO2 的转化率,这样初断定 ABD 项正确,C 错误。再通过 平衡常数来计算转化率和平衡时 c(CO2),进一步确认。 总之,选择题是考试得分的关键,做好选择题有利于提高整个卷面的分数。下 面我们

9、分析非选择题。 25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X 是某抗酸药的有效成分。甲同学欲探究 X 的 组成。 查阅资料: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抗酸药的有效成分有碳酸氢钠、碳酸镁、氢氧 化铝、硅酸镁铝、磷酸铝、碱式碳酸镁铝。Al3+在 pH5.0 时沉淀完全;Mg2+在 pH8.8 时开始沉淀,在 pH11.4 时沉淀完全。 实验过程: 向化合物 X 粉末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气体 A,得到无色溶液。 用铂丝蘸取少量中所得的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黄色火焰。 向中所得的溶液中滴加氨水,调节 pH 至 56,产生白色沉淀 B,过滤。 向沉淀 B 中加过量 NaOH 溶液,沉淀全部溶解。 向中得到的滤液中滴加 Na

10、OH 溶液,调节 pH 至 12,得到白色沉淀 C。 (1) 中气体 A 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 的化学式是。由、判断 X 一定不含有的元素是磷、 。 (2) 中生成 B 的离子方程式是。 (3) 中 B 溶解的离子方程式是。 (4) 沉淀 C 的化学式是。 (5) 若上述 n(A) :n(B) :n(C)=1:1:3,则 X 的化学式是。 解析:本题的关键词 X 是化合物,再根据关键的信息:X 加入过量盐酸,产 生气体 A,得到无色溶液,且焰色反应无黄色,排除了 X 为碳酸氢钠、氢氧化铝、 硅酸镁铝和磷酸铝的可能,化合物 X 一定是碱式碳酸镁铝,这样(1)(4)题迎 刃而解,答题细节在于离

11、子方程式和化学式的书写要规范。比较难的是确定 X 的 化学式, 这需要借助于计算来完成。 根据化学物 X 中 n (C) n :(Al) n :(Mg) =1:1:3, 结合元素化合价即可得出答案。 26.某氮肥厂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 NH4+和 MH 3 ? H 2O 的形式存在,该废水的处理流程如下: (1) 过程:加 NaOH 溶液,调节 pH 至 9 后,升温至 30,通空气将氨赶出 并回收。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 NaOH 溶液的作用: 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通空气的目的: 。 。(2) 过程: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4+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 NO3? 。两步 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12、:第一步反应是反应 (选题“放热”或“吸热” ) 判断依据是 , 。1mol NH4+(aq)全部氧化成 NO3? (aq ) 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3)过程:一定条件下,向废水中加入 CH3OH,将 HNO3 还原成 N2。若该反应消耗 32 g CH 3OH 转移 6mol 电子, 则参加反应的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 是 。 解析;此题中(2)的的难度最低,不做详解,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可 以将图 1 和图 2 的热化学方程式直接相加即可。 (3)问可以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来解题,32 g CH 3OH (相当于 1mol 甲醇)作还 原剂,失去 6mol 电子,这样得到 6mol 电子需

13、要 1.2mol 硝酸做氧化剂(注:1mol 硝酸变成 N2 需要得到 5mol 电子) ,因此参加反应的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 比是 5:6。 比较难的是(1)问,难在学生的表述可能不准确或者找不对答题的角度。过 程的目的是将氨氮废水转化为低浓度氨氮废水,然后将氨赶出,因此加 NaOH+ 溶液应该发生如下反应: NH 4 + OH ?NH 3 ? H 2O 。所以答对问的关键词在“将氨赶出” ,因此判断是生成 NH 3 ? H 2O 。假如学生判断加 NaOH 溶液后,影响了 NH 3 ? H 2O 的电离,那么就南辕北辙了。问主要是应用平衡移动的原理来解题。 废水中的 NH3 被空气带

14、走, NH 3 ? H 2O 使 利于除氨。 27.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 器已略去,气密性 已检验) 。 NH3 + H2O 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试验过程: .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 a,滴加浓盐酸。 .当 B 和 C 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当 B 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色时,关闭活塞 a。 (1)A 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 。(3)B 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的操作和现象是 (5)过程实验的目的是 。(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15、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 下 ,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解析:本题相对简单的是(1)(3)和(6)问,属于基础知识的直接考查。 学生只要判断出黄绿色气体是氯气,前三个问自然顺理成章得出答案。比较难的 事(4) (5)两问。 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需要在装置 D 中完成,此时 C 中有溴生成。完成该反应 必须打开活塞 b,将少量 C 中溶液滴入 D 中,然后关闭活塞 b,取下 D 振荡。静止 后 CCl4 层溶液变为紫红色,通过有碘生成来证明溴的氧化性强于碘。此问学生应 该失分在表述不准确不到位或者缺少操作步骤,如打开活塞或关闭活塞。 (5)问 需要学生明确实验步骤、的作用,其实在于确认 C 的黄

16、色溶液中无 Cl2,排除 Cl2 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28. 镇痉药物 C、 化合物 N 以及高分子树脂 的合成路线如下:(扁桃酸)化学物 M 酸催化已知: 、 (1)A 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2)A 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与 H2 反应生成 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3)酯类化合物 C 的分子式是 C15H14O3 ,其结构简式是。 (4)A 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扁桃酸 由多种同分异构体。 属于甲酸酯且含酚羟基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构简式。 (6)F 与 M 合成高分子树脂的化学方程式是。 (7)N 在 NaOH 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解析:应该说此题的难度最大,是使学生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