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博览中心工沉降观测方案(最后审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674317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博览中心工沉降观测方案(最后审批)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山博览中心工沉降观测方案(最后审批)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山博览中心工沉降观测方案(最后审批)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山博览中心工沉降观测方案(最后审批)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山博览中心工沉降观测方案(最后审批)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山博览中心工沉降观测方案(最后审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博览中心工沉降观测方案(最后审批)(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控制测量一、一、工程概况工程概况中山博览中心工程位于中山市东区紫马岭南片区西北部,紧邻博爱六路。本工程总建筑面积 116950 m,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85680 m,常年展厅地上建筑面积 44668.6 m,综合展厅地上建筑面积 28576 m,地下建筑面积36512m。结构形式为:综合展厅和常年展厅以及广场屋顶的上部结构是由钢结构/拉索主桁架、次桁架、柱和中间框架体系组成。楼板系统为钢筋混凝土组合楼板,会议中心为框架结构。二、二、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3. 中华人

2、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根据以上规范、规程关于钢和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对施工精度的有关要求,本着“技术先进,确保质量”的原则,制定本施工测量方案,确保圆满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测量任务。三、三、测量准备测量准备1. 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工程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2. 检查各专业图的平面位置标高是否有矛盾,预留洞口是否有冲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

3、人员反映。3. 人员的组织,本工程人员安排见下表测量人员安排职 务姓 名岗位责任具备的条件测量主管陈锦杭工作组织安排,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工作进度从事测量工作 5 年测量放线员李耀基测量放线操作从事测量工作 8 年测量放线员谢宝昌测量放线操作从事测量工作 6 年测量放线员陈少贤测量放线操作从事测量工作 2 年4. 为了保证建筑物楼层放线及钢结构安装的测量精度,采用了全站仪、激光经纬仪、精密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等。测量仪器配置详见下表:测量仪器配置名 称型 号数量用 途精 度全站仪Topcon 6021平面控制网的测设、闭合导线;楼层、钢结构的测量放线。角度测量精度1距离测量精度(1mm+

4、2ppm.D)水准仪AL1332标高抄测0.7 mm精密水准仪AL132-C1沉降观测0.3 mm激光经纬仪 TDJ2E1角度测量、轴线垂直引测2钢卷尺50m2标高传递、量距1 级四、四、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平面控制网的建立1. 平面控制网的测设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1) 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要根据施工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2) 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地面以上设醒目的围护栏杆,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3) 控制桩保护见下图控制桩保护示意图2. 首级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本工程平面控制网分两级测设,首级为平面控制网,二级控制网为建筑物轴线控制网。首级平

5、面控制网的建立以业主提供的控制点GPS00I713、GPS00I714、GPS00I715 为基准,采用全站仪进行测设。平面控制网共布设 5 个基准点分别为 AE 控制点。二级控制网依据首级平面总控制网采用直角坐标法和极坐标法来测设综合展厅、常年固定展厅、会议中心三个建筑物的控制轴线。会议中心综合展厅常年展厅GPS00I0713GPS00I0714A(围墙边)B(东围墙边)D(博爱路变压器)E(桥头)C(办公室)GPS00I0715首级平面控制网标高控制根据业主提供的由测绘部门测设的水准点GPS00I0713、GPS00I0714、GPS00I0175 为依据,引测到现场首级平面控制网BE 控

6、制点,建立水准基准组。采用高精度水准仪进行数次往返闭合测量形成正式基准点资料,便于相互校核和满足分段施工的需要。这样控制点 BE 组成测量总控制网,可以用于护坡监测和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基准点。3.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及精度指标平面控制网的精度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平面控制网精度技术指标等 级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首级控制网一 级51/20000二级控制网二级101/100004. 轴线平面控制网的测设首级平面控制网布设完成后,依据结构图上有关柱、墙体、洞口详细位置关系确定建筑物需要定位的主轴线,然后以首级平面控制网为基准,采用极坐标法或直角坐标法,定出建筑物主轴线的控制桩。经角度、

7、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作为该建筑物的轴线控制网。本工程建筑物的轴线平面控制网如下图所示:轴线平面控制网5.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要求,轴线控制网的精度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规定:轴线控制网精度技术指标表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51/20000五、五、高程控制网的建立高程控制网的建立1.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应建立高程控制网。1) 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2)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是根据业主提供的由测绘部门测设的水准点(至少应提供三个) ,由我方测量工程师采用 0.3mm 级精度的 AL132-C 精密水准仪对测绘部

8、门所测设的水准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平面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3)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为三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见表水准测量技术要求等级高差全中误差(mm/km)路 线长 度(km)仪器型号水准尺与已知点联测次数附合或闭合环线次数平地闭合差(mm)三等6 50DS1DS3铟瓦双面往返各一 次往返各一次12L注:L 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水准观测主要技术指标表等级仪器型号视线长度(m)前后视较差(m)前后视累积差(m)最低地面高度(m)基辅或红黑读数差(mm)基、辅或红、黑所测高差较差

9、(mm)DS1100m1.0mm1.5mm 三等 DS375m360.3 2.0mm3.0mm2. 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水准线路应按附合路线和环形闭合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全中误差,按下式计算:MW = /1LWWN式中 MW-高差全中误差(mm):W-闭合差(mm):L -相应线路长度:N-附合或闭合路线环的个数。2) 内业计算最后成果的取值:二等水准精确至 0.1mm,三、四、五等精确至1mm。常年固定展厅轴线内控点布置示意图a. 埋件的埋设:内控点所在平面层楼板相应位置上需预先埋设铁件并与楼板钢筋焊接牢固。以后在各层施工浇筑混凝土顶板时,在垂直对应控制点位置上预留

10、出150mm 孔洞,以便轴线向上投测。b. 预埋件作法:预埋铁件由 1001008mm 厚钢板制作而成,在钢板下面焊接12 钢筋,且与底板焊接浇筑。如下图所示:预埋件示意图c. 控制点的测设:待预埋件埋设完毕后,将内控点所在纵横轴线分别投测到预埋铁件上,并使用全站仪进行测角、测边校核,精度合格后作为平面控制依据。内控网的精度不低于轴线控制网的精度。轴线内控点如下图所示:内控点做法 d. 激光接收靶:激光接收靶由 3003005mm 厚有机玻璃制作而成,由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及正交坐标线组成。如下图所示:激光接收靶3. 轴线内控点竖向投测1) 内控点竖向投测a. 在首层内控点上架设好激光经纬仪,打开

11、电源发射激光,在激光经纬仪度盘 0、90、180、270四个位置向上投测,作业层测量人员用激光接收靶接收并取四点的中点作为轴线的控制点。竖向投测过程如下图所示:轴线竖向投测示意图b. 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见下表:轴线竖向投测允许误差项 目允许误差(mm)每 层3H30m530mH60m1060mH90m15高度(H)90mH120m202) 作业层轴线、细部线放样轴线控制点投测到施工层后,将经纬仪分别置于各点上,检查相邻点间夹角是否为 90,然后用检定过的 50m 钢卷尺校测每相邻两点间水平距离,检查控制点是否投测正确。控制点投测正确后依据控制点与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轴线。轴线测放完毕并自检

12、合格后,以轴线为依据,依据图纸设计尺寸放样出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圆弧柱测量:圆弧柱中心线的控制采用 CAD 图解法测量放样,在电脑上使用 CAD 标注功能将圆弧控制线与纵、横轴关系尺寸数据标出,测量人员根据数据放样圆弧线。4. 高程的传递1) 首先从高程控制点将高程引测到首层便于向上竖直量尺处,经校核合格后作为起始标高线,并弹出墨线,用红油漆标明高程数据。2) 标高的竖向传递,用钢尺从首层起始标高线竖直量取。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3) 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高差小于 3mm 时,取其平均标高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

13、置。4) 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见下表:标高竖向传递允许误差项 目允许误差(mm)每 层3H30m530mH60m1060mH90m15高度(H)90mH120m20第二节 建筑物变形观测一、一、沉降基准点布设沉降基准点布设1. 基准点布设原则1) 沉降基准点是沉降观测的依据,现场设置 4 个稳定可靠的基准点,并每半年校核一次,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2) 沉降基准点与观测点的距离不宜太远,以保证足够的观测精度;3) 沉降基准点须埋设在建筑物的压力传播范围以外,距离建筑物基坑边线不小于 2 倍基坑深度。2. 基准点的埋设及测量1) 沉降观测基准点采用测量高程控制网埋设 4 个高程控制点。2

14、) 基准点高程的校测:基准点使用前,使用 AL132-C 电子水准仪从业主提供的水准基点与场区内 4 个高程基准点联测,经平差计算后的 4 个高程基准点高程数据作为本工程沉降观测的基准点高程。3) 沉降观测基准点布设附合路线,其主要技术要求和测法应符合下表规定。沉降观测技术要求(单位 mm)等 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每站高差中误差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检测已测高差较差观测方法及要求二 等1.00.300.6n0.8n往、返各两次注:n 为测站数3.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T 8-97)的要求,沉降观测点布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

15、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2) 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 1015m 处或每隔 23 根柱基上避开暖气管、落水管、窗台、配电盘及临时构筑物;3) 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4) 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外、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5) 宽度大于等于 15m 或小于 15m 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物,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6) 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浜(沟)处;7) 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埋点方法为了便于观测及长

16、期保存,观测点采用暗藏式。埋设时用 32 的电锤在设计位置打孔,将直径 28mm、长度 12cm 的预埋件放入孔内,周围用环氧树脂填充使牢固。观测时将活动标志旋紧,测毕取出,盖好保护盖。这样既不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又起到保护标志的作用。沉降观测点埋设如下图所示:沉降观测点埋设构造图4.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沉降观测点的设置位置、数量(由有关单位共同商讨确定)5. 观测技术要求预埋件标头封盖预埋件标头封盖1) 观测仪器2) 观测仪器采用 AL132-C 精密电子水准仪及与其配套铟瓦条码尺。 。该仪器精度高,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误差为0.3mm;3) 观测方法沉降观测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12897-2006 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要求,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观测过程中应做到:主要观测人员固定、仪器及附属设备固定、安置的镜位固定、观测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