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试卷分析及后阶段的复习建议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484605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试卷分析及后阶段的复习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理试卷分析及后阶段的复习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地理试卷分析及后阶段的复习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地理试卷分析及后阶段的复习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地理试卷分析及后阶段的复习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试卷分析及后阶段的复习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试卷分析及后阶段的复习建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五年高考地理考点分析及复习整体设计近五年高考地理考点分析及复习整体设计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流水综合中学 刘天才地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 理学习需求,重视对地理问题过程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地理新课标确立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 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和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 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 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可持续发展观念。面对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 之际,高考的选拔性使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的技能,同时又要注意考试 的

2、特点、方法技巧。仔细分析历年考试试题特征,精确把握考试要点,建立牢 固的考试知识网络,从而使教学复习事半功倍,轻松跨越高考文综的 “门槛”。一:近五年高考地理考点 近五年的全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地理学科考查的主干知识如下: 2002 年:农业区位选择、地域类型及问题;工业的区位选择;交通建设;地球 运动的计算;气候、天气的识别;海洋资源;城市的功能、区位;区域地理( 丝绸之路、黄河中下游)特征;总分近 100 分 2003 年;地球运动及计算;工业的区位;环境问题;图表计算;可持续发展问题 ;气候;人口迁移;区域地理(英吉利海峡)特征。总分 90 多分; 2004 年;地球运动及计算;气候

3、;自然带的分布;水循环;交通运输;地信形 图的判读;地质规律;资源开发;文化景观;能源问题。总分 100 多分。 2005 年;地球运动及计算;地图计算;区域定位;板块构造学说;气候;海洋 资源;工业的区位选择;天气系统的判读;区域地理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环境保 护。总分 100 分 2006 年;农业生产及区位选择,气候的分布及规律,自然资源的分布、开发利 用,地球的运动及有关计算,区域地理特征,自然灾害,人与环境及可持续发 展,城市、交通的区位选择。总分 100 分。二:地理科目考试特点及高频考点地理科目考试特点文科综合考试地理科目检测采用“11+2”的形式,总分约 100 分。重视学生对 获

4、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 能力的考查,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导向正确。 地理 试题的特点主要有:第一是整个试卷直接再现所学知识的题目很少。第二是覆 盖面比较窄。第三是侧重对地图知识的考查。第四是关注社会。高频率考点1 地球运动及有关的计算 2 天气和气候的判读3 地壳的运动与地表形态,板块构造学说 4 资源的区位、开发利用及保护 5 区域地理特征 6 工业的区位及选择 7 农业的区位及选择 8 人口再生产 9 城市功能区及问题 10 交通问题 11 文化景观和旅游问题 12 政治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 13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5、 14 热点地区的地理问题 15 中国的区域差异和国土整治三:高考地理复习整体设计地理新课标下地理学科围绕着四个主题(在哪里?为什么?那怎样?将怎样 ?),可以分为三个基本部分:地球和地图、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 )、系统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约 200 多个考点。为减少知识点的交 叉重复,我们可以从知识点的有机构成上将起简化后分为密切相关的七大板块 。 一定位问题定位问题就是确定地物的位置的有关问题 ,既解决“在哪儿?”。这是考生进 一步做题的 “门槛”,也是考生丢分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 1 经纬网定位 2 地物定位 3 地理现象、轮廓定位图表问题图表问题在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很高

6、,理科属性很重,一般难度较高。主要有1 地形图。常见的地形图有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分层设色地形 图。判读时:根据题目条件和图像形态或区域位置信息,判断经纬度位置; 根据图上的信息确定具体的地形区、河流、城市名称等;联系该区域的地 理特征对相应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做出回答。2 等值线图。地理要素等值线图很多,常见的有:等高线图、等温线图、 等降水线图、等压线图、等深线图、等震线图、等盐度线图、 等太阳辐射量线图、等人口密度线图等。判读时虽各有区别、特点,但总体 来说要注意等值线的弯曲、走向、疏密情况、形态变化 及影响分布的主要因素 等。3 统计图表。统计图表按照表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表

7、格、坐标图(平 面直角坐标系、平面正三角形坐标系)、结构图(扇面机构图、饼形结构图 、柱状结构图、矩形结构图)。判读时分清个轴所表示 的要素和图注内容。 弄清图示地理事物的地理含义,对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对 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综合。4 分布图。是图像系统中类型最复杂的一种。主要有政治区域图(世界政区 图、中国政区图)、自然要素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地形分布图、 气温分布图、水系分布图、各种自然资源分布图等)、人类活动分布图(中 国铁路分布图、人口分布图、农业地域类型图、工业地域分布图等)、区域 综合图(北方地区资源、人口、交通、城市分布图等)。解读时读图名,

8、先 作出纲要性认识。读图例,特别是新设定的图例。准确识读图例才会提高度 读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定位置,按照从宏观到微观,有整体到局部的顺序 确定出地理事物的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5 示意图。地理示意图形象、直观、多种多样。一般包括地理原理图、地 理过程关联图、地理模式图等。地理示意图解读的一般步骤是通过读图名 、图例、内容、功能等从图中获得做题的信息,做到了解图意,图文转换。 结合题目要求,回顾与题目有关的知识,即寻找解题依据。紧扣题目的设问 ,精心组织答案,切中要点 ,语言准确精炼。6 图像。地理图像是指表示地理事物规律或要素的主题漫画和景观图。判读时 准确判读表示何种地

9、理因素或要说明何种地理现象。细心观察图中个地理 因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根据图中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的部分,联系有 关指示作答。区域分析方法区域地理的研究主题是区域特征,其内容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方面 。研究区域特征,定位仍然是前提,一旦位置确定,其区域特征自然会展现出 来。因为定位之后可以显现该区域地理位置中的经纬度、海陆、海拔等特点; 这些位置通过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制约着该地的自然地理 环境的全部特征;而后,根据区域的自然特征,以区位论和人地关系论为基础 的人文地理特征也会得以显现。我们可以把这简单的概括为:位置特征+自然特 征+人文特征=区域特征。要注意通常人们所

10、说的区域地理多讲“地”,系统地理 多讲 “理”,而在这里我们则要 把同一个事物的两个分析点紧密集合起来。复 习时考察区域地理时结合区域特征的成因分析,在考察系统地理各原理和规律 的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引入区域地理中的具体的地理现象,从而才能事半功倍 的学好地理,切忌割裂二者的关系。自然地理环境基本特征自然地理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地理环境基本特征表现为:区域性 :区域地理特征;动态性:自然环境是动态的平衡;综合性:自然地理环 境是各地理要素的综合体,任一要素的改变都将影响其它要素。自然地理环境 基本特征可以高度概括为两大基本问题1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运动和分布规律。这主要包括:大气圈

11、、水 圈、岩石圈、生物圈和土壤圈的物质组成、运动和变化、分布规律。可以简单 的说: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物质是有分布规律的。2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理论 来概括,其内涵非常丰富。总体表现为: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规律在近年的高考中,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规律的考察频率很高,特别是非地带 性规律的考察呈上升趋势,教学中应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规律主要有:地球大气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大气的组 成和分层结构,太阳辐射及其能量的转换,大气热状况和大气运动之规律,天 气状况及气候的形

12、成、分布与判断,自然界水的循环和水平衡,各种水体的特 点和运动规律,陆地水和海洋水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人类利用水的现状和前 景,生物分布与环境的关系,地壳运动规律,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技术 条件对工业、龙业、交通、城市布局的影响等。这些规律按其形成的根本原因 可以分为: 1 以太阳辐射为基础的分布规律地带性规律。 2 以地球内能为基础的分布规律地质规律。 3 以因果关系为基础的分布规律非地带性规律。区位论人类活动是继太阳能、地球内能之后引起地理环境发展变化的第三大动力。 区位论主要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和社经济会条件( 交通、市场、劳动力、科技、政策等)来探讨地理事物的

13、存在与人类生产、生 活的紧密关系。这是人文地理的 “核心”,也是近年来高考的重中之重。复习时 要构建起正确的区位分析思维模式,找出区位的主导因素,正确认识区位因素 的变化。区位问题主要有以下一些。 1 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要素。2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要素。3 交通运输线、点布局的主要区位要素。4 商业活动的主要区位要素。5 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区位要素。6 工业生产的主要区位要素。7 人口分布的主要区位要素。8 文化发展和传播的主要区位要素。9 区域(经济区、自然区、开发区等)发展、建设的主要区位要素。10 资源(矿业、工程等)开发的主要区位要素。人地关系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中心,也是环境组成的要

14、素之一。人类生活在环境之中, 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和能源来进行生产和发展,这一过程 同时又在破坏着自然环境。人类和环境从某个层面上说对立的。这种长期的作 用与反作用的过程是人类认识到:人地关系必须走向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既人地和谐。教学中要使学生全面掌握以下几点 1 资源问题:陆地自然资源和海洋资源;中国资源问题和世界资源问题;解决 资源问题的途径。2 自然灾害问题:气象灾害(台风、寒潮、干旱、暴雨洪涝)和地质灾害(地 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的形成、危害和防御措施3 环境问题:宇宙环境问题、大气环境问题、海洋环境问题、城市环境问题、 旅游环境问题;各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

15、中国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世界环境 问题的解决措施;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荒漠化、沙化、沙尘暴、水土流 失、公害病、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气候变暖、酸雨、光化学烟雾、臭氧减少 、城市环境问题)。4 人口问题主要有:人口的生产、分布、迁移;世界人口问题;中国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是许多环境问题的核心,是一切人地关系问题的归宿。5 城市问题:城市是人类作用于环境最深刻最显著的地方。城市问题包括:城 市的发展和分布;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环境和交通问题;城市规划。6 环境保护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防治。7 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的三原则;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四:高三地理复习教学要求 在高三地理复习中,我们应做到 一、加强知识的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二、落实基础,突出主干,注意与初中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三、加强空间思 维训练,形成科学的整体观念,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四、掌握基本原理,训练 解题思路,不断提高解题能力。当然,高三地理复习中有法而无定法,只要我 们老老实实地紧扣大纲,立足基础,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整体观念,加强能力 培养,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抓住 主干知识,注重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促进空间思维能力的形成,定能取得令人 满意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