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及其仁学思想讲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453751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及其仁学思想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孔子及其仁学思想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孔子及其仁学思想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孔子及其仁学思想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及其仁学思想讲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孔子及其仁学思想一、 “仁”的基本内涵孔子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仁学又是孔子思想的主要范畴。孔子之前,“仁”字早有,但把它作为思想系统中心的,孔子却为第一人。那么,仁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呢?“仁”字在论语中出现百次以上,其含义宽泛而多变,每次讲解并不完全一样。比如“仁者爱人”与“克己复礼为仁”含义就不同。那么,是否“仁”在孔子那里,就没有确定含义?当然不是。我们知道, 部分之和不一定等于整体,有机整体一经构成,便获得了自己的特性和生命。孔子的仁学思想恰恰是这样一种整体模式,它由诸种因素组成,诸因素相互依存、 渗透或制约, 使其具有了自我调节、相互转换和相对稳定的适应功能,从而长期自我保持延

2、续下来,构成一个颇具特色的思想模式和文化心理结构,在塑造汉民族性格上留下了重要痕迹。具体说来,仁学的内涵结构主要可从四个方面去理解。1、血缘基础孔子讲“仁”是为了释“礼”。 “礼”即“周礼” ,其特征是将祭神或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改造, 予以系统化、 扩展化, 成为一整套早期奴隶制的习惯统治法规;是一种以血缘为基础、以等级为特征的氏族统治体系。可是孔子的时代已开始“礼崩乐坏”,要求维护或恢复这种统治体系是孔子的最大心愿,也就成了他主张“仁”的根本目标。强调血缘纽带是“仁”的一个基础含义,“孝悌”通过血缘从纵横两个方面把氏族关系和等级制度构建起来,这是从远古到殷周的宗法统治体制(周礼)的核心

3、。 在当时礼崩乐坏的情况下, 孔子把这种血缘关系和历史传统提取、转化为意识形态上的自觉主张,对这种超出生物种属性质、起着社会结构作用的血缘亲属关系和等级制度作明朗的政治学解释,使之摆脱特定氏族社会的历史局限,强调它具有普遍和持久的社会性含义和作用,的确意义非凡。2、心理原则换个角度说,孔子把整套“礼”的实质解释为血缘的“孝悌”,又把“孝悌”建筑在日常的亲子之爱上,这就把 “礼” 从外在规范约束解说成人心的内在要求,把原来的僵硬的强制规定, 提升为生活的自觉理念,把一种宗教性神秘性的东西变为人情日用之常,从而使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融为一体;“礼”由于取得这种心理学的内在依据而人性化。正由于把观念、

4、情感和仪式引导和满足在日常生活的伦理心理系统之中,其心理原则又是具有自然基础的正常人的一般情感,这是仁学一开始就避免了摈斥情欲的宗教禁欲主义,没有原罪观念和禁欲意识, 相反肯定正常情欲的合理性,强调对它的合理引导,也就避免、 抵制了舍弃或轻视现实人生的悲观主义和宗教出世观念。这一点与其他几点有机结合,使儒学既不是宗教,又能代替宗教的功能,扮演准宗教的角色,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较为罕见的。3、博爱关系由以上两个方面决定,仁学思想在外在方面突出了原始氏族体制中所具有的博爱关系。它绝少摆出一副强硬态度,相反,“爱人”、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杯之”, “子为政,焉用杀”, “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民

5、”, “其养民也惠” ,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为之暴”, “近者悦,远者来” , “修文德以来之” ,“四方之民则襁负其子而至矣”-论语 中大量的这类言说与记述清楚表明孔子的政治主张是既竭力维护氏族统治体制的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又强调这个体制仍然留存的博爱关系,坚决反对过分的、赤裸裸的压迫与剥削。而这,也就是所谓“中庸”或曰为“中庸”的最具实质的内涵。由此亦可见,“仁”不只是血缘关系和心理原则,它的主体内容是这种2 社会性的交往要求和相互责任。4、个体人格仁学在内在方面则表现出对个体人格的关注。在礼崩乐坏、 周天子也无能为力即原由外在权威已丧

6、失其力量和作用的时代,孔子以以上蕴含三个方面的“仁”来达到“复礼”目的,实际上就是把它直接交给了氏族贵族的个体成员“君子”,要求他们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去承担这一使命,把它作为个体存在的至高无上的目标和义务。“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当仁不让于师” , “夫仁者,己欲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等等,均表明“仁” 既非常高远又切近可行,既是历史责任感又属主体能动性,既是理想人格又是个体行为;“礼”不再是氏族寡头、帝王臣宰的专利,而成为个体成员均可承担也应承担的历史责任或义务,这在相当意义上突出了人的主体人格。当然, 我们也必须看到, 孔子对人主体人格的关注只在它的

7、社会性上,与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个性意识觉醒意义上的人的解放,不在同一层面, 这种对主体人格惟做社会性解说的缺憾,直到王国维才被意识到和开始纠正。这是后话。二、孔子仁学的不同延伸形态及正负面意义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观念都是处于变化、发展中的。孔子的仁学思想也一样,除了其自身就是一个矛盾、变化的结构, 在孔子之后则有更多的发展和延伸,形成了种种新的观念体系或派生结构,它们或被母结构所吸收,或作为母结构的补充而存在。比如, 曾子更着重仁学中的血缘关系和等级制度,使他在 论语 中的形象保守而愚钝。颜回更重视追求个体人格, “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终于发展出道家庄周学派,而道

8、家又始终是作为儒家的对立的补充物才有其强大生命力的。荀子突出发挥 “治国平天下”的外在方面,使“仁”从属于“礼”,直到法家韩非把它发展到极致。子思、孟子一派明显的夸张心理原则,把“仁”“义” “礼” “智”作为先天的人的本性和施政理论,同时注重血缘关系,强调博爱精神,成为孔门仁学的正统。孔子创立的仁学,在长久的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的社会中,已无孔不入的渗透在广大人们的观念、行为、习俗、信仰、思维方式、情感状态之中,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人们处理各种事物、 关系和生活的指导原则,它早已由思想理论积淀和转化为一种文化心理结构;它虽历经种种变异,却保有某种形式结构的稳定性。它所具有的某种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

9、特征,有其不服从、 依赖于经济、 政治变革的相对独立性和自身年发展的规律。一方面, 中国的小生产经济基础, 虽经种种社会变革却并未遭受大的破坏,宗法血缘关系及其相应的观念体系也长久保持下来; 产生于这个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之中的孔子仁学,反过来对这种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起了无有伦比的稳定乃至推动作用,举世无双的中国文化的不断线、完整性, 中国人人伦道德观念中受推崇的东西,无不可在孔子仁学中找到支持或根据,甚至可以说, 中国文化的核心、 最有特色的内容,就是孔子的仁学。另一方面, 孔子仁学原型对血缘基础宗法等级的维护,对各种传统礼仪的尊重,又是与因循、保守、反对变革、更新,联系在一起的,与产生在生产

10、水平非常低下的古代条件下、又不注重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提高,而满足于在某种平均的贫困,来保持、 获得或唤起精神上的胜利或人格上的完成,联系在一起的; 这样,它也就成为中国人精神、心理惰性的一个渊源,成为阻碍社会前进、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阻力。中国的封建社会之所以能够存在、绵延两千多年,不能说没有这方面的原因。三、孔子形象的变异及如何理解五四的“打倒孔家店”与当前的“国学热“以上我们所用的“原型”这个概念,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万变未离其宗。作为中国3 封建社会的“王朝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亦被称为“儒教”,我们谈到,其创始人是孔子;其延伸形态也好,变异形态也好,根本的内容均源于孔子及其仁学,比如,没有对

11、周礼的维护、没有宗法血缘意义上的等级观念,哪有后来的三纲五常?没有“唯女子与小人难养” ,哪会有 “红颜误国”的观念、乃至三国演义 把杀妻饲人当作义举的描写?二是变化尤其是政治利用使之已离其宗,相去甚远,甚至南辕北辙。比如,前面谈到的博爱,后来被当作“王朝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 还有多少博爱在里面?那种六亲不认的争夺、压迫, 血腥的杀戮、 敲骨吸髓的剥削,都是当初孔子及其仁学所强烈反对、抨击和极力要求改变的,倘若孔子在天有知, 也会为这些建立在平民百姓白骨堆上的代代王朝的所作所为,而痛心疾首的。孔子的形象也因之不断变异,有董仲舒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更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宋明理学的孔子。直到

12、五四, 孔子基本上仍然是宋明理学塑造的孔子形象,五四要打倒的其实是这个孔子。李大钊早就说过:“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制度之灵魂也。”这与文革期间的批孔根本不是一回事那至多只是一场政治闹剧。事实上,五四时期的批孔是以1915 年的袁世凯称帝和1917 年的张勋复辟为背景的。这些尊孔者都是以孔子为敲门砖要敲开封建复辟的大门, 如果不及时批判服务于专制政治的伦理观念和家族制度,民主与科学的花朵就会夭折,历史的车轮就会倒退。五四前驱们在批孔过程中虽然采取了一些激烈的措辞,但是在他们的心目中, 对于儒学的根本与枝叶,对于原始儒学和后世儒学

13、,对于作为历史人物的孔子和被当作敲门砖的孔子,是区分得清清楚楚的。他们的国学修养,也远非当代尊孔者可比。再来看“国学热” 。从上世纪90 年代出现了国学热,到本世纪初国学行情的一路飙升,更有人主张以儒学为国教,以儒教文明回应西方文明,真可谓千年礼乐归华夏。这当然有用心良苦和积极的一面。但问题是, 第一, 什么叫国学?它跟旧学有什么区分?是限定于经学与诸子学, 还是泛指一切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是弘扬其具体意义,还是弘扬其抽象意义?是弘扬其工具意义,还是弘扬其内在价值?第二,笼统称国学, 看没看到其中的糟粕?仅就仁学言,它的血缘家族基础,等级观念,性别歧视、重道轻器,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值得弘扬吗?是现代社会与文明需要的吗?何况其后的“派生”!难道要重蹈杀妻待客?重挂二十四孝图?重行三纲五常?再三呼万岁?第三,提倡国学, 是否就要否定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大方向和成果?否定五四先驱的贡献?否定鲁迅?线性思维, 尤其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使我们的民族、 国家曾付出过沉重的代价。所以, 最后我要提示的是,要以科学方法论去审视世间事物及各种精神现象与学说,包括孔子及其仁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