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451432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湖南省祁阳县文富市镇香花桥小学 刘宝英【摘摘 要要】:上个世纪初,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爆发,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初步形成,它针对西欧工人阶级革命实践的失败进行反省,试图找出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阻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因,随着理论的不断深入产生了丰富的成果,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核心的丰富的文艺价值观。【关键词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 文艺批判 价值观20 世纪初,苏联“十月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在这种大好革命形势的欢欣鼓舞之下,西欧各国也相继爆发了革命,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革命都遭到了失败。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发

2、展导致了西方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西方国家的共产党人开始对革命、对西方社会的这种新变化进行反思,他们认为“苏联模式”中的很多政治理论和经济决策是“实证化了的” 、 “庸俗的” 、 “机械唯物主义的” ,并且提出了许多种种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理论,被人们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 。它又称“西欧马克思主义”或“新马克思主义” ,指“20 世纪 20 年代发轫于德、奥、意等国,60 年代遍及欧美的一股既不同于第二国际模式又有别于第三国际模式的马克思主义的西方文化思潮。 ”1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的产生就是伴随着这种文化思潮而产生,是与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主要是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衍生出来,并

3、且成为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们带着一种崇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对西方社会机构、阶级机构、意识形态等各方面进行深刻反思。 “他们努力按照他们各自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来研究文学理论问题:他们都主张把文学作品放在社会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中加以理解,反对把文学作品与社会和历史割裂开来;他们一般都注意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审视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对文学的社会功能高度重视。 ”2基于这样的出发点与理论研究方法主张,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核心的多元化价值观。2一、以卢卡契、葛兰西为代表的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匈牙利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4、理论家卢卡契于 1923 年发表了历史和阶级意识 ,它“以历史为逻辑起点,以总体性原则为核心,以物化批判为主题,以唤醒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主题拯救为归宿重建了历史辩证法。它强调辩证法的历史性、总体性、革命性、批判性,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主义和教条主义倾向,主张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解释,开创了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传统。 ”3 历史和阶级意识的发表标志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形成与产生。在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中,理论家们大多具有现实主义倾向,即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现实出发,重视文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认为文学艺术是对社会的能动反映。作者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对社会生活的概括与描述不是机械复制似

5、的,而是加入了自己的观点、看法和评论。文学艺术既是反映现实,又是超越现实的辩证统一。(一) 、文学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反映客观现实的、审美的艺术卢卡契,这位被韦勒克誉为 20 世纪西方四大批评家之一的文艺理论家,也被认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始人,他的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探讨与弘扬。他总是以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人道主义精神去看待文学。他认为,文学应该以人为本,追求一种向善、求真的美学风格, “它是由人的世界出发并且目标就是人的世界。 ”4“在人类的自我意识中,要怀有人道主义精神,也正如他所强调的在人类的自我意识中包含着深刻的美学人道主义。 ”5 一个优秀的作家,必定是一个

6、对人类社会、对生活无比热爱、对生命本身深怀敬畏之情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因为“人们的日常态度既是每个人活动的起点,也是每个人活动的终点。”6而人类的劳动又与文学艺术的产生是密切相关的。根据卢卡契的观点,艺术是来源于生活,起源于生产劳动的,因为审美活动的主体条件是在劳动过程中生成的,当生产力有了提高的时候,人们就会从繁重的劳动任务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闲暇,从而就有了进行艺术创造活动的可能。同时通过劳动换来的成果会使人感到愉悦,从而使人的自我意识得到提高。但是艺术又是高于生活的,它在真实反映客观现实生活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独特的虚拟化的世界。这个独具魅力的虚拟化世界比人

7、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世界更真实、更完整、更富有生气。这是一种诗意的真实、艺术的真实,在反映客观现实生活的同时, “把真实生活中的那些琐碎的、毫无3意义的部分去掉,通过想象、取舍和典型化等手段将生活的本质和规律展现出来。”7它在现实生活的原型基础上创造一系列的文学艺术形象来激发人们的情感,通过对接受者、欣赏者心灵的影响来引起共鸣,洞察生活的本质,开阔生活的眼界,深化对世界和人本身的认识,从而反作用于现实。文学就是这样,它“不仅与人类灵魂的超越性相关,同样也处于具体的现实行动领域。”8 一部伟大的作品必须渗透着作家的审美趣味、思想感情和浓厚的人文主义情怀。虽然在客观上,文学会受制于一定的社会条件

8、,但是文学的价值魅力就在于能够超越它产生于其中的意识形态限制,而达到真理性的认识。(二)、文学是平民化、大众化的艺术与“托尔斯泰主义”所倡导的“勿以暴力抗恶” 、 “道德的自我完善”贵族化倾向截然相反的是,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强调艺术必须与无产阶级共命运,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倾向。葛兰西是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文艺理论家。他认为, “作者应该生活于现实世界,体验它的各种彼此矛盾的要求,而不可表达仅仅从书本上讨得的情感” ,作者应该“展示在精神和道德方面社会最先进的部分的命运,揭示蕴涵于现今世态习俗的历史的发展。 ”9基于这种对文学本质的认识,故而他十分重视文学与现实生

9、活的关系,尤其是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他认为, “文学总是表达着某种政治倾向,通过情感和伦理观念的表达,使欣赏者感受到作者特定的政治态度。 ”10 在狱中札记一书中,通过对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等差别的分析,总结出西方社会主义革命失败的根源,并由此提出著名的“西方革命论”市民社会和文化领导权理论。他认为,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方面,文学艺术是争夺文化霸权的重要场所。资产阶级通过文学艺术把本阶级的道德观念、思维习惯、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渗透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各个层次和角落。那么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要在文学艺术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取得领导权,把无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推行到全社会各阶级、各

10、阶层,达到文学为政治服务的目的。他要求文学作为“新文化”的一部分,成为“精神、道德革新的表现” ,务必是人民的文学,是为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他大力倡导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时必须坚持以人民为本,必须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观察社会现实,去体验人民真实的生活与情感,并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而脱离了社会生活、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艺术作品是毫无生命力可言的。4在“人民性”这一点上,葛兰西与卢卡契的观点是保持一致的。所不同的是,葛兰西还强调重视民族优秀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高度重视大众通俗文艺的作用,并且强调“建立知识分子与人民群众的有机联系,自觉地和人民融为一体,体现人民的意志、情感、理想,从而建设一支新型的同人

11、民相结合的作家队伍,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的组成部分和它的代言人。 ” 11 。至此,我们不难发现,在葛兰西的价值观中,市民社会、文化领导权和知识分子三者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和相互统一的关系。二、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文学理论和文学生产论“意识形态是一个历史悠长、含义丰富的术语。 ”12在英国新马克思文学理论家伊格尔顿的价值观中, “意识形态”是其理论的一个中心范畴和标志性符号。伊格尔顿在理论上承袭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共同点,强调文学艺术的审美性与自发性,重视文学艺术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高扬文学艺术的社会批判功能和解放功能,并且将社会性的文学活动视为一种生产活动,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商品。他把意识形态作

12、为理论的出发点,详细地论述了其与文学生产的关系,建立了“文学艺术意识形态论和文学艺术生产论”相结合的重要理论学说。通过对文学的意识形态长期而又深入的探讨、考察和理论分析,他认为,意识形态所反映的是个人与其社会条件的体验关系, “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不论显得多么公允,从根本上来说它们永远具有强烈的政治性不应该被误解为是企图把文化产品所具有的特殊和独特的东西归结为直接的、宣传性的政治目的。” 13在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一书中,他更明确地指出, “一切艺术都产生于某种关于世界的意识形态观念。 ”文学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属于复杂的社会知觉的一部分。同时,它又以特殊的方式维

13、护着社会的权力。如果要理解某一文学作品,就要从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开始,也即了解作品与其所处的意识形态世界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文学艺术的历史画卷,可以深刻地洞察这个世界。在这种观念的指导和影响下,伊格尔顿将文学文本看成一种意识形态的生产,这样,文学批评的任务不是去寻找与意识形态话语相对应的现实图景或主体情怀,而是去揭示文本产生过程的秘密,因此, “伊格尔顿重视挖掘深层意识形态,常常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去阐释隐藏于文本背后的深层意识形态的矛盾运作。 ”14基于此,伊格尔顿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视野,把文学艺术看成是社会5生产,是一种商品。他指出了文学艺术生产与一般社会生产的共同性:其劳动成果都

14、是人工产品,都融入了人们的劳动;作家作为受雇于出版公司的雇员,同样是出卖了一定的劳动力,可以等同于劳动生产者。他引用马克思剩余价值论中的话, “作家所以是生产劳动者,并不是因为生产出观念,而是因为他使出版商发财,也就是说,他为薪金而生产劳动。 ”15不仅如此,伊格尔顿也强调了文学对意识形态的生产和加工。诚然,文学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在上层建筑中又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文学理论批评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具有很强的政治倾向性。再加上意识形态的内容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所以当一种文学形式被用来加工意识形态的内容的时候,它的内在结构必然要与意识形态的内在结构发生冲突。正是文学形式结构与它所表现的意识

15、形态内容的内在结构之间的矛盾,才使作品内部造成了距离。这也就是伊格尔顿所认为的那样:“科学的批评应该寻找出使文学作品受制于意识形态而又与它保持距离的原则。 ”16三、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卢卡契、意大利共产党领袖葛兰西和德国共产党人柯尔施等创始人奠定了理论基础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继续向前发展。于 20 世纪 30 年代产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就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最重要、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法兰克福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一致的。它们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工人运动处于低谷、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发展时期的产物。因其成员都是法兰克福

16、大学社会研究所成员而得名。它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社会哲学。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分析与批判。在文艺价值观上,批判庸俗唯物主义和实证主义,批判现代社会否定人性,强调现代艺术具有反抗社会、拯救社会、解放人类的特殊职能,体现出强烈的、鲜明的反异化的社会批判色彩。故而法兰克福学派又被人们称为“批判的社会理论” 。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本雅明、阿多尔诺、马尔库塞等(一)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价值观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论” 。他认为“随着现代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艺术生产也进入了机械复制的时代。 ”17 他对这个时代的来临表示了极大的热忱、倾心和富有激情的赞美。6在他看来,机械复制技术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技术革命的进步,它使得艺术作品像现代工业社会中其它产品那样批量生产出来,用众多的摹本代替了原作独一无二的存在,销蚀了艺术作品的距离感及其神秘的面纱。此外,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加速了它的流通与传播速度,把素来被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