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考点重点复习参考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1294173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哲考点重点复习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马哲考点重点复习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马哲考点重点复习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马哲考点重点复习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马哲考点重点复习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哲考点重点复习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哲考点重点复习参考(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哲考点重点复习参考马哲考点重点复习参考一、简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3)答:从不同角度,作出不同回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 XX,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

2、性和革命性的统一?(P14-18)答:(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 XX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 XX(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现实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的社会理想。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科学回答了社

3、会的物质性?(P33)答: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第一,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 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任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任然是物质性的活动。第三,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这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综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4、如何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p45)答:矛盾的普遍性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

4、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5、如何理解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P55)答: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6、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P77答: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

5、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7、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p130答: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8、怎样看待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P123-126答: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革命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首先,对生存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9、如何理解价

6、值规律的作用?P147-148答: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11、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走向?P207-210答: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看,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内在的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12、经济全球化的消极的后果是什么?P1

7、97答: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这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13、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P229答: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第二, 建立完善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

8、同富裕。第三, 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多能、按劳分配”制度。第四, 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火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五,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六,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长期历史任务。 主义基本特征的诸方面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表现。14、共产主义的特征是什么?P258-260答:(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三

9、)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二、材料分析题(一)1、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p183答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窜在这广泛而激烈的竞争。2、现代市场经济是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政

10、府反垄断行为表明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国家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二)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是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P64 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时间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时间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时间使认识得以生产和发展。第四,时间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这巨大的指导作用。当然,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

11、作用恰恰相反。(三)1、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P103-108答:第一,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P97-99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骑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2、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四)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原理?一方面,社会总资产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才能正常实现,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只有两大部类的生产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结构上保持一定的比例,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v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基本考核点v 绪论 v 一、基本概念:v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革命性 p14v 二、教学重点:v 马克思主义的概念 p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p2 和组成部分 p3、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13、P15 和理论品质 p16、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p20-21v 绪论v 三、一般知识点:v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 p4,p6、马克思主义产生后的实践活动发展 p11、马克思主义产生意义 P18、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理论联系实际v 第一章v 一、基本概念:v 哲学、哲学基本问题、世界观 p27、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物质、运动、静止、时间与空间(概念与特性) 、实践;v 联系、发展、矛盾及其双重属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度、质变、量变、肯定与否定 p46;v 第一章v 二、教学重点:v 1、哲学概念 p27、哲学基本问题(含义 p28、具体内容p28、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划分标准 p28-29

14、)v 2、物质概念(唯一特性 p30) 、运动(概念 p32、物质与运动关系 p32、运动与静止 p32、时空间概念及特性 p32) 、劳动在意识产生过程的决定作用 p30-31、意识的本质 p31 及其能动作用 p56-57;实践内涵 p34、形式 p35、特征 p35、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v 第一章v 3、联系观(内涵 p40、特点 p40) 、发展观(内涵 p41、实质 p41、新旧事物概念 p41、新生事物不可战胜性 p41)v 4、矛盾规律: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矛盾内涵?、矛盾属性(内涵 p43、关系 p43、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p44) 、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内涵 p44,

15、p45、关系 p45) ;v 第一章v 5、质量互变规律(质、量、度 p46;质变与量变内涵 p46、质变与量变辩证关系 p46) ;v 6、否定之否定规律:辨证否定观内涵 p46-47v 7、规律(内涵 p54、特点 p54)v 第一章v 三、一般知识点: v 物质观创立的意义 p31、社会物质性表现 p33、矛盾分析方法 p45、五对范畴?;v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区分 p55) 、发挥意识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 p57 v 第二章v 一、基本概念:v 主体、客体、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真理及其双重属性v 第二章v 二、教学重点:v 1、主体与客体(内涵 p63、关系 p63)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p64-65、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的本质的论断 p66;v 认识的辨证运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概念 p68、基本形式 p68、辩证关系 p69) ;v 第二章v 2、真理观:真理内涵 p71、真理客观性 p72、真理双重属性p73、真理检验标准 p77v 第二章v 三、一般知识点:v 认识的两次飞跃的基本条件 p69,p70、 认识运动的无限性和反复性 p70-p71、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真理与谬误 p76、真理与价值 v 第三章v 一、基本概念: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