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 培训提纲1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1195559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下 培训提纲1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二下 培训提纲1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二下 培训提纲1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二下 培训提纲1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二下 培训提纲1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下 培训提纲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下 培训提纲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二年级 下册介绍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学情分析三、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了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乘法的计算方法,也初步了

2、解了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并能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对于每一例题中的问题,教材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解决。使学生感受到不只是单纯的计算题有不同的算法,对于一个实际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容易理解或比较喜欢的方法。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解决问题做好铺垫。四、教学重点、难点四、教学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会用乘法和减法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难点难点1、学会使用小括号。2、让学生学会看题目的已知条件,并会提问题。五、教学建议五、教学建议1注意例题与主题图的联系。注意例题与主题图的联系。由于例题的情境都与

3、主题图有关,所以在例题教学时,最好先由主题图引入,让学生看到情节上的联系,过渡比较自然,也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选取联系学生生活的素材,给学生提供充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选取联系学生生活的素材,给学生提供充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教材中设计的场景均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教师可以根据本地情况、学生特点,选取学生感兴趣,又有一定实际价值的素材,让学生通过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23让学生自主选择解答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解答方法。这部分内容,每个例题都呈现了解答方法多样化的特色,

4、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对于不同的方法都应给予肯定(如数的方法) ,保护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对于解答方法的优化,要允许学生通过交流、反思自主选择。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可以用 4 课时进行教学。 加减、连减应用题 2 课时乘加应用题 2 课时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表内除法(一)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

5、的名称。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在用26 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1)除法的初步认识(2)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3) “解决问题”结合上面内容进行。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

6、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3三、学情分析三、学情分析本单元所学的内容,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除法的求商方法,是是建立在一年级学的简单分类知道及二年级上册学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初步认识了除法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表内除法以及今后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四、教学重点、难点四、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难点: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五、教学建议五、教学建议1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参与“平均分平均分”的实践活动。的实践活动。

7、除法概念是第一次出现,要让学生切实理解。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为此,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供充分的体验“平均分”的实践活动,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为认识除法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2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索求商的过程。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索求商的过程。3合理地组织练习,完成比较熟练地用合理地组织练习,完成比较熟练地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目标。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目标。表内乘除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熟练掌握的基础知识,要求比较熟悉的掌握,教师要合理地组织练习。(1)经常安排与乘法口诀有关的练习。经常练习 26 的乘法口诀适当安排把口诀填完整以及

8、求乘法算式中未知数的练习。(2)适当加强课堂练习的密度。(3)练习形式要多样化。课时安排:课时安排: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可以用 13 课时进行教学1、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2 课时左右除法3 课时左右2、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7 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 1 课时左右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变换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1锐角和钝角。学生在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中,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4识锐角和钝角,学习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的角。例如,在描述红领巾上的角时,可以说 “有两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在二年级上学期学生只能说出红领巾上有角) 。另外

9、,掌握直角、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可以为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奠定基础。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2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3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4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三、学情分析三、学情分析学生上册已学了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 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判断角与直角。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板上的 直角进行比较。二年级学生在生活中见到很多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现象,在他们的头脑中已有比较感性的平移和旋转意识,受生活经验的限制,对于好多现象的判断还有些模糊,更无法想象,不能透过现象

10、用数学的眼光来抓住运动方式的本质。教材都是从现实生活实例入手,抽象出数学概念,最后,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深入理解概念,体现了知识形成的完整过程。四、教学重点、难点四、教学重点、难点1、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2、能辨认锐角和钝角,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难点难点1、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2、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一周或半周后的图形。五、教学建议五、教学建议1注意结合生活实际教学几何概念。注意结合生活实际教学几何概念。(1)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抽象几何概念时,需要借助形象直观的支持。为此,在引入概念时,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帮助学生理解

11、。除了利用教材上提供的素材以外,教师可以结合当地实际,为学生准备其他的实物,帮助学生认识锐角、钝角以及平移、旋转现象。2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1)教学中可以仿照教材上设计的活动,通过折叠、做角、画角、拼摆、拉一拉、转一转,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2)除了教材上提供的活动形式以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自行设计一些活动。例如,让一名学生站在教室里,演示一下分别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平移,再如,让一组学生手拉手围成一圈,5旋转一下,或是拿一根线,一头拴上橡皮,在空中旋转一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体验平移和旋转的特征。3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准确

12、把握教学要求。教学时,要准确把握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要求。例如,教学锐角和钝角时,重点是让学生对一个角和直角进行比较大小,知道它是锐角(或钝角)就可以了。再如,本单元对平移、旋转主要是从生活化的角度让学生初步感知,使学生大致能辨别这两种现象,并能通过操作对图形进行简单的平移(或旋转)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单元的教学内容可以用 4 课时进行教学 锐角和钝角 1 课时平移和旋转 2 课时剪一剪 1 课时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表内除法(二)一、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本单元遵循由浅入深的编排原则安排教学内容第一阶段(第二单元):主要学习除法的概念,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第二除段(本单元):

13、学习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应用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1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2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的问题)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经历用 79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2 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三、学情分析三、学情分析在二年级的第一学期学生已学会了乘法口诀,并能正确的计算各乘法算式,而且经过第二单元的学习学生也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来求商的方法。同时在上学期学生也已掌握了“倍”的概念,并能正确地计算出“一个数的

14、几倍是多少”的习题。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编排,思路与第二单元基本一致:学习了用乘法口诀求商以后,结合计算学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给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四、教学重点、难点四、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掌握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难点:难点:6正确运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五、教学建议五、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学生已学习了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与前面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数目大了些。因此,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思

15、考、自主探索,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用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同时培养学生迁移能力。2精心组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精心组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的含义。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倍”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先前经验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教学时,应采用有效地方式唤醒学生对以上知识的回忆。如:说一说“5 的 3 倍”的意义,通过让学生说“5 的 3 倍”就是 3 个 5 的意义,巩固加深对倍概念的理解,为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做好认知上的准备。3、 以解决问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数感以解决问

16、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数感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时,应通过让学生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有意识地让他们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经历运用除法的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使他们初步懂得如何应用数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4、 精心组织操作活动精心组织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身活动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操作活动可分两段进行:(1)由具体到抽象。例 2 及“做一做” ,都是通过具体活动,直观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2)由抽象回到具体。当学生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有初步认识后,可让学生摆学具表示:12 是 3 的 4 倍。5、加强用口诀求商的基本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