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 总复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127175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心理学 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旅游心理学 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旅游心理学 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旅游心理学 总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旅游心理学 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心理学 总复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游心理学导论一、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 1、 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2、 有利于旅游业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 3、 对提高员工的心理及职业素质具有指导意义 4、 为科学合理的安排旅游设施和开发旅游资源提供心理依据二、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 自然实验法 3、案例分析法 4、调查法:问卷法 访谈法 心理测试法 、 旅游心理学的理论基础1、 普通心理学 2、 社会心理学 3、 管理心理学:社会学 人类学 经济学 历史学第一章一、心理的实质 1、心里产生的基础 2、心里的表现形式 二、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可以分为:视觉、听觉、味觉、嗅觉、

2、触觉 直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由多种感觉器官联合活动的结果,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的整体性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 气质、能力与性格 气质主要是先天的,更多的受个体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制约,可塑性极小、变化极慢 性格主要是后天的,更多的受社会的制约,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 的塑造作用将较为明显。 气质与性格的练习又是相当密切而复杂的。 气质可按照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使性格具有独 特的色彩,会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速度。第二章一、知觉的心里原则(鹤翔山庄为例)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项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影响知觉选择

3、性的因素: 1、客观因素旅游中对象和北京的差别旅游中对象的运动变化旅游中出现的信其独特的事 物旅游中反复出现的对象 2、主观因素旅游者的兴趣与爱好旅游者所拥有的只是与经验旅游者的情绪 二、知觉的组织性:1、接近原则:人们倾向于将时间或空间上比较接近的物体感知为一个只觉对象。 2、相似原则 3、封闭原则 4、连续性原则 三、知觉的心理定势 1、首次效应 2、晕轮效应 3、经验效应 4、刻板印象第三章 旅游消费者购买过程中的心理与行为 需要:消费者身理或心理的缺乏状态 需要的产生:正常的均衡缺乏不均衡紧张需要 种类:起源分,自然和社会。对象分,物质与精神。实现程度,现实与潜在 需要的特征:1、表现

4、层次性 2、不断发展 3、偏重精神性 4、注重个性化 5、功利色彩浓厚 消费者的一般需要: 1943 年【马斯洛】提出: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归属感和爱尊重自我实现 动机:激发人们采取行动努力实现目标满足的愿望 产生的条件:1、经济条件 2、时间条件 3、基础设施条件 4、社会风气条件 放松刺激人际自尊与自我发展自我实现 旅游者的六种旅游动机:1、健康、娱乐 2、好奇探索 3、社会交往 4、追踪归祖 5、宗教信仰 、6、商 务动机 动机的性质:1、多重性 2、内隐性 3、学习性 4、复杂性 消费者的决策包括:1、权衡旅游动机 2、决定旅游目的地及出游时间 3、确定旅游方式 决策的特点:1、决策是消费

5、行为不可缺少的准备阶段 2、是一个脑力活动的过程,是一个心理 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思维过程 3、目的在于实现消费行为 消费者购买过程的心理变化:唤起需要寻找信息比较评价购买决定买后感受第四章个性的基本特点:1、独特性 2、整体性 3、稳定性 4、个性的社会性 个性形成的原因: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环境中,通过实践活动逐渐形成的。遗传因素 对个性的影响是人的个性形成的物质前提 气质: 日常生活中:一个人的风格、风度活某种职业上所具有的非凡特点 现代心理学说:一个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上表现的速度、强度、未定、灵活性及指向性等方面的心理特点。 【气质】是在先天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生活实

6、践,在后天条件的影响下形成的。 体液学说:公元前 5 世纪,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特】提出:1、胆汁质 2、多血质 3、粘液 质 4 抑郁质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苏联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1、兴奋型 2、活动型 3、安静型 4、抑制型 血型说:日本学者【古川竹二】提出:A 型、B 型 O 型 AB 型四种血型风别构成了气质的四种类型。 体形说:德国神经病雪茄【瑞奇米尔】认为:气质与体形有关,体型可分为, 肥胖型、消瘦型、斗士型。性格的概念:性格是个性中最重要的,也是最稳定的心理特征,他通过人的意志、活动、言语、外貌 以及对事物的态度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是人的个性特点的集中表现。 性格类型划

7、分: 机能类型说:英国学家【培因】把性格分为 1、理智型 2、情绪性 3、意志性。 向性说:瑞士学家【荣格】提出:内向与外向。 特质分析说:英国心理学家【卡特尔】 美国学者【坦利C.帊洛】提出:“心理中心他人中心说”能力包括:智力、性向、成就 能力分为:一般能力、特殊能力。优势能力,在能力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表现最为突出的能力。 能力与旅游的四种行为:1、审美能力与旅游行为 2、观察能力与旅游行为 3、社交能力与旅游行为 4、生活能力与旅游行为旅游者的个性特质,与胆汁质、多血、粘液、抑郁相对分为 急躁型、活泼型、稳重性、忧郁型。第五章群体压力,任何社会群体都会对与之有关活所属的消费者心理产生一

8、定的影响,这种影响通过集体 的信念、价值观和群体规范对消费者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群体对其成员的影响,主要是提高 这些压力起作用的。 二、家庭及家庭形态: 核心式于延续性。 “二人世界”, “三人世界”称为核心式家庭,家庭成员在购买中扮演的角色 1、发起者 2、影响者 3、决策者 4、购买者 5、使用者。 家庭决策类型:1、丈夫其主导作用决策 2、妻子起 3、双方商量一方决定 4、双方商量双方决定。第六章社会文化的重要性:1、象征性 2、复合型 3、多样性 4、共享性。 文化对消费者的影响主要表现: 1、首先,文化决定了旅游者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标准 如:“4”似“死” 2、其次,文化造就和影响旅游

9、者的习性和行为 三、风俗习惯是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广泛为社会公认的固定化的某些行为方式,成为一般社会成 员遵从的行为模式。 消费习俗的特点:1、稳定性 2、社会性 3、地区性 4、非强制性第七章流行,心理因素是刘星形成的社会心理因素表现在 1、 流行是人们追逐个性意识的产物,食人魔渴求变化、追求新奇、表现自我的心理活动的社 会现象 2、 流行的形成与人们从众的心理特征密切相关 3、 模仿也是人们普遍的心理现象 【论述题】 消费流行对消费心理变化的影响:1、消费者认知态度变化 2、消费驱动力变化 3、消费心理反向的 变化 4、消费习惯于偏好的变化 消费的流行导向性:1、从单一的旅游消费到多元化的

10、旅游消费 2、从低价的旅游消费到实价的旅游 消费 3、从广告宣传导向的旅游消费到新余导向的旅游消费 4、从被动接收到主动选择 5、从相对 静止旅游消费到体验式旅游消费的旅游 6、从国内游到国内游和出境游并举。 消费习惯的特点:1、长期性 2、社会性 3、非强制性 旅游消费习惯的分类:1、喜庆类的旅游消费习惯 2、纪念类 3、宗教信仰类 4、社会文化类 5、 地域性的旅游消费性习惯 消费习惯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1、消费习惯是旅游消费者心理具有稳定性 2、消费习惯强化旅游消 费者的消费偏好 3、消费习惯导致旅游消费者心理的变化趋缓第八章包装是对旅游产品某一特征活整体性进行整合,美化的一种工艺,他可

11、以起到保护旅游产品、美化 旅游产品、突出旅游产品整体性。促使旅游产品销售等功能。 旅游产品包装的心理功能:1、识别功能 2、便利功能 3、美化功能 4、联想功能旅游产品包装的原则:1、针对性原则 2、文化性原则 3、主题性原则 4、独特性原则 5、经济型原则 旅游服务设施的包装:1、特色包装 2、效率包装 3、档次包装 旅游服务的包装:1、服务态度包装 2、服务价格包装 3、服务方式包装 4、服务时间包装 旅游产品明明的心里策略:1、名实相符 2、便于记忆 3、激发联想 4、引人注意 5、诱发情感 6、避 免禁忌。总之,商品命名应力求寓意深远,情趣健康,便于记忆,能高度概括商品特征性,适应消费

12、 者心理,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旅游产品命名的常见方法:酒店餐馆 1、经营特色 2、地理方位 3、古典诗词中的词句 4、天地、日 月、山泉 5、花草鸟兽 6、服务对象 菜肴命名:1、写实命名法 2、艺术命名法 3、虚实命名法 第十章价格的心理反应:1、习惯性价格心理 2、敏感性价格心理 3、倾向性价格心理 4、消费者对旅游产品价格的感受性心理 定价的心理策略:1、零数定价法 2、习惯定价法 3、消费者自定价 (自我意识)4、分档次定价 5、声望定价 6、整数定价第十一章旅游产品广告的心理功能:1、的认识功能 2、的诱导功能 3、的教育功能 4、便利功能 5、的 促销功能第十二章处理经营冲突的意义:1、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2、避免引起更大的纠纷 3、提升企业形象 4、收集市 场信息 5、争取消费者 经营交往冲突产生的原因:1、双方买卖关系造成差距双方的出发点不同双方的利益不同信 息水平不同 2、双方的文化背景不同 3、销售工作中的原因 4、双方对买卖中可能出现的现象预测, 也会导致彼此之间的冲突第十三章旅行社的接待服务心理:1、热情接待,提供详尽信息 2、以礼待客,积极引导消费 3、不同顾客区别 对待 景区服务的心里对策:1、合理运用身体语言 2、巧妙使用口头语言 3、提供微笑、情感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