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电力网规划设计--课程设计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41104603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电力网规划设计--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地方电力网规划设计--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地方电力网规划设计--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地方电力网规划设计--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地方电力网规划设计--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方电力网规划设计--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电力网规划设计--课程设计(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部分:总论第一部分:总论本设计的内容为一地方电力网的规划设计。在该地方电力网内规划有 1 座发电厂,总的容量为 84MW,电网内规划了 3 座变电变电站,用于将发电厂电能输送到用户负荷中心,变电站最大负荷可达到 25MW。总的来说,该地方电网的规模比较小。发电厂离其最近的变电站距离约为 20.8KM,需要用 110KV 高压线路将电厂电能送出。本电网的规划设计为近期规划,电网内的发电厂、变电站位置及负荷分布已基本确定。主要设计内容为:1. 在认为电力电量平衡的前提下,确定最优的电力网及各发电厂、变电站的接线方式;2. 确定系统内电力线路及变电站主设备的型号、参数及运行特征;3. 计算电力

2、网潮流分布,确定系统运行方式及适当的调压方式;4. 进行物资统计和运行特性数据计算。第二部分:电网电压等级的确定第二部分:电网电压等级的确定原始材料:发电厂 装机容量:230+212MW功率因数:0.8额定电压:10.5KV电网负荷:最大负荷(MVA) 最小负荷(MVA)Tmax (h) 调压要求 二次电压(KV)变电站 1:|10+j7| =12.21 8+j6 5000 常调压 10变电站 2:|9+j4| =9.88 15+j11 5800 常调压 10变电站 3:|13+j9| =15.81 12+j9 3500 常调压 10 机端负荷:|8+j4| =10 6+j4 4700 逆调压

3、 10各条架空线路的范围:(MIN)16.8KM(MAX)39.2KM电网电压等级的选取主要是根据电网中电源和负荷的容量及其布局,按输送容量及输送用 S1S4表示2距离,根据设计手册选择适当的电压等级,同一地方、同一电力网内,应尽量简化电压等级。查阅资料3P34 表表 2-1 可知各电压级架空线路输送能力如下:1.10kv 电压级:输送容量0.22MVA;输送距离620KM2.35kv 电压级:输送容量215MVA;输送距离2050KM3.110kv 电压级:输送容量1050MVA;输送距离50150KM本地方电力网发电厂容量较小,输电距离范围为 50150KM,除变电站 2 最大负荷比重稍微

4、较大于 25MW 外,各厂、站负荷均在 1020MW 以内。综上所述,各发电厂、变电站之间输电线路均宜采用 110kv 电压等级。第三部分第三部分电网接线方案的初步选择电网接线方案的初步选择根据电网的安全、经济、可靠和灵活性等要求,在初选本地方电网主接线着重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a.变电站 2 重要负荷比重大,可靠性要求高,要保证 2 条以上 110kv 进线;b.发电厂应当就近向变电站送电,避免长距离输电,以降低网损率及节约有色金属;c.从系统调度及继电保护配合方面考虑,网络接线尽量简单,避免形成复杂环网,避免形成电磁环网;d.任110kv 线路检修或故障断开时,应能尽量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5、,且不致使其他元件超过负荷的规定。一、一、5 个初选方案个初选方案5 个初选方案分别见附录:图 3-1、图 3-2、图 3-3、图 3-4、图 3-5。二、各厂、站二、各厂、站 35kv 电压级主接线说明电压级主接线说明3确定各发电厂、变电站的主接线方式,其依据是各厂、站在系统中的地位、负荷情况、出线回路数及最终规模等。主接线的确定仍应考虑保证向重要负荷的可靠供电,各变电站可以设计两台主变压器。方案一:由于 发电厂和变电站进出线不多,环行,发电厂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变电站用单母线接线。方案二:变电站用桥形接线,发电厂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案三:变电站 1 用桥形接线,2,3 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发电

6、厂进出线较多用双母线分段接线。方案四:发电厂用双母线分段接线,变电站 3 用单母线接线,变电站 1,2 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方案五:变电站 1 用桥形接线,变电站 2 用单母线接线,变电站 3 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发电厂进出线较多采用双母线分段接线。三、电网主接线方式的初步比较三、电网主接线方式的初步比较拟定了可能接线方案,接下来就按照路径长度、线路长度、负荷矩及开关数等指标对各方案进行初步比较。1、路径长度(路径长度(L1):路径弯曲系数取 1.05,l 为线路地理距离长度,则:L1=1.05*1方案一:L1=1.05*(20.8+28.0+16.8+32.8)=103.32(KM) ;方案二

7、:L1=1.05*(20.8+39.2+32.8)=97.44 (KM);方案三:L1=1.05*(20.8+39.2+16.8+32.8)=115.08(KM) ;方案四:L1=1.05*(20.8+28.0+39.2+32.8)=126.84(KM) ;方案五:L1=1.05*(20.8+32.8+16.8)=73.92(KM) ;2、线路总长度(线路总长度(L2):路径弯曲系数取 1.05,1 为线路长度(双回线路乘 2) ,则 L2=1.05*1方案一:L2=1.05*(20.8+28.0+16.8+32.8)=103.32(KM) ;方案二:L2=1.05*(20.8+39.2+32

8、.8)=97.44 (KM);4方案三:L2=1.05*(20.8+39.2+16.8+32.8)=115.08(KM) ;方案四:L2=1.05*(20.8+28.0+39.2+32.82)=161.28(KM);方案五:L2=1.05*(20.8 +32.82+16.82)=126.00(KM) ;3、总负荷矩(总负荷矩(P1):总负荷矩是线路上通过的有功功率与输送距离的乘积。全网总负荷距等于各线段负荷距之和。它反映了电网有色金属消耗量,也部分反映网络的电压损耗和功率损耗。对环网,可按线路段长度和负荷功率求出各线路段功率初分布,再计算其负荷矩。环网:P=PiLi/L式中:P:电源送出功率,

9、MW Li:i 点到对侧电源总线路长度,KMPi:i 点负荷功率,MW L:环网线路段总长度,KM(1)方案一:见图 3-6L=98.4 L1=77.6 L2=49.6 L3=32.8 P=PA1 =(1097.6+2549.6+1832.8)/98.4=26.5P12=PA1P1=16.5 P23=P12P2=8.5 P34=P23P3=26.5总负荷矩:PL=26.520.8+16.528.0+8.516.8+26.532.8 =2025.2(2)方案二:见图 3-7abc总负荷矩:PL=1020.8+2539.2+1832.8=1778.4(3)方案三:见图 3-8abAA=88.8 L

10、2=16.8+32.8=49.6 L3=32.8P=PA2=(2549.6+1832.8)/88.8=20.6P23=PA2P2=20.625=4.4 P3A=P23P3=4.418=22.4总负荷矩:PL=1020.8+20.639.2+4.416.8+22.432.8=1824.16(4)方案四,见图 3-9abAA =20.8+28.0+39.2=88km L1=28+39.2=67.2km L2=39.2km PA1=(1067.2+25 539.2)/ 88=18.8 km P12=P A110 =18.810=8.8km P2A= P1225=16.2km总负荷矩:PL=18.82

11、0.8+8.828.0+16.239.2+1832.8=1862.88(5)方案五,见图 3-10abPA3=18+25=43P32=25总负荷矩PL=1020.8+4332.8+2516.8=2038.44、总高压开关数(总高压开关数(K):双母线分段主接线:K=N+1, 单母线分段主接线:K=N+1,桥形接线:K=N1, 无备用终端变电站:K=NK:各变电站高压开关数(含发电厂高压开关)N:元件数(一条出线或一台变压器为一个元件)根据前面的各厂、站 110kv 电压级主接线说明可以统计出总高压开关数(K) 。计算如下:方案一:变电站(单母线接线):变电站的电压元件均为 4(两台变压器与两条

12、出线公式)K=2+2(变压器)+1(单母线分段)+2(变压器)3+23=17故K=17方案二:发电厂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变电站用桥形接线。 K=3+2(变压器)+1(单母线分段)+1+21(桥形) 3=12故K=12方案三:发电厂用双母线分段接线,变电站 1 用桥形,2,3 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K=3+2(变压器)+1(双母线分段)+1(母联)+1+2(变压器)1(桥形)=19故K=19方案四:变电站 1,2(单母线分段)变电站 3(单母线接线)发电厂(双母线分6段)K=4+2(变压器)+1(双母线分段)+1(母联)+2+2(变压器)+22+22(变压器)+1(单母线分段)2=22故K=22方案

13、五:发电厂用双母线分段接线,变电站 1 用桥形接线,变电站 2 用单母线接线,变电站 3 用单母线分段接线K=3+2(变压器)+1(双母线分段)+1(母联)+1+2(变压器)1(桥形)+2+2(变压器)+4+2(变压器)+1(单母线分段)=20故K=20统计如下:总高压开关数(K)分别为 17,12,19,22,205、方案初步比较结果方案初步比较结果。见下表 3-2:表 3-2:5 个初选方案初步比较指标L1(KM)L2(KM)P1K(台)初步比较结论方案一103.32103.322025.217指标相对较差方案二97.4497.441778.412各项指标相对较好方案三115.08115.

14、081824.1619指标相对较优方案四126.84161.281862.8822指标较差,淘汰方案五73.92126.002038.420各指标相对较差综合以上的比较, “方案二、三”各项指标较优, “方案一、方案四和五”总负荷矩较小,各指标也较差,方案淘汰。初步比较后,选定方案二、三接着将对这两个方案进一步比较。第四部分:电网主接线方案的详细比较和确定第四部分:电网主接线方案的详细比较和确定7对筛选出来的方案还要进行进一步的技术经济比临界状态,包括最大电压损耗、电能损耗及总投资、年运行费用等的比较,确定最佳的接线方案。1、正常情况下的最大电压损耗正常情况下的最大电压损耗:对所选方案二、三按

15、各厂、站负荷最大值确定电网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初分布,由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积,并进行导线的发热与允许最小截面积的校验,确定各线路段的 R、X 值,再进行功率分布及电压损耗计算,最终确定各方案最大电压损耗。各变电负荷、发电厂送出功率为(单位:MVA):变电站 1:10+J7 变电站 2:25+J18 变电站 3:18+J11机端负荷:8+J6 发电厂 A:59.2+J44.4(1)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初分布:对环网,按线路段长度计算电源送出功率,有:S=SiLi/L式中: S:电源送出功率,MVA Li:i 点到对侧电源线路段总长度,KMSi:i 点负荷功率,MVA L:环网线路段总长度,KM。方案二:见图 3-7abc对图 3-7(a):SA1=S1=10+J7对图 3-7(b):SA2=25+J18对图 3-7(c): SA3=18+J11 方案三:见图 3-8ab对图 4-2(a):SA1=S1=10+J7对图 4-2(b):S3A= S23(18+J11)= 4.4J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